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2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5-01-25
  

  • 全选
    |
    遗传育种
  • 杨阳, 王煜舒, 叶翠芳, 李广, 周彬, 欧四海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4.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充分发挥青年牛产犊后的产奶潜力,研究出生、配种及妊娠等不同阶段对其产后泌乳性能的影响。 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新疆石河子2个规模化奶牛场中青年牛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妊娠日期、产犊和所产犊牛体质量以及产后产奶量等信息,分析青年牛出生体质量、妊娠日期、世代间隔等因素与其产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 结果 青年牛的出生体质量、配种体质量及妊娠日龄和世代间隔等因素均对其产后泌乳性能均产生显著影响,呈正相关(P<0.05。出生体质量在37 kg以上、配种体质量达到410 kg,妊娠日龄超过438 d以及世代间隔711.16 d以上的青年母牛产后头胎次泌乳量相对较高。 结论 应加强青年母牛妊娠期的营养管理,同时合理控制配种体质量和妊娠时间,并优化世代间隔。

  • 朱新培, 高玉琼, 赵家才, 毛翔光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5-8.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解决云南高原地区鸡精液冷冻保存质量差的问题,优化鸡精液冷冻保存的技术流程。 方法 选用茶花二号和云岭红种公鸡精液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成分的精液稀释液、不同比例的抗冻剂及冷冻方法的保存效果,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姬姆萨染色法和伊红染色法检测鸡精液的冻后活力、顶体完整率、畸形率。 结果 基础液配方2液、3液和7液效果较好;GL+10%卵黄和DMSO+20%卵黄的冻精活力显著优于DMA+20%卵黄、EG+15%卵黄,分别为34.1%、31.6%、27.4%、19.9%,精子顶体完整率差异不显著;应用程控仪和大口罐冷冻其精液的冻后活力、顶体完整率、畸形率差异不显著。 结论 应用程控仪采用添加葡萄糖、乳糖及柠檬酸钠为基础液,添加防冻剂EG+15%卵黄和DMSO+20%卵黄制作冷冻精液为佳

  • 饲料营养
  • 沙曜, 段新慧, 李屏贤, 李想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9-14.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野生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作为优质牧草资源的药用及饲用价值,为山蚂蝗属植物在饲喂动物和推广利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近20年的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不同种质的山蚂蝗属植物资源现状、遗传多样性、化学成分及饲用价值研究进展。 结果 山蚂蝗属种质资源具有丰厚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饲用潜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用途广泛、营养价值较高,是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一种豆科牧草,适合作为新型饲料资源在动物养殖中应用。 结论 应加强引种驯化、选育优质的山蚂蝗属种质资源、发掘更全面的饲用价值并科学合理利用,实现其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

  • 刘春青, 魏海峰, 赵桂省, 亓宝华, 徐云华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5-17.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马铃薯茎叶以缓解我国饲料原料严重紧缺的压力。 方法 对马铃薯茎叶的营养成分、影响马铃薯茎叶饲料化的因素及其在猪、牛、羊、兔等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添加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混贮等方式可促进马铃薯茎叶饲料化。 结论 马铃薯茎叶可作为非常规饲料进行开发利用,应用于养殖生产中,不仅可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降低饲料成本和环境污染,也可缓解饲料原料严重紧缺的压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更好的发展。

  • 张积荣, 张国庆, 李涛, 刘宜勇, 陈春华, 王博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8-21.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半胱胺锌(zinc cysteine)在动物营养学与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提升动物生产性能与健康状态。 方法 基于半胱胺锌的性质,综合分析其在动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果 半胱胺锌作为一种含有半胱氨酸和锌的复合物,具有高稳定性,能有效传递营养素。它不仅能促进动物生长、优化肉质与奶质品质,还能增强动物免疫力。通过调节动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半胱胺锌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与骨骼发育,有效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剂量优化、长期效应评估及与其他饲料成分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结论 半胱胺锌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其应用策略,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优化使用方法,着力开发新型衍生物,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拓宽半胱胺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领域。

