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56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4-03-10
  

  • 全选
    |
  • 吕世琪, 马晓菲, 周荣艳, 陈晓勇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颗粒细胞是卵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泌多种卵泡发育所需的因子调控卵母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熟和闭锁。研究表明线粒体tRNA变异改变线粒体融合、分裂和自噬等生理功能。本试验对绵羊卵巢组织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确定tRNA-Lys基因型,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内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1、Mfn2及分裂相关蛋白Drp1、MF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线粒体tRNA-Lys基因7 719位点存在T→G变异,所以存在G、T两种基因型;G基因型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G分裂相关蛋白MFF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线粒体tRNA-Lys(T7719G)基因变异对绵羊颗粒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分裂相关蛋白MFF表达量,促进细胞分裂。
  • 鹿西学, 段颖, 潘在续, 李东锋, 宋迟, 徐善金, 冯春刚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雏鸽不同品系和性别之间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等的差异,本研究对3个鸽品系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选取28日龄D系、M系和T系雏鸽各60只,公母各半。结果显示,D系雏鸽在活重、屠体重、胫长、胫围、体斜长方面显著高于M系(P<0.05)。品系和性别对体尺和屠宰性能具有较大影响,但不同品系和不同性别雏鸽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且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相关性分析表明,胸深、胸宽、胫围等体尺性状与活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等屠宰性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综上,3个鸽品系均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公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指标整体上优于母鸽,体尺和屠宰性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这3个鸽品系屠宰性能的选育可以使用胸宽等体尺指标进行间接选择。
  • 葛莹, 李庆海, 王欢欢, 魏莹晖, 王彦芦, 刘航, 张雷, 范京辉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茶叶、豆粕、玉米混匀后经微生物发酵制得发酵茶饲料,为了研究发酵茶饲料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5周龄的新杨黑羽蛋鸡43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以5%、10%发酵茶饲料替代基础日粮进行饲喂,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饲喂2周后,产蛋率表现为10%茶饲料组>5%茶饲料组>对照组;平均蛋重则相反。饲喂3周后,料蛋比表现为对照组>10%茶饲料组>5%茶饲料组;相比于对照组,5%茶饲料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且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10%茶饲料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且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6周后,10%茶饲料组的蛋清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8周后,10%茶饲料组的蛋清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5%茶饲料组,且稀蛋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5%、10%茶饲料组的蛋黄胆固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综上,5%发酵茶饲料能够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 王宇, 郑欣怡, 古青弘, 郑文金, 林波, 申军士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相同日粮条件下,比较水公牛与荷斯坦奶公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不同。试验选取健康且状况良好的水公牛和荷斯坦奶公牛各6头,单栏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分为预试期16 d,采样期6 d,每天测定采食量,采样期分别采集瘤胃液、饲料、粪便和血液样品用于瘤胃发酵参数、养分消化率、血液生化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荷斯坦奶公牛对日粮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养分摄入量极显著高于水公牛(P<0.01),水公牛对日粮中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荷斯坦奶公牛(P<0.05),两组牛对日粮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水公牛组瘤胃pH值显著高于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而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两组牛瘤胃液中氨态氮、丙酸和异丁酸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水公牛组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尿素、甘油三酯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而血液中总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奶公牛组(P<0.05),两组牛血液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血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日粮饲养条件下,荷斯坦奶公牛对于日粮养分摄入量以及瘤胃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均大于水公牛,具有较好的增重潜力。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22-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中国科协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的研究成果,该系列课题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R&D投入、科研论文产出、科研人员数量、期刊规模和水平四个维度确定各国家和地区入
