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临床教学
    田彦, 毕桂芝, 肖焕新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210-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15

    目的 探讨基于ICAP(interactive交互,constructive建构,active主动,passive被动)学习方式分类学理论(以下简称ICAP理论)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3年9月—11月,选取2023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CAP理论的“课前预习、准备”“课堂呈现、交互”“课后复习、反思”三阶段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比较教学改革前后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以评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结果 教改后学生深度学习水平有提升(P<0.05),尤其在信息素养、知识再加工维度有改善(P<0.01);教改后其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提高(均P<0.05),学生的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能力优于教改前(P<0.05)。 结论 基于ICAP理论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深度学习水平,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调查研究
    吕亚兰, 侯筱蓉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86-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5

    目的 分析混合式教学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混合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投入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学习投入度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后,学生总学习投入度和6个子维度得分均较高;学习投入度与学业成绩成正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对混合学习的自我效能、对混合式教学资源呈现和传递方式和混合学习的收获感的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呈显著正相关。混合式教学7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显著影响不同的学习投入的子维度。 结论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内容重构、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过程性评价指标的客观设计与解读。

  • 调查研究
    佀思聪, 李静, 杨伟, 郝立晓, 张丽, 衣明, 杨凯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231-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18

    目的 调查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生学习和科研中的使用现状及使用需求。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2022—2024级49名医学研究生的人口学资料、人工智能在学习和科研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对人工智能的总体评价和使用需求。 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可人工智能重要性,人工智能在学习和科研的多个方面对医学研究生起重要作用,医学研究生有人工智能培训需求。但人工智能也存在不足,需要医学院及教师的正确引导。 结论 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中至关重要,需加强相关理论教学及实践应用等措施以培养新型医学人才。

  • 调查研究
    谭伟杰, 陈英, 陈赛娟, 张燕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222-2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17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微专业的修读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开设微专业提供建设性建议。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重庆市高校793名在读大学生对微专业的了解程度和修读意愿,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重庆市大学生对微专业修读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61.03%的大学生不了解微专业,52.96%的大学生明确愿意报名修读微专业,36.32%的大学生可能有修读想法但是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同性别、对微专业了解程度、对本专业培养模式了解程度其行为意向得分有显著差异。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均对大学生修读微专业的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 结论 重庆地区大学生对微专业了解程度较低;大部分大学生对微专业表现出正面、积极的态度,有一定的修读意愿和信心;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在毕业之后增大自己的就业机会是大学生愿意修读微专业的主要原因。高校在开设微专业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找准微专业定位、把握好其难度、慎重考虑课程设置,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大学生对微专业的修读意愿,进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向社会输送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 院校管理
    丁达文, 崔纯莹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245-2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20

    在新医科背景下,本文以药学学科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师资队伍与资源方面,研究通过提升管理体系与服务质量,促进教师合作,吸引人才入校工作,助力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设计从教室环境、教学资源、学习方案3个维度辅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科学研究水平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更为科学全面的科研评价体系;在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方面,研究数智赋能泛在化的高校新生态;从实验室安全角度,探索数智赋能药学实验室安全建设的可行路线,并进行应用系统建设。

  • 罗璐瑶, 刘岚, 赵秋, 沈丽琼, 张岑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06): 735-740.
    目的 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带教师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带教师资的精细化、量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整理出住培带教师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条目并制作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就指标条目进行2轮咨询,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肯德尔系数(W)表示,指标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结果 构建带教师资岗位胜任力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两轮咨询全部指标的W值分别为0.13、0.19,P值均<0.001,评价体系设计可信。结论 构建的住培带教师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可靠性,可以为住培带教师资准入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 临床教学
    田春营, 张雪飞, 陈红, 王岩, 马迎辉, 肖莹莹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6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2

    目的 探讨抛锚式教学联合反思循环(Gibbs' reflective cycle,Gibbs)对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30名)和2020级(30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级护生作为试验组,2019级护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及课堂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结果。 结果 试验组理论及实践成绩分别为(83.3±6.9)分和(94.2±2.1)分,高于对照组(52.5±9.7)分和(85.2±4.3)分;试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抛锚式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在急诊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生学习成绩、教学满意度。

  • 调查研究
    李鑫, 李贞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9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6

    目的 分析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本科生混合式教学参与度,为提升本科生参与线上线下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效果提出解决方法以及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关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某医科院校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混合式学习的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343名(95.0%)学生参加过3门及以上的线上课程,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会参与互动和协作;258名(71.5%)学生更钟爱线上课程和线下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282名(78.1%)学生极为关注课堂参与感。对参与度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1的因子,3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0.96%,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分析得出同伴教学、学习资源平台、师生为影响因素。 结论 大学生整体学习参与情况体现在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等方面,影响混合式教学参与度的因素为同伴教学因素、学习资源平台因素和师生因素。

