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1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5-02-20
  

  • 全选
    |
  • 陈任, 郑信, 程静, 陈贵梅, 白忠良, 胡志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教研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卫生管理专业教研室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理论框架,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开展2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研究有效咨询专家17人,形成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55个。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组织建设(0.272)、教学活动(0.256)、教学建设(0.151)、教学研究(0.037)、科学研究(0.068)和教学效果(0.216)。本研究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9.5%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9与0.859,专家协调程度逐轮提升。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稳定性,能够为卫生管理专业教研室建设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
  • 张柠, 关丽征, 韩优莉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对职业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为应对这一需求,首都医科大学坚持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并重的理念,着力加强医药卫生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通过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资源优势,学校实施精品化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健康中国建设对职业化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 康嘉瑛, 韩优莉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近二十年来高校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教育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方法 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关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文献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497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和内容分析。结果 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等是高频关键词且关系紧密。价值观、质量评价等关键词频率较低且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较少。结论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研究围绕培养目标开展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专业价值观、专业质量评价、适应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尚待深入。
  • 王宏婷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培养具备先进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的医学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提供真实的临床体验和高效的教学。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课程的现状和实践,以满足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需求,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准备度,为医学教育提供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 龚晶雯, 王舒婷, 许敏生, 苏光宏, 郑运思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2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学科地位不容忽视,是药物一致性评价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由于资源限制和伦理问题等挑战,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本文利用虚拟实验教学技术,模拟达比加群酯胶囊的药物一致性评价实验过程,开展了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学验证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等教学实验改革,探索虚拟实验在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实验报告、期末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证明虚拟药物一致性评价试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虚拟药物一致性评价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该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资源和伦理问题,为临床药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还有助于培养符合现代药物研发需求的高素质临床药学专业人才,推动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 刘洋, 谢洁, 郑显兰, 申雪兰, 范娟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化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重庆医科大学立足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设立儿童健康发展与疾病管理微专业。该项目由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与附属儿童医院校企协同共建,以新医科理念为指导,坚持“重基础、强能力、提素质、促临床”的人才培养原则,致力于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深入挖掘特色思政教学案例等方式,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儿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精湛技术,又具备岗位胜任力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儿科护理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儿科护理领域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 李秋萍, 侯伟红, 马慧娟, 杨洁, 邢英琦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39-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培训目标明确为六大核心胜任力,考核应以胜任力为导向进行。一些形成性评价工具能够较全面地评估临床胜任力,然而,常用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多来源于内科系统,并不完全适用于超声医学科。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形成性评价工具进行介绍,分析其与超声科的适配性,探索更加适合于超声医学科特点的形成性评价工具。
  • 董斐斐, 曾振宇, 阚通, 白元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45-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对提高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轮转的124名内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试验组运用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对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思维训练,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查房。出科前,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评估,并由试验组住院医师填写问卷调查的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住院医师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循证思维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Mini-CEX量表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具有更好的临床接诊能力、诊断分析能力和沟通技巧(P<0.05)。调查结果显示,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激发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提高了学习效能。结论 CDIO模式指导的易位式教学查房有助于提高内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慈维苹, 高娜, 李涛涛, 潘丽丽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51-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传统授课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肿瘤免疫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132名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为授课对象,分为试验组(85名)和对照组(47名)。试验组采用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进行教学。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优秀率也高于对照组(P<0.001)。此外,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97.5%、93.8%和95.1%的学生对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肿瘤免疫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三轨教学模式联合多媒体课件在肿瘤免疫的教学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 焦守斐, 许英晨, 张小虎, 高峡, 李冠群, 柯冀, 张立军, 计嘉军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57-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评估基于分组讨论及错误点评的视频反馈教学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n=41)采用基于分组讨论及错误点评的视频反馈教学,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方式的视频反馈教学,统计并分析该教学方法对外科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中,基于分组讨论及错误点评的视频反馈教学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 秦岭, 钟宁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模拟教育在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为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无风险、重复性高的实践平台,方便其进行反复操作。感染性疾病涵盖多种病原体,其临床诊疗及疾病管理与其他疾病显著不同。感染性疾病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挑战,而高仿真模拟器通过实时反馈和多维互动,允许学习者在无感染风险的环境中进行练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加深,高仿真模拟器在感染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本文总结了高仿真模拟器在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以帮助医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
