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陈岸鸿, 吴海花, 陆阳清, 郑心力, 魏纲, 丰舟, 邢增杨, 徐铁山, 符安, 顾丽红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9-14.
    旨在研究文昌鸡活体度量性状与皮脂重的关系,本文选取120日龄文昌鸡60只,公母各半,测量其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胸肌厚、皮脂厚、皮脂重指标,运用SPSS 26.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表明,文昌鸡公鸡皮脂重与体重、胸肌厚、皮脂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斜长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胸肌厚(R=0.687),其次是体重(R=0.685);母鸡皮脂重与体重、体斜长、胸肌厚、皮脂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体重(R=0.857),其次是皮脂厚(R=0.630)。体重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文昌鸡皮脂重,体斜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文昌鸡公鸡皮脂重,胫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文昌鸡母鸡皮脂重。公、母鸡活体可度量性状与皮脂重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_(皮脂重)=396.649+42.279X_(胸肌厚)+0.187X_(体重)+1 213.592X_(皮脂厚)-36.516X_(体斜长),Y_(皮脂重)=193.928+0.264X_(体重)-61.334X_(胫长)。
  • 管峰, 胡馨予, 姚逸安, 石国庆, 刘守仁, 万鹏程
    畜牧与兽医. 2023, 55(12): 129-138.
    角蛋白是生物材料中角质含量最丰富的结构蛋白,是动物被毛、羽毛、角、蹄和人类头发及指甲等组织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生物材料由于其丰富的来源和优越的生物学功能,是组织工程中最有前景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在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组织愈合和再生等多个方面已被开展研究。目前,从生物材料中提取角蛋白的技术有化学水解法、微生物消化水解法、离子液体溶解法、微波辐射法、蒸汽爆炸技术、热水解或过热法等。提取加工的角蛋白材料已用于药物传递、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工程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就角蛋白生物特性、结构、材料来源以及提取分离技术等进行总结,并论述角蛋白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角蛋白及其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152-152.
    <正>《畜牧与兽医》是由我国著名兽医传染病学家、现代兽医教育家罗清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于193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栋教授等于1950年复刊,是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现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每月10日出版。本刊是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荣获首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双效期刊,
  • 王寒飞, 徐姝仪, 毛海洋, 刘振利, 谢长清, 王旭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123-128.
    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并总结中医药治疗滑膜炎的组方用药规律,设计能用于治疗鸡滑膜炎的中药组方。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出治疗滑膜炎的口服中药处方总计768篇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总结出处方高频用药的四气五味、常见配伍方式和其间的关联规则,拟定可用于治疗鸡滑膜炎的中药组方。纳入73首处方、116味中药,所用中药性味多为温寒平、苦甘辛,且多归为肝脾心肾四经,认为药物功效以活血化瘀和祛除湿邪为主。据此,拟定了8首可用于治疗鸡滑膜炎的中药复方。滑膜炎口服用药治疗可注重活血化瘀与祛除湿邪,同时可辅以调经止痛。
  • 刘亚林, 梁真洁, 杨兴淼, 曹瑞兵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98-106.
    为制备鸭坦布苏病毒(DTMUV)膜前体蛋白(prM)的单克隆抗体,将原核表达的重组prM蛋白配伍佐剂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分离小鼠脾细胞并将其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DTMUV pr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H4和5C10。2株杂交瘤细胞均能稳定分泌抗体,制备的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51 200和1∶102 400。亚型鉴定结果显示,3H4和5C10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属于IgG2b,轻链均为Kappa型。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这2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BHK-21细胞中感染的DTMU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同属的日本脑炎病毒无交叉反应。微量病毒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单克隆抗体均具有中和活性。进一步原核表达prM蛋白不同截短体,发现2株单抗针对不同表位,均位于prM蛋白的pr片段上。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3H4和5C10为快速检测DTMUV感染和研究prM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 朱峻锋, 刘朔, 尹馨, 彭程, 刘华雷, 蒋文明, 张传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77-82.
    为了掌握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遗传进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020年在福建某活禽市场上分离得到的F1464和F1473两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SPF鸡及小鼠的致病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HA基因与人感染的H10N8和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分别为91.4%~91.5%和95.3%~95.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病毒属于欧亚谱系分支,可能是由包括H1、H2、H3、H4、H9、H10和H11在内的多种AIV亚型重组而来;SPF鸡感染试验显示,F1464和F1473毒株均为低致病性病毒;小鼠感染试验显示,F1464毒株可以在小鼠鼻甲、肺、脾脏中高效复制,并导致小鼠体重下降,而F1473毒株仅在鼻甲和肺中复制,对小鼠的致病力更低。本研究为H10亚型禽流感的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 邓润辉, 范丽萍, 刘希望, 秦哲, 白莉霞, 葛闻博, 李世宏, 李剑勇, 董书伟, 杨亚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56-64.
