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研究
    包雅丽, 古丽妮尕尔·安外尔null, 凌灿, 孙湛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2): 128-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2.002

    新医科建设旨在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融合对医学教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能力等措施开展探索,为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路径,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化与发展。

  • 专题研究
    张斌, 宋宇, 张瀛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2): 131-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2.001
    为进一步了解医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和其成长中教育服务需求,促进医学育人工作的质量,通过使用《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和《教育服务需求》问卷对首都医科大学1 188名本科生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 017份。结果显示,医学生自我同一性3个维度得分、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情况不同年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的“过去的危机”维度平均分均最低,且各年级的“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 地位)”人数比例均为最高;52.51%医学生对学校开展关于自我探索主题的选修课表示有需求;影响医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因素首位为“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占84.56%;其次为“朋友间的影响”,占75.12%;医学生希望提升自我认知水平的方式前三位分别是:“朋友间的互动交流”(占69.32%),“阅读书籍、文献”(占60.08%),“参加社会实践”(占50.93%)。医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积极的自我成长需求和自我探索受限之间的矛盾,需要教育工作者强化医学生自我意识的启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教育服务方式和优化思政教育元素。
  • 课程思政
    耿晓莉, 崔一凡, 王欣然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2): 186-1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2.010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满怀家国情怀、具有创新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护理人才。本文以外科护理学课程中《乳腺癌患者护理》教学为例,从教学过程与生命教育、辩证思维、职业素养、创新思维、爱伤观念和科学思维6个方面的融合,探索医学思政教育实践的基本路径,也对其他专业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教育教学
    高绪霞, 杨晓辉, 马涵英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2): 162-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2.006
    目的 研究不同参与式学习程度的BOPPPS模型教学对本科生医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套BOPPPS模型教案A套和B套,在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提前评估(pre-assessment)、课后评估(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这5个阶段设计相同,在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阶段区别设计,分别采用6种和3种参与学习方式,对同一班级学生的两次授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套和B套教案授课后分别收回问卷40份和36份,相比于A套教学,B套教学的学生感兴趣人数比例更高(72.2% vs 45.0%,P<0.05);对授课老师总体评分≥4分的学生比例更多(83.3% vs 60.0%,P<0.05);掌握授课内容≥60%的学生比例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5.5% vs 35.0%,P>0.05)。结论 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度参与形式的BOPPPS模型可以提升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调查研究
    孙新月, 高晓艺, 康概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119-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20
    目的 以北京某医学院校为样本分析本科阶段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现状及影响机理,旨在为提高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和高质量就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讨论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现状;进一步使用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探究工资薪酬、职业发展、工作环境、情感支持、自我价值体现5个前因变量的不同组合对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路径影响。结果 57.43%的医学生愿意前往基层就业,同时有4条等效路径导致医学生有意愿前往基层就业,有两条路径导致医学生没有意愿前往基层就业。结论 工资薪酬、职业发展、工作环境、情感支持、自我价值体现5个前因变量在提高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过程中均扮演了关键角色,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环境,家庭给予正向情感支持,学校注重理论教育指导与实践活动开展。
  • 调查研究
    李越, 赵妍, 卢洁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100-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17
    目的 采用量表法调查某医院导师学术领导力及导学关系现状,并进一步分析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0年1-2月间,采用学术导师领导力、苛责行为及“领导-下属”交换关系量表抽样调查该医院在读研究生,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58名在读学生参与调查,受调查者学术导师领导力量表(ASLS)、苛责行为量表(ABMS)、“领导-下属”交换关系量表(LMXS)评分分别为(112.23±19.01)分、(16.26±5.55)分、(29.80±4.94)分,得分率分别为89.80%、21.70%、85.10%。分组比较后发现,不同指导频次导师在ASLS发展和激励维度及LMX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导师指导频次与ASLS发展和激励维度及LMXS得分正相关,ABMS与ASLS及LMXS评分负相关,LMXS与ASLS评分正相关。可拟出回归方程ASLS=40.422-0.816ABMS+2.799LMXS(F=52.031、P<0.001、R2=0.722)。结论 不同指导频次导师在ASLS发展和激励维度及LMX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导频次正向影响、苛责行为负向影响学术导师领导力及导学关系评分,导学关系正向影响学术领导力评分。呼吁高校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导师学术领导力的认识、评价和培养,组织导师培训项目,促进良好导学关系的建立,提高导师的学术领导力。
  • 住院医师培训
    李碧汐, 李耘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94-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16
    目的 探索标准化病人教学能否改善在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的住院医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态度和提高其老年医学临床的能力。方法 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134名,在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前后分别进行老年医学能力的调查,观察教学前后住院医师对AD患者的态度变化。结果 住院医师在接受课程后各部分技能均有显著提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病人对住院医师的评估显示,住院医师在沟通和人际交往技能方面有显著改善。结论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课程对住院医师具有可操作性和临床价值。住院医师在对AD患者的接诊态度和临床技能方面均有所提高。