  • 刘洋, 孔祥峰, 余祖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2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正常体重(NBW)仔猪和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肠道菌群的定植特征及其与器官生长发育的潜在联系。试验选取NBW仔猪和IUGR仔猪各12头,21日龄断奶后转至单栏饲喂,经7 d适应后,开始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分别于试验的第0和28天空腹称重并记录,屠宰后分离肝脏、脾脏和胰腺称重;分离空肠、回肠和结肠称重并测量长度,采集肠内容物进行微生物组分析。结果表明,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的末重、肝脏重、空肠重和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系数,回肠重、长度和系数以及结肠重、长度与系数均显著升高(P<0.05)。NBW仔猪和IUGR仔猪空肠、回肠和结肠微生物α和β多样性均无明显改变,而IUGR仔猪空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呈升高趋势(P=0.08),回肠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Spearman分析发现肠道菌丰度与仔猪器官发育密切相关,其中呈显著负相关(P<0.05)的包括:空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与末重、肝脏重和胰腺重,回肠Firmicutes与回肠重、回肠长度和回肠系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的包括:回肠Proteobacteria与回肠重、回肠系数和肝脏系数,结肠Actinobacteria与结肠重和结肠系数。由上可见,NBW仔猪与IUGR仔猪断奶后肠道菌群定植发生明显变化,这与仔猪的器官生长发育受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李彩霞, 刘盼盼, 陈晓慧, 罗小凤, 王桂琴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3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为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 AP)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关键耐药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2a(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 2a, PBP2a)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P对PBP2a编码基因mecA的转录影响,通过在线软件SWISS-MODEL等对蛋白质结构进行分析,经PyMOL以及AutoDo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来探究AP与PBP2a结合的可能机制,运用动力学模拟来验证AP与PBP2a蛋白结合的可靠性,进一步原核表达PBP2a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AP作用下MRSA中PBP2a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64μg/mL的AP即可显著下调mecA的转录水平,AP与PBP2a蛋白的GLU170、GLU239和THR238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氢键作用力;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38 kDa的PBP2a蛋白转肽酶区,且制备出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与PBP2a蛋白特异性结合;随着AP浓度的升高,PBP2a的表达量逐渐降低。总之,本研究分子模拟提示AP对PBP2a蛋白存在抑制潜力,试验结果表明AP可以通过抑制mecA的转录进而抑制PBP2a表达,从而揭示了AP使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增敏的可能机制。
  • 刘钦宇, 佘福泽, 顾依萍, 杨年溥, 秦顺义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3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虾青素对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分组为:C组(普通培养基)、Z组(25μg/mL ZEN)、ZA1组(25μg/mL ZEN+5μmol/L虾青素)、ZA2组(25μg/mL ZEN+10μmol/L虾青素)和ZA3组(25μg/mL ZEN+20μmol/L虾青素);测定细胞活力,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抗氧化指标水平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IL-4水平、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XL(Bcl-XL)基因mRNA表达水平,Z组显著低于C组(P<0.01),ZA1组、ZA2组和ZA3组显著高于Z组(P<0.01或P<0.05);细胞LDH活性、丙二醛(MDA)水平、IL-1水平、IL-6水平、TNF-α水平以及激活转录因子6(ATF6)、C/EBP同源蛋白(CHOP)、Bcl-2关联X蛋白(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BAX/Bcl-2比值,Z组显著高于C组(P<0.01),ZA1组、ZA2组和ZA3组显著低于Z组(P<0.01或P<0.05)。综上,虾青素能够缓解ZEN诱导的IPEC-J2细胞活力、LDH活性、细胞因子水平、抗氧化功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高翠翠, 喻娇, 唐青海, 侯鑫军, 刘婷, 全飞杨, 刘建行, 赵婷芳, 赵铖, 朱钰英, 危艳武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4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猪E74样因子4(sELF4)和犬E74样因子4(cELF4)的亚细胞定位,为深入开展二者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利用PCR截短扩增sELF4和cELF4,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17个sELF4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和13个cELF4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Hoechst33342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特征。结果表明,sELF4和cELF4蛋白全长均定位在细胞核中,sELF4 196~291 aa(586~873 bp)之间有可能存在两个细胞质核定位信号肽,cELF4的核定位信号肽分布在203~291 aa(607~873 bp),cELF4 292~663 aa(874~1 992 bp)、sELF4 292~662 aa(874~1 989 bp)在细胞中发生聚集现象。cELF4与sELF4氨基酸序列在第169~303位氨基酸之间均高度保守,其他区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综上,sELF4蛋白全长和cELF4蛋白全长均定位在细胞核中,截短表达的羧基端功能区有聚集现象,二者的核定位信号肽分布有一定差异。