    除虫脲(DFB)属于苯甲酰苯脲类化合物,能够抑制昆虫及其幼虫的几丁质合成,从而控制成虫的数量。为了解除虫脲预混剂混饲给药后,猪粪便中药物的浓度,以DFB-~(13)C_6为内标,建立了猪粪便中DFB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以冰乙酸-乙腈提取粪便中的DFB,采用QuEChERS技术净化提取液,L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猪粪便样品基质对于DFB的定量检测干扰较小,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 ng/g,定量限为20 ng/g;检测方法的基质效应对样品的检测影响较小;标准溶液在2~5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定量限20 ng/g及低浓度(100 ng/g)、中浓度(1 000 ng/g)、高浓度(5 000 ng/g)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准确度在93%~110%,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符合方法学要求;不同浓度加标样品处理后的溶液,室温放置24 h稳定性良好,但应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LC-MS/MS检测方法可用于猪粪便中DFB药物浓度的检测,为后期开展除虫脲预混剂的临床试验提供了可靠方法。
  • 李丹, 侯鹏霞, 王燕, 施安, 孙文阳, 梁小军, 张恩平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26-32.
    旨在比较研究2岁龄滩湖杂G_0代与滩羊产肉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物质方面的差异。选取2岁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滩湖杂G_0代公羊和同期滩羊公羊各3只,屠宰后测定产肉性能、肉品质,电子鼻测定肉质气味轮廓。结果:2岁龄滩湖杂G_0代与同期滩羊各项屠宰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G_0代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及背膘厚等指标高于滩羊,尾重较滩羊降低4.88%,头重显著低于滩羊(P<0.05),皮张面积大于滩羊(P<0.05)。与滩羊肉质相比,滩湖杂G_0代肉中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剪切力降低7.95%,失水率降低10.55%。对肉质起挥发性作用的物质是氮氧化合物、烷烃及芳香成分,利用电子鼻不能完全区分滩湖杂G_0代与滩羊肉质。综上,2岁龄滩湖杂G_0代的屠宰性能有优于同期滩羊的趋势,肉质食用品质有所提升,肉品风味无显著差异。
  • 杨洋, 袁超, 龙勇, 肖文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1): 13-19.
    为了研究不同月龄贵州黑山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膻味脂肪酸的含量,选择同一饲养水平下的3、6、12和24月龄贵州黑山羊公母各40只进行生长性能测定,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段公母羊各5只进行屠宰性能分析,并对不同月龄贵州黑山羊公羊的不同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膻味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论公羊还是母羊,不同月龄的贵州黑山羊在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均随着月龄增大而增大,其屠宰性能各项指标也随月龄增大而逐渐增加。对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分析发现,不同月龄贵州黑山羊背最长肌和腿肌中3种膻味脂肪酸4-甲基辛酸(MOA)、4-乙基辛酸(EOA)和4-甲基壬酸(MNA)含量均呈现出随月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3种膻味脂肪酸均在24月龄时含量最高。在皮下脂肪中,MOA和MNA的含量均在24月龄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而EOA含量在12月龄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在脂肪组织中,3种膻味脂肪酸的含量均在24月龄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本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月龄贵州黑山羊生长和屠宰性能有较大差异,且膻味脂肪酸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形成和沉积。
  •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81-81.
    <正>《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分类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了中国(不含港澳台)正式出版的1 996种中文期刊和155种英文期刊,共2 151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其中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共收录21种,包括19本中文期刊和2本英文期刊,《畜牧与兽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10。21种期刊主要指标详见附表。
  • 刘运超, 杨素珍, 尚延丽, 郝慧芳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24-130.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esudorabies virus, PR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毒病,主要引起猪的繁殖失败、生长停滞和呼吸系统障碍,2周龄以下仔猪死亡率高达100%。伪狂犬病属于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经口、鼻感染,通过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复制,进一步感染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PRV有11种糖蛋白分子,在病毒的毒力、感染入侵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采用疫苗免疫和鉴别诊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RV的防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本文综述和讨论了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原的分子特征、致病机制和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该病疫苗研究和诊断试剂开发提供参考。
  • 迟兰, 蔺辉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82-88.
