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7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4-02-25
  

  • 全选
    |
  • 王艳阳, 刘婵, 周雪, 张隆泽, 余丽梅,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07-120.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hsa-miR-181a-5p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sa-miR-181a-5p的靶基因、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方法 利用数据库对hsa-miR-181a-5p基因定位,分析其序列保守性和在人类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并将预测交集靶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间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最后利用A549细胞进行hsa-miR-181a-5p转染实验,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步验证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结果 发现基因定位于人类基因组chr1、chr9染色体,成熟序列在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3个数据库交集靶基因有483个,包含PTEN、MAPK8、AKT3等基因,其分布在胞浆等细胞组分,执行蛋白质结合等生物功能,并参与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靶基因富集于MAPK、PI3K-Akt、胰岛素抵抗、癌症中的miRNA等信号通路,其编码的蛋白间形成复杂网络图。实验后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了生信分析的准确性,对预测及富集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撑。结论 hsa-miR-181a-5p在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其将成为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的新靶点。
  • 刘婷婷, 黄志豪, 杨红霞, 张建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21-126.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S组)、哮喘组(AS组)、水飞蓟宾40 mg/kg组(Silybin40组)、水飞蓟宾80 mg/kg组(Silybin80组)、地塞米松组(DEX组)。通过OVA致敏和雾化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AS组、Silybin40组、Silybin80组及DEX组分别以PBS、水飞蓟宾40 mg/kg、水飞蓟宾80 mg/kg及地塞米松2 mg/kg干预。收集各组小鼠BALF,分别行细胞总数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IL-6及TNF-α水平;制备肺组织病理石蜡切片,行HE、AB-PAS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IHC检测肺组织ERK、pERK、SP1、Muc5a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S组小鼠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L-6、TNF-α、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评分、气道黏液物质相对着色面积、肺组织pERK、SP1及Muc5ac蛋白水平均高于NS组(P<0.05),Silybin80组和Silybin40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L-6、TNF-α、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评分、气道黏液物质相对着色面积、肺组织pERK、SP1及Muc5ac蛋白水平均低于AS组(P<0.05),且Silybin80组上述指标的水平均低于Silybin40组。结论 水飞蓟宾干预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SP1信号通路有关。
  • 罗亚丹, 丁瑞雪, 鲍宇翔, 吕俊远, 杨丹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27-134.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XNT)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干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从TCMSP、Symmap数据库中检索YDXNT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血管内膜增生的疾病靶点,并对YDXNT与血管内膜增生的靶点取交集。利用Cytoscape软件对交集基因构建“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并可视化,应用Metascape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CytoNCA插件获取核心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采用球囊损伤法制作大鼠血管内膜增生模型,给予YDXNT干预。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组血管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增生血管中核心靶蛋白的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YDXNT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等药理成分作用于血管内膜增生关键靶点AKT1(蛋白激酶B的一种亚基),HE结果显示YDXNT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中AKT、p-AKT(Thr308)蛋白较假手术组表达增高,YDXNT给药组较模型组AKT、p-AKT(Thr308)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YDXNT可通过调控AKT表达及其磷酸化进而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作用。
  • 刘肸琳, 龙朴泽, 黄云美, 罗春英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35-144.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在肝癌细胞中调控m6A水平,影响长链非编码(lncRNA)LINC01465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机制。方法 利用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ETTL3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用Western blot、RT-qPCR分析验证METTL3在细胞、组织中的表达;用m6A比色法验证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m6A水平;敲低METTL3后进行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研究METTL3对肝癌增殖转移的调控作用;转录组RNA m6A甲基化测序确定METTL3的下游调控基因LINC01465。RT-qPCR验证沉默METTL3后LINC01465的表达量,以及LINC01465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METTL3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明显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高表达的METTL3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METTL3影响LINC01465的m6A水平及其表达量来促进肝细胞癌的发展进程。结论 METTL3可通过m6A依赖的方式来影响LINC01465的表达水平,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转移,METTL3可能成为肝癌预后及治疗的靶向标志物。
