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7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 全选
    |
  •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23-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造成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早期诊断方面,研究发现非编码RNA调控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多,证据表明circRNAs可以参与调控肺癌发生发展以及作为潜在治疗靶点。这些研究成果为肺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其次,在外科治疗方面,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贵州地区胸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数量多,微创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早期肺癌治疗的标准术式,外科医生在术中发现困难肺门淋巴结导致中转开胸比率高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这部分患者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相较与普通患者发生几率高,从而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影响术后快速康复。
  • 龙开君, 赵鹏飞, 王凯, 宋永祥, 陈成, 柯希贤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24-331+323.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circGLS的环状RNA特性及其环化位点,研究circGLS对NSCLC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RNase R耐受实验检测circGLS的耐RNase R消化特性,使用Sanger测序明确其环化位点。分别使用Vector、OE-circGLS慢病毒感染H460和H1299细胞,使用sh-NC及sh-circGLS感染A549和H1975细胞,分组为Control组、Vector组、OE-circGLS组、sh-NC组和sh-circGLS组。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上述分组中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 Northern-Blot、RNase R消化和Sanger测序实验证实了circGLS耐受RNase R消化,且环化位点为“GA”。RT-qPCR结果证实细胞模型构建成功。CCK-8结果显示,H1299和H460细胞72 h OE-circGLS组细胞活力分别为0.88和0.9;A549和H1975细胞72 h sh-circGLS组活力均为1.13(Vector组和sh-NC组细胞活力均一化为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H460和H1299细胞愈合率分别为:OE-circGLS组vs Vector组=2.42%vs 5.57%和12.09%vs 25.07%; A549和H1975细胞愈合率分别为:sh-circGLS组vs sh-NC组=19.00%vs 13.81%和30.69%vs 21.53%。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H460细胞和H1299细胞迁移率(OD)分别为:OE-circGLS组vs Vector组=0.94 vs 1.01和0.57 vs 0.92;H1975细胞和A549细胞迁移率(OD)分别为:sh-circGLS组vs sh-NC组=1.044 vs 0.95和1.29 vs 1.09。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1299细胞和H4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OE-circGLS组vs Vector组=14.45%vs 7.54%和10.74%vs 1.79%;A549细胞和H197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sh-circGLS组vs sh-NC组=8.57%vs 9.52%和2.47%vs 4.95%。上述结果表明,过表达circGLS可以显著抑制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且促进其凋亡,而敲低circGLS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 circGLS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环状RNA,具有抑制NSCLC细胞恶性表型的功能,是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点。
  • 张兴树, 余明阳, 程学超, 罗倩, 龚明, 瞿文栋, 宋永祥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32-337.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冰冻肺门”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73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1例患者因“冰冻肺门”中转开胸,中转开胸手术组因是否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分为主动中转开胸组和被动中转开胸组,分析“冰冻肺门”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影响。结果 中转开胸手术组与全胸腔镜手术组在性别、吸烟史、胸部结核或胸膜炎病史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胸手术组与全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长、术后住院天数、非计划再次手术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皮下气肿、重新置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术中或术后输血、持续漏气、术后72 h内疼痛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中转开胸手术组与主动中转开胸手术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冻肺门”增加了肺叶切除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是导致中转开胸的重要原因。因此,术者应当结合患者病史,在术前充分判读影像资料,明确是否存在“冰冻肺门”手术难点,灵活制定手术方案做好中转开胸预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罗倩, 宋永祥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38-343.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使用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进行支气管残端包埋在高危患者肺叶切除术后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提供可行的方法及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9年3月行肺叶切除术且具有支气管胸膜瘘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支气管残端未做特殊处理,为对照组;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1月行肺叶切除术且具有支气管胸膜瘘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进行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包埋支气管残端,为试验组。