  • 养殖生产
  • 张小娟, 赵智轩, 普布潘多, 扎西达瓦, 尼措, 索朗崩措, 巴桑卓玛, 李坤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22-27.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牦牛是高原地区重要的家畜,其健康养殖对当地经济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牦牛面临多种疾病的威胁,促使养殖者关注中草药的应用。中草药以其独特的成分和功能,能够有效改善牦牛的健康,提高抗病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性能,为此,本文综述了中草药在牦牛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中草药在抗菌、促进生长和疾病防治方面对牦牛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然而,中草药的应用仍面临剂量不明确、效果不稳定以及对比研究不足等问题。中草药在牦牛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需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优化剂量配方、探索综合养殖模式、建立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体系,以推动其在牦牛健康养殖中的有效应用。

  • 唐吉娟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28-30.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养殖场新生犊牛的成活率与育肥效率,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养殖实践经验,结合大量的研究资料,总结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营养调控措施。新生牛犊生理发育特殊,消化系统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措施,以促进犊牛的健康发育。在养殖中,需加强犊牛的接生管理和哺乳期、断奶期、育肥期的饲养管理;需加强各类疾病的防控,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需做好常规饲料的科学搭配以及添加剂的使用工作,促进犊牛的健康与快速育肥。

  • 马海燕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31-33.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和推动肉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养殖经验的总结,从遗传、营养、管理3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影响肉牛繁殖能力的因素。在遗传因素方面,不同品种的肉牛繁殖特性存在差异,优良品种具有繁殖优势,而遗传缺陷可能引发繁殖障碍。营养因素中,适宜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优质的饲料和均衡的营养对繁殖至关重要。管理因素包括先进的繁殖管理技术如准确的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有效的疫病防控与健康管理以及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科学的群体管理。遗传、营养、管理是影响肉牛繁殖能力的关键因素。养殖者应重视品种选择,加强营养调控,优化饲养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以提高肉牛的繁殖能力,实现肉牛养殖业的高效、稳定发展。

  • 黎一婵, 蔡青霖, 覃佩坤, 李杰, 吴建坤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34-37.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推广进程,可助力现代渔业健康发展,实现渔业经济任务目标。为全面了解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苍梧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现状、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苍梧县流域地区年降雨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大力发展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政策支持力度大,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得到一定发展,但开展清理西江干流苍梧段非法网箱大行动后,导致县域渔业产量急速下滑,渔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针对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思路:提高渔业转型升级发展定位、重点发展县域陆基圆池养殖基地、降低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能耗及推动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等,以期为梧州市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陈仕猛, 徐章琼, 贺成龙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38-41.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智能监管技术在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影响,从而给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案例分析,详细探讨现有的粪污处理技术以及智能清粪系统、清粪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数据对这些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智能监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规模化养殖场的清粪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智能清粪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优化了粪污处理过程;清粪机器人提高了养殖场的自动化水平;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大幅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总之,智能监管技术为规模化养殖场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环保的粪污处理方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疾病防控
  • 郭广玲, 任忆秋, 赵成莹, 侯国生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42-45.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不同剂量大柴胡汤加味联合亚硒酸钠VE粉对猪黄膘病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中兽药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试验对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某生猪养殖场自然感染黄膘病的患猪(110日龄左右,(47.1±1.21) kg)20头,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和试验D组),每组5头患猪,试验A、B、C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40、60、80 g/d)大柴胡汤加味散和100 g亚硒酸钠VE粉,试验D组只给患猪喂服100 g亚硒酸钠VE粉,10 d为1个治疗周期,试验期15 d,对猪黄膘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给药第5天,4组患猪治愈率相同,均为60%;给药第10天,试验C组患猪治愈率最高,为100%;停药后第5天,4组患猪均治愈率均为100%。与试验D组相比,试验B组和试验C组患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显著提高13.22%和16.68%,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3.43%、4.39%。试验C组患猪的料肉比较试验A组和试验D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0.31、0.53。 结论 大柴胡汤加味的剂量为80 g/d时联合100 g亚硒酸钠VE粉治疗猪黄膘病效果最佳,且可以改善患猪的预后生产性能。

