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56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4-02-10
  

  • 全选
    |
  • 江才雨, 康言, 王旭洋, 李拥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大豆卵磷脂(SL)对湖羊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在湖羊精液基础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0.1%、0.2%、0.3%和0.4%)的SL进行4℃低温保存试验,通过在不同保存时间(0~6 d)对精子活率、活力、直线速率、曲线速率、路径速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进行测定,确定湖羊精液低温保存稀释液中SL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保存2、5、6 d, 0.1%SL组的精子活率、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保存3 d, 0.1%SL组的精子直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保存4 d, SL各组的精子曲线速率和路径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保存1、5 d, 0.1%SL组的精子质膜完整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保存2、6 d, 0.1%SL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在低温保存条件下,添加0.1%SL可以有效地延长湖羊精子的存活时间,提高精液质量。
  • 马龙飞, 周斌斌, 刘春雨, 陈顺, 王恬, 王超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芦丁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黏膜屏障、抗氧化功能、炎症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芦丁)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芦丁,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 mg/kg芦丁对仔猪回肠形态结构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黏膜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以及闭合小环蛋白-1(ZO-1)mRNA的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闭合蛋白(Occludin)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量(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500 mg/kg芦丁可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和肠屏障功能,减少炎症发生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抑制断奶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 张晶鑫, 杨平, 葛宇峰, 王星果, 窦套存, 郭军, 胡玉萍, 王强, 王克华, 曲亮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苏禽6号蛋鸡早期血脂代谢情况,为该配套系的早期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禽6号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试验组,海兰褐蛋鸡为对照组,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苏禽6号蛋鸡腹脂率前期不变,后期升高;肝脏指数前期降低,后期不变;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整体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波动变化,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先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与海兰褐蛋鸡相比,苏禽6号蛋鸡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整体较高,TC含量时高时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则较低,而VTG含量前期基本一致,后期则明显较低。前期与后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脂代谢指标中仅FFA含量在苏禽6号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中均差异显著(P<0.05),腹脂率和肝脏指数仅在苏禽6号蛋鸡中差异显著(P<0.05)。苏禽6号蛋鸡血清TG含量与极低密度脂蛋白y(VLDLy)、腹脂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FFA显著负相关(P<0.05);TC、HDL和LDL三者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表明,苏禽6号蛋鸡早期血脂代谢稳定并且比高产蛋鸡慢。
  • 汪刘浩, 燕雪豪, 吴科榜, 那威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海南黄牛的肉质特性,共采集10头海南黄牛的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测定其剪切力、滴水损失率、解冻失水率、pH值、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海南黄牛肌肉剪切力为(41.54±15.82)N,解冻失水率为(2.82±0.10)%,滴水损失率为(2.29±0.48)%,pH_(45 min)值和pH_(24 h)值分别为6.86±0.33和6.27±0.38;海南黄牛肌肉水分含量为(73.92±1.33)%,灰分含量为(1.12±0.08)%,粗蛋白含量为(23.66±1.16)%,粗脂肪含量仅为(1.12±0.20)%。海南黄牛肌肉中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每100 g母牛肉含必需氨基酸(9.84±0.32)g,每100 g公牛肉含必需氨基酸(9.38±0.21)g,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海南黄牛肌肉中共测得15种脂肪酸,月桂酸仅在公牛上测得,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是主要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占比最高,母牛肉中油酸含量约为34.03%,公牛约为27.46%。海南黄牛肉鲜嫩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丰富,具有较强的系水能力,营养价值较高。