    为了研究2021年6月江苏徐州某商品半番鸭养殖场所发疾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从该养殖场发病的半番鸭群中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肠道等临床样品,采用PCR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将所采集样本处理后接种至非免疫鸭胚中,连续多次传代后,对鸭胚组织及尿囊液进行病理学、电镜检查及动物试验。结果显示:PCR检测结果鉴定为新型鹅细小病毒阳性;鸭胚尿囊液在电镜下观察到细小病毒粒子,胚体病理切片观察显示符合细小病毒所致病变;动物试验显示,攻毒试验鸭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明显受阻,大部分试验鸭成为“僵鸭”,于20日龄后陆续出现上下喙变短、舌头外露等症状,剖检病变主要为肠内容物稀薄及泄殖腔膨大,肠道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肠绒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及部分肠腺坏死,符合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 SBDS)所致雏鸭的症状与病变。结果表明:该肉鸭养殖场所发疾病为SBDS,将该场分离的病毒命名为新型鹅细小病毒徐州分离株(NGPV XZ-01株)。
  • 卢宝平, 扈立伟, 任君, 杜荣起, 顾天越, 包利霞, 刘青, 朱凡杰, 张东超, 金天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69-75.
    为研发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防控牛布氏杆菌病和分枝杆菌病的疫苗,运用在线软件ABCPerd和IEBD对牛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5)和牛分枝杆菌抗原85A(Ag85A)的B、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分析,设计新的表位基因肽段NewⅠ和NewⅡ,并通过SOPMA和VaxiJen在线软件对NewⅠ和NewⅡ的二级结构与抗原性进行分析。将NewⅠ、Omp25、NewⅡ和Ag85A基因序列依次用自剪切肽T2A、P2A、E2A进行连接,获得串联基因并命名为COE,将COE基因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GV658,获得重组质粒GV658-COE;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利用细胞计数(CCK-8)试验评估GV658-COE对细胞的安全性,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以400μg/只的剂量免疫大鼠,检测在第3次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及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占比情况。结果显示:NewⅠ和NewⅡ序列二级结构较稳定,抗原性良好;重组质粒经PCR扩增获得3 231 bp大小的目的条带,与预计相符;重组质粒对HEK293细胞无毒性作用;重组质粒在HEK393细胞中可表达出目的蛋白,分别在22.3、17.3、23.9和35.6 kDa处有目的蛋白NewⅠ、Omp25、NewⅡ和Ag85A的表达。三免后,重组质粒免疫大鼠产生的IgG水平均高于空载质粒组和PBS组;与PBS组相比,重组质粒免疫大鼠脾脏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升高。研究表明,重组质粒GV658-COE能有效激发大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可成为预防牛布氏杆菌病和分枝杆菌病的候选疫苗。
  • 汪刘浩, 燕雪豪, 吴科榜, 那威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22-25.
    为研究海南黄牛的肉质特性,共采集10头海南黄牛的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测定其剪切力、滴水损失率、解冻失水率、pH值、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海南黄牛肌肉剪切力为(41.54±15.82)N,解冻失水率为(2.82±0.10)%,滴水损失率为(2.29±0.48)%,pH_(45 min)值和pH_(24 h)值分别为6.86±0.33和6.27±0.38;海南黄牛肌肉水分含量为(73.92±1.33)%,灰分含量为(1.12±0.08)%,粗蛋白含量为(23.66±1.16)%,粗脂肪含量仅为(1.12±0.20)%。海南黄牛肌肉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每100 g母牛肉含必需氨基酸(9.84±0.32)g,每100 g公牛肉含必需氨基酸(9.38±0.21)g,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海南黄牛肌肉中共测得15种脂肪酸,月桂酸仅在公牛上测得,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是主要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占比最高,母牛肉中油酸含量约为34.03%,公牛约为27.46%。海南黄牛肉鲜嫩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丰富,具有较强的系水能力,营养价值较高。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48-148.
    <正>《畜牧与兽医》是由我国著名兽医传染病学家、现代兽医教育家罗清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于193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栋教授等于1950年复刊,是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现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每月10日出版。本刊是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荣获首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双效期刊,2004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22-22.
