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46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 全选
    |
  • 刘红蕾, 杨迎亮, 李荣浩, 朱丛敏, 张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395-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癌症作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攀升,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构成了沉重负担。尽管近年来肿瘤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肿瘤的异质性、耐药性以及早期筛查和诊疗技术的局限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核心挑战。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大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预测建模方面的独特优势,为肿瘤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整合组学、影像及临床等多模态数据,人工智能不仅加速了肿瘤基础机制的研究,还在早期筛查、生物标志物发现及个性化治疗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促进了精准医学与肿瘤学的深度融合。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诊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重点探讨其在多种数据类型及诊疗场景中的实际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
  • 高天博, 葛洋, 安广宇, 姚健楠, 蒋玉良, 刘贺书, 闫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01-4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Cosmc或T-合酶基因敲除引起的异常O-糖基化修饰对结肠癌外泌体中微小RNA表达模式的影响,以揭示O-糖基化在结肠癌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识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 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靶向敲除Cosmc或T-合酶基因,以构建两种异常O-糖基化修饰的稳定转染细胞系。提取分离出肠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利用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微阵列芯片,对比分析了其外泌体中miRNAs的表达差异。随后,在两组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筛选出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变化趋势一致的miRNAs群体,采用传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对这些miRNAs进行了独立验证。最后,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 TCGA)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患者信息,利用R语言将表达上调的miRNA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探索其显著相关的下游通路及表型。结果 无论是Cosmc还是T-合酶基因缺失均会导致结肠癌细胞中O-糖基化修饰发生异常,Tn抗原暴露,进而使得结肠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hsa-miR-125b-1-3p表达量下调(P<0.05),而hsa-miR-218-5p表达量上调(P<0.05),且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密切相关(P<0.05)。结论 由Cosmc或T-合酶基因缺失所介导的异常O-糖基化对结肠癌外泌体中相关miRNAs表达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可能影响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从而促进肠癌远处转移。由此,基于肠癌外泌体的高稳定性及易检出性的天然优势,通过对其所携带miRNAs的表达量变化进行检测,可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从而为结肠癌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诊疗策略。
  • 刘晓倩, 孙凯, 王晓琳, 赵倩倩, 武笑笑, 沈方琪, 陈曦, 田晨旭, 吴迪, 宋春花, 许红霞, 丛明华, 石汉平, 贾平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10-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术后肿瘤患者中,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预测能力最强的营养/炎症相关指标,为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3 191例手术患者的15种营养/炎症相关指标,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法计算连续性指标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方法用于评估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上述15种指标与生存的关联及通过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C指数评估15种指标的预测能力。结果 多变量分析表明,15种指标均与接受手术患者的较差OS显著相关(P均<0.05)。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和C指数分析显示,术后肿瘤患者的OS预测能力最强的3个指数是营养风险指数(nutritional risk index, NRI)(C指数:0.597),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 CAR)(C指数:0.587)和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 CLR)(C指数:0.587)。最大选择秩统计法求出NRI的最佳截断值为104.31 (即NRI<104.31时提示患者出现营养不良),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05 (即CAR≥0.05时提示患者出现较强的炎症反应,且通常伴随营养不良), CLR最佳截断值为1.18(即CLR≥1.18时提示患者出现较强的炎症反应)。亚组分析结果表明,NRI、CAR和CLR与肿瘤分期的交互作用较好,患者在出现较强炎症反应或出现营养不良时,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Ⅲ/Ⅳ期的患者与TNMⅠ/Ⅱ期的患者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在术后的肿瘤患者中,NRI、CLR和CAR预后预测价值较高,且结合患者临床分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 李亚伟, 杨守博, 尹硕, 李文斌, 陈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20-4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者的资料,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3例,其中研究组为口服海曲泊帕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rhTPO)或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 IL-11)治疗,对照组为皮下注射rhTPO或IL-1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升血小板应答率、平均起效时间、下一周期治疗延长发生率的差异,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用药后第1、2、3天血小板计数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第(7±3)天血小板升高计数对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升血小板应答率有所升高。研究组用药平均起效时间3(3,5)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致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8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名患者出现轻度可逆性肝功能异常。结论 海曲泊帕联合rhTPO或IL-11治疗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疗后CTIT症的疗效可靠,可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可耐受。