  • 医院管理
    霍光研, 刘慧蕊, 王聪, 战艳, 黄莎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97-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7

    在儿童癫痫疾病全周期的管理过程中,为满足癫痫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通过建立护理工作室、构建医护合作团队,形成以癫痫患儿为中心及“解决疾病所带来的问题”为核心的疾病全周期管理路径,同时开展护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工作,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推动了护理学科建设。

  • 专题研究
    包雅丽, 古丽妮尕尔·安外尔null, 凌灿, 孙湛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28-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02

    新医科建设旨在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融合对医学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能力等措施开展探索,为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路径,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化与发展。

  • 教育教学
    宋萌, 张海峰, 刘奕良, 邵悦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45-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0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提升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方法 选取国内11所中医药院校,对共44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师、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收集到的约30 000字的访谈文本原始材料进行开放式编码,深入了解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结果 “保障体系、培训体系、校-企-政联动体系、培养目标、教育原则、培养方法及评估考核制度”是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核心构成要素。 结论 中医药院校可以从转变学生双创认知、合理构建师资队伍、优化校内外资源配置、加大通识性知识重视程度等方面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

  • 研究生教育
    章娟, 李霖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75-1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10

    目的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探讨医学院校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和分类特征。 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编制核心变量的测量工具。对山西省3所医学院校735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潜在类别分析划分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的类别。 结果 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积极率为81.90%,可分为4个类别:全面良好型、认知与规范良好型、自控良好型和高风险型。行为态度(OR=3.475,95%CI:2.128~5.677)、感知行为控制(OR=3.115,95%CI:1.860~5.217)和主观规范(OR=2.368,95%CI:1.329~4.220)是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 研究生应成为自己学术规范行为的第一责任人。高校需强化学术规范教育,实施分类管理。

  • 李琳琳, 李改茹,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 陶义存, 马成, 马晓丽, 黄磊, 马晓艺, 常军民, 胡君萍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06): 663-668.
    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可助力新质生产力下药学专业的高水平建设。本研究归纳总结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根据国家一流本科药学专业建设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优化药学学科设置,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构建实践及取得的成效,比对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面对新形势下药学本科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一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药学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 贾秀涛, 杨淑敏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88-92.
    红医文化形成于革命年代,丰富于新时代。红医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核和外延,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程教学有助于推动医学院校“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符合医学院校育人使命的要求,亦符合课程性质。红医文化融入纲要课程的基本路径,包括以翻转课堂达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以案例探讨达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以实践活动达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许珊, 谭伟伦, 倪梦玥, 杨瑶, 杨淑敏, 岳鹏, 景朋, 孙莹炜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172-179.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大学生对遗体捐献认知现状,以期从大学生对遗体捐献认知的视角进一步思考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和深入。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了解大学生对遗体捐献认知意愿和态度。结果 遗体捐献认知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命教育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医学生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等,生命教育的广泛开展亟待进行。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梳理了遗体捐献与生命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一定程度上对于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乃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一种理论视角和实践进路。
  • 教育教学
    孙琪, 张爽, 崔纯莹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39-5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06

    数字化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药剂学课程中广泛应用,与药剂学课程特点十分契合。本文通过叙述药剂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药剂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数字化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程建设创新,同时通过数字化评估进行教学反馈,实现药剂学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评估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从而促进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医院管理
    李蕾蕾, 蒋明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104-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8

    目的 构建可量化的医疗卫生机构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管理岗位人员招聘、培训、评价提供依据,助力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方法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按照“调查-反馈-再调查-再反馈”的程序,历经2轮专家函询,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初步确立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中各指标权重。 结果 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管理能力等一级指标5个,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等二级指标21个,该体系可以对教学管理绩优组与绩平组进行有效区分。 结论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构建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卫生机构教学管理岗位人员绩效评价及培训提供依据和借鉴。

  • 专 论
    耿维佳, 周建, 夏晓钰, 景新颖, 张宁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115-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20

    目的 促进口腔专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trail,IIT)的高质量设计与依规实施。 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系统梳理口腔专业IIT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查阅文献,从管理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结果 口腔专业IIT存在着研究设计不规范、伦理审查和受试者保护意识不足、未依规开展研究注册与备案、不注重研究质量控制等问题。 结论 医疗机构应发挥IIT管理主体责任,结合口腔专业的特点,协同各类管理平台,建立流畅管理路径,加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双向培养,助力口腔医学发展。