  • 林秀蔚, 李伟, 丁得利, 刘春海, 姚美玲, 朱元芳, 王艳菲, 李青莹, 刘文, 苗畅齐, 韩永胜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分析和牛血液生化指标与肉品质间的关系,选取45头60月龄左右,平均体重(372.3±40.2)kg的澳洲和牛,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肉质进行分级,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肉质等级间和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熵值法以差异显著的血液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肉质等级的和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肉质等级的和牛血液生化指标中胆碱酯酶(CHE)、钾(K)和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存在差异,其中CHE在A2、A3等级极显著高于A4等级(P<0.01);K在A4等级极显著高于A2等级(P<0.01),显著高于A3等级(P<0.05);NEFA在A4等级极显著高于A2、A3等级(P<0.01)。A4等级和牛的CHE、K和NEFA指标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极显著高于A2、A3等级(P<0.01)。结论:不同肉质等级的和牛血液生化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和牛血液生化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肉质。
  • 胡诗恒, 宋昕昊, 林梦娟, 郑玉玲, 王俊棋, 游凤, 吕英军, 高修歌, 张军忍, 江善祥, 郭大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以犬乳腺肿瘤组织上分离所得的细胞CMT-N7为体外模型,评估常山酮和盐霉素联用对犬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的影响。采用常山酮、盐霉素单独以及两药联合处理,评估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使用Chou-Talalay方法计算联合指数,确定最佳协同比例,进一步使用划痕试验和克隆形成试验评估两药在协同比例下联用对犬乳腺肿瘤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山酮和盐霉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MT-N7细胞的增殖,且两药联用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最佳协同比例为1∶1,该比例下两药联用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比单药更显著(P<0.01)。因此,常山酮和盐霉素联用能够协同抑制犬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本研究为兽医临床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提供了依据。
  • 易昕睿, 马金虎, 王毅, 王玉洁, 朱枚子, 李鑫宇, 唐云书, 薛敏, 黄建珍, 朱亚玲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37-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鉴定并比较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蛋鸡肝脏及腹脂组织的转录组特征,揭示FLHS发生发展中肝脏和腹脂调控的关键基因及潜在分子机制,为精确靶向肝脏及腹脂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能低蛋白日粮构建蛋鸡FLHS模型,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比较患鸡与正常组肝脏及腹脂基因表达图谱,利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阐明FLHS蛋鸡肝脏和腹脂差异基因的功能及作用通路;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RNA-Seq数据验证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高能低蛋白日粮可成功诱发蛋鸡FLHS,肝脏和腹脂转录谱发生明显改变。FLHS患鸡肝脏和腹脂中分别有443个(151上调表达,292下调表达)和526个(409上调表达,117下调表达)显著差异表达基因(|log_2FC|≥1,P<0.05)。富集分析提示,包括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CK1)、载脂蛋白a-1(APOA1)在内的肝脏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代谢过程和PPAR信号通路而诱发肝脏脂质沉积;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3(SOCS3)等腹脂差异基因更倾向于参与调控免疫过程和JAK-STAT信号通路导致炎症发生。提示:肝脏和腹脂通过不同途径共同参与蛋鸡FLHS发生发展,特异性靶向干扰肝脏及腹脂间关键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对于优化FLHS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周宇晴, 王俊丽, 郭凡溪, 陈宝昌, 武梦蓉, 马瑞霞, 王梦云, 赵欣雨, 李重阳, 张冯奕弛, 吾买尔江·牙合甫, 余祖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46-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对靶动物犬的安全性,将24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倍剂量组(0.4 g/kg),3倍剂量组(1.2 g/kg),5倍剂量组(2.0 g/kg)和空白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体积同5倍剂量组),每组6只。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用5倍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混匀后,经静脉滴注给药,滴注速度为20~30滴/min, 1次/d,连用14 d。试验期间观察犬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尿常规指标,对空白组和5倍剂量组的犬进行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犬的临床表现正常,血液生理生化和尿常规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5倍剂量组犬的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任何病理变化。研究表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以1、3、5倍剂量,经静脉滴注14 d, 1次/d,对靶动物犬是安全性的。