    <正>《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中国科协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的研究成果,该系列课题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R&D投入、科研论文产出、科研人员数量、期刊规模和水平四个维度确定各国家和地区入
  • 梁锐萍, 李成龙, 李卫东, 王天坤, 杨宇泽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44-147.
    2023年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打造“种业之都”,并开展北京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阐述了北京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旨在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优良畜禽品种培育,以期为北京市及我国畜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 刘剑华, 张光际, 袁橙, 卢妍彤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99-105.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的影响,采集对照组和球虫感染组雏鸡盲肠内容物,提取DNA,16S rDNA测序分析鸡盲肠菌群丰度、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粪菌移植验证正常鸡肠道菌群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保护作用。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内菌群丰度、多样性显著降低。在门水平上,感染前,两组雏鸡盲肠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感染后厚壁菌门丰度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出现了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盲肠微生物菌群中乳杆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丰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毛螺菌科未定属、瘤胃球菌属、梭菌UCG-014、瘤胃球菌科未定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GCA-900066575丰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菌移植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移植组相比,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能显著减轻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增重降低的影响,减轻盲肠损伤,卵囊产量显著下降(P<0.05)。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73.12和164.38,可以抵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感染。以上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破坏了原始肠道菌群,鸡盲肠的组成和结构被改变,促进了以埃希菌-志贺菌为代表的致病菌快速生长和定殖,而正常鸡肠道内存在益生菌,可保护机体对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
  • 梁晓珊, 宁鹏, 李小龙, 鲍显伟, 李昊, 石亚楠, 王雪妍, 郭雪莲, 许立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94-98.
    为建立一种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BRSV M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用于BRSV检测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BRS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好,仅对BRSV存在特异性扩增;敏感性高,最低可达10 copies/μL;稳定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小。使用所建立的BRSV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宁夏地区9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5.3%(5/94)。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为BRSV的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何晓明, 田小艳, 王东东, 刘桂武, 李春梅, 叶敏慧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77-85.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场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特征,对2021—2022年我国部分省份的86个规模化猪场的6 472份腹泻样品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调查PoRV的流行率,并对PoRV阳性样本进行VP7和VP4基因扩增、测序,使用MegAlign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MEGA11.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PoRV的样品阳性率为27.89%(1 805/6 472),猪场阳性率为65.12%(56/86);从98份阳性PoRV样本中扩增出76个VP7片段,G9为优势基因型(42.11%),基因型G5、G26、G3、G4、G1、G2和G11各占26.32%、9.21%、6.58%、6.58%、3.95%、2.63%和2.63%。扩增出的35个VP4基因片段,以P[13]型为主,占57.14%;其次为P[7]、P[23]、P[3]和P[6]型,分别占20%、14.29%、5.71%和2.86%。35个毒株成功鉴定出G/P基因型,G9P[13](28.57%)为优势组合基因型,其他基因型为G5P[13](11.43%)、G4P[13](8.57%)、G9P[23](8.57%)、 G26P[13](5.71%)、G1P[7](5.71%)、G26P[3](5.71%)、G5P[7](5.71%)、G3P[7](2.86%)、G11P[23](2.86%)、G5P[23](2.86%)、G11P[7](2.86%)、G3P[13](2.86%)、G5P[6](2.86%)和G4P[7](2.86%),其中G11P[7]为国内首次鉴定到的基因型。综上,目前PoRV的流行率高且基因型复杂,优势组合基因型为G9P[13]。该结果丰富了PoR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对我国猪PoRV感染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 吕世琪, 马晓菲, 周荣艳, 陈晓勇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5.
    颗粒细胞是卵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泌多种卵泡发育所需的因子调控卵母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熟和闭锁。研究表明线粒体tRNA变异改变线粒体融合、分裂和自噬等生理功能。本试验对绵羊卵巢组织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确定tRNA-Lys基因型,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内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1、Mfn2及分裂相关蛋白Drp1、MF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线粒体tRNA-Lys基因7 719位点存在T→G变异,所以存在G、T两种基因型;G基因型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G分裂相关蛋白MFF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线粒体tRNA-Lys(T7719G)基因变异对绵羊颗粒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分裂相关蛋白MFF表达量,促进细胞分裂。
  • 姜冰, 汤文洁, 崔力航, 包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32-143.