  • 临床教学
    秦岭, 钟宁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1

    医学模拟教育在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为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无风险、重复性高的实践平台,方便其进行反复操作。感染性疾病涵盖多种病原体,其临床诊疗及疾病管理与其他疾病显著不同。感染性疾病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挑战,而高仿真模拟器通过实时反馈和多维互动,允许学习者在无感染风险的环境中进行练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加深,高仿真模拟器在感染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本文总结了高仿真模拟器在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以帮助医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

  • 调查研究
    张力, 杨舒婷, 赵朋伟, 蔡林弟, 邓凯, 龚瑞敏, 李徐奇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80-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4

    目的 调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院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学员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同质化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医院情况与文献制定住培满意度量表,并进行调查。量表由Likert 5级计分法进行评分,并使用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进行发放。数据统计方法为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院区在整体满意度及多维度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院区的薪资待遇满意度得分均很低;不同学历水平、不同专业领域学员对住培整体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氛围、设施条件、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薪资待遇均正向影响两院区满意度(β>0,P<0.05)。 结论 住培学员对总院区的满意度高于分院区,为提高住培学员满意度,促进两院区住培同质化,实现更优质的住培效果,需要致力于分院区的资源配置的优化、住培训制度的完善、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薪资待遇改革、关注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学员的实际需求。

  • 专题研究
    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null, 陶义存, 周文婷, 王烨, 骆新, 张䶮之, 李琳琳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34-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03

    药理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药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难学难记,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围绕新时代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医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药理学混合式交互教学模式,均衡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效紧密结合,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培养学生从低阶程序性知识的吸收,提升到高阶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吸收,促进学生构建以临床思维为基础的药理学知识体系,将药理学知识活学、活用。该模式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建立了初步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 教育教学
    郑侠海, 邓剑峰, 王珍珍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39-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04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具有时代性、全局性和导向性,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本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是深化医改、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和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构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本科订单定向医学生教学评价体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工作内容。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康复学课程为切入点,结合前期开展的教学工作,对新医科背景下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中的教育评价改革进行分析,并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与学校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形成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深化中医学专业本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 临床教学
    马迪, 陈婧, 郑琴, 阎玲, 魏玥, 闫英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203-2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14

    目的 分析和评估基于OBE-CDIO理念下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在留学生中医内科学线上教学中的反馈效果。 方法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级留学生中医内科学线上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法分析留学生线上学习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成绩,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目标,借鉴CDIO模型,对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学业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设计。 结果 通过OBE-CDIO模式教学实践后,试验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自评结果显示,能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学业考核成绩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分和优秀率都明显提升。满意度调查显示,试验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的满意度均为1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结果。 结论 在OBE-CDIO理念下建立“多元交互式”学业考核评价,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提高留学生本科生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刘丽娜, 薛奋勤, 李华, 魏华, 许晴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27-30.
    实验小动物超声教学与心脏生理学的结合是心血管科研实践中的组成部分。小动物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测方法,能够可视化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能够将超声图像与心脏复杂的解剖结构、多层次的生理过程、动态变化以及心脏生理与病理的交互关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心脏生理学的原理。本文探讨了小动物超声成像在心脏生理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研究生大型仪器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其科研能力。
  • 刘仁慧, 罗良涛, 张旻昱, 成文堃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5-9.
    本草典籍选读课程于2023年首次在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中开设,中药学专业为必修课,中医学专业及药学专业为选修课。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做到以专业知识为主体,有机结合思政育人思想,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同时也向全校其他药学专业弘扬本草优秀典籍及传统特色,培养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课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及反馈等方面对本课程首轮教学进行总结。
  • 金祥雷, 吴运涛, 金刚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06): 698-703.
    本文通过对发展教育理论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督导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升,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需求。在理论层面,详细阐述了发展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高校教学督导的指导意义;在实践层面,通过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医学教学督导团队的“四种理念”“四种方式”“四项活动”和“四个经验”,探讨了发展教育理论在高校教学督导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发展教育理论在高校教学督导中的应用实践,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王曼, 张贞, 陈莉莉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06): 687-691.
    在新医科背景下,中国正积极推动医工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但仍存在培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复合型人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响应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三导师制多维培养模式。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了此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模式和成效,旨在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改进提供实践指导建议。
  • 朱继红, 张燕, 何金龙, 侯学红, 李燕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06): 675-680.
    随着国家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地推进,加强本科阶段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适应高校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实验外科手术学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目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程思政融入少;学生的临床思维固化,创新意识缺乏;技能操作不规范,评价体系单一等弊端。通过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内容的革新,专利教具的研发、数字化课程资源运用、实验室的开放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完善等举措,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保证了教师同质化教学和学生规范化操作,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实现了育才和育人并重的教学目标,为复合型创新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 王珍珍, 向巴卓玛, 赵岩松, 马星光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06): 692-69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特别是ChatGPT,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医学教学中发挥着多重作用。本文详细讨论了ChatGPT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在线讨论交流、分析阅读文章、智能组阅卷和教学图像生成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其取得的显著效果。同时,也深入探讨了ChatGPT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数据质量、模型幻觉、数据隐私安全、过度依赖和伦理道德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 王稳, 尚宏伟, 路欣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69-73.
    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以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验课程为例,探索实验教学中技术教师如何与授课教师协同,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程思政,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 刘玉婷, 王金辉, 杨婉, 孟文楠, 宫平, 梁源, 袁远, 尚东浩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79-82.
    “三全育人”理念对课程思政的开展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人数较多,大多来自北京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护理、检验等工作岗位,教师在病理学课程思政的开展过程中,密切结合学情特点,开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小组协作能力加强,并将成果辐射至全日制医学本科生。
  • 马小茗, 赵颖, 沈红涛, 朱淼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146-153.
    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水平评价,分析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因素,探究提升医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体系构建。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专任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因素。结果 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水平较高,随着教师年龄增长、入职时间的增加、职称的提升,总体教学水平呈上升趋势。教师类型、教学单位对教师教学水平有负向影响,教学科研型教师相对于教学型教师,教学能力指标均具有更高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教学单位的教师教学能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本部二级学院的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高。结论 关注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差异,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医学院校师资培训体系,为医学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 院校管理
    李艳玲, 许航, 邱五七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604-6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18

