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3年, 第55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 全选
    |
  • 肖青青, 韩雨晴, 张健, 赵舜旺, 薄素雪, 边巴琼达, 商鹏, 强巴央宗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内皮素受体A(EDNRA)是内皮素受体家族成员。为探索EDNRA基因与猪脂肪代谢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饲养日龄为180 d的健康去势藏公猪和大约克夏公猪作为试验对象,采用了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EDNRA基因在肝脏、肾脏、背脂和腹脂中mRNA相对表达量,运用Sanger测序法对EDNRA基因的5′侧翼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EDNRA基因在2个猪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藏猪在肝脏和背脂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大约克夏猪(P<0.05),而在肾脏和腹脂中的相对表达量为藏猪极显著低于大约克夏猪(P<0.01),通过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筛选,筛选到4个SNP位点:g.11574354T>C、g.11574355G>A、g.11574363T>A、g.11574379T>A,且猪种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推测EDNRA基因可能是调控脂肪代谢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猪的脂肪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闵鹏聪, 王孝义, 朱怡轩, 鲁绍雄, 刘梅, 陈强, 何家书, 李明丽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7-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宣和猪能量稳态相关(ENHO)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19头宣和猪ENHO基因全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检测,将各SNP位点基因型及单倍型组合与肉质性状进行关联。结果:在宣和猪ENHO基因上检测出4个SNP变异位点,其中,内含子1区域检测出3个SNP位点(G420A、A896G和A1114G),3′-UTR区检测出1个SNP位点(C1720T)。在4个位点中,除G420A位点呈低度多态(PIC为0.123 9)、遗传多样性较低(H为0.132 7)外,A896G、A1114G和C1720T位点均呈中度多态(PIC介于0.497 1~0.499 7),遗传多样性也较为丰富(H介于0.373 6~0.374 8)。进一步与宣和猪的肉质性状关联分析显示,G420A位点的G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5),GA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熟肉率和降低失水率(P<0.05);A896G位点的AA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熟肉率(P<0.05);A1114G位点和C1720T位点与滴水损失及肌内脂肪(IMF)含量存在显著关联(P<0.05)。此外,宣和猪的肉色评分、大理石纹和熟肉率均以ACAC单倍型组合的最高,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以GTAC组合的最低,IMF含量以GTGT组合最高。不同单倍型组合与失水率、滴水损失和IMF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0.05或P<0.01)。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宣和猪ENHO基因多态性与肉色评分、失水率、熟肉率、滴水损失和IMF含量显著关联,携带有AC单倍型的个体肉质水平相对较高。
  • 徐士军, 常振宇, 薄素雪, 商鹏, 强巴央宗, 张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PKG)基因在藏猪与大约克夏猪中的多态性与表达差异,选取180日龄藏猪和大约克夏猪,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大约克夏猪PKG基因3′侧翼区、5′侧翼区和蛋白质编码(CDS)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筛选,同时在mRNA水平上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PKG基因在心脏、肺脏和脾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PKG基因在3′侧翼区有一个突变位点′T157C,并在藏猪与大约克夏猪2个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mRNA水平上PKG基因在心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表现为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1),肺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藏猪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但在脾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大约克夏猪极显著高于藏猪(P<0.01)。研究表明,PKG基因可能与猪低氧适应性有关,为进一步探讨猪低氧适应性能奠定了基础。
  • 王素青, 何健, 李克标, 邓亮, 杨凯, 邹旋, 魏创鑫, 朱晓萍, 赵云翔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2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究种猪出生季节、胎次对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娩季节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季节和胎次出生的大白、长白母猪的生长和繁殖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出生季节、胎次对种猪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秋季出生的种猪生长发育速度高于其他季节,1~4胎出生的种猪生长性能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第4胎以后出生的种猪生长性能逐渐下降;出生季节、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不同季节出生的大白母猪分娩的弱仔数、木乃伊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季节出生的长白母猪分娩的死胎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娩季节、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但大白猪在不同季节分娩的木乃伊数无显著差异(P>0.05),长白猪在不同胎次分娩的木乃伊数无显著差异(P>0.05)。
  •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28-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202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方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分类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2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了中国(不含港澳台)正式出版的1 977种中文期刊和149种英文期刊,共2 126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其中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共收录19种,