  • 李文辉, 于寒冰, 倪香艳, 张晶晶, 魏紫嫣, 王乐宜, 赵雅妮, 赵莹, 方芳, 孙志文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5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建立一种以牛羊毛发为靶标结合强化基质去除技术(EMR-Lipid)对3种β-受体激动剂药物(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残留量进行测定的方法。毛发样品经选取、清洗、干燥、研磨后,经酸水解和氨化乙腈提取后加入到Captiva EMR-Lipid净化柱,加入石墨化炭黑(GCB)进行净化,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采用正离子(ESI~+)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待测药物在0.1~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0.995;方法检测限(LOD)为0.2μg/kg,定量限(LOQ)为0.5μg/kg;药物在1、20、100μg/kg添加浓度下,平均回收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20%。该方法取样方便,前处理步骤少,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符合残留检测要求,为动物性产品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量测定提供了参考。
  • 欧宇达, 李晓晗, 陈婧, 赵炳枢, 陈健芃, 毛玎懿, 周江飞, 周斌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日本脑炎病毒(JEV)感染宿主后在体内外对m~6A甲基化相关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JEV感染的C57BL/6小鼠模型及乳仓鼠肾细胞(BHK-21)模型,检测JEV感染后小鼠的脑、肾及BHK-21细胞的m~6A修饰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小鼠脑、肾以及JEV感染不同时间点的细胞中m~6A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EV感染细胞的m~6A相关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JEV后m~6A修饰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感染JEV的小鼠脑、肾中m~6A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表达量大幅上升,细胞中METTL3表达量随感染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METTL3和METTL14的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大量由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综上所述,JEV可使体内外的m~6A水平和METTL3的表达水平上升,细胞中METTL3和METTL14的亚细胞定位改变,表明JEV的感染与m~6A修饰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m~6A及其相关蛋白调控JEV复制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卢宝平, 扈立伟, 任君, 杜荣起, 顾天越, 包利霞, 刘青, 朱凡杰, 张东超, 金天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69-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发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防控牛布氏杆菌病和分枝杆菌病的疫苗,运用在线软件ABCPerd和IEBD对牛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5)和牛分枝杆菌抗原85A(Ag85A)的B、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分析,设计新的表位基因肽段NewⅠ和NewⅡ,并通过SOPMA和VaxiJen在线软件对NewⅠ和NewⅡ的二级结构与抗原性进行分析。将NewⅠ、Omp25、NewⅡ和Ag85A基因序列依次用自剪切肽T2A、P2A、E2A进行连接,获得串联基因并命名为COE,将COE基因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GV658,获得重组质粒GV658-COE;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利用细胞计数(CCK-8)试验评估GV658-COE对细胞的安全性,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以400μg/只的剂量免疫大鼠,检测在第3次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及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占比情况。结果显示:NewⅠ和NewⅡ序列二级结构较稳定,抗原性良好;重组质粒经PCR扩增获得3 231 bp大小的目的条带,与预计相符;重组质粒对HEK293细胞无毒性作用;重组质粒在HEK393细胞中可表达出目的蛋白,分别在22.3、17.3、23.9和35.6 kDa处有目的蛋白NewⅠ、Omp25、NewⅡ和Ag85A的表达。三免后,重组质粒免疫大鼠产生的IgG水平均高于空载质粒组和PBS组;与PBS组相比,重组质粒免疫大鼠脾脏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升高。研究表明,重组质粒GV658-COE能有效激发大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可成为预防牛布氏杆菌病和分枝杆菌病的候选疫苗。
  • 潘仰栋, 刁胤轩, 蒲响林, 陆明敏, 徐立新, 严若峰, 李祥瑞, 宋小凯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76-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感染对宿主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系统免疫组织(脾脏和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的影响,用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感染后第0、3、7和11天,采集鸡盲肠扁桃体、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组织中8种鸡TLR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TLR4和TLR21 mRNA水平在3种组织中无显著变化;TLR2 mRNA水平在感染后第3天开始在外周血和脾脏中显著下降(P<0.05),在盲肠扁桃体中第3和7天无显著变化,在第11天显著上升(P<0.01)。TLR1、TLR3、TLR5、TLR7和TLR15 mRNA水平在3种组织中显著上升(P<0.05),但应答时间有所差异,具体为TLR1和TLR3 mRNA水平在盲肠扁桃体中在第3天开始上升,而在外周血和脾脏中第7天开始上升;TLR5和TLR15 mRNA水平在外周血和脾脏中第3天开始上升,而在盲肠扁桃体中第7天开始上升。结果表明: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上调宿主3种组织中的TLR1、TLR3、TLR5、TLR7和TLR15 mRNA水平,下调外周血和脾脏中的TLR2 mRNA水平;盲肠扁桃体TLR1和TLR3 mRNA水平上升早于外周血和脾脏,而其TLR5和TLR15 mRNA水平上升晚于外周血和脾脏。本研究为揭示鸡TLR在抗球虫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也为揭示鸡球虫先天性免疫机制提供参考。
  •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81-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分类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了中国(不含港澳台)正式出版的1 996种中文期刊和155种英文期刊,共2 151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其中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共收录21种,包括19本中文期刊和2本英文期刊,《畜牧与兽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10。21种期刊主要指标详见附表。