    奖学金评定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对中国当前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从明确价值导向、细化评定细则和优化评定过程几个维度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调查研究
    杨昕晖, 刘铭忆, 谢苗荣, 李雅琴, 韩金红, 彭笑笑, 李严平, 马秀华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614-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参培学员培训效果及需求,为后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方法 选取2019—2021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进行临床培训并已结业的6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依据《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及《北京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细则》组编试卷,组织统一测评,统计分析测评结果及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 结果 67名学员总成绩平均分(125.0±9.8)分,及格率95.5%,不同学历背景学员总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模块中,社区康复、眼科常用知识和技能、康复科常用知识和技能模块回答正确率均>60%,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预防医学、内分泌科常用知识和技能及肾内科常用知识和技能模块回答正确率均为0。绝大部分学员认为培训对临床工作有较大帮助,能高频地将培训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年龄、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2%学员认可的培训方法是案例讨论,69.1%学员认为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结论 结业学员的全科知识掌握水平普遍及格,但慢病管理和预防医学等模块的培训有待强化,建议培训基地应以学员需求为导向设计培训方案,分层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 专 论
    林秋水, 王越昕, 白玉树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110-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9

    除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外,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的不平等现象逐渐严重,医疗工作者需要对SDH的含义有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到工作之中,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循证干预措施。日本于2016年将SDH相关内容纳入到医学生毕业前所需达成的课程目标中并获得一定成效。本文介绍日本高校医学部SDH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学生反馈的应用现状,阐述SDH纳入临床教学的意义,以期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对SDH在我国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本土化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 教育教学
    王宏婷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2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0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培养具备先进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的医学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提供真实的临床体验和高效的教学。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课程的现状和实践,以满足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需求,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准备度,为医学教育提供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 住院医师培训
    董斐斐, 曾振宇, 阚通, 白元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4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08

    目的 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对提高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 方法 以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轮转的124名内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试验组运用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对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思维训练,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查房。出科前,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评估,并由试验组住院医师填写问卷调查的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住院医师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循证思维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Mini-CEX量表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具有更好的临床接诊能力、诊断分析能力和沟通技巧(P<0.05)。调查结果显示,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激发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提高了学习效能。 结论 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有助于提高内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教学
    慈维苹, 高娜, 李涛涛, 潘丽丽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5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09

    目的 探讨“传统授课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肿瘤免疫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以132名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为授课对象,分为试验组(85名)和对照组(47名)。试验组采用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进行教学。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试验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优秀率也高于对照组(P<0.001)。此外,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97.5%、93.8%和95.1%的学生对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肿瘤免疫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肿瘤免疫的教学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 临床教学
    焦守斐, 许英晨, 张小虎, 高峡, 李冠群, 柯冀, 张立军, 计嘉军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5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10

    目的 旨在评估基于分组讨论及错误点评的视频反馈教学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1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n=41)采用基于分组讨论及错误点评的视频反馈教学,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方式的视频反馈教学,统计并分析该教学方法对外科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 试验组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中,基于分组讨论及错误点评的视频反馈教学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 教育教学
    王舒婷, 龚晶雯, 许敏生, 艾明明, 胡杰, 郑运思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51-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06

    药物毒理学实验课程在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亟需改革创新。本文基于海南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对药物毒理学实验课程进行系统的改革探索。主要改革措施包括:整体化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整合线上线下多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通过实验改革,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学满意度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