  • 王军, 杨晓志, 齐秋子, 任善茂, 张响英, 孙国波, 穆晓惠, 李晓鸣, 张干生, 纪荣超, 李杨, 吕海玲, 陈超, 杨伟光, 周仕卓, 贾逸敏, 王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29-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姜黄素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胸肌肉品质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将480只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150、300和450 mg/kg的姜黄素,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姜黄素对肉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添加450 mg/kg姜黄素显著降低了胸肌重。日粮中添加150和450 mg/kg姜黄素显著缓解了宰后24 h的pH值下降。肠道HE染色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姜黄素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值,同时显著增加隐窝深度。肠道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日粮中分别添加300和450 mg/kg姜黄素显著降低了肠道干细胞增殖标志物Bmi1的mRNA含量,并促进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此外,日粮中添加姜黄素显著降低了血浆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mRNA表达量。由此表明:日粮中添加150 mg/kg姜黄素能改善樱桃谷肉鸭的肌肉品质,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但添加450 mg/kg姜黄素会导致胸肌增重减少,肠黏膜损伤和生长抑制。
  • 孙中华, 吴鑫, 谢开来, 朱树庆, 冯霞洁, 颜洪芳, 李丽华, 江青艳, 束刚, 王丽娜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38-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biofermented feed, BF)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炎症信号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32头3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11.25±1.6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按照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4%BF。预试期5 d,正试期26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仔猪血清和肠道等相关样品用于后续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升高(P<0.05);下丘脑神经肽Y(NPY)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瘦素、胰岛素和皮质醇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尿素氮和尿酸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和IL-10显著升高(P<0.05),IL-1β显著降低(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极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中IL-4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组梭状芽胞杆菌属_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丰度降低6.28%(P<0.05),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降低6.68%(P<0.01),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升高0.4%(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4%生物发酵饲料能够改善机体炎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仔猪采食。
  • 陈赫威, 马玲, 秦树英, 陈樱, 宋瑞鹏, 孙倩, 覃绍敏, 刘金凤, 陈凤莲, 吴健敏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46-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是一种可导致多种动物感染的条件致病菌,目前有关产AmpC酶的动物源奇异变形杆菌研究较少。为探究广西某猪场母猪流产、死胎的原因,从流产猪胎肝脏中分离到病原菌,对分离株进行纯化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GX-Y9251株。对GX-Y9251株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AmpC酶基因检测、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和生物膜半定量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8种药物敏感,对17种抗生素耐药。GX-Y9251株存在多种耐药基因,且产AmpC酶,为bla_(DHA)基因。GX-Y9251株存在6个毒力基因,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5.4×10~7 CFU;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中等黏附型(++)。研究结果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颖, 胡清霞, 李超, 庆保平, 段文斌, 牛克胜, 吕妮, 张琰杰, 郭如海, 王兴龙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陕西某地夜鹭死亡原因,对死亡夜鹭进行了剖检,并对存在明显病理变化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选取同源性高的14株细菌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从脏器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16S rRNA序列与布氏柠檬酸杆菌同源性高达99%;生化试验鉴定为布氏柠檬酸杆菌;分离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20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3种抗菌药耐药;该菌株对雏鸡具有较强致病性,可以从死亡雏鸡体内重新分离到该菌株,表明该夜鹭受到布氏柠檬酸杆菌的感染。本研究为夜鹭布氏柠檬酸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饶华琴, 魏后军, 仇汝龙, 陈萌萌, 胡波, 范志宇, 刘晓娜, 薛家宾, 宋艳华, 钱莺娟, 王芳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58-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我国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SC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究以纯化RHDV2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4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一株能够稳定分泌RHDV2 VP60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6B3。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验证,该单克隆抗体可识别RHDV2,不与RHDV1反应,具有良好的毒株特异性。亚型鉴定结果为IgG3,轻链为Kappa型,腹水ELISA效价为1∶80 000。本研究得到的针对RHDV2的特异性单抗,将对我国兔出血症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制剂。
  • 李沛恒, 伊立超, 陈竞, 邹万成, 张国庆, 金宁一, 李昌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6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检测感染小鼠血清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体的方法,本研究应用PEDV受体结合区(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重组蛋白作为抗原,通过探索各反应的最佳条件,并进行了该方法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最佳蛋白包被浓度为5μg/mL,待检血清稀释浓度为1∶400,孵育时间为37℃30 min,羊抗鼠IgG-HRP作为二抗,孵育条件为37℃30 min,底物显色时间为15 min。对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阳性对照血清的稀释度为1∶204 800倍时OD_(450)值仍大于临界值,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δ冠状病毒抗体小鼠阳性血清检测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小鼠血清PEDV抗体间接ELISA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为PEDV候选疫苗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的方法。