  • 临床教学
    何亮亮, 赵文星, 王宏岩, 窦智, 刘京杰, 杨立强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74-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13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图形勾画在进修医师颅底卵圆孔定位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进修的医生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在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中实施X射线影像定位颅底卵圆孔教学,试验组采用PBL结合图形勾画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总成绩、影像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5.8±8.5 vs. 69.3±13.7,P<0.001;24.7±3.9 vs. 21.8±5.2,P=0.020; 35.8±3.7 vs. 23.7±6.1,P<0.001)。问卷调查检查结果显示,在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解决困惑迷茫、理解重点难点和满意度评分方面,试验组分别优于对照组(96.7±3.1 vs. 80.1±6.9, P<0.001; 95.2±4.5 vs. 76.7±6.2,P<0.001; 96.0±4.1 vs. 72.7±7.9, P<0.001; 93.8±5.3 vs. 69.7±7.4,P<0.001; 97.2±3.7 vs. 75.0±7.3,P<0.001)。结论 在X射线影像定位颅底卵圆孔教学的应用中,PBL结合图形勾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 临床教学
    张悦坤, 郑文, 索旻, 艾辉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6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12
    目的 探究互动网络教学查房的教学模式可行性,并评估其教学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2月-2022年2月参加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查房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简称规培生),共计学员185人。互动网络教学查房包括互动直播查房、学生病历准备、虚拟床旁教学查房。完成教学查房后,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参与学员对查房效果的评价。完成全部教学查房后,就教学内容对全部学员进行考核,并统计通过率及优秀率。线下教学查房与网络教学查房同步进行,即学员于线下同步参与前述内容并进行统一考核。结果 线上线下的研究生或规培生,其对教学查房的准备、指导、方法、效果及指导老师的印象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后考核中,线上参与学员通过比例与线下参与学员通过比例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484);线上参与学员较优秀比例高于线下学员(29% vs. 16%,χ2=5.102,P=0.024 )。结论 与线下教学模式下学员相较,互动网络教学查房模式下学员有着相近的通过比例与更高的优秀比例,这表明互动网络查房教学模式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
  • 临床教学
    谭慧, 邱甜, 周文浩, 李军, 吴静燕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6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11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法在外科实习生外科换药操作提升的有效性,为提高换药掌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6-11月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轮转实习的242名临床医学实习生,根据外科换药诊断性评价的理论与技能得分,了解轮转外科实习生外科换药掌握情况。采用PDCA循环法,建立完整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流程,从而获得外科换药终结性评价。理论成绩采用问卷星的形式,操作成绩采用打分形式进行量化。统计并对比分析前后外科换药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的掌握率。结果 经过PDCA循环法,实习生外科换药理论知识得分及操作的掌握率均明显高于诊断性评价(P<0.001)。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形成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注重理论与操作双提高,使全体外科实习生提升外科换药掌握率。
  • 教育教学
    王姗, 李芳, 范海霞, 赵尔杨, 刘颖, 白洁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3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07
    线上授课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由于空间的混乱与隔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带有诸多盲目性,由此产生的线上课堂沉默现象受到医学高校授课教师的关注。通过3年时间对线上改良式BOPPPS教育教学模式(简称改良式BOPPPS)的打磨与应用,本课题组从课堂认知、课堂情感、课堂行为3个维度分析得出改良式BOPPPS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分析改良式BOPPPS对课堂沉默类型的影响,以此为改良式BOPPPS应用提供依据。
  • 人才培养
    廖成娟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3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06
    新文科与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响应时代性、应用性与科技性的要求,进行植根彰显中国价值的公共管理学科,融合学科交叉的医学特色,体现数字素养的定位。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建设跨组织边界的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公共管理底色+医学特色”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多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这4个主要路径,实现新文科加新医科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 专题研究
    袁磊磊, 郭月红, 王凯, 吕琍, 杨敏福, 艾林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1.001
    核医学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作为联系各个附属医院专科教学的枢纽,单纯依靠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医学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复合型青年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在2021-2023年期间,学系以青年人才培养问题为切入点,探索性将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应用于学系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实践中,通过持续的计划和执行、对结果的检查和行动,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计划和目标,持续改进学系组织针对青年医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系(院)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和一定的实证经验。
  • 专题研究
    张柠, 关丽征, 韩优莉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1):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5.01.002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对职业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为应对这一需求,首都医科大学坚持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并重的理念,着力加强医药卫生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通过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资源优势,学校实施精品化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健康中国建设对职业化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 院校管理
    张雨晴, 崔瑾, 王鹏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98-6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17