  • 迟兰, 蔺辉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2021年6月江苏徐州某商品半番鸭养殖场所发疾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从该养殖场发病的半番鸭群中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肠道等临床样品,采用PCR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将所采集样本处理后接种至非免疫鸭胚中,连续多次传代后,对鸭胚组织及尿囊液进行病理学、电镜检查及动物试验。结果显示:PCR检测结果鉴定为新型鹅细小病毒阳性;鸭胚尿囊液在电镜下观察到细小病毒粒子,胚体病理切片观察显示符合细小病毒所致病变;动物试验显示,攻毒试验鸭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明显受阻,大部分试验鸭成为“僵鸭”,于20日龄后陆续出现上下喙变短、舌头外露等症状,剖检病变主要为肠内容物稀薄及泄殖腔膨大,肠道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肠绒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及部分肠腺坏死,符合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 SBDS)所致雏鸭的症状与病变。结果表明:该肉鸭养殖场所发疾病为SBDS,将该场分离的病毒命名为新型鹅细小病毒徐州分离株(NGPV XZ-01株)。
  • 邢燕茹, 祝宇翔, 范春燕, 于海, 汪秀会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89-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分子变化特征及其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性,对实验室保存的6株H9N2亚型AIV的8个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及遗传演化分析,并且对6株病毒与选取的代表毒株进行了HA和NA同源性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6株病毒均为欧亚系,其中3株为G57基因型;4株病毒的HA蛋白发生了Q226L突变,2株病毒的HA发生了A190V突变。HA和NA均有增加或缺失的潜在糖基化位点。6株病毒的NA茎部均有62~64位的缺失,红细胞结合位点431~433较为保守,而368和369位变化较大。综上,6株病毒为低致病性AIV,HA和NA均含有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增大了其跨宿主传播的风险。研究结果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进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其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
  • 李超, 沈朝建, 魏玉荣, 张祯涛, 王玉英, 张毅, 何微, 黄克和, 薛峰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98-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评估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风险,收集、整理2021—2022年活牛和活羊调入山东省的途径、调出省份、调入数量和批次等信息,利用“情景树”法建立传入风险随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羊的风险值为0.015 5 (95%CI:0.011 8~0.022 8);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牛的风险值为0.033 8(95%CI:0.022 5~0.049 3)。提示:在进行牛羊调运时,做好启运前的产地检疫和到达后的隔离检疫可降低赤羽病传入的风险。本研究为降低赤羽病传入山东省的风险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 陈阊峥, 汤德元, 罗柳, 廖正波, 袁盛林, 陈旭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04-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究日本脑炎病毒(JEV)感染睾丸间质细胞后通过激活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型(RIG-Ⅰ)和Toll样受体3(TLR3)等模式识别受体后引发的先天免疫机制。建立JEV感染睾丸间质细胞模型,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感染时段细胞的RIG-Ⅰ、TLR3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IRF3的磷酸化以及干扰素β(IFN-β)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JEV感染后细胞中RIG-Ⅰ和IRF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TLR3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IRF3磷酸化水平极显著上调(P<0.001),IFN-β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JEV感染可激活睾丸间质细胞的RIG-Ⅰ和TLR3受体,进而激活IRF3磷酸化,启动IFN-β的分泌,启动机体的先天性免疫抗病毒免反应。
  • 金科旭, 冯慧勇, 阿力米热·阿布都外力, 海婷玉, 束佳敏, 王天琪, 戴小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1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比较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诱导雏鸡发热及肺炎模型建立的效果,明确最佳建模浓度,为一些天然有机产物的解热抗炎研究提供建模数据。选用20只21日龄健康的三黄鸡雏鸡,随机分为空白组,2.5 mg/kg、5.0 mg/kg和10.0 mg/kg LPS剂量组。观察LPS诱导后各组雏鸡临床状况并统计LPS注射后24 h内死亡率;记录LPS诱导前和诱导后1、2、3、4、6、8、12、24 h体温变化;24 h后采集肺组织,检测肺湿干比,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COX-2、前列腺素E2(PGE2)、IL-10含量和活性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PS诱导后出现明显的炎症临床症状且伴有发热现象;当LPS剂量为10.0 mg/kg时,雏鸡死亡率高于50%;随着LPS浓度的增加,与空白组相比,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逐渐加重;LPS各剂量组肺脏湿干比值、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的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COX-2活性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当LPS剂量为5.0 mg/kg时炎症因子TNF-α的含量和COX-2活性较2.5 mg/kg LPS剂量组有着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COX-2、PGE2含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LPS浓度为5.0 mg/kg时,与2.5 mg/kg LPS剂量组相比,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当考察药物对于长期发热或急性重度肺部炎症的药效作用时,可采用LPS 5.0 mg/kg建立肺炎或发热模型;当仅检测药物抗炎或解热作用时,可采用LPS 2.5 mg/kg建立肺炎或发热模型。