    精准畜牧业应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动物,改善其健康、福利、生产力和环境影响,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精准畜牧业研究的知识演变和热点更替情况,本研究基于2003—2022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工具提取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绘制图谱,以可视化的方法展示精准畜牧业的研究进展,探测其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脉络及热点主题。结果表明:国内外精准畜牧业研究发文数量呈增长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发文数量较高且国际合作密切,各国高校是研究的主要力量,Berckmans Daniel是全球研究的领军者,何东健是国内研究的有力推动者,研究主要涉及动物科学、兽医学、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国外研究热点是智能系统和机器学习,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动物福利,研究前沿为动物形态;国内研究热点是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研究方向集中在物联网、精准奶牛养殖和信息化,研究前沿包括行为识别、深度学习和目标检测。未来精准畜牧业研究应加强机构、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多学科与多方法结合研究,并加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物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
  • 李盛, 沈丹, 张杰, 刘俊泽, 李春梅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4): 132-138.
    养殖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畜禽舍内有害气体来源广、危害大,是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最近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制剂在有害气体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在饲料中添加、喷洒于畜禽舍内或堆积的粪便上,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和排放。本文从源头减量、末端减排和堆肥发酵3个方面对微生物制剂在有害气体减排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基于目前的研究基础总结了微生物制剂在畜牧产业应用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畜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孟卫芹, 王金良, 吴信明, 唐娜, 李通, 石竞楠, 董帅, 沈志强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4): 89-94.
    为建立一种山羊痘病毒(GTPV)抗体快速检测方法,试验将携带GTPV结构蛋白P32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3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以荧光微球为标记材料对P32蛋白进行标记,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快速检测GTPV抗体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该试纸条与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口疮病毒(ORFV)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阳性血清稀释至800倍仍能检出阳性,敏感性较高;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5%,稳定性较好;与ELISA检测方法对比的总符合率为92.5%。综上,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微球试纸条可用于GTPV抗体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 刘龙江, 刘潇雨, 程天印, 段德勇, 吴平顺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4): 54-60.
    旨在探明雌、雄刻点血蜱中肠菌群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从新疆沙湾市绵羊体表采集刻点血蜱雌、雄蜱,无菌条件下收集雌、雄蜱中肠内容物,提取各样本细菌总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 V3-V4区,运用Illiumina NovaSeq高通量双末端测序,对数据进行拼接和过滤,扩增子序列变异(ASVs)降噪与物种注释后,对比分析雌、雄蜱中肠菌群结构的组成及差异。结果:雌蜱中肠菌群多样性高于雄蜱;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异常球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在雌、雄蜱中肠内相对丰度较高,其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为2个样本的优势菌门,且变形菌门在雄蜱中肠内的含量大于雌蜱;在属水平上,Schlegelella、不动杆菌属、拟杆菌属、乳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罗姆布茨菌属等在雌、雄蜱中肠内的相对丰度较高,其中Schlegelella的丰度最高,且在雌蜱(41.7%)中的含量高于雄蜱(0.8%);注释到种水平且2个样本共有的菌种包括:西尔瓦诺斯亚栖热菌、鲍曼不动杆菌、柯克斯氏体共生菌、肠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巴氏杆菌拟杆菌等。本研究表明,刻点血蜱雌、雄蜱中肠菌群结构较为相似,但各细菌在不同分类级别上的相对丰度差异较大,这可能与雌、雄蜱吸血及生理特性不同有关。
  • 代昕宇, 胡博, 邓效禹, 张成琪, 李昀真, 李甜甜, 孙亚杰, 许丽文, 白雪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4): 49-53.
    病毒纯度是抗体制备和疫苗免疫效果提升的关键,本文利用Purose shell V15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4FF分子筛层析分别建立了犬细小病毒(CPV)的纯化方法。将CPV经过离心澄清和膜包浓缩后,用AKTA蛋白纯化仪结合Purose shell V15和Sepharose 4FF分别进行纯化,最后使用超滤管浓缩,通过病毒含量测定、总蛋白回收率测定、SDS-PAGE、Western blot和电镜观察分析病毒的纯化效果。结果:2种方法纯化后病毒形态典型,病毒颗粒大小约20 nm,总蛋白去除率97%以上,回收率71%以上;Purose shell V15纯化后的病毒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无细胞成分的杂带,而Sepharose 4FF纯化后的病毒有少量的牛血清白蛋白条带。本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均可用于CPV的纯化,Purose shell V15纯化后的病毒纯度更高。
  • 魏宗友, 王伟, 周丽雅, 徐哲, 张阳阳, 陈为红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4): 24-28.
