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4-03-25
  

  • 全选
    |
  • 唐文静, 罗亚丹, 朱尽染, 文丹, 杨丹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11-217.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脂质过氧化研究淫羊藿苷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ISO,15 mg/kg)、氯沙坦阳性药组(Los, 9 mg/kg),以及淫羊藿苷低剂量组(ICA-L组,15 mg/kg)、淫羊藿苷高剂量组(ICA-H组,60 mg/kg)。采用小动物超声检测仪检测小鼠心功能(EF%、FS%)的变化,计算小鼠心脏指数。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左心室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布鲁士蓝染色观察小鼠左心室组织铁离子的积累。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左心室组织中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GPX4、4-HNE、ACSL4、LPCAT3、TFR1、DMT1的表达。结果 ICA和Los可以改善ISO引起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的降低,减轻ISO所致的左心室组织病理损伤以及铁离子过度积累,抑制ISO所致左心室组织中SLC7A11、GPX4蛋白的下调,4-HNE、ACSL4、LPCAT3、TFR1、DMT1蛋白的上调(P<0.05)。结论 ICA可能通过上调SLC7A11/GPX4轴抗脂质过氧化,减轻铁死亡,改善ISO所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
  • 肖红, 罗婷, 凌虹, 杨会云, 邓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18-224.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苷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阳性药吡菲尼酮组(100 mg/kg)和人参总皂苷(40、80、16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通过气管单次滴注博莱霉素(3 mg/kg)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建模次日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取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形态、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改变程度。检测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水平。结果 气管内单次滴注博莱霉素14 d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明显淤血实变,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明显,肺组织中COLⅠ、IL-6及IL-1β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人参总皂苷及吡菲尼酮能够有效改善模型小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且明显减少肺组织中COLⅠ、IL-6及IL-1β蛋白水平。结论 人参总皂苷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与抑制炎症因子IL-6及IL-1β蛋白水平有关。
  • 田莹, 檀军, 赵帅, 蔡仁莲, 郭建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25-229.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九香虫水煎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Z]GPT2-1),采用最大耐受量法观察九香虫水煎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14 d,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予20 g/kg九香虫水煎液;观察小鼠中毒症状和活动反应,每2天称量小鼠体重,进食进水量。14 d后解剖小鼠,称量器官重量并进行HE染色,收集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无中毒症状和异常活动反应,体重、进食量和进水量、各器官脏器系数、血液ALT、AST、Cre、BUN指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小鼠肝、脾、肾、胃、睾丸、卵巢未见病理性异常。结论 九香虫水煎液MTD(最大耐受剂量)>20 g/kg,无致死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梁恒, 钱军, 刘志鹏, 罗红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30-236+245.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新型氧氮自由基HP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缺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MCAO/R模型组、假手术组、HPN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及HPN给药组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构建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以仅分离右侧颈内动脉的假手术大鼠为对照,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各组脑区半暗带区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大脑皮层中缺氧相关蛋白HIF-1a和VEG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中缺氧相关蛋白HIF-1a和VEGF的表达。结果 与MCAO/R模型组相比,HPN给药组中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大脑皮层中HIF-1a和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PN低剂量组相比,HPN中、高剂量组大脑皮层中HIF-1a和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新型氧氮自由基HP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且随着HPN给药剂量的增加,对神经保护作用越明显,并显著调节缺氧相关蛋白HIF-1a和VEGF的表达。
  • 马金花, 黄佩, 吴柳松, 罗南都, 何志旭, 陈艳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37-245.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三代测序)检测地中海贫血(地贫),了解地贫基因类型、构成比等,为地贫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例就诊于我院门诊可疑地贫的患者,行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查进行地贫初筛,再进一步行三代测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年龄(27.07±5.18)岁。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检出地贫初筛阳性120例(60.0%),进一步行三代测序检出地贫基因阴性36例(30.0%),基因阳性84例(70.0%),其中α地贫47例(56.0%),β地贫34例(40.5%),α/β复合地贫3例(3.6%)。地贫初筛阴性80例(40.0%),行三代测序检出地贫基因阳性28例(35.0%)。三代测序共发现18种基因型,包括8种常规地贫基因检测试剂盒无法检出的类型和4个罕见类型。结论 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能筛出高度疑似地贫的人群,但存在较高的漏诊率,三代测序能明确地贫基因型及检出罕见基因突变,提高地贫检出率,且较常规地贫基因试剂盒检出更多基因型。
