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5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03-21
  

  • 全选
    |
  • 李小芬, 朱睿, 宋易霖, 田维婷, 张蕾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kt1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基因,通过响应生长因子刺激磷酸化一系列下游底物来调节许多过程,包括代谢、增殖、细胞存活、生长和血管生成等。实验室前期对全转录组差异分析获得了与高邮鸭双黄蛋率显著相关的候选关键基因Akt1,并且Akt1显著富集于差异表达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为了对高邮鸭双黄蛋候选基因Akt1进行系统的功能研究,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高邮鸭卵巢组织Akt1全长,构建了Akt1-EGFP融合表达载体,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AKT1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AKT1为种间保守型非分泌蛋白,表达于质膜,具有丰富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可与10种蛋白(TSC1、MAPK1、PIK3R1、PIK3CA、TSC2、CDKN1A、IKBKB、PIK3CD、PDPK1和ILK)发生互相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Akt1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调控高邮鸭双黄蛋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毛昕妍, 郭振玉, 邓子优, 吴薛蓓, 路淑敏, 陈静, 苗冬枝, 王莹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8-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究产蛋间隔期鸽卵黄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选取12月龄白羽王鸽48对,分别在产蛋间隔(LI)第1天(LI1)、第3天(LI3)、第5天(LI5)和第7天(LI7) 4个时期采集母鸽肝脏、卵巢、F1卵泡颗粒层和F1卵泡膜层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Ⅱ(APO-VLDLⅡ)、卵黄蛋白原(VTG)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4种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肝脏中APOB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在LI7期达到最低,与LI1和LI3期差异显著(P<0.05);APO-VLDLⅡ在LI1期表达水平最高,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在LI3和LI7期达到最低,与LI1和LI5期差异极显著(P<0.01);VTG2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在LI7期达到最高,与LI1、LI3和LI5期差异极显著(P<0.01)。卵巢中VLDLR的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在LI3时达到最高,与LI1、LI5和LI7期差异极显著(P<0.01);颗粒细胞层中VLDLR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LI3期达到最低,与LI5和LI7期差异极显著(P<0.01);膜细胞层中VLDLR的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LI5期达到最高,与LI3期差异显著(P<0.05)。综上,产蛋间隔前期APOB和APO-VLDLⅡ表达水平较高,启动载脂蛋白合成和运输,后期卵黄沉积减缓,APOB和APO-VLDLⅡ表达水平下降,同时雌激素诱导VTG2表达水平上升;产蛋间隔前期卵巢VLDLR表达水平较高,介导吸收卵黄前体物质,后期颗粒细胞层和膜细胞层VLDLR表达水平较高,介导卵黄前体进入卵泡最终形成卵黄。
  • 王彩霞, 秦鑫鑫, 李文洁, 程晓龙, 张瑀格, 张金璧, 潘增祥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室前期通过RNA测序发现1个新的环状RNA分子circINHBA,并确定其在猪健康和早期闭锁卵泡中呈现显著差异表达。本研究旨在鉴定并分析circINHBA的表达模式,探索其在猪卵泡颗粒细胞(GCs)凋亡中的作用,为揭示调控猪卵泡闭锁的机制、筛选调控猪卵泡闭锁和GCs凋亡的靶标调节物提供依据。根据circINHBA,设计跨反向剪切位点的发散引物,通过PCR、琼脂糖凝胶电泳、Sanger测序鉴定circINHBA的环状结构,并通过使用或不使用Rnase R消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行稳定性检验;利用核质分离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猪卵泡GCs中circINHBA的亚细胞定位;RT-qPCR检测circINHBA在猪健康和早期闭锁卵泡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ircINHBA干扰试验分析其对凋亡标志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ircINHBA对猪卵泡GCs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验证circINHBA为一种新的环状RNA分子,具有稳定的环状结构;定量分析发现,circINHBA在健康卵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早期闭锁卵泡,且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特异性si-RNA干扰试验及凋亡标志基因检测发现circINHBA具有抑制猪卵泡GCs凋亡的作用。综上,本研究证实了1个全新circINHBA分子对猪卵泡GCs凋亡的影响,揭示了其在猪卵泡闭锁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环状RNA分子在猪卵泡闭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孙睿聪, 张莹, 邢思毅, 李静静, 闫先超, 王金丽, 张国华, 刘雪松, 朱单瓅, 贺丽春, 周鑫, 李君荣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2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中药制剂对母猪繁育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40头体况相近的9月龄左右母猪(来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猪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制剂(主要原料为七清败毒颗粒和香菇健),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周期15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配种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有所上升,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和丙二醛、葡萄糖、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在第30天显著提高(P<0.05);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检测方面,在第30天,试验组S/P均值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离散度分别为66.29%和50.74%;PRRSV抗原检测方面,第30天试验组阳性率由20%降至0。