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地质资源类专业课四维度、三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沉积学”为例
袁静, 操应长, 鄢继华, 王冠民, 王艳忠, 王健, 梁超
中国地质教育. 2024, 33(03): 40-44.
https://doi.org/10.16244/j.cnki.1006-9372.20240926.001
摘要
(6)
可视化
收藏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沉积学”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四维度、三层次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探究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高阶课程目标。四维度是指线上线下混合、实体虚拟结合、课堂内外汇合、继承创新融合的四维一体教学方式。三层次是指以高质量完成教学大纲为基础(知识)、以激励探究性学习为阶梯(能力)、以培养创新能力(素质)为顶层目标的三层次递升式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Select
课程思政赋能地质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李亚林, 张静, 王根厚
中国地质教育. 2024, 33(03): 92-96.
https://doi.org/10.16244/j.cnki.1006-9372.20240926.013
摘要
(3)
可视化
收藏
地质学拔尖人才培养对我国科技强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专业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针对国际地球科学发展和我国资源、能源、环境发展战略对地质学拔尖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地质学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并实施了以“理想信念、责任使命、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为核心内容且具有鲜明地质学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
Select
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设计——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
李全, 林爱文, 刘殿锋, 陈奕云
中国地质教育. 2024, 33(03): 114-118.
https://doi.org/10.16244/j.cnki.1006-9372.20240929.001
摘要
(7)
可视化
收藏
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既与庐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不符,也影响了实习内容的完整性。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为例,首先将人文地理部分的实习定位为教师深度参与的全学科融合研究性实习,然后从实习内容、路线、流程、评价等方面,对庐山人文地理实习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设计。研究结果有利于武汉大学庐山地理实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其他高校庐山实习提供参考。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3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2025年, 第3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