  • 吕正钦, 赵宇豪, Mebinone M.Adeyemi, 郭园园, 刘贝贝, 孙巍, 高五岳, 刘建民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46-253+261.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生素对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期间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晚期尿路上皮癌且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7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应用抗生素(A)组和未应用抗生素(B)组,分别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及生存分析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抗生素(A)组患者mPFS为6个月(95%CI:4.92~7.08),与未应用抗生素(B)组的8个月(95%CI:5.67~10.34)相比显著降低(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应用情况是患者PFS(HR=2.11,95%CI:1.17~3.81,P=0.014)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抗生素可以影响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缩短,在临床中应慎重合理应用抗生素。
  • 高陆, 彭志元, 任娜娜, 杨春秀, 赵凌苇, 任明强, 冯永怀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54-261.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院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BSI)病原菌分布及发生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纳入研究的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治疗的223例恶性血病患者BSI病例资料,根据血流感染后是否并发脓毒症休克,分为脓毒症休克和非脓毒症休克组。收集病例的原发病类型,临床表现,病原菌及药敏结果、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否为多重耐药、是否有使用广谱抗生素史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恶性血液病患者BSI并发脓毒症休克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23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出23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42株(59.7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5株、大肠埃希菌75株;革兰阳性菌93株(39%),其中人葡萄球菌28株、表皮葡萄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3株(1.30%),其中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各1株。223例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病例中,发生脓毒症休克25例,死亡16例(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休克和非脓毒症休克组在粒细胞缺乏期(P<0.001)、合理使用抗生素(P=0.007)、多重耐药(P=0.017)、合并心功能不全(P=0.018)、肾功能不全(P<0.001)中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时间≥7 d(OR=3.306,P=0.008)、不合理使用抗生素(OR=2.612,P=0.004)、心功能不全(OR=6.291,P=0.008)、急性肾功能不全(OR=8.419,P=0.002)是恶性血液病BSI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BSI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降低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的措施,包括缩短粒缺期、尽早合理使用抗菌药、纠正心脏及肾功能不全。
  • 陈锐, 王志伟, 赵瑞玲, 张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62-269.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选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OMPI)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新疆某三甲医院ICU 455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OMPI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气管导管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455例患者中135例(29.7%)发生了OMPI,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9.529,95%CI:2.685~33.089)、术后使用ECMO(OR=3.251,95%CI:1.380~7.662)、术前红细胞压积(40%~50%,OR=5.755,95%CI:1.703~19.453)、术前空腹血糖(7.1~11.0 mmol/L,OR=2.415,95%CI:1.717~4.975;>11.0 mmol/L,OR=3.401,95%CI:1.571~7.361)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最低体温(OR=0.283,95%CI:0.214~0.374)为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0.883,灵敏度为86.7%,特异度77.2%。H-L检验显示:χ2=3.848,P=0.871,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较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概率与实际观察形成的概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体外循环术后患者OMPI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能力,对临床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黄麟, 任郁, 金华, 傅红, 余惠英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70-278.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中期前置胎盘患者超声表现及对提早剖宫产的临床决策。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前置胎盘孕妇296例,均行多普勒超声对孕妇产前检测,依据是否为提早剖宫产分为两组,提早剖宫产组(165例)和足月择期剖宫产组(131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超声表现等情况,影响提早剖宫产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指标PI、PS、VI、VIF、IF指标与不良妊娠风险的相关性;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建模组数据集作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利用验证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外部评价。