两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术后进行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死亡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纳入试验组105例,对照组215例,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得到78对。对照组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5例,发生率为6.41%,试验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74,P=0.076;z=-1.404,P=0.16);试验组带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z=-4.725,P<0.001);试验组发生包裹性液气胸、肺持续漏气、再次置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χ2=4.792,P=0.029;χ2=5.347,P=0.021;χ2=5.778,P=0.016)。结论 改良带蒂心包前脂肪垫覆盖支气管残端在预防高危患者支气管胸膜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降低高危患者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减少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 何映瑶, 王倩, 柏宇, 唐璟, 姚涛, 王芳, 何苇, 宋庆高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44-354.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富锌在脂多糖、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中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20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常锌对照组(C)、脂多糖组(LPS)、地塞米松组(DEX)、富锌组(Zn)、富锌+脂多糖组(ZLPS)、富锌+地塞米松组(ZDEX),胚胎(ED) 0.5 d开始,前3组给予常锌饲料30 mg/kg,后3组给予富锌饲料100 mg/kg; LPS组、ZLPS组ED 8.5 d颈部注射脂多糖0.15 mg/kg, DEX组、ZDEX组ED 10.5 d开始连续3 d同一时间腹腔注射地塞米松6 mg/kg。孕鼠在ED 13.5 d、ED 14.5 d、ED 15.5 d麻醉后脱颈处死,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腭部,统计腭裂发生率;HE染色观察腭突的发育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腭突Sp5、Wiz表达情况;RT-qPCR和WB方法检测腭突Sp5、Wiz、Ptch1、Gli3表达情况。结果 孕鼠暴露于LPS和DEX均会产生腭裂,且DEX处理后发生率更高;ED 13.5 d时,与C组相比,LPS组腭突Sp5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及Sp5蛋白表达升高(P<0.05),Zn组腭突Sp5、Wiz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及Sp5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Wiz mRNA升高(P<0.05)。ZLPS组较LPS组腭突Sp5、Wiz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Sp5 mRNA及Sp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ZDEX组较DEX组结果则相反(P<0.05);与C组相比,LPS组、Zn组Ptch1 mRNA及Ptch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但是LPS组Gli3 mRNA表达降低(P<0.05),Zn组Gli3 mRNA表达升高(P<0.05);ZDEX组较DEX组Ptch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Gli3 mRNA表达降低(P<0.05);ZLPS组较LPS组Ptch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富锌饮食对孕鼠暴露在LPS引起的腭裂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能与调节Sp5、Wiz的表达相关,但对暴露于DEX诱发的腭裂未见明显的拮抗效果。
  • 于光远, 王俊淑, 项雯鑫, 钟红群, 田莹, 檀军, 张继东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55-360.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ICA)对锰(Mn)暴露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对SD大鼠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0 mg/kg MnCl2·4H2O)、ICA干预组(30 mg/kg MnCl2·4H2O加100 mg/kg ICA);连续4周(每周5 d)腹腔注射MnCl2·4H2O,随后ICA干预组连续2周灌胃ICA;采用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含量(TSTO),qPCR法检测大鼠睾丸3β-HSD、StAR和P450scc的表达。小鼠间质细胞系TM3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 mmol/L Mn2+)、ICA干预组Ⅰ(1 mmol/L Mn2++0.08μmol/L ICA)、ICA干预组Ⅱ(1 mmol/L Mn2++0.4μmol/L ICA)、ICA干预组Ⅲ(1 mmol/L Mn2++2μmol/L ICA)、ICA干预组Ⅳ(1 mmol/L Mn2++10μmol/L ICA)、ICA干预组Ⅴ(1 mmol/L Mn2++50μmol/L ICA);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CA对锰暴露TM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ICA可修复锰对生精小管结构的破坏;锰可降低大鼠血清睾酮浓度,ICA可提高锰暴露大鼠血清睾酮浓度;锰可抑制睾丸中睾酮生成相关基因3β-HSD、StAR和P450scc的表达,ICA可促进3β-HSD、StAR和P450scc的表达;锰可抑制TM3体外增殖,ICA可促进锰暴露TM3体外增殖。结论 锰可抑制StAR、P450scc和3β-HSD表达,抑制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ICA可促进StAR、P450scc和3β-HSD表达,促进锰暴露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ICA可修复锰对睾丸间质细胞的损伤。