综上,在母猪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制剂能提升其繁殖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维持PRRSV抗体水平稳定,并能降低PRRSV抗原阳性率。
  • 高思慧, 李雪茹, 陈纪薇, 冯辉, 徐丽, 裴慧斌, 王建涛, 谢遇春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27-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阐明不同的采暖设备对冬春季节出生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30头刚出生犊牛(0日龄),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采用红外线灯采暖、浴霸灯采暖与自然光照进行试验,饲养至60日龄,分别统计0和60日龄犊牛的体重、体尺和腹泻率以及设备耗电等情况。结果:红外线灯采暖组总耗电费少于浴霸灯采暖组;与自然光照组相比,红外灯采暖组与浴霸灯采暖组犊牛的体长、胸围和管围的净增长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体重和体高显著提高(P<0.05);自然光照组犊牛的腹泻率高于红外线灯采暖组和浴霸灯采暖组,且病死率达16.6%。综上,红外线灯采暖对冬春季节犊牛的生长和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加热耗费低于浴霸灯采暖,是冬季犊牛舍供暖方式的较好选择。
  • 刘磊, 褚钏琛, 李瑞, 丁凡, 石雨鹭, 王哲, 尹茉莉, 王会岩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真核表达牛妊娠相关糖蛋白20 (bovine pregnancy associated glycoproteins 20,BoPAG20),并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参考GenBank中BoPAG20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并合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3-BoPAG20,转染至293F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效果,Ni2+亲和磁珠纯化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验证免疫原性,并对BoPAG20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优化后的BoPAG20基因长度为1 143 bp,编码380个氨基酸残基,密码子适用指数(CAI)由原来的0.77提高到0.96,GC含量由48.91%提高到55.29%;成功构建了pcMV3-BoPAG20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293F细胞中成功表达,获得BoPAG20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58 kDa;纯化后BoPAG20蛋白免疫小鼠,34 d后测定血清效价达到1∶10~5;BoPAG20蛋白无跨膜螺旋区,为分泌性蛋白,信号肽是N端15个氨基酸,存在6个糖基化位点(Ser36、Ser56、Ser57、Ser76、Ser80、Thr115)和8个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由α-螺旋(18.68%)、无规则卷曲(45%)和延伸链(30.79%),无β-转角;与BoPAG20互作蛋白包括β-淀粉样蛋白(APP)和β-淀粉样前体样蛋白2(APLP2)。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出BoPAG20蛋白,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进行了结构和功能预测,为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 刘恋, 刘佳丽, 黄永熙, 余捷, 汤锋, 白若男, 刘满, 朱君, 郭利伟, 刘国平, 杨小林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39-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建立RAW264.7细胞与BALB/c小鼠炎症模型进行体内外试验,探讨熊果酸对LPS诱导炎症的保护作用。体外采用MTT法测定熊果酸和LP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中性红测试熊果酸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Griess法测定NO释放水平;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JAK激酶1(JAK1)/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BALB/c小鼠灌胃熊果酸分为25 mg/kg的低剂量组(UA-L)、50 mg/kg的中剂量组(UA-M)和100 mg/kg的高剂量组(UA-H),每只小鼠200μL/d,灌胃7 d,腹腔注射LPS诱导炎症反应后采集脾脏,计算脾脏指数,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T细胞分化和Th17/Treg平衡,RT-qPCR方法验证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JAK1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熊果酸在12.5μg/mL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LPS浓度为1μg/mL时,细胞存活率为54.55%;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P<0.05),NO释放水平显著上升(P<0.05);熊果酸干预后,细胞吞噬能力呈剂量依赖式上升,NO释放水平下降。RT-qPCR结果表明,RAW264.7细胞经LPS刺激后,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IL-6、 TNF-α、JAK1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熊果酸干预后,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LPS后,小鼠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D4+/CD8+和Th17/Treg细胞出现失衡;不同剂量熊果酸干预后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对小鼠CD4+和CD8+细胞分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改善Th17/Treg失衡;腹腔注射LPS的小鼠脾脏IL-1、 TNF-α、JAK1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提前饲喂熊果酸能改善这一情况。综上,熊果酸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改善T细胞分化失衡,从而降低由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和小鼠的炎症反应。