  • 王泽美, 邵永恒, 陈庆波, 胡永浩, 陈佳宁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69-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解甘肃省PED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2018—2021年间收集了甘肃省43个猪场的腹泻猪肠内容物样本,利用RT-PCR方法对PEDV进行检测,并测定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绘制进化树,进行重组分析。结果显示,PEDV阳性率为95.3%(41/43),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随后选择2株病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2株PEDV为GⅡ-c型,其S基因均发生了重组事件,与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首次发现甘肃省内出现GⅡ-c型PEDV的流行,其S基因重组自GⅡ-a型PEDV。该发现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依据。
  • 陈曦艋, 高家俊, 陈琳琳, 李法昊, 滑宇鹏, 刘芳, 马世杰, 潘佳佳, 陈红英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7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分别靶向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Cap基因保守区域的特异性引物,并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和鉴别PRV和PCV4的二重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能够特异地检测到PRV和PCV4的特定荧光信号,而其他病原体无信号;对PRV和PCV4的检测限分别为48.5 copies/μL和40.8 copies/μL。利用建立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4份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V检出率为44.12%(15/34),PCV4检出率52.94%(18/34),且二者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32.35%(11/34),比常规PCR方法更加灵敏。该方法是检测PRV和PCV4的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方法。
  • 高杏, 高清清, 王小波, 陈昌海, 开妍, 郇长超, 高崧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81-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旨在了解PCV2b 1B和1C亚型分离株对低母源抗体商品猪致病性的差异。选取8头32日龄低母源抗体商品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2头,每组试验猪3头,分别感染121108株(PCV2 1B)和130405株(PCV2 1C)毒株后,每7 d采集猪血清,21 d后扑杀比较其致病性。结果表明,121108株感染猪的组织病理学损伤比130405株感染猪更严重,淋巴细胞减少更明显;同时121108株感染猪的淋巴结中分布的PCV2抗原更多。结果提示,对低母源抗体商品猪,PCV2b 1B亚型毒株121108的致病性明显高于PCV2b 1C亚型毒株130405。
  • 郭茹梦, 佟贺, 吴坤, 董永毅, 曹瑞兵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87-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制备鸭星状病毒血清1型(DAstV-1)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重组VP70蛋白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利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5株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11、1G5、1D5、5A10和5F3。Western blot试验表明,5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293T细胞中表达的VP70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显示,5株单抗均能与LMH细胞中的DAstV-1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制备小鼠腹水,通过间接ELISA检测其中VP70蛋白特异性抗体含量,其中1G1效价为1∶1 024 000,1G11和1D5效价为1∶256 000,5A10和5F3效价为1∶128 000。相加ELISA结果显示,5株单抗可能识别相同的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的单抗为DAstV-1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材料,也为该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季程远, 张瑶, 姚火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95-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 BEV)在我国牛群中的感染情况,建立了基于BEV VP2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发现重组VP2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其抗原包被最佳浓度为100 ng/孔,最佳封闭条件是10%马血清封闭1.5 h,一抗最佳稀释度是1∶100,二抗最佳稀释度是1∶200。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性,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相比较,符合率为92.3%。对全国7个不同省市的1 964份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显示总体阳性率为52.6%,表明BEV已在我国牛群中普遍流行。本试验建立的BEV抗体间接ELISA方法,为BEV感染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 赵巧雅, 田野, 鞠艳, 姜亦飞, 黄涛, 陈秋生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00-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研究兔轮状病毒VP8*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对兔轮状病毒Z3171株的VP8*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磷酸化及糖基化位点、结构域、中和表位及三维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设计合成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VP8*蛋白编码基因,并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经体外原核表达,采用亲和层析纯化获得VP8*目的蛋白。结果显示:Z3171株的VP8*基因与国内外参考序列对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32.8%~90.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39.2%~91.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理化性质稳定,无跨膜结构域,不含有信号肽,主要定位于细胞骨架中。其中1个中和表位区域内有2个氨基酸插入,该区域三维构象亦发生变化。PCR扩增的VP8*基因条带大小为558 bp,经测序与目的基因完全一致;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VP8*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血凝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蛋白无血凝性。本研究为VP8*免疫原性分析及研制兔轮状病毒疫苗提供了参考。