    旨在了解饲粮中添加膨化亚麻籽和微藻对湖羊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4月龄湖羊45只,随机分为3组,各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A组采用基础饲粮+10%膨化亚麻籽,试验B组采用基础饲粮+5%膨化亚麻籽+5%微藻粉,试验期为2个月。结果:试验A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调28%(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和B组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增加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提高湖羊背最长肌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亚麻籽和微藻粉各5%对羊肉品质影响效果最优。
  • 罗朝婧, 闫普普, 万鑫, 韩一恒, 周辉, 吴昱, 李梦, 郭大伟, 孙文静, 郭利伟, 武毅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5): 127-137.
    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清乳化岩煎(QD)对动物乳腺肿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检测清乳化岩煎对正常细胞(HC11、RAW264.7、DC2.4)的安全浓度,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A72、CMT-U27、4T1)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T1细胞凋亡情况。将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清乳化岩煎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皮下注射4T1细胞建立乳腺癌转移瘤模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14 d,期间记录肿瘤体积和生长状况,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当清乳化岩煎浓度大于或等于5 mg/mL时,对A27、4T1细胞的增殖存在显著抑制(P<0.001);浓度大于或等于10 mg/mL时,对CMT-U27细胞呈现出显著性抑制(P<0.001);不同浓度的清乳化岩煎均可诱导4T1细胞凋亡(P<0.001)。与模型组相比,清乳化岩煎能够显著减小肿瘤体积(P<0.001),促进肿瘤细胞坏死,改善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01),促进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P<0.001),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MMP-9和HSP70蛋白表达(P<0.05),清乳化岩煎组小鼠血清和肿瘤组织中IFN-γ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清乳化岩煎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和增强机体免疫来抑制乳腺癌的发展,为中药治疗动物乳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 潘梦娇, 刘德鹏, 郭磊, 赵桐, 白娟, 姜平, 刘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5): 82-89.
    为制备伪狂犬病病毒(PRV)VP22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pET-28a-VP22原核表达质粒,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重组VP22蛋白。将纯化后的蛋白免疫6~8周龄BALB/c雌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及间接ELISA方法筛选,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4株PRV VP2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1D6、1D9、1B12和2C10。间接ELISA检测4株杂交瘤细胞传至15代均能稳定分泌抗体,且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均为1∶6 400。经亚型鉴定,4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是IgG1亚类,轻链皆属于κ型。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可与PRV发生特异性反应,并鉴定出2个抗原表位;Western blot和共聚焦试验结果表明,VP22蛋白是病毒早期蛋白,且早期存在于细胞质,晚期移位至细胞核并在核中积累。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将为后续探索PRV VP22蛋白的功能提供材料支撑。
  • 张萍, 王静悦, 刘海侠, 徐孝宙, 陈晓庆, 方光远, 薛媚, 罗万和, 高修歌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5): 44-50.
    为研究江苏部分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分析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以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20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PCR法检测bla_(CTX-M-1)、bla_(CTX-M-2)、bla_(CTX-M-8)、bla_(CTX-M-9)、bla_(TEM)与bla_(SHV)等6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20株鸡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中苯唑西林为100%,氨苄西林为75%,头孢呋辛为70%,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低,均为30%,且分离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共检出3种耐药基因,bla_(CTX-M-1)、bla_(TEM)、bla_(SHV),检出率分别为85%、30%、30%,7株分离菌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占比35%(7/20);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与bla_(CTX-M-1)基因的符合率较高,均达85%以上,与bla_(SHV)基因的符合率相对低些,均在40%以下,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并不完全吻合。提示:江苏部分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当地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防治鸡大肠杆菌病。
  • 邵云, 胡琴, 王春梅, 葛蓉, 周岩民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5): 23-27.
    旨在探究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将体重相近的18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t合生元Ⅰ或合生元Ⅱ,试验为期28 d。结果显示:添加合生元Ⅰ和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合生元Ⅰ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合生元Ⅱ组血清白蛋白显著提高(P<0.05),合生元Ⅰ组和Ⅱ组使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合生元Ⅰ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提高(P<0.05),合生元Ⅱ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合生元Ⅰ组和Ⅱ组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水平显著升高(P<0.05),合生元Ⅰ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显著升高(P<0.05);合生元Ⅰ组断奶仔猪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合生元Ⅱ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合生元可调节机体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改善粪便微生物组成,其中以合生元Ⅰ的效果更好。
  • 周振民, 张彬彬, 李晗星, 田晓丰, 李俊杰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5): 10-14.