  • 田春营, 张雪飞, 陈红, 王岩, 马迎辉, 肖莹莹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67-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抛锚式教学联合反思循环(Gibbs'reflective cycle,Gibbs)对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30名)和2020级(30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级护生作为试验组,2019级护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及课堂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结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及实践成绩分别为(83.3±6.9)分和(94.2±2.1)分,高于对照组(52.5±9.7)分和(85.2±4.3)分;试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抛锚式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在急诊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生学习成绩、教学满意度。
  • 任磊, 王学军, 鄢红春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74-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数字骨科技术结合受力分析教学法在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将临床实习阶段的58名医学本科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8名学生采用数字骨科技术中的三维重建、3D打印及有限元分析,以受力分析为基础进行复杂骨折分型与治疗的教学方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的方式评估两组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中,在学习价值、教学组织、师生互动、课程拓展4个维度,两组学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热情、师生关系、考核评价、作业阅读、课程评价维度中,两组学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为(88.46±4.47)分,高于对照组的(85.50±5.74)分(P<0.05)。结论 以数字骨科技术结合受力分析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本科生在创伤骨科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 张力, 杨舒婷, 赵朋伟, 蔡林弟, 邓凯, 龚瑞敏, 李徐奇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80-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院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学员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同质化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医院情况与文献制定住培满意度量表,并进行调查。量表由Likert 5级计分法进行评分,并使用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进行发放。数据统计方法为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院区在整体满意度及多维度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院区的薪资待遇满意度得分均很低;不同学历水平、不同专业领域学员对住培整体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氛围、设施条件、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薪资待遇均正向影响两院区满意度(β>0,P<0.05)。结论 住培学员对总院区的满意度高于分院区,为提高住培学员满意度,促进两院区住培同质化,实现更优质的住培效果,需要致力于分院区的资源配置的优化、住培训制度的完善、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薪资待遇改革、关注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学员的实际需求。
  • 吕亚兰, 侯筱蓉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86-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混合式教学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混合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投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学习投入度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结果 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后,学生总学习投入度和6个子维度得分均较高;学习投入度与学业成绩成正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对混合学习的自我效能、对混合式教学资源呈现和传递方式和混合学习的收获感的满意度与学习投入度呈显著正相关。混合式教学7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显著影响不同的学习投入的子维度。结论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度。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内容重构、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过程性评价指标的客观设计与解读。
  • 李鑫, 李贞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9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本科生混合式教学参与度,为提升本科生参与线上线下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效果提出解决方法以及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某医科院校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混合式学习的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3名(95.0%)学生参加过3门及以上的线上课程,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会参与互动和协作;258名(71.5%)学生更钟爱线上课程和线下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282名(78.1%)学生极为关注课堂参与感。对参与度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1的因子,3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0.96%,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分析得出同伴教学、学习资源平台、师生为影响因素。结论 大学生整体学习参与情况体现在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等方面,影响混合式教学参与度的因素为同伴教学因素、学习资源平台因素和师生因素。
  • 霍光研, 刘慧蕊, 王聪, 战艳, 黄莎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97-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儿童癫痫疾病全周期的管理过程中,为满足癫痫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通过建立护理工作室、构建医护合作团队,形成以癫痫患儿为中心及“解决疾病所带来的问题”为核心的疾病全周期管理路径,同时开展护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工作,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推动了护理学科建设。
  • 李蕾蕾, 蒋明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04-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可量化的医疗卫生机构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管理岗位人员招聘、培训、评价提供依据,助力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方法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按照“调查-反馈-再调查-再反馈”的程序,历经2轮专家函询,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初步确立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结果 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管理能力等一级指标5个,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等二级指标21个,该体系可以对教学管理绩优组与绩平组进行有效区分。结论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构建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卫生机构教学管理岗位人员绩效评价及培训提供依据和借鉴。
  • 林秋水, 王越昕, 白玉树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10-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除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外,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的不平等现象逐渐严重,医疗工作者需要对SDH的含义有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到工作之中,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循证干预措施。日本于2016年将SDH相关内容纳入到医学生毕业前所需达成的课程目标中并获得一定成效。本文介绍日本高校医学部SDH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学生反馈的应用现状,阐述SDH纳入临床教学的意义,以期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对SDH在我国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本土化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 耿维佳, 周建, 夏晓钰, 景新颖, 张宁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15-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促进口腔专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trail,IIT)的高质量设计与依规实施。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系统梳理口腔专业IIT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查阅文献,从管理角度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口腔专业IIT存在着研究设计不规范、伦理审查和受试者保护意识不足、未依规开展研究注册与备案、不注重研究质量控制等问题。结论 医疗机构应发挥IIT管理主体责任,结合口腔专业的特点,协同各类管理平台,建立流畅管理路径,加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双向培养,助力口腔医学发展。
  • 医学教育管理. 2025, 11(01): 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医学教育管理》(CN 10-1335/G4,ISSN 2096-045X)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教育管理类学术刊物。原名《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月正式更名为《医学教育管理》,目前为双月刊。该刊本着“学者办刊、学术立刊”的理念,依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的权威专家组成的编委会,依靠首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等权威卫生科研、教学管理机构,国内资深医学教育学者组成的强大学术智囊团队为我们的审稿专家与作者群。该刊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医学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进行医学教育学术研讨、展示其最新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其医学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也是医学院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争鸣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