  •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分类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23年版引证报告共收录了中国(不含港澳台)正式出版的1 996种中文期刊和155种英文期刊,其中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共收录21种,包括19本中文期刊和2本英文期刊,《畜牧与兽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10。21种期刊主要指标详见附表。
  • 张颖, 瓦热斯·吐尔松, 辛连喜, 热依兰木·吐尔洪, 卡力比夏提·艾木拉江, 阿得力江·吾斯曼, 胡敏, 巴音查汗·盖力克, 郭庆勇, 赛福丁·阿不拉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49-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南疆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性相关分子β-微管蛋白基因的多态性,本研究对克州及喀什的183条捻转血矛线虫成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后,对抗药相关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对该抗药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67、198和200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个地区种群中,198位点及200位点均发生不同程度突变,且以198位点突变为主,暂未在167位点发生突变;两地共发现了5种基因型,其中198位点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纯合抗药型(喀什12条占12.37%,克州2条占2.33%),198位点纯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喀什23条占23.71%,克州7条占8.14%)两地均存在,提示这2个种群都存在抗药性。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南疆部分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存在苯并咪唑类药物抗药性突变,为新疆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有效防控及抗药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董林, 谢金文, 孟卫芹, 王艳萍, 刘吉山, 王金良, 曲光刚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57-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过程中样品错加、漏检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可变色ELISA试剂盒样品稀释指示剂,明确了其制备方法,并开展了性能检测评价及其在检测过程的应用特性。可变色稀释指示剂制备方法为:在0.01 mol/L PBS(pH=7.2)基础缓冲液中,加入血清蛋白组分、0.01%可变色指示剂和特效稳定剂,充分溶解后再添加Krovin750防腐剂,定容后即可。结果:制备的可变色ELISA样品稀释显色反应明显,可用于ELISA试剂盒检测中的血清或血浆样本稀释,有效避免检测过程样品跳孔和错加现象;同时对样品具有良好保护,显著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对样品的有效保护,降低了样品基质背景干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尹理君, 方肆云, 林栩慧, 廖申权, 李娟, 吕敏娜, 吴彩艳, 蔡海明, 胡俊菁, 肖文婉, 张小慧, 张健騑, 戚南山, 孙铭飞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6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广东地区鸡球虫耐药性情况,分别从惠州、肇庆和韶关地区采集鸡场样品,利用球虫单卵囊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优势虫株柔嫩艾美耳球虫纯种卵囊,通过鸡体试验对各地区优势虫株进行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尼卡巴嗪、地克珠利等11种常用抗球虫药物的耐药性评估。以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最适抗球虫百分率(POAA)4项指标,综合评估不同地区虫株对不同抗球虫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程度。结果:柔嫩艾美耳球虫惠州株(ETHZ-Y)对氯羟吡啶耐药性最强,对马度米星铵呈中度耐药;肇庆株(ETZQ-Y)对氯羟吡啶、盐酸氯苯胍、癸氧喹酯、甲基盐霉素和地克珠利等药物完全耐药,对拉沙洛西钠耐药性最弱;韶关株(ETSG-Y)对氯羟吡啶和地克珠利等药物耐药性最为严重,而尼卡巴嗪的抗球虫效果相对较好;3个地方虫株普遍对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地克利珠、癸氧喹酯、二硝托胺、氯羟吡啶、甲基盐霉素、莫能菌素和盐酸氯苯胍均产生完全或重度耐药。综上,惠州、肇庆和韶关地区的鸡球虫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针对性地改变用药策略,加强防控、改善环境,避免鸡球虫病暴发的风险。