  • 王秀东, 李娜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46-51.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重要病原体流行与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齐齐哈尔地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齐齐哈尔不同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发病牛的鼻拭子样本594份,应用PCR检测样本中携带的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体,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594份鼻拭子样品中共有209份样品携带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体,其中牛支原体检出率为33.01%、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为15.79%、溶血性曼氏杆菌检出率为16.75%、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检出率为15.79%、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出率为20.57%。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27株、溶血性曼氏杆菌26株。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三重耐药菌株占比分别为51.85%和38.46%,四重耐药菌株占比分别为22.22%和23.08%,五重耐药菌株占比分别为22.22%和15.38%,六重耐药菌株占比分别为3.70%和23.08%。 结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菌株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 王荣琼, 刘永张, 邹丰才, 王云, 保志鹏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52-55.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调查树鼩消化道寄生原虫感染情况,评价其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方法 分别于2024年5月18日和7月20日从昆明某实验动物养殖基地所饲养的树鼩中随机选取108只,逐只采集其新鲜粪便样品,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溶液漂浮法和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对消化道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了树鼩的饲养环境,分析了环境卫生状况、饲养密度对感染率的影响。 结果 在圈养条件下人工驯养的树鼩感染原虫主要是鞭毛虫,感染情况非常严重,平均感染率为85%(92/108)。接触污染源、饲养密度过高可能导致树鼩的免疫力下降,使其更容易感染鞭毛虫。 结论 树鼩的饲养环境是造成消化道原虫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当改善饲养环境,加强卫生管理,才能降低树鼩鞭毛虫感染的风险。

  • 昭辉, 张永富, 刘洋, 贺莉, 李冰洁, 贺慧超, 王嘉乐, 靳斌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56-60.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前来就诊的高龄京巴犬腹部肿物进行有效诊治,以期为类似病例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病理组织学方法进行诊断,并结合诊断结果进行综合性治疗。 结果 该患犬诊断为乳腺肿瘤。通过手术成功切除乳腺肿瘤,病理学诊断为高级别导管内原位癌。术后进行系统治疗,3个月后复发,DR影像显示为癌转移。 结论 平时应多观察犬的身体状况,发现异样及时到正规动物医院就诊,乳腺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治愈率。

  • 王雨霜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61-64.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生猪养殖中一类常见的疾病,患病母猪会表现出发情异常、卵巢、阴道和子宫炎症、流产、死胎、弱仔等生殖系统症状,以及高热、食欲下降等多种全身性症状。这类疾病的诱因复杂多样,与遗传、营养以及环境管理等多种因素相关。与传统西医相比,中兽医治疗讲究整体性和平衡理论,并且不易产生毒副作用。中兽医认为这类疾病是由于疫毒侵袭、正气受损所致,需要从调理肾气、舒活经血、提高免疫力和加强饲养管理等方面入手,合理运用中草药方剂,综合防治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针对于母猪发情异常、卵巢囊肿、黄体持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繁殖障碍综合征,可采用相对应的中草药方剂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副作用产生。

  • 倪成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65-68.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轮状病毒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猪轮状病毒感染病例不断增多,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并提出科学饲养、仔猪日常保健、中西医药物和疫苗免疫等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猪轮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 文一钦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69-71.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喘气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本文从病原学与微生物组学、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探索发病机制,多角度分析其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揭示中西医联合治疗在猪支原体肺炎中的显著效果,通过精准治疗、中药提取物应用以及中医外治法的创新应用,有效提升了治疗效率,降低了疾病对猪群的影响,不仅为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 张容萍, 付航, 张海楠, 马娜, 何德银, 李亚波, 张平, 杨子江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72-76.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23年4月,云南省普洱市某肉牛养殖场部分牛先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流涎、体温升高等症状,并陆续出现死亡的情况。为查明病因,开展现场调查并采集症状明显的病牛口鼻棉拭子、全血和病死牛组织样品,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病死牛肺脏出血、肉样变、伴有肺气肿,肝叶质地变脆,肾脏淤血、肾乳头肿胀,心包积液、脂肪变性,睾丸肿大等。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病牛口鼻棉拭子及病死牛组织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支原体核酸检测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支原体核酸检测为阳性。通过采取对因、对症治疗,严格消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该牛场病情得以控制并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 刘平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77-79.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垂脱症是养牛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病牛的临床表现有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脱垂至阴门外,这不仅会造成牛只的轻度不安、强烈怒责、食欲不振,影响牛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影响牛只的繁殖能力。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做好助产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产后护理等,降低牛只子宫垂脱症的发生率,促进养牛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 李爱萍, 王华, 马超, 孔新利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80-82.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平凉红牛规模场布鲁氏菌病净化,为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提供健康畜群保障,集成布鲁氏菌病净化关键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笔者从基层布鲁氏菌病防控实际和净化工作经历出发,开展实地调查、示范推广和总结应用,结合防控的最新要求和最新成果,坚持学术与实用并重原则,对布病净化实践中的措施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布病净化的关键技术切合实际,在规模牛场只要严格按照布病净化技术路线,落实净化关键措施,净化成效显著。规模场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关键在于构建假定健康牛群,优化布病监测方法,配合做好阳性畜强制隔离与处置,加强消毒灭源和调运监管,强化人流和物流管理以及技术服务与宣传培训,抓好牛场技术措施的综合防控和生物安全管理,逐步推进实现净化。