    为探究国内外两种不同品牌烯丙孕素对后备母猪定时输精效果的影响,随机选取67头有初情期和54头无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将有初情期后备母猪分为国产药物A组(52头)、国外药物B组(15头),无初情期后备母猪分为国产药物A组(27头)、国外药物B组(27头),比较两种烯丙孕素对后备母猪发情率、发情持续时间、发情集中度、妊娠率、分娩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母猪是否具有初情期,两种烯丙孕素药物组在发情和妊娠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国产药物A组要略优于国外药物B组。在产仔性能上,两种药物对有初情期后备母猪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无初情期后备母猪,国产药物A组的产仔数显著高于国外药物B组(P<0.05),在产活仔数上,国产药物A组极显著高于国外药物B组(P<0.01)。综上,相较于国外烯丙孕素药物,国产药物可有效提高无初情期后备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此外,有初情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备母猪繁殖性能。
  • 刘文健, 王帅雯, 吉梅, 刘萌, 汤智辉, 张硕, 宋素泉, 闫丽萍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101-109.
    旨在制备禽腺病毒4型(FAdV-4)Fiber-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Fiber-2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原核表达的Fiber-2蛋白免疫BALB/c雌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和抗体相加试验筛选杂交瘤细胞株;以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和酶标检测抗体,通过优化捕获抗体包被浓度和酶标抗体稀释度等条件,建立特异性检测Fiber-2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结果:本研究成功筛选到3株能够稳定传代的杂交瘤细胞株1H2、2A9和3E1,其分泌的抗体均与FAdV-4全病毒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识别不同抗原表位;进一步发现,以1H2为捕获抗体、2A9为酶标检测抗体,能够建立检测Fiber-2蛋白的ELISA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批内重复及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敏感性高,Fiber-2蛋白检测限为0.078 ng/μL;特异性好,不与FAdV-4的其他结构蛋白及鸭腺病毒3型的Fiber-2蛋白发生反应。综上,本研究成功制备了3株Fiber-2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定量检测Fiber-2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后续FAdV-4基础研究和Fiber-2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 杨黎宇, 李家伟, 李燕玲, 胡诗雨, 李健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55-62.
    为研究穿心莲HPLC指纹图谱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谱效关系,构建穿心莲抗氧化作用网络,整合谱效关系和网络药理学数据,预测穿心莲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采用HPLC法建立10批次穿心莲的指纹图谱;测定穿心莲对大鼠肝细胞(BRL-3A)中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谱效关联分析,初步确定抗氧化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抗氧化候选成分;根据分析结果,探究穿心莲抗氧化成分。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穿心莲指纹图谱,共标定11个共有峰;根据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9、7、10、5、1、6、8、3号共有峰与BRL-3A细胞ROS含量有较高关联度;9、7、10、5、1、6、8、3号共有峰与BRL-3A细胞MDA含量有较高关联度;网络药理学推测穿心莲抗氧化成分主要包括14-脱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穿心莲苷A等25个;整合分析确定穿心莲抗氧化成分为共有峰9、7、10、5、1、6、8、3代表的成分及14-脱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等。综上,穿心莲抗氧化药效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穿心莲的活性成分可能主要通过细胞凋亡途径,作用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靶点发挥其药理作用。本研究可对穿心莲抗氧化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张柳明, 王旭洋, 江才雨, 孙宇轩, 王健, 孙晓梅, 李拥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15-21.
    旨在研究15℃条件下保存绵羊精液的最适宜稀释比例,获得较好的精液保存效果。试验分别将精液按照1∶1、1∶4、1∶9、1∶14、1∶19和1∶24进行稀释保存,在保存过程中检测精子的活率、活力、直线速率(VSL)、曲线速率(VCL)、路径速率(VAP)、侧摆幅度(ALH)、移动角度(MAD)、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结果显示,保存3~6 d, 1∶9稀释后的精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保存1~5 d, 1∶4和1∶9稀释后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保存3~5 d, 1∶4和1∶9稀释后的精子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保存3~6 d, 1∶4和1∶9稀释后的精子VCL、VAP和ALH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15℃保存绵羊精液最合适的稀释比例是1∶9,过高和过低的稀释比例均不利于绵羊精液保存。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30-30.