  • 张志会, 滕蔓, 刘金玲, 郑鹿平, 王伟东, 张文凯, 张多, 李林燕, 张卓, 柴书军, 樊剑鸣, 罗俊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71-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病与肿瘤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随着MDV持续进化及毒力增强,急需研发新型高效的MD疫苗以加强该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MDV变异株HN302为亲本毒株,成功构建了meq基因缺失的毒株HN302Δmeq,经过PCR扩增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meq基因缺失且传代稳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均证实HN302Δmeq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无meq基因表达,并且meq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其他病毒基因的表达。利用RT-qPCR分析HN302Δmeq在CEF中的体外增殖曲线,结果显示meq基因的缺失不影响MDV体外复制。1日龄SPF鸡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毒株HN302相比,HN302Δmeq对宿主无致病性,其诱导的MD发病率、死亡率和肿瘤发生率均为0,且未观察到明显的免疫器官萎缩。上述数据表明,HN302Δmeq的毒力明显丧失,具备继续作为疫苗候选株开展相关研究的可能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MDV变异株HN302的meq基因缺失毒株,为后续MDV的致病机制及新型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 焦凤超, 李鑫鑫, 李迎晓, 雷震, 董建国, 赵瑜, 何书海, 赵聘, 曲哲会, 黄立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80-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信阳地区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的遗传变异特性,对信阳市发生疑似肝炎的金定雏鸭进行9种常见病毒PCR/RT-PCR检测,同时采集病鸭肝脏组织无菌处理后,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鸭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命名为HNXY23;接种病毒的鸭胚发育不良,死亡胚体全身呈出血水肿;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株HNXY23属于DHAV3 GⅠ基因型,与2022年分离株HB-1、HZ-1、HZ-2和HZ-3亲缘关系较近;利用DNAMAN软件比对31株DHAV3 VP1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发现在184、187、195、206和209位这5个氨基酸位点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差异。本研究结果丰富了信阳地区DHAV3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DHAV3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颜宏伟, 宋春莲, 张莹, 张雪, 杜松, 李长妹, 董继琳, 杨春坤, 舒相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88-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云南省猪源志贺菌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情况,分析志贺菌分离株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采集云南省5个地州共300份猪肛门拭子样品进行志贺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及PCR鉴定,通过K-B药敏纸片法和PCR分别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结果:志贺菌阳性检出率20.7%(62/300),其中楚雄、红河、大理、昭通、澜沧阳性率分别为18.9%、21.8%、18.8%、21.9%和22%;62株志贺菌对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96.8%,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低为3.2%;以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谱为主;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的检出率最高为79%,qnrA的检出率最低为1.6%;毒力基因ipaH、ial、shet1A的检出率依次为100%、77.4%和40.3%。研究表明,云南省猪源志贺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检出率均较高,毒力基因以ipaH为主。
  • 罗毅, 徐发荣, 徐莹, 张乐乐, 王郁捷, 尹灵丹, 刘平黄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94-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仔猪临床腹泻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接种病料的Vero细胞连续盲传3代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定导致细胞病变的病毒为PEDV,毒株命名为JMS。通过RT-PCR扩增JMS毒株S基因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JMS属于GⅡb基因型。采用500 TCID50(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的剂量对3日龄仔猪进行攻毒发现,攻毒仔猪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并在48 h内死亡,致死率为100%。对仔猪剖检和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发现,攻毒仔猪肠壁变薄,绒毛结构破损、变短甚至脱落。综上,本研究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PEDV毒株,为后续探究PEDV流行毒株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 孙亚宁, 杨苏珍, 邢云瑞, 范璐, 乔松林, 卢清侠, 张改平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01-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发灵敏、准确的非洲猪瘟快速诊断试纸产品,本研究基于免疫层析技术原理,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蛋白三聚体为检测抗原,量子点(QDs)为标记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检测线,p72单克隆抗体为质控线,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抗体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并对试纸的检测性能进行鉴定。结果: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检测ASFV标准阳性血清的效价为1∶102 400,与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及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在临床样本检测中与商业化ASF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2.92%。综上,该试纸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及稳定性,可用于临床样品中ASFV抗体的快速筛查。