结果 提早剖宫产组的孕妇产前出血和转儿科治疗比例明显高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而新生儿体重、5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P<0.05)。提早剖宫产组的超声指标PI、PS、VI、VIF、IF均高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而RI低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P<0.05)。入院出血、宫颈内口上方胎盘的厚度≥5 cm、怀孕次数<3次、宫颈长度<31 mm、流产史、宫颈受累、PI≥3.14、PS≥25.61、VI≥9.87、VFI≥3.41、FI≥33.52和RI<0.76均为孕妇提早剖宫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PI、PS、VI、VIF、IF从低到高五分位数组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 孕中期前置胎盘患者超声表现对前置胎盘孕妇紧急提早剖宫产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此外,有高危因素者,应该加强围产期管理,避免妊娠不良结局。
  • 沈开丽, 罗敏, 董玄, 张文志, 唐富山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79-291.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H1抗组胺药物(AHs)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常见治疗方案,并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们对国内外8个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检索,检索时间截止为2023年5月,研究方法遵循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方法论框架,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估。结果 从初筛出的8 207篇相关文献中最终纳入70篇文献,共涵盖8种联合治疗方案。67篇文献报告称,2种AHs联合治疗比单一用药更有效;3篇文献表明,2种AHs联合治疗比3种AHs联合治疗或单一用药更加有效和安全。33篇文献得出结论,2种AHs联合治疗比单一AHs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此外,1篇文献发现,3种AHs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更有效,但它与更高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有关。结论 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与单一治疗或3种AHs联合治疗AR相比,2种AHs的联合治疗已显示出优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片是治疗AR最常见的治疗方案。
  • 崔紫阳, 齐颖, 富晶, 宋丹萍, 张京慧, 孙达, 栗芳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92-298.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不合理用药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慢性疾病情况、用药情况、SF-36生存质量评分、医院焦虑抑郁评分(HADS)等资料,对一般资料等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不合理用药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不合理用药率42.4%(386/977),且焦虑、抑郁、CCI高评分占比均高于合理用药患者。老年不合理用药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中(除RP、GH、VT、MH外)PF、BP、SF、RE评分均低于合理用药者,而HAS、HDS评分均高于合理用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不合理用药患者焦虑、抑郁均与SF-36评分中躯体疼痛(OR=1.842,95%CI:1.020~3.326;OR=1.255,95%CI:1.076~2.333)、精力(OR=4.310,95%CI:1.018~18.248;OR=19.453,95%CI:3.633~34.180)、情感职能(OR=1.678,95%CI:1.064~3.682;OR=4.348,95%CI:1.929~9.798)、精神健康(OR=2.009,95%CI:1.799~5.052;OR=4.761,95%CI:1.798~12.606)低评分有关,且CCI评分越高发生焦虑、抑郁风险越高,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合理用药的焦虑、抑郁患者中除CCI评分、SF-36中的精神健康评分外,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不合理用药问题非常普遍,其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生活质量差与老年不合理用药患者焦虑、抑郁密切相关。
  • 王显婷, 杜艺玫, 谭道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99-312.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类成分是绞股蓝中主要有效成分,该类化学成分在人参、三七、西洋参等其他药用植物中也有分布,因其具有抗肿瘤、降血脂血糖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一直是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元部分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存在大量的亚甲基、次甲基信号叠加,其化学结构鉴定难度较大。本文拟对已报道的绞股蓝中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类成分的波谱学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出绞股蓝皂苷元的结构特点及其波谱学特征,为绞股蓝乃至其他药材中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解析提供科学依据。
  • 陈伟, 彭金梅, 聂开瑜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313-322.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其带来的医疗负担不容小觑。纤维化疾病病因涉及创伤、感染、代谢或自身免疫等多方面,研究发现纤维化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但尚未阐明其具体的分子机制。由于蛋白质是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翻译水平探究纤维化疾病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有效的研究方案。本综述基于数据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等)检索文献,回顾近5年关于翻译水平调控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拟通过总结推动人们对纤维化分子机制的认识。我们总结了在翻译的起始、延伸以及终止阶段对纤维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例如翻译起始因子家族的在翻译起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延伸因子在肽链延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识别终止密码子在翻译终止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总结了其他在翻译水平有重要作用的因子,例如微小RNA、转运RNA、小核糖体RNA及长非编码R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