  • 刘恋恋, 吉雨恬, 刘娇莉, 韩婧怡, 李开远, 张淳, 韩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61-370.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GPR75受体偶联Gαq信号通路在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干扰GPR75表达,敲减效率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LISA法检测IP3及cAMP含量;TUNEL法评估细胞凋亡率;分别使用Fluo-4/AM、DHE和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OS含量以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GFR、ERK1/2、AKT、GSK3β、Bax、Bcl-2、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慢病毒载体shGPR75转染后,H9c2心肌细胞GPR75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降低67.16%和63.99%(P<0.05)。敲减GPR75表达或应用AAA阻断其作用,显著抑制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P<0.05),并可逆转ΔΨm下降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P<0.05)。20-HETE处理后细胞内IP3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对cAMP生成无显著影响(P>0.05),而敲减GPR75表达、应用AAA或者PLC信号通路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后,可显著阻断细胞内IP3生成(P<0.05)。敲减GPR75表达、应用AAA或者U73122预处理后,明显抑制20-HETE诱导的Ca2+浓度升高和ROS生成效应(P<0.05)。20-HETE处理后,GPR75受体下游调控关键蛋白EGFR、ERK1/2、AKT、GSK3β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敲减GPR75表达或应用AAA可有效阻断20-HETE上述效应(P<0.05)。最后,阻断PLC或PI3K信号通路,显著抑制20-HETE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P<0.05)。结论 20-HETE通过GPR75受体偶联的Gαq蛋白及其介导的PLC、EGFR/ERK1/2/AKT/GSK3β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
  • 董贤凤, 郑明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71-375.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冈田绕眼果蝇(Phortica okadai)对寄主挥发物的偏好性。方法 选择发酵梨挥发物的主要组分以及与人体有关的昆虫信息化合物作为引诱剂,利用Y型管对挥发物溶媒进行选择,利用自制四臂管对冈田绕眼果蝇的行为反应进行测定。结果 行为反应测定发现,共有9种挥发物组分对冈田绕眼果蝇具有引诱效果,其中2,3-丁二酮、苯乙醇、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和正癸酸对雌、雄成蝇均具有引诱效应,而乙酸异戊酯只对雌成虫具有引诱作用,2,4-癸二酸-1-醇只对雄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另外发现了1种趋避剂芳樟醇。其他成分未发现引诱效应。结论 2,3-丁二酮、苯乙醇、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和正癸酸能对冈田绕眼果蝇的嗅觉行为进行调控,可为开发针对冈田绕眼果蝇的引诱剂提供理论基础。
  • 曹秀丽, 黄佩, 马金花, 黄茂林, 官亚宁, 陈艳,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76-383.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ULK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C7凋亡的影响及与AMPKα/ULK1轴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予不同浓度ULK1激活剂LYN-1604(0、1.2、2μmol/L)、ULK1抑制剂MRT68921(0、1.2、2μmol/L)干预CEM-C7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药物浓度对CEM-C7细胞株凋亡率的影响,筛选凋亡最明显的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Edu及Soft agar实验检测其对CEM-C7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CEM-C7细胞株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其对CEM-C7细胞细胞核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激活和抑制ULK1后ULK1、p-ULK1(Ser317)、Caspase3、Cleaved-caspase3、Bcl-2、Bax、PCNA、AMPKα、p-AMPKα(Ser172)的表达情况。结果 ULK1抑制剂及激活剂分别干预CEM-C7细胞24 h以后,与对照组相比,ULK1抑制剂可明显促进CEM-C7细胞发生凋亡,抑制CEM-C7细胞增殖,使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p-ULK1(Ser317)、p-AMPKα(Ser172)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而ULK1激活剂对CEM-C7细胞株无明显影响。结论 ULK1可能通过AMPKα/ULK1轴影响其对CEM-C7细胞的凋亡功能。
  • 张宝平, 李傲, 李宇航, 朱书萌, 田倩, 赵文哲, 肖瑶, 侯伟, 刘哲, 王睿, 黄欣, 郝辉, 王怡名, 杨健, 金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84-391.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对超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和计算机辅助(CAD)肺结节检测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10月于我院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41例,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2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2级,参考管电流(106 mAs)和超低剂量(120 kVp, 15 mAs)胸部CT,记录辐射剂量参数。常规剂量CT采用Karl迭代重建,超低剂量CT采用Karl和AIIR(1、3、5级)重建,测量5组图像的主动脉、脂肪、肌肉区域的CT均值、噪声指数(SD)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5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以2名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确定的≥4 mm非钙化实性肺结节作为参考标准,记录5组图像CAD肺结节检测的真阳性、假阳性(误诊)和假阴性(漏诊)数量并与参考标准比较,记录超低剂量Karl重建组图像人工阅片时间和CAD阅片时间。结果 5组图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AIIR 5重建的SD、SNR和CNR值均优于常规剂量和超低剂量Karl重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超低剂量AIIR 5重建的胸部CT整体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Karl重建相当,优于超低剂量Karl重建(P<0.005)。5组图像CAD肺结节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AIIR重建CAD肺结节检测的假阳性率低于常规剂量和超低剂量Karl重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超低剂量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约89.3%,CAD阅片时间较人工阅片减少63.3%。结论 AIIR在改善超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保持CAD肺结节检测的灵敏度,降低CAD肺结节检测的假阳性。