  • 王庆莲, 滕颖, 乔文赢, 陈京龙, 丁晓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27-4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剂量调整的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dose-adjusted etoposide, doxorubicin and cyclophosphamide with vincristine, prednisone and rituximab without radiotherapy, DA-EPOCH-R)对比改良的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大剂量甲氨蝶呤、亚叶酸钙(cyclophosphamide, vincristine, doxorubicin, high-dose methotrexate, CODOX-M)/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利妥昔单抗(ifosfamide, etoposide, high-dose cytarabine and rituximab, IVAC-R)方案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相关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B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断为艾滋病相关伯基特淋巴瘤患者41例,26例患者接受DA-EPOCH-R方案治疗(观察组),15例患者接受改良CODOX-M/IVAC-R方案治疗(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预后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41例入组患者中,97.6%为男性,中位年龄为43岁,41.5%的患者基线中位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中位随访17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7.7%vs. 33.3%),观察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0个月和6.7个月(95%CI:5.0~16.6)(P<0.001);而观察组治疗相关的病死率却显著低于对照组(0%vs 26.7%,P<0.01)。结论 DA-EPOCH-R方案治疗AIDS相关伯基特淋巴瘤较改良CODOX-M/IVAC-R方案具有更优的生存获益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该类患者的优选化学药物治疗方案。
  • 汪婧雯, 李振军, 吕亮成, 姚晓雨, 丁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36-4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B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70%~80%,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等都展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是B细胞表面重要的跨膜受体,在B细胞存活、增殖、活化及免疫应答中发挥核心作用。BCR信号通路的功能异常促进了肿瘤B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抗凋亡能力,被认为是多种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积极探索靶向BCR及其信号通路的治疗策略,已成为改善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重要任务。BCR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占据核心位置,有望为未来开发治疗策略提供新方向和新希望。
  • 张文秀, 熊阳, 于明航, 王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42-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其功能除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存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之外,还参与肿瘤相关免疫应答反应。STAT3活化可以驱动肿瘤细胞增殖,抵抗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转移等,且STAT3的异常激活与肿瘤预后不良相关。STAT3是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因此其成为免疫治疗中有效靶点之一。本文将从STAT3在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及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展望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蒋海萍, 尹硕, 李生兰, 李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48-4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最丰富的白细胞,在不同的疾病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性粒细胞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存在促肿瘤和抗肿瘤的双重作用。本文深入讨论了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分型以及其对肿瘤的双重作用,同时探索了中性粒细胞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肿瘤靶向中性粒细胞的治疗方法为后续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尤其像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性粒细胞载体可携带药物穿过血-脑脊液屏障到达肿瘤组织,为后续脑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 霍碧岫, 贾竑晓, 宁艳哲, 郑思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55-4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五神藏”理论探究心气虚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注意模式的异常。方法 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广告招募心气虚证冠心病患者30例,同时按照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原则招募无冠心病病史的被试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完成了top-down和bottom-up空间线索提示范式任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气虚证冠心病患者在top-down实验中有效线索反应时(valid reaction time, vRT)更长,平均反应时差值更低(P<0.05),在bottom-up实验中短间隔有效试次反应时更长。相关性分析显示心气虚证冠心病患者组的心气虚证候积分与top-down实验指标无效线索反应时有正相关性(P<0.05),与平均反应时差值(P<0.01)和有效线索正确率有负相关性(P<0.05),与bottom-up实验指标长间隔有效试次反应时和长间隔无效试次反应时有正相关性(P<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对于top-down实验,非CHD被试比CHD患者vRT更短(P<0.01)、平均反应时差值更大(P<0.05);对于bottom-up实验,非CHD被试比CHD患者短间隔有效试次反应时更短(P<0.05)。结论 心气虚证冠心病患者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注意模式改变,为五神藏“心藏神”理论提供了现代神经心理学依据。