    临床教师是保障临床教学质量,培育优秀医学人才的中坚力量。对教师队伍进行闭环管理有助于推进各项培养、激励体系等层层落实,并通过反馈不断优化完善。本文深入分析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现实问题,阐述包括教师遴选、培养、激励、监督、评价、反馈及退出过程的闭环管理机制,并从加强顶层设计、落实管理责任及加强教师思政教育方面提出建议,力求为临床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 临床教学
    王凯, 张翔宇, 吴浩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72-5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12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脊柱胸腰椎内固定培训教学,辅助青年医师掌握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的资料库,获取脊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薄扫影像资料,打印出1∶1的3D脊柱模型。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进修的24名青年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名。对照组带教教师采用大体标本进行模拟置钉教学,试验组带教老师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模拟置钉教学,课后即刻进行置钉考核、手术操作评分及调查问卷评价,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课后置钉考核中,试验组得分[(75.5±6.5)分]高于对照组[(66.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评分中,试验组得分[(87.3±6.5)分]也高于对照组[(82.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课程评价及教育评价更为满意(P<0.05)。 结论 3D打印模型在脊柱胸腰椎内固定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青年医师的专注度和兴趣,帮助青年医师提升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效地提高青年医师的手术技能,缩短脊柱外科医师的学习曲线。

  • 研究生教育
    储成成, 王伟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51-5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08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备受关注。学位论文不仅反映了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分析现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机制的意义与优缺点,并依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双盲评审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 教育教学
    孙琪, 张爽, 崔纯莹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39-5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06

    数字化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药剂学课程中广泛应用,与药剂学课程特点十分契合。本文通过叙述药剂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药剂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数字化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程建设创新,同时通过数字化评估进行教学反馈,实现药剂学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评估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从而促进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教育教学
    赵志强, 谷宇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27-5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04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这既推动行业发展,也对医学院校医学及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教育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在全面分析医科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创新提出设计适配于医科院校通识类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思路,旨在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提升校园数字文化氛围3个手段,从基础知识、胜任力、信息素养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 专题研究
    李曈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5): 517-5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5.002

    新兴生物技术将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革新力量,但其中的技术风险引发诸多争议。为此,在医学史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新兴生物技术的过去与未来,了解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多重可能性,树立其正确的历史观与未来观十分必要。在此方面,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电影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将以两项典型的新兴生物技术为例,探讨将科幻电影融入医学史教学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 临床教学
    孙蕊芸, 牟丹蕾, 崔丹, 程香普, 李侗曾, 张佳莹, 吉杉, 张海燕, 黄朝阳, 梁连春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4): 461-4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4.014

    目的 研究3D(three-dimensional,3D)虚拟仿真(virtual reality,VR)教学系统的构建实施和在呼吸道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 2019 级临床医学(5+3)专业两个班的68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学生。对照组采用多媒体方法见习,试验组采用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见习,采用随堂考试和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随堂考试成绩和课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答题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升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沉浸式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愿意推荐给同学、提升课程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当临床见习缺乏真实传染病病例时,3D虚拟仿真传染病教学系统可以作为弥补再现临床病例,在传染病见习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临床教学
    粟斌, 张彤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4): 455-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4.01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创新的教育工具,正日益引起医学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传染病学科教学的特点与难点,总结和展望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与应用,试图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传染病学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可能性,并提出建立传染病基础和实验教学的虚拟现实电子数据库的思考,将数据模型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病原种类、发病机制、应对策略的模拟与联动。