  • 何玉伦, 冉海峰, 谢雨辛, 李清会, 胡杰, 陈贵琴, 张体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92-400.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常规MRI阴性的儿童及青少年难治性颞叶癫痫(DRTLE)脑动态功能连接(dFC)和认知改变关系。方法 对41例DRTLE和35例对照组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T2-FLAIR、3D-T1WI和rs-fMRI图像采集,通过独立成分分析和滑动时间窗方法,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dFC、时间参数指标差异,Spearman分析具有组间差异的时间参数指标与DRTLE组发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和智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RTLE组脑dFC在4个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0.05,FDR校正)。组间比较发现,DRTLE患者脑dFC在状态2连接减弱,状态1、3、4连接增强;时间分数和平均滞留时间均在状态1~3有差异,转换次数在组间比较未见差异;DRTLE组智力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状态1的时间分数与病程呈负相关(r=-0.337,P=0.031)、平均滞留时间与病程呈正相关(r=0.401,P=0.009),状态1的平均滞留时间和言语智商、知觉推理呈负相关(r=-0.323,P=0.039;r=-0.323,P=0.040)。结论 本研究发现DRTLE存在脑dFC异常且与病程和认知功能相关,提示dFC指标变化或许可作为DRTLE认知功能改变及神经机制研究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
  • 张倩茹, 卢颖, 张婉婷, 杨艳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401-407.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药源性肝损伤(DILI)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6年间收治发生DILI的AL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脏功能指标、DILI严重程度、DILI类型、保肝药物、转归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分析DILI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84例患者发生DILI并接受治疗,总有效率为72%。DILI类型和药物用法是影响转归的2个重要因素(P<0.05)。肝脏生化异常型是DILI主要类型(80.67%),但该类型的患者预后较差,总有效率仅为68.2%。共6类13种药物被用于DILI治疗,临床治疗以单次用药(62%)和二联用药(34%)为主,药物用法与患者转归显著相关,二联用药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45.0%)、异甘草酸镁(27.10%)、门冬氨酸鸟氨酸(14.02%)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结论 多数AL患者的DILI预后较好,但仍应制订合理方案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有效率,药物用法是影响患者转归的重要因素,需保持重点关注。
  • 邢源, 陈艳, 徐晓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408-415.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因免疫应答失常、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异常增殖活化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HLH-1994和HLH-2004方案虽然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但也存在治疗瓶颈。EB病毒相关性HLH(EBV-HLH)是亚洲儿童最常见的HLH亚型,总体治疗效果好,但仍有20%~30%的患儿复发难治。现就EBV-HLH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总结。
  • 陈琳, 葛红飞, 喻安永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416-423.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由交通事故、跌倒等造成的一种复杂的头部获得性直接损伤,包括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其中继发性脑损伤(sTBI)产生的二级生化级联反应(如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谷氨酸神经毒性反应)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红景天苷(Sal)是从红景天根茎中分离出的一种天然酚类产物,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和凋亡、阻断神经传递等神经保护作用。因其在神经保护中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少,已成为治疗TBI后继发性脑损伤药物中的研究热点。虽然临床上关于sTBI的治疗已有广泛研究,但目前仍缺乏Sal改善sTBI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总结,因此本文就Sal改善TBI后继发神经功能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应用Sal改善此类疾病及其并发症提供参考。
  • 吴洪瀚, 范青洪, 瓦庆德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424-431.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骨骼是其远处转移常见部位。发生骨转移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目前,针对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多种治疗措施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总结了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镇痛药物治疗、骨改良药物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望为临床工作者带来不同的治疗思路。
  • 沈洋, 杨磊, 杨艳, 王春炼, 姚雯竞, 张林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432-436.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医学院校在“三全育人”方面的课程思政情况。方法 文章通过调研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发现普遍存在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不足、形式单一和协同力度不足、评价反馈和激励强度不足等问题。结果 医学院校需要充分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运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策略,创设多场景育人课堂,打造协同育人平台,利用“大思政课”将课程思政传递的育人观点实践化,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落细。结论 “三全育人”理念为医学院校建设课程思政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引,有助于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培养医学生“医者仁心”精神品格,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