  • 方天, 李乔斌, 冯孝傲, 朱二鹏, 陈常秀, 程振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5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开展禽腺病毒4型(FAdV-4)五邻体蛋白(Penton)和纤丝蛋白(Fiber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评价,研究通过对Penton和Fiber1基因优势抗原表位基因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Penton和Fiber1优势抗原表位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DE3)进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将纯化、鉴定后的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对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及间接ELISA抗体效价测定。结果可见,FAdV-4 Penton基因序列共编码525个氨基酸,Fiber1基因序列共编码432个氨基酸,其优势抗原表位点分别有7、6个区域,且均集中于N端;成功构建pColdⅠ-P和pColdⅠ-F1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其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Penton和Fiber1均与His标签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动物免疫获得的Penton、Fiber1多克隆抗体均能与目的蛋白反应形成特异性条带,且Penton多克隆抗体效价高于Fiber1多克隆抗体。综上,研究获得的纯化重组蛋白Penton较Fiber1蛋白表达量更高,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更高,更具有制备多克隆抗体的优势。
  • 张财盛, 陈欢, 司安琪, 赵普, 齐传翔, 钱莺娟, 郑龙三,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原。本研究通过CCK-8、细胞ELISA、Western blot、时间过程分析、药物抑制病毒吸附和入胞试验,探究了依福地平对PED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依福地平在2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Vero-E6和Marc-145细胞毒性较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依福地平能够显著降低宿主细胞中PEDV-N蛋白水平,主要抑制PEDV感染的入胞阶段。研究还发现,依福地平能抑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是一类潜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 高华义, 刘堃, 张璐, 王永芳, 任东兴, 郭钰洁, 武毅, 申雁冰, 付旭彬, 王敏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69-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CRM_(197)-4GnRH重组去势疫苗抗原进行表达,采用不同种类佐剂制备疫苗,研究其对大鼠的免疫去势作用,为获得1种免疫效果好、有效期长、生产成本低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免疫去势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借鉴。采用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_(197))与4拷贝GnRH串联,将CRM_(197)-4GnRH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并通过优化试验确定大肠杆菌的最优表达条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将融合蛋白与不同佐剂乳化,制备成9种测试疫苗后分别免疫大鼠,测定血清中GnRH抗体滴度和睾酮浓度。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的最优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表达5 h,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IPTG诱导浓度为0.5 mmol/L;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表明目标融合蛋白已成功表达;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疫苗水包油包水佐剂组、重组疫苗油包水佐剂组、GnRH+Th抗原(辅助型T细胞抗原)表位(G1抗原)油包水佐剂组测试疫苗免疫大鼠较其他组GnRH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睾酮浓度显著下降(P<0.05),表明这3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去势作用。研究结果为GnRH免疫去势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何晓明, 田小艳, 王东东, 刘桂武, 李春梅, 叶敏慧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7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场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特征,对2021—2022年我国部分省份的86个规模化猪场的6 472份腹泻样品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调查PoRV的流行率,并对PoRV阳性样本进行VP7和VP4基因扩增、测序,使用MegAlign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MEGA11.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PoRV的样品阳性率为27.89%(1 805/6 472),猪场阳性率为65.12%(56/86);从98份阳性PoRV样本中扩增出76个VP7片段,G9为优势基因型(42.11%),基因型G5、G26、G3、G4、G1、G2和G11各占26.32%、9.21%、6.58%、6.58%、3.95%、2.63%和2.63%。扩增出的35个VP4基因片段,以P[13]型为主,占57.14%;其次为P[7]、P[23]、P[3]和P[6]型,分别占20%、14.29%、5.71%和2.86%。35个毒株成功鉴定出G/P基因型,G9P[13](28.57%)为优势组合基因型,其他基因型为G5P[13](11.43%)、G4P[13](8.57%)、G9P[23](8.57%)、 G26P[13](5.71%)、G1P[7](5.71%)、G26P[3](5.71%)、G5P[7](5.71%)、G3P[7](2.86%)、G11P[23](2.86%)、G5P[23](2.86%)、G11P[7](2.86%)、G3P[13](2.86%)、G5P[6](2.86%)和G4P[7](2.86%),其中G11P[7]为国内首次鉴定到的基因型。综上,目前PoRV的流行率高且基因型复杂,优势组合基因型为G9P[13]。