  • 李本根, 朱焓, 付梓峰, 李成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45-151.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酶化石复合菌粉抑制大鼠肾脏草酸钙结石形成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24只SPF级、10周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饮水和饲料,n=6)、模型组(1%乙二醇饮水,n=6)、枸橼酸氢钾钠治疗组(1%乙二醇饮水+枸橼酸氢钾钠0.9 g/kg灌胃,n=6)和酶化石复合菌粉治疗组(1%乙二醇饮水酶化石复合菌粉0.4 g/kg灌胃,n=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第0、28天血清中的尿素、肌酐和Ca2+浓度,以及尿液中的草酸、Ca2+浓度;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F-κB p65、STAT3、TNF-α、IL-1β表达;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指标。结果 HE染色结果证实模型组肾小管管腔内充满草酸钙结晶;与模型组比较,酶化石复合菌粉治疗组和枸橼酸氢钾钠组肾小管草酸钙结晶大量减少。第0天尿液Ca2+和草酸及血清中的尿素、肌酐、Ca2+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第28天尿液Ca2+、草酸及血清中的尿素、肌酐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酶化石复合菌粉治疗组、枸橼酸氢钾钠组的尿液Ca2+、草酸及血清中的尿素、肌酐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AT、GSH-Px和SOD指标水平下降,而MDA指标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酶化石复合菌粉治疗组和枸橼酸氢钾钠组中CAT、GSH-Px和SOD指标水平升高,而MDA指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NF-κB p65、STAT3、TNF-α、IL-1β在组织中的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酶化石复合菌粉治疗组和枸橼酸氢钾钠组中NF-κB p65、STAT3、TNF-α、IL-1β表达降低(P<0.05)。结论 酶化石复合菌粉能够降低尿草酸、Ca2+含量,增强抗氧化应激,具有抑制肾结石形成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 王金孟, 杨智宇, 雷浪, 李厚轩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52-158.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同种异体的Bio-Gene和异种的Bio-Oss骨修复材料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植骨术在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牙周基础治疗后仍有骨下袋缺损的牙周炎患者34例进行研究,行GTR联合植骨术的牙周再生手术,分为两组:Bio-Gene组(n=16)和Bio-Oss组(n=18)。比较两组牙周再生术前(T0)和术后12个月(T1)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牙龈退缩(GR)、探诊出血(BOP)、牙齿松动度(TM)、骨缺损深度(BD)、骨内缺损深度(IBD)、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及骨缺损角度(α)。结果 与T0相比,T1期两组的PD、CAL、BOP、TM、BD、IBD及RBH均有显著改善(P<0.05); T1期两组相比,Bio-Gene组的BD和RBH差异显著优于Bio-Oss组(P<0.05)。结论 Bio-Gene和Bio-Oss骨移植材料在短时间内均能有效改善牙周骨内缺损。值得注意的是,在降低影像学骨缺损深度方面,Bio-Gene相较于Bio-Oss表现更为优越,为牙周骨内缺损的治疗及临床应用提供新的证据。
  • 谢立, 刘小清, 赵纯风, 刘文村, 刘衡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59-168.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并验证一项列线图模型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30 d临床结局情况。方法 采用双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按时间顺序将中心1的患者(n=431例)分为训练队列(n=305例)和内部验证队列(n=126例),中心2的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n=108例)。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对患者30 d的临床结局进行评估,mRS≤3为预后良好,mRS>3为预后不良。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和CT平扫征象应用随机森林(RF)筛选出重要因素,重要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来建构临床模型。提取患者平扫CT影像组学的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出最优特征集,并对特征集进行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从而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独立危险因素联合Radscore共同建立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结果 列线图模型由血肿部位、血肿体积、破入脑室、中线移位、GCS评分及Radscore预测因素构成,其在训练队列曲线下面积(AUC)为0.89,在内部和外部验证队列AUC分别为0.86和0.82。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在训练组队列中P=0.944,在内部验证队列中P=0.540,在外部验证队列中P=0.171。决策曲线分析(DCA)表明,列线图的阈值概率在(0.10~0.90)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最佳截断概率为0.33。结论 列线图模型能有效的预测HICH患者30 d的临床结局情况,有一定临床诊疗指导价值。