  • 冼淑连, 贾竑晓, 李雪, 王娣, 宋明康, 尹冬青, 姜海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63-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1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信息,并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判定证型分布。结果 通过频率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贝叶斯网络分析,判断出了5个中医证型,其中气虚痰湿证占比最高(30%),其次为脾虚痰热证(23.75%)、气阴两虚证(21.88%)、阴虚湿热证(17.50%)、胃热炽盛证(6.88%)。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病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心。病性有气虚、阴虚、湿、热、火、痰等。
  • 李雪, 贾竑晓, 朱虹, 冯正田, 郑思思, 吴子遥, 段宇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71-4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患者的核心证素,探究核心病机,为GAD的中医辨治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GA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中医症状观察表评估中医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根据中医症状观察表采集的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法对频次>10%的症状进行聚类,判断病性证素及病位证素,形成证素-症状关系表,依照此表计算每名患者的中医证素积分。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评估核心证素,核心证素与精神症状、核心证素与其他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纳入GAD患者共517例,出现频次>10%的症状有81个,包含21个精神症状和60个躯体症状。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12个证素,包含6个病性证素,分别是阴虚、火热、痰湿、气滞、血瘀和气虚,6个病位证素,分别是肝、脾、肾、胆、胃和心。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GAD的核心病位是肾,核心病性证素是阴虚,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网络联合分析提示阴虚是整合网络的核心,阴虚证素与各脏腑的关系依次是肾、脾、胆、肝、心、胃。阴虚证素与善恐易惊、善思、犹豫不决、做事反复、无故担忧相关性最高;肾证素与善恐易惊、无故担忧、做事反复、善思、坐立不安相关性最高。结论 GAD的核心病位证素是肾,核心病性证素是阴虚,肾阴虚可能是GAD的核心病机。
  • 尹冬青, 贾竑晓, 李雪, 郑思思, 宁艳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79-4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清热解郁方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中药、西药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相抑郁火热内郁证的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西药模拟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对照组(西药+中药安慰剂),入组后脱落7例,试验组36例,对照组37。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进行中医火热内郁证积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t Internal Depression Syndrome, TCMI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 Item, 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33项轻躁狂清单(Hypomania Checklist-33,HCL-33)、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 YMRS)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评分,记录重要体征、不良事件;分别于筛选期和治疗后的第8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中途退出患者的检查项目同第8周。主要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为第8周HAMD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次要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第8周TCMIDS、HAMA、HCL-33、YMR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点HAMD-24项量表评分较基线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第4周和第8周时HAMD-24项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CMIDS评分和HAMD评分不同时点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TCMIDS评分、HAMD评分在第4周和第8周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YMRS和HCL-33评分不同时点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热解郁方能有效缓解双相抑郁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且较西药有更多优势,另外对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或躁狂相关症状有一定疗效,且该疗法无转燥风险,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 李玥, 陈俊逾, 常春雷, 张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87-4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NLRP3)/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κ-轻链(nuclear factor-activated B cellκ-light chain, NF-κB)信号通路探讨化痰安神汤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57小鼠灌胃化痰安神方后制备含药小鼠血清,CCK-8法筛选化痰安神方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采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处理HT22细胞后,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其发生凋亡,CCK-8法L-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ase, L-LDH)生化检测法和Annexin V/PI染色法用于检测细胞损伤与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用于测定通路相关蛋白P-NF-κB/NF-κB、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SC)、NLRP3、Caspase-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于测定IL-18的表达。过表达NLRP3后重复试验,进行单基因功能验证。结果 化痰安神方含药血清可改善LP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降低细胞L-LDH浓度(P<0.05);显著下调NLRP3/IL-1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转录表达(P<0.05);显著降低细胞内IL-18浓度;同时过表达NLRP3可逆转化痰安神方含药血清对HT22细胞凋亡抑制作用(P<0.05)。结论 化痰安神方能够通过抑制NLRP3/IL-18/NF-κB信号通路改善神经元细胞凋亡。