  • 专题研究
    青永红, 张殷殷, 郑龙飞, 曾志, 李晓燕, 林铭谨, 王淑珍, 陈样新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4): 395-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4.002

    临床教学的同质化建设是各医学院校及教学基地长期探索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学校临床教学质量同质化保障体系下,作为高校的附属医院,在医院教学管理层面进一步落实和提升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进行的探索实践。采取的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调查研究
    刘亚为, 陈燊浩, 李璐瑶, 韩庭睿, 苟格, 张柠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380-3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22

    目的 了解医学生长时间线上学习效果,比较线上与线下学习模式对医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培养的影响,为后期医学生在校培养与继续教育提出建议。 方法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397名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3名教师和14名医学生开展关键知情人访谈;采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描述在线学习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长时间线上学习使得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也导致医学生临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实践技能、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所下降;网络卡顿、师生交流不畅、电子产品干扰等因素均对学习效果有负面影响。 结论 长时间线上学习削弱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未来对不同年级医学生,在临床理论教学与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上应对相关知识予以补充;线上学习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充分总结线上教学经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

  • 调查研究
    马艳, 杜鹤阳, 李杭松, 徐应丽, 杨艳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374-3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21

    目的 了解西南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意愿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南医科大学不同年级和专业的1 043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 结果 69.4%的学生有科研意愿,52.5%的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科研。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49495%CI:1.121~1.991)、专业类别为医学类学生(OR=1.77695%CI:1.254~2.515)、成绩排位前1/3和中1/3的学生(OR=2.76495%CI:1.854~4.121;OR=2.23595%CI:1.583~3.155)、充分了解科研的学生(OR=1.64395%CI:1.007~2.680)科研意愿高。学生愿意参与科研主要是为增强自己科研素养能力(87.6%)、考研就业(80.0%)、获得创新学分(55.5%)等。 结论 大部分本科生愿意参与科研,参与科研主要旨在提升科研素养能力,但学生对学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制度了解程度不高。高校在推进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科研宣传力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同时关注非主流专业的建设。

  • 调查研究
    郭磊, 贾小莹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362-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19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护理专业新生抑郁情绪倾向的心理疏导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3年1-2月期间,利用电子问卷开展宿舍人际关系对抑郁情绪的影响调查,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面向324名学生开展调查,利用SPSS 22.0数据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确定护理专业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结果 不同抑郁情绪倾向下护理专业新生宿舍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认知(F=3.488,P=0.019)、言语沟通(F=4.224,P=0.024)、扰他行为(F=4.865,P=0.009)、共享行为(F=5.220,P=0.002)、个体特征(F=5.021,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宿舍人际关系对抑郁情绪倾向有影响,护理专业新生的抑郁情绪得分在人口特征因素中的生源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361,P=0.035)。 结论 护理专业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对抑郁情绪倾向有影响,学校相关部门在宿舍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抑郁情绪倾向学生的识别与疏导,早期发现抑郁情绪,对其抑郁情绪引发原因进行判断后,关注护生宿舍人际关系情况,通过宿舍人际关系改善,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德育教育
    姜俊吉, 李爽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356-3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18

    医学院校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与治病救人的“双天职”使命;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做好医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从创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建设、利用新媒体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丰富社团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深入实践上好社会“大思政课”四个维度,将医德文化、军事文化、志愿文化融入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 临床教学
    李浩, 李海艟, 刘虎, 郭东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338-3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15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3D打印技术在儿童足踝畸形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轮转的40名儿外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对照组及试验组的学习内容均为儿童常见足踝畸形,包括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垂直距骨、高弓内翻足、扁平外翻足的解剖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讲解,利用足踝畸形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及正常踝关节模型进行授课。试验组采用基于足踝畸形3D打印模型的CBL模式进行教学。即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科调取足踝畸形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资料,制作3D打印模型,教师借助3D模型为试验组进行立体展示,对足踝畸形的解剖结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进行讲解。课后通过主观问卷及客观考核判断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在主观问卷调查自我评价得分和客观考核得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BL联合3D打印技术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对儿童足踝畸形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备更好的教学效果。

  • 人才培养
    叶宏杰, 张凯波, 吴松泉, 李彩福, 王久鹏, 钱双阳, 徐好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291-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07