  • 许书雅, 詹轶雯, 魏思敏, 田启明, 伯若楠, 刘明江, 李金贵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08-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丁香酚易挥发、难溶于水和不稳定等问题,将其制备成丁香酚纳米脂质体(ENL),并检测其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薄膜水合超声法制备ENL,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以BBD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对其形态、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体外释放等进行表征;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EN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ENL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5.4∶1、丁香酚浓度1.5%、超声时间10 min,包封率可达到(72.42±0.22)%。平均粒径大小为(203.97±8.66)nm, PDI为0.23±0.03,Zeta电位为(-2.18±0.18)mV,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透射电镜下,ENL形态近似球形;ENL中丁香酚的红外光谱特征峰消失,提示丁香酚被成功包裹到脂质体中;24 h内在胃肠模拟液中的累积释放量约为60%。30 d内在4℃和25℃两种储存情况下,ENL平均粒径大小及PDI变化不大,与丁香酚相比,ENL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ENL的抑菌效果比丁香酚增强2~4倍,其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31 mg/mL,该浓度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从生长期到对数期的进程;4 MIC处理4 min可杀灭参考株ATCC25922,10 min可杀灭临床分离耐药株AHM5C23;扫描电镜发现,ENL处理引起菌体发生皱缩和细胞膜破损。优化制备的ENL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方便使用,在胃肠模拟液中缓慢释放,且增强了丁香酚的抑菌效果。
  • 卢玉洁, 何灵芝, 徐艳萍, 胡闪闪, 谭雨箫, 莫家豪, 吴显实, 司红彬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18-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价由厚朴、葫芦茶、鬼针草和地榆炭组成的厚朴复方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20只1日龄的三黄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正常饲喂)、阳性对照组(感染球虫不治疗)、厚朴复方组(3%粉末添加)、地克珠利组(0.2 mL/L饮水)。雏鸡14日龄空腹称重后,除阴性对照组外,均灌服2×10~(4 )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连续给药7 d,观察鸡只死亡情况、临床症状,并于21日龄处死雏鸡并统计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评分、盲肠病变值、盲肠组织病理学以及血清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厚朴复方(3%粉末添加)的抗球虫指数(ACI)为144.25,达到中等抗球虫效果,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提高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缓解由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导致的盲肠损伤,并降低雏鸡血便排出量。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的厚朴复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
  • 白鹏翔, 呼格吉乐图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24-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羔羊早期断奶是提高肉羊产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国内对羔羊早期断奶方式、断奶日龄、代乳品与开食料等方面均已有一定研究,但对各省份、各品种羔羊早期断奶日龄、固体与液体饲料断奶日龄及体重趋势变化等方面综述性文献较少。该文概述了羔羊早期断奶日龄、早期断奶羔羊体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现状。
  • 刘立文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33-1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药物残留以及细菌耐药性等不良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绿色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抗菌肽是一类在多种生物中都可以分离出来的阳离子、两亲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抗菌肽不仅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长性能,使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大大增加。本文主要综述了抗菌肽的结构、基因表达、生物活性等,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等,以期为抗菌肽的深入研究和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张辉, 张慧, 余翰维, 陈国华, 何小兵, 苏洋, 房永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38-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感染牛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嗜上皮性病毒病。2019年8月3日,我国首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确诊暴发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目前LSD已扩散至我国东南、西南、中部及北部等大部分地区且呈蔓延态势。对LSD高效、准确、快速的诊断,是成功控制和根除LSD的基础。本文对LSD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等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为LSD快速有效的诊断及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44-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中国科协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2022版)研制》的研究成果,该课题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
  • 特日格乐, 刘俊阳, 穆卿, 宫文典, 赵飞飞, 卢泽宇, 陈宇, 邱宁宁, 史越, 郑再明, 赵艳红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7): 145-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褪黑素(melatonin, MT)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激素,褪黑素及其受体参与调控不同的生理过程。microRNA是一类长约18~24 nt,在转录后水平介导基因沉默的一类短单链非编码RNA分子,与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褪黑素介导microRNA在体内的调控范围涉及动物肝脏、肾脏疾病以及肿瘤细胞发生和细胞老化过程。本文将褪黑素和microRNA结合分析,就褪黑素介导microRNA在动物机体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褪黑素介导microRNA在动物机体调控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