  • 霍碧岫, 贾竑晓, 宁艳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496-5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在中国疾病负担很高且仍在大幅度增加。心脏与大脑存在双向联系,CHD患者认知功能过早、过快下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但临床医疗从业者常常更关注心脏相关症状而忽略认知功能下降对C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从CH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病理机制和干预措施几个方面对CHD患者认知下降的目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医疗人员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 江雪, 鱼盼盼, 曾翔俊, 郭彩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03-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sRAGE)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状态下心肌组织蛋白的变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sRAGE小鼠,建立I/R模型,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蛋白表达种类及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I/R+sRAGE KIfl/fl)相比较,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sRAGE小鼠心肌I/R组(I/R+sRAGE-CKI)心肌组织中上调的蛋白数目是59个,下调的蛋白数目是42个,火山图显示显著上调的蛋白分别是lghg1、lgh2b、Mcm7和Nifk,显著下调的蛋白分别是Abca7、Colla2、Ablim1、Crebrf和Kcp;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显著变化的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质膜、内质网、细胞骨架及其他;功能富集结果显示显著变化的蛋白主要参与调控信号转导、细胞活力、代谢、感染性疾病、肿瘤和免疫系统等过程。结论 心肌I/R状态下sRAGE可通过升高或降低参与调控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的靶蛋白浓度而抑制心肌I/R损伤。
  • 刘婷婷, 石洪涛, 徐慧, 杜杰, 朴春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11-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观察胞外5′-核苷酸酶(ecto-5′-nucleotidase, Nt5e/CD73)基因敲除小鼠在静脉移植后再狭窄血管中的表型,为临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 将8~10周的CD73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实验组,同窝野生小鼠作为对照组。取小鼠下腔静脉作为供体,采用套管法移植至同种异体小鼠的右颈动脉,建立小鼠下腔静脉-颈动脉血管移植模型。模型第4周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血管内膜形成、弹力蛋白层的形态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体外分离小鼠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利用CD73抑制剂腺苷-5′-(α,β-亚甲基)二磷酸[adenosine 5′-(alpha, beta-methylene) diphosphate, APCP],观察VSMC的迁移和增殖的情况。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移植静脉相比,CD73基因敲除小鼠移植静脉的血管新生内膜形成受损,弹力纤维层断裂消失,中膜细胞增殖增加,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移植静脉相比,CD73基因敲除小鼠移植静脉组织中大量Mac-2阳性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血管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的表达明显增加,加重静脉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和血管重塑。VSMCs的划痕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抑制CD73促进VSMCs的增殖,损伤VSMCs的迁移功能。结论 CD73基因敲除加重静脉移植血管的血管重塑和炎症反应,对临床上拟作冠状动脉血管搭桥术的CD73基因缺陷的患者可提供精准诊断和治疗。
  • 任倩薇, 周思怡, 金鑫悦, 郭馥祯, 管仲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20-5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中卒中患者的生活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为社区制定有依据的科学筛查流程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北京市19个社区5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通过倾向匹配得分法平衡基线特征,结合SPS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根据社区筛查结果,卒中组(n=87)与非卒中组(348人)在匹配后基线特征平衡。卒中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非卒中组。高血压显著增加卒中风险(P=0.002)。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Cognitive-12 Scale, Cog-12)评分与卒中发病率正相关,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 Dimensions, EQ-5D)评分与卒中发病率显著负相关(P<0.001)。高血压通过Cog-12和EQ-5D对卒中风险产生中介效应,EQ-5D贡献更显著(26.72%)。结论 在本次调查的城市社区中,卒中防治需关注慢性病管理、认知健康、生活质量提升及心理健康干预,并借助电子化流程进行随访和评估,优化对社区患者的卒中疾病管理方案。
  • 靖芳, 靖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27-5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38-3p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ERBB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45例O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检测miR-338-3p、ERBB2表达水平。体外培养A2780、SKOV3、OVCAR3、IOSE-80细胞,分析比较miR-338-3p、ERBB2表达,并分析miR-338-3p与ERBB2的靶向关系。选择A2780进行后续实验,分为A2780组(正常A2780细胞);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NC)组(A2780细胞转染miR-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miR-338-3p+ERBB2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ERBB2)。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免疫印迹法测定ERBB2蛋白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A2780细胞注射至裸鼠右腋窝,记为模型组、NC组、miR-338-3p组、pcDNA3.1+miR-338-3p组、miR-338-3p+ERBB2组,每组6只。饲喂6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测量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结果 OC组织及细胞系中miR-338-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IOSE-80细胞,ERBB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IOSE-80细胞(P<0.05)。