    目的 通过丽水学院城乡医学定向生人才培养基本现状,提出人文素质提升的路径以及对定向生的培养实践探索。 方法 选择623名医学定向生以及45名统招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就当前城乡医学定向生人才培养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 40%的受访者表示人文素养缺失较难适应差别工作,在就业观念以及职业规划上,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听从家人的建议以及考虑到职业的稳定性选择成为定向生的;4.8%的受访者表示有明确的就业及职业规划,93%的受访者表示只想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在医学生人文素养关注方面,55.1%的受访者未关注人文素养问题,22.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缺失人文素养培养课程。 结论 当前城乡医学定向生人才培养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存在培养模式欠缺系统化、人文素质教育相对缺失等现象。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定向生的培养工作,紧抓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加强定向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培养出优质的基层全科卫生工作人员,致力于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 专题研究
    杨禾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3): 270-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45X.2024.03.003
    摘要 (30) PDF全文 (0) HTML (26)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是当今美育教育的热点之一。在医科大学美育教育中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民族认同感,发挥民族音乐的医疗辅助效力,传承、保存和传播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实践建立的“4+3+5”传承模式与路径是以“四个结合”为基础、“三项措施”为保障、“五条路径”为抓手,以此来实施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 陶鑫, 陈欣怡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194-198.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素养。当前医学学术英语研究多探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语言特征,但对研究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复杂的科学知识、构建恰当作者身份、有逻辑地撰写较长语篇等关注不足。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分析框架,从知识构建、人际意义和篇章组织3个维度对医学学术英语的语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基于意义的医学学术英语写作分析框架,并结合真实的写作案例,阐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写作原则提升写作质量。研究为揭示医学学术英语的语言特征提供了新视角,并为优化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路径、提升科研人员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提供借鉴。
  • 张越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209-212.
    医学人文教育是将人文学科与医学知识相结合,旨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专业素养。随着国内外对医学人文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将医学人文纳入核心课程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感,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其次,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医学研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深入了解医学实践和患者体验。因此,将医学人文纳入核心课程对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医学生至关重要。
  • 石鑫磊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163-166.
    医学院校生物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开展科研创新、学术交流的主阵地,也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摇篮,其安全文化建设是医学院校生物实验室汇聚人才、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本文通过阐述医学院校生物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特点、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来探索医学院校生物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为医学院校生物实验室助力,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添砖加瓦。
  • 常丽荣, 张宝营, 张贵焘, 景朋, 宋一志, 李慧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51-55.
    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局部解剖学课程作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尤其外科学的重要桥梁,不仅承担着传授解剖知识的任务,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局部解剖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探讨了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目标及实践应用,并对未来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刘丽娜, 薛奋勤, 李华, 魏华, 许晴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27-30.
    实验小动物超声教学与心脏生理学的结合是心血管科研实践中的组成部分。小动物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测方法,能够可视化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能够将超声图像与心脏复杂的解剖结构、多层次的生理过程、动态变化以及心脏生理与病理的交互关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心脏生理学的原理。本文探讨了小动物超声成像在心脏生理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研究生大型仪器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其科研能力。
  • 张昆亚, 吴宝平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23-26.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微课作为重要的信息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生物力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制作了3类生物力学实验微课,并将微课应用到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微课的使用在学生进行预习和数据处理中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为生物力学实验课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崔纯莹, 张爽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10-13.
    药剂学在培养适应临床需要的临床药学应用型人才方面更具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关键问题及药剂学课程体系对于临床药学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方面入手,结合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药剂学课程进行改革,并综合各专业学科内容之间的协调和系统性,探讨设置适应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剂学综合课程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够满足我国临床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临床药学人才,为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 刘仁慧, 罗良涛, 张旻昱, 成文堃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5-9.
    本草典籍选读课程于2023年首次在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中开设,中药学专业为必修课,中医学专业及药学专业为选修课。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做到以专业知识为主体,有机结合思政育人思想,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同时也向全校其他药学专业弘扬本草优秀典籍及传统特色,培养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课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及反馈等方面对本课程首轮教学进行总结。
  • 李霞, 王燕, 魏婧, 耿新玲, 张旭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60-64.
    课程思政是高校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探索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根据专业特点,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实验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哲学思维与工程思维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吴薇薇, 魏婧, 耿新玲
    医学教育管理. 2024, 10(S1): 36-40.
    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是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针对模式识别教学中内容涵盖广泛而学时有限、学生编程实践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前沿动态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案例,加强学生的编程实践和计算思维训练,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