  • 吕俊远, 黎卓璐, 李颖, 邹晓锋, 陈均, 陈胜元, 余秋平, 傅小云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69-173.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三都水族自治县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病现状,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孕妇的病历资料,均具有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及年龄、孕周信息,分析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特征。结果 2018年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11.23%(1 028/9 154),单因素分析显示低甲状腺素血症与孕龄相关,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孕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妊娠是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2.184,P<0.01),孕中期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2.470,P<0.01)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OR=2.680,P<0.01)的风险升高。结论 三都水族自治县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为常见,需建立地区特异性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参考区间确立诊断标准,同时加强孕期甲状腺功能监测并予以及时干预,以降低妊娠不良事件风险、促进妇幼健康。
  • 康艳艳, 薛萍, 和旭丽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74-179.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5(Apo A5)、脂肪因子Alarin、补体C5a(C5a)在单纯肥胖儿童高胰岛素血症(HINS)中评估价值及意义。方法 根据是否有HINS将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302例单纯肥胖儿童分为HINS组、无HINS组,比较两组基线数据与血清Apo A5、Alarin、C5a水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NS组有糖尿病家族史患儿占比及FINS高于无HINS组(P<0.05);HINS组Apo A5低于无HINS组,Alarin、C5a高于无HINS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o A5与FINS呈负相关(r=-0.759,P<0.05),Alarin、C5a与FINS呈正相关(r=0.816、0.829,P<0.05);Apo A5与Alarin、C5a呈负相关(r=-0.841、-0.827,P<0.05),Alarin与C5a呈正相关(r=0.860,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Apo A5、Alarin、C5a仍与单纯肥胖儿童HINS呈显著的相关性(P<0.001);Apo A5、Alarin、C5a评估HINS的AUC依次为0.705、0.725、0.717,Apo A5+Alarin+C5a评估HINS的AUC最高为0.932,敏感度为79.17%,特异度为94.17%(P<0.05)。结论 Apo A5、Alarin、C5a是单纯肥胖儿童HINS独立相关影响因素,联合检测三者水平有望成为预测HINS的一个有效方案,三者或可为儿童肥胖及HINS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 童青青, 刘小会, 龙建梅, 李丽, 潘小莹, 高绘明, 周满红, 冯永贵, 李顺佳, 胡汝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80-187.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贵州省医务人员心肺复苏(CPR)知信行和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和目的抽样法选取贵州省医务人员,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 198名医务人员进行在线调查。使用SPSS 29.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贵州省医务人员CPR知信行和自我效能得分率分别为91.8%、95.1%、93.4%和86.2%,其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得分最低。知信行和自我效能四者之间呈正相关(P<0.01)。路径分析显示,年龄、医院级别、个人健康状况、听说过AED、实施过CPR、参加过CPR培训、文化程度、职称和会使用AED会直接影响知识;文化程度和知识会直接影响态度;态度和自我效能会直接影响行为;医院级别、实施过CPR、会使用AED、性别、知识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P<0.05)。结论 贵州省医务人员CPR知信行和自我效能水平整体较高,AED培训有待加强。知信行和自我效能影响因素众多,建议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复训,全面提升医务人员CPR知信行和自我效能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急救能力。
  • 高开银, 向小兵, 冯凯凯, 李程鹏, 曹广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88-193.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在脊柱结核术后翻修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例脊柱结核术后内固定断裂松动患者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病椎稳定性,并使用相应评分体系及影像学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腰背部VAS评分显示疼痛明显缓解,Frankel评分显示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CT显示人工椎体植骨以及侧方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3D打印人工椎体可用于脊柱结核术后翻修,重建患者病椎稳定性。
  • 王妮, 程佳佳, 高丽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94-200.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先天性疾病、骨折或肿瘤等形成的严重骨缺损一旦超过机体的自愈能力,将导致形成难以愈合的骨缺损。而由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支架能模拟天然骨细胞外基质,它不仅提供了利于细胞黏附、增殖及迁移的有利环境,而且能作为载体使支架,具备抗菌、抗炎、促成骨分化等功能。本文阐述了用生物活性分子、药物、无机生物材料等改性静电纺丝支架在骨组织再生工程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为骨组织再生创建新型骨再生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 肖行, 张宏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201-210. https://doi.org/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4.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外科麻醉领域的进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这种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多数THA患者术后承受着中到重度的疼痛,不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甚至发展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的镇痛方法包括椎管内镇痛、区域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镇痛以及口服或静脉注入镇痛药物等。近年来,在超声可视化工具的辅助下,区域麻醉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对THA目前采用的镇痛方式与快速康复相关指标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探索最佳的镇痛方案以促进医疗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