miR-338-3p和ERBB2存在靶向关系,miR-338-3p负调控ERBB2表达。转染miR-338-3p模拟物后A2780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迁移数、ERBB2、B淋巴细胞瘤2(B-cellymphoma-2,Bcl-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表达增加(P<0.05)。转染ERBB2过表达质粒可增加A2780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迁移数以及ERBB2、Bcl-2、p-ERK1/2、MMP-9表达,降低bax表达和细胞凋亡率(P<0.05)。与模型组、NC组比较,miR-338-3p组肿瘤质量、体积及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降低(P<0.05),与miR-338-3p组、pcDNA3.1+miR-338-3p组比较,miR-338-3p+ERBB2组肿瘤质量、体积及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增加(P<0.05)。结论 miR-338-3p可能靶向调控ERBB2,从而抑制OC细胞生长和凋亡等行为。
  • 何南, 王亚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38-5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益生菌对大鼠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发作及海马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益生菌治疗组3组,每组各40只。模型组与益生菌组构建FS大鼠模型,益生菌组灌胃给予微生态制剂,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同样溶剂蒸馏水喂养。干预后对模型组和益生菌组再次热水浴刺激诱发二次FS发作,记录相关指标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空白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大小均匀;模型组海马带宽窄不一、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益生菌治疗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多,细胞结构改变较模型组少。益生菌治疗组FS发作潜伏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发作等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益生菌治疗组海马组织和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但较空白组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益生菌治疗组、模型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依次明显降低,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依次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治疗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NO浓度较模型组降低,但较空白组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可有效改善FS发作,可能与其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肠道有益菌含量以及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 杨佩仪, 段超, 王生才, 金眉, 张大伟, 伏利兵, 于彤, 刘志凯, 马晓莉, 倪鑫, 苏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45-5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原发灶位于头颈部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234例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男女比1∶0.7,年龄3个月~17岁6个月(中位月龄51个月)。173例(73.9%)以局部无痛性肿物就诊,其他症状包括入睡打鼾、面瘫等。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RMS)比例最高(145例,62.0%),其次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25例,10.7%)、尤文(样)肉瘤(19例,8.1%)等。共47例(20.1%)发生远处转移。患儿接受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下的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3年和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80.8%和75.8%,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64.0%和58.9%。肿瘤幸存者存在外观或面部运动功能异常(49例,41.2%)、牙齿发育问题或异常脱落(18例,15.1%)等可能与肿瘤或其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结论 儿童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病理类型多样,RMS、NB较常见,局部无痛性肿物是最常见的症状。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部恶性实体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DT模式下,本中心头颈部常见恶性实体肿瘤的预后总体较好。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需在争取长期生存的前提下,将副作用与后遗症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
  • 孟令照, 曲晓鹏, 陶鹏宇, 杨帆, 饶远生, 王茹, 房居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53-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双极镊在甲状腺癌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使用低温等离子双极镊处理的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30例用单极电刀+超声刀处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式均为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肿瘤TNM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肿瘤TNM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等离子双极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术后皮下血肿、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结论 低温等离子双极镊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不仅能完成精细化操作,还能很好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以及甲状旁腺的血运,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武骏, 赵茜, 马廷耀, 杨国梁, 张姝晶, 赵玥, 刘懿萱, 陈晓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59-5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优化手术范围及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自200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就诊的58例病理确诊外耳道A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联合辅助放射治疗。主要观察结局为局部复发,次要结局包括总生存率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27(3.25, 11.30)年。