该结果丰富了PoR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对我国猪PoRV感染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 陈艳, 祝贺, 童明龙, 陆冠亚, 茹小桐, 姜焱, 周斌, 龙云凤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8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原核系统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CD2v膜内区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接种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和多次亚克隆获得了8株能够稳定分泌CD2v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RH1、RH3、RH4、RH5、RH6、RH8、RH9和RH10。8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链类型均为Kappa型,其中RH1、RH5、RH9这3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亚型为IgG2b,其余5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亚型为IgG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特异地识别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表达的CD2v蛋白,可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蛋白的功能解析以及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材料。
  • 梁晓珊, 宁鹏, 李小龙, 鲍显伟, 李昊, 石亚楠, 王雪妍, 郭雪莲, 许立华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一种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BRSV M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用于BRSV检测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采集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BRS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好,仅对BRSV存在特异性扩增;敏感性高,最低可达10 copies/μL;稳定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小。使用所建立的BRSV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宁夏地区9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5.3%(5/94)。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为BRSV的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刘剑华, 张光际, 袁橙, 卢妍彤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99-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的影响,采集对照组和球虫感染组雏鸡盲肠内容物,提取DNA,16S rDNA测序分析鸡盲肠菌群丰度、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粪菌移植验证正常鸡肠道菌群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保护作用。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内菌群丰度、多样性显著降低。在门水平上,感染前,两组雏鸡盲肠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感染后厚壁菌门丰度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出现了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盲肠微生物菌群中乳杆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丰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毛螺菌科未定属、瘤胃球菌属、梭菌UCG-014、瘤胃球菌科未定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GCA-900066575丰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菌移植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移植组相比,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能显著减轻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增重降低的影响,减轻盲肠损伤,卵囊产量显著下降(P<0.05)。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73.12和164.38,可以抵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感染。以上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破坏了原始肠道菌群,鸡盲肠的组成和结构被改变,促进了以埃希菌-志贺菌为代表的致病菌快速生长和定殖,而正常鸡肠道内存在益生菌,可保护机体对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
  • 吴洪超, 霍宁宁, 丁航天, 曹玉姣, 陈亚磊, 陈云豫, 王璐璐, 刘玉秀, 田克恭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06-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水貂病毒性肠炎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简称MEV亚单位疫苗)与水貂犬瘟热活疫苗(简称CDV活疫苗)混合免疫的效果,本研究将两种疫苗混合后在室温静置不同时间测定犬瘟热病毒(CDV)含量,并选用30只健康水貂随机分为6组进行比对试验,其中G1和G2组免疫MEV亚单位疫苗稀释CDV活疫苗的混合疫苗,G3组为CDV活疫苗单独免疫组,G4组为MEV亚单位疫苗单独免疫组,G5和G6组分别为CDV攻毒组和MEV攻毒组。免疫后21 d采血检测CDV中和抗体,同时对G1、G3、G5组进行CDV攻毒;免疫后14 d采血检测MEV血凝抑制(HI)抗体,同时对G2、G4、G6组进行MEV攻毒。结果:两种疫苗混合后在室温静置2 h, CDV含量无明显下降。免疫后21 d, G1和G3组CDV中和抗体效价达到1∶64.6~1∶128.8,CDV攻毒后混合疫苗和CDV活疫苗免疫组的保护率均为100%。免疫后14 d, G2和G4组的MEV HI抗体效价达到1∶128~1∶1 024,MEV攻毒后混合疫苗和MEV亚单位疫苗免疫组的保护率均为100%。研究表明,MEV亚单位疫苗稀释CDV活疫苗,混合免疫后各疫苗的免疫效力均不受影响。