  • 许巧, 张礼根, 郑敏萍, 滑志民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09-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植物甾醇对高脂饮食犬血脂水平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3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高脂日粮(高脂饮食组)和高脂日粮中添加1%植物甾醇的日粮(植物甾醇组),试验期为10周。结果:试验过程中,高脂饮食组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逐渐升高,并分别于第2周、第6周和第2周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于第8周,TC和TG含量超过犬高血脂症的发病标准;添加植物甾醇后,与高脂饮食组相比,血清TC、TG和LDL-C含量分别于第4周、第6周和第4周后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显著提高了犬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添加植物甾醇后,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长期给予犬高脂饮食可引发高血脂症和氧化应激,植物甾醇可有效改善高脂饮食犬的血脂状况,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庞帅赛, 王诗诗, 刘光清, 孟春春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14-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疫苗接种是动物日常保健中必不可少的。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完善,mRNA疫苗在动物传染性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广受各方关注。为加深对mRNA疫苗的了解,本文将从mRNA疫苗主要类型、结构特征、免疫机制、独特优势及其在兽用领域的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对兽用mRNA疫苗目前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性综述,以期为后续开展mRNA疫苗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鲍诗骏, 陈彦直, 朱勇喆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22-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DP核糖基化因子6(ADP ribosylation factor 6, Arf6)是Ras超家族中的一个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属于Arf亚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是一种广泛参与分泌、内吞、吞噬、囊泡运输、细胞黏附、胞质分裂以及癌细胞侵袭等基本生物学过程的胞内调节因子。近年来发现Arf6参与了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过程,因此,深入研究Arf6在细菌、病毒和胞内寄生虫感染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揭示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发现新的病原体治疗干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Arf6的结构和功能,并对Arf6在病原体感染中所发挥的功能与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 于寒冰, 魏紫嫣, 孙志文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30-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禽蛋食品安全的同时减少因兽药残留而导致的贸易壁垒和纠纷,更好地为蛋鸡养殖业和兽药监管工作提供标准支撑。本文首先梳理分析了我国最新修订的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1—2022《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以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250号公告中有关禽蛋兽药残留种类、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以及产蛋期禁用兽药等相关标准规定,然后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最新规定的禽蛋兽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规定的异同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禽蛋兽药残留标准已较为全面与严格,兽药残留相关技术法规标准已向国际标准靠拢,但仍有个别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与国外标准差异较大,凸显了我国禽蛋国际贸易方面存在挑战。未来我国仍需要结合养殖实际情况及食品安全风险等继续完善禽蛋中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标准,促进贸易畅通,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的整体竞争力。
  • 李梦飞, 种玉晴, 张锦标, 黄代涛, 陆颖, 高振东, 李雯, 涂可禹, 邓卫东
    畜牧与兽医. 2024, 56(10): 139-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组学联合分析是利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种高通量技术进行综合性分析的方法。绵羊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高通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组学联合分析在绵羊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不仅为深入解析绵羊遗传信息和改善育种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绵羊的生长、繁殖、抗病育种以及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重点综述了多组学在绵羊中的应用,包括多组学与绵羊肉用性状、毛用性状、繁殖性状等方面的关联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