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55%、91.37%和89.66%;T4期病例占比43.10%,提示外耳道ACC确诊时多已进展至局部晚期;23例(39.66%)患者出现局部复发,28例(48.28%)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肺转移占92.86%。多因素分析显示,实体型组织学模式(HR=2.729,95%CI:1.025~7.226,P=0.044)和神经周围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 PNI)(HR=9.891,95%CI:3.525~27.752,P<0.01)是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耳道ACC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实体型组织学模式和神经周围浸润是其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 白晶, 秦一川, 刘瑜, 刘向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67-5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 ADPN)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早期预测效能,探索GDM早期诊断的新指标及早期预测的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建档的486例孕妇在孕早期(孕7~12周)组成队列,并根据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 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标准,将孕中期妊娠妇女分为GDM组(150例)和非GDM组(336例)。收集孕早期ADPN、胰岛素(insulin, INS)、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 GLU)及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等数据,计算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adiponectin, HOMA-A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及肝脂肪变性指数(hepatic steatosis index, HSI)。分析比较两组之间ADPN、HOMA-AD、HOMA-IR等差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分析各类指标预测GDM的价值,并结合相关指标建立预测风险模型。结果 GDM组和非GDM组妇女孕早期ADP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PN早期预测GDM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23,截断值为13.38 mg/L。GDM组和非GDM组的HOMA-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OMA-AD早期预测GDM的AUC为0.815,截断值为3.024。将GLU、HOMA-AD、HOMA-IR、HSI纳入风险模型,结果显示Logistic模型各方面较好,最终测试集AUC=0.829,准确度=0.740,灵敏度=0.913,阴性预测值=0.833。结论 GDM组妇女的ADPN及HOMA-AD水平相较于非GDM组均降低,且HOMA-AD与GDM呈现负相关,在早期预测GDM的效能优于ADPN、HOMA-IR、HSI,HOMA-AD可以联合这些指标建立诊断预测模型提高预测效能。
  • 宋久刚, 王春赛尔, 张倩, 李鹏,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76-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经胃镜干预的成人食管异物嵌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因食管异物行胃镜干预的患者470例,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食管病变、内镜检查时间、麻醉方式、异物种类、异物大小及形状与并发症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62.5岁,男女比例为1∶1。63.40%的患者于工作日行胃镜检查治疗;96.17%的患者接受咽部局部麻醉;61.7%的异物嵌顿于食管上段;19.36%的患者在内镜检查中发现食管狭窄。异物最大径范围0.4~13 cm,平均(2.44±1.03)cm。异物以鱼骨、鸡骨、鸭骨等动物骨骼居多(47.02%),枣核次之(19.36%)。发生枣核嵌顿的患者中女性居多(P<0.001)。28.94%的异物有2个压力点位。异物嵌顿相关轻度并发症416例(88.51%),重度并发症54例(11.49%)。在出现重度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更高(P=0.009),女性更多(P=0.045),最大径在2.0 cm以上的异物更多(P<0.05),种类为枣核以及有2个压力点位的异物更多(P<0.001)。误吞枣核和异物最大径>3.0 cm是发生重度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异物最大径在2.0 cm以上、异物有2个压力点位以及异物种类为枣核更容易出现严重食管并发症,对于有上述特点的食管异物嵌顿患者,需要尽早行内镜干预。
  • 黄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81-5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超重及肥胖人群的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REE)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营养科接受代谢车及体成分检查的超重及肥胖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间接测热法测定REE,身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成分,将REE实测值与体成分计算值进行比较,并分析REE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受试者332例,男82例,平均年龄(37.72±9.82)岁(20~62岁),其中超重13例(15.9%),肥胖69例(84.1%);女250例,平均年龄(37.42±9.60)岁(19~65岁),其中超重50例(20%),肥胖200例(80%)。超重与肥胖的男性与女性REE实测值均明显高于体成分计算值(P<0.05)。男性超重者REE测定与各个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超重者REE测定与身高、体质量、骨骼肌、去脂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的肥胖者REE测定结果与身高、体质量及体成分中的骨骼肌、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腹部肥胖程度、体质量指数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人群体成分计算值低于REE实测值,肥胖人群REE与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重、肌肉量、去脂体质量等呈正相关关系。
  • 张成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3): 586-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陈刚,暨南大学脑病个性化防治跨学科研究所所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心理学博士,2012年获江苏省特聘教授,同年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转化神经科学研究所引进回国,2019年加入暨南大学,聚焦于经典名方的现代化研究,重点从事经典名方(如越鞠丸,好忘方等)优势性抗抑郁、抗痴呆的现代机理与复方物质基础与转化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级重点课题,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各40余篇,主持或报告海外学术会议10余场。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委会创会主任委员,广州市脑病中医药产学研促进会首任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务理事,国际脑与行为遗传学会执委会委员等。获省特聘教授,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