  • 吴冰, 季霖, 徐雅雯, 唐泰山, 杨龙圣, 何召庆, 范红结, 蔺辉星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13-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细胞后,细胞糖酵解的变化及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后36 h糖酵解相关酶己糖激酶2(HK2)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添加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G)来进一步验证细胞糖酵解对PEDV复制的影响,最后检测了正常浓度葡萄糖(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11.1 mmol/L和22.2 mmol/L)培养条件下PEDV复制情况来探究葡萄糖浓度对PE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PEDV感染显著增加糖酵解限速酶HK2的表达,PEDV感染可增强IPEC-J2细胞的糖酵解,细胞糖酵解水平增强有利于PEDV的复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葡萄糖浓度可促进PEDV复制。研究结果为初步阐明PEDV感染机制以及冠状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莫家豪, 杨蒙, 向俊, 张志丹, 张丽芳, 张歌音, 杨金琳, 黎江,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18-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以及更好提升病鸡的生长性能,本研究配伍黄连厚朴为核心的连朴水提物,以探究其抗球虫效果。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的抗球虫指数(ACI)为169.48,达到良好抗球虫效果,能有效减少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造成的盲肠损伤、卵囊的排出数量以及血便的数量,恢复其生长性能;外周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表明,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可以降低促炎因子在血清中的含量,提升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炎症的发生;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可以提高抗氧化酶在感染期间的含量,减少过氧化物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研究表明,黄连厚朴复方水提物可能是治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一种有效替代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天然中草药。
  • 李钰洁, 陈洪波, 徐珂, 何小丽, 乔木, 吴俊静, 彭先文, 梅书棋, 徐忠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24-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是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特定细胞亚群基因表达的异质性,帮助我们识别未知或稀有的细胞类型,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scRNA-seq技术的进步使其在肿瘤、临床医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介绍了scRNA-seq一般流程,着重阐述了其在畜禽的生殖分化、毛囊发育和肌肉生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前景,以期为scRNA-seq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姜冰, 汤文洁, 崔力航, 包军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3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畜牧业应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动物,改善其健康、福利、生产力和环境影响,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精准畜牧业研究的知识演变和热点更替情况,本研究基于2003—2022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工具提取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绘制图谱,以可视化的方法展示精准畜牧业的研究进展,探测其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脉络及热点主题。结果表明:国内外精准畜牧业研究发文数量呈增长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发文数量较高且国际合作密切,各国高校是研究的主要力量,Berckmans Daniel是全球研究的领军者,何东健是国内研究的有力推动者,研究主要涉及动物科学、兽医学、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国外研究热点是智能系统和机器学习,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动物福利,研究前沿为动物形态;国内研究热点是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研究方向集中在物联网、精准奶牛养殖和信息化,研究前沿包括行为识别、深度学习和目标检测。未来精准畜牧业研究应加强机构、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多学科与多方法结合研究,并加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物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
  • 梁锐萍, 李成龙, 李卫东, 王天坤, 杨宇泽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44-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3年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打造“种业之都”,并开展北京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阐述了北京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旨在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优良畜禽品种培育,以期为北京市及我国畜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4, 56(03): 148-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畜牧与兽医》是由我国著名兽医传染病学家、现代兽医教育家罗清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于1935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栋教授等于1950年复刊,是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现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每月10日出版。本刊是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荣获首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双效期刊,2004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