  • 吴道义, 马金萍, 王明进, 王霞, 曾继晶, 周礼扬, 罗耀, 李坤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16-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贵州毕节某奶牛场荷斯坦奶牛发生腹泻的原因,从该奶牛场采集50份新鲜粪便样本,通过平板划线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PCR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多种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针对多重耐药菌,选取虎耳草和杜鹃花2种中草药进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从腹泻奶牛粪便中分离出31株细菌,其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相符;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发现该牛场分离的菌株与NCBI数据库中大肠杆菌参考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65%~99.86%,确定该奶牛场的腹泻病原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发现该牛场来源的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青霉素G和四环素)耐药,而对磺胺异恶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磷霉素等10种抗生素敏感;PCR扩增相关耐药基因发现,导致该牛场腹泻的大肠杆菌携带2种β-内酰胺类(bla_(CTX-M)、bla_(TEM)),4种四环素类(TetD、TetB、TetK、TetD、TetA),2种氨基糖苷类(ant(3″)-Ia、rmtB)和3种喹诺酮类(qnrS、qepA、oqxA)耐药基因。体外抑菌研究发现,杜鹃花(3.125 mg/mL)的水提物有显著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可为该奶牛场防治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用药指导,同时为开发替抗中草药产品提供了依据。
  • 刘运超, 杨素珍, 尚延丽, 郝慧芳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24-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esudorabies virus, PR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毒病,主要引起猪的繁殖失败、生长停滞和呼吸系统障碍,2周龄以下仔猪死亡率高达100%。伪狂犬病属于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主要经口、鼻感染,通过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复制,进一步感染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PRV有11种糖蛋白分子,在病毒的毒力、感染入侵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采用疫苗免疫和鉴别诊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RV的防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本文综述和讨论了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原的分子特征、致病机制和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该病疫苗研究和诊断试剂开发提供参考。
  • 刘帅奇, 李是衡, 刘曼玉, 张素梅, 张龙现, 宁长申, 菅复春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减抗替抗政策的发布,中药防治球虫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青蒿防治球虫病,在抗球虫效果、增强免疫力、抗菌抑菌、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就青蒿在防治球虫病的安全性、经济性、抗球虫效果和抗球虫作用机理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一线畜禽球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 张新科, 朱雪丹, 陈云, 刘松柏, 王明明, 李思琪, 张守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36-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钙素(OCN)是一种由成骨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有羧化和未完全羧化两种结构。现已证明OCN是通过其体内代谢活性形式羧化不全骨钙素(uOCN)在体内多个系统发挥内分泌功能,例如它对葡萄糖和能量代谢、雄性动物生殖能力和大脑生长发育等均具有调控作用。研究表明uOCN可以通过胰岛素、维生素D介导途径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动物睾丸间质细胞生成并分泌睾酮,从而提升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因此,对uOCN与雄性动物生殖关系进行综述可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不仅有助于研究如何提升雄性动物生殖能力,还可以避免滥用药物对动物自身造成的伤害。本文主要围绕OCN的产生、OCN的结构和OCN有利于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的功能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人类与动物的生殖健康提供参考。
  • 廖云琼, 康永刚, 昌莉丽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2): 142-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酒糟是酿酒产业的副产品,是一种优质的粗饲料资源。白酒糟经微生物发酵后,能改善白酒糟营养特性,提高饲用价值,进而提高白酒糟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发酵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发酵工艺及对动物生长、免疫、肠道健康的影响,旨在为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的深入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