    <正>《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中国科协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的研究成果,该系列课题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R&D投入、科研论文产出、科研人员数量、期刊规模和水平四个维度确定各国家和地区入编来源期刊的比例,确定了应从全球正在出版的约6万种科技学术期刊中遴选最具地区代表性、学科代表性、行业代表性的优秀期刊1.5万种左右为来源期刊的目标。项目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多个索引数据库期刊分类体系基础上,确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及代码》
  • 杨科岳, 李霆, 蒋乐凡, 蒋微, 刘骏熠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124-129.
    为研究南京地区宠物犬猫外耳道炎的病原种类,本试验对12份患有外耳道炎的犬猫耳分泌物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通过SDA培养基和改良Dixon培养基进行病原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源性分析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0株细菌,其中5株为葡萄球菌,5株为芽胞杆菌;分离到5株真菌菌株,均为马拉色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源性分析与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细菌病原有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和贝莱斯芽胞杆菌,真菌病原有厚皮马拉色菌。综上,目前南京地区宠物犬猫外耳道炎病原中,真菌性病原明确有厚皮马拉色菌,细菌病原明确有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和贝莱斯芽胞杆菌。研究结果对南京地区宠物犬猫外耳道炎的预防与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敏, 梁春花, 杨童, 黄海翔, 乐建铭, 张臻玮, 梅璐, 张迎鑫, 陈秋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118-123.
    为探究telocytes(TCs)在内关穴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分析“逆灸”对其微细结构的形态响应,本文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艾灸干预组,正常组不做处理,艾灸干预组进行“逆灸”内关穴10 d,通过HE、Masson染色,CD34+和c-kit+免疫荧光双标,透射电镜检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内关穴分布有丰富的TCs,它们与皮肤中的血管、神经、脂肪细胞、筋膜和胶原纤维等密切相接,显示出其与周围成分的联系功能。进一步发现,与正常组对比,“逆灸”组TCs的突起(Tps)增长,TCs周围胞外囊泡增多,TCs之间的细胞连接增加,表明“艾灸”可在形态上激活TCs,并增强其信息传递功能。提示,作为心包经的关键穴位,内关穴中的TCs有望成为艾灸预防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的新靶位。
  • 王政, 宋祖晨, 余蕊宏, 周彦彤, 马岩, 刘振广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78-85.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籽多酚缓解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试验选用GEO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集,使用sva包对其进行整合后,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方法鉴定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利用基因本体论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基因功能进行注释;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葡萄籽多酚主要成分,选取含量前10的成分,利用TCMSP、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和靶点预测工具获取其作用的靶点,并与先前鉴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模块的基因取交集,使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葡萄籽多酚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靶点;使用分子对接验证葡萄籽多酚主要成分与关键靶点的连接活性;利用Raw264.7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PCR鉴定葡萄籽多酚对关键靶点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有3个基因模块与溃疡性结肠炎表型高度相关,且模块内的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细胞周期和代谢、细胞的趋化等功能相关;葡萄籽多酚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刺柄芒花素等,这些成分作用的靶点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模块的基因有15个相同,而在这15个基因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基质金属酶9、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因为在网络中有最高的连接度而被认为是关键靶点;葡萄籽多酚含量最高的10个成分与这4个靶点均具有良好的连接活性,荧光定量PCR也证明了葡萄籽多酚能影响这4个靶点基因的表达。综上,葡萄籽多酚最有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成2、基质金属酶9、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 陈小竹, 盛正尧, 沈嘉仪, 杨德吉, 姚大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6): 72-77.
    旨在建立规范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操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检测流程和健康犬BALF相关指标的参考数据,为BAL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选择无呼吸道疾病指征的14只健康比格犬进行多次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回收BALF,统计回收率,并对其进行有核细胞总计数(TNCC)、细胞分类计数分析,通过BAL操作绘制健康犬的内镜下支气管解剖图。结果显示,98份BALF中样品合格回收率是92.1%,出血的概率为3.4%;成功采集的89份样本中,犬BALF回收率较高的肺叶为右副叶(64.5%)、左前叶后部(60.4%)、左前叶前部(57.7%),其余肺叶回收率均在40%~50%之间;BALF平均有核细胞数304.48×10~6个/L,细胞类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巨噬细胞(85.9%)、淋巴细胞(13.0%)、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而上皮细胞比例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一般在分类计数时忽略不计。本研究绘制了健康犬内镜下支气管镜解剖图,建立了兽医临床犬BAL操作流程,获得了健康犬BALF细胞学参考值,为兽医临床上犬的下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