  • 张平, 齐淑新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83-85.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羔羊黄白痢是养羊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肠道疾病,病羊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泻、虚弱无力、食欲不振等,不仅减缓了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还会严重降低羔羊的成活率,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疫苗免疫,可以选择三联四防疫苗或者五联疫苗对妊娠母羊进行肌肉注射,降低羔羊出生后黄白痢的发病率,促进养羊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 梁玉颖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86-88.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羔羊营养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由胎儿期、哺乳期及生长发育期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引起。该病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若不及时防治,将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下降。本文分析了羔羊营养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系统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与治疗方案。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合理补充营养以及优化环境卫生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羔羊营养性贫血,为提升羔羊养殖效益提供依据。

  • 何萍, 范荣俊, 颜安鹏, 张颖, 李勇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89-92.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患病鸡临床症状主要为鸡冠、肉髯苍白,贫血,腹泻,生产性能明显下降(进行性消瘦、减蛋等);病理剖检发现病鸡全身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肝肾、淋巴器官肿大,输卵管及浆膜、胃肠道浆膜和肠系膜等多处有出血点,经产蛋鸡卵黄破裂等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寄生虫学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查法2种进行确诊。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场舍环境控制、卫生防疫管理、消灭终末宿主(库蠓、蚋等媒介昆虫)、药物预防保健和治疗等措施进行防控,效果良好。

  • 窦洪洁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93-96.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鸡淋巴白血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在养禽业中广泛流行,对家禽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疾病主要影响鸡群,尤其是肉鸡和蛋鸡,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鸡淋巴白血病的流行症状、易感动物、传播途径、诊断方法以及防控和治疗措施。通过综合的生物安全管理、疫苗研发和遗传控制等方法,可有效减少该病的传播和发生。

  • 王心蜜, 袁泉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97-100.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鸡场和个体养殖的不断扩张,鸡球虫病的威胁日益加剧。本文对鸡球虫病的病原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药物治疗、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免疫力等防治措施,以期为鸡球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 马晓红, 马海燕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01-103.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细菌性疾病,该病会导致心包炎、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发病率高达30%~60%,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对健康养殖不利,中草药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因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无耐药性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本文重点综述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 梁日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04-107.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严重危害鸡群健康和养殖场经济效益。其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导致鸡群食欲下降、萎靡不振、拉白痢,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导致鸡群大量死亡。本文对鸡白痢的病原体、发病原因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预防及利用微生态制剂等方法对鸡白痢进行有效防治,为鸡群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 张梦馨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08-112.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探讨犬类外耳炎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防治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犬类外耳炎提供帮助。 方法 通过对河南泌阳县某兽医门诊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接诊的犬外耳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对其临床症状、发病因素、治疗措施及防治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研究发现,犬类外耳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炎热夏季最为高发,占全年的60%,寒冷冬季最低,占全年的6.7%,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犬类外耳炎在犬类的幼犬时期发病率最高,占60%,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该病的发病率与犬类性别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对于耳朵内有毛发和长耳朵下垂及外耳道畸形犬类,发病率明显高于短耳朵立耳犬且外耳道发育正常犬类;另外,自身免疫问题、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结构性病变、接触过敏原或者遗传性过敏都会导致犬类外耳炎的发生。 结论 犬类外耳炎病因复杂,不易确诊,易复发,给很多犬类饲养爱好者带来了麻烦和一定的经济负担。准确掌握其发病规律及特征,科学诊治,给犬类提供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到定期驱虫、合理清洁、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食用包含过敏原的食物、及时去正规诊所诊治等都能对犬类外耳炎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 管理前沿
  • 郗晓龙, 栾延康, 刘青源, 余洋, 刘淑梅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13-116.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估红外测温技术在非洲猪瘟(ASF)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其与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后的表现,以提升体温监测和疾病预警的效率。笔者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设备部署策略,评估了该技术结合AI后的效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结果显示,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快速检测体温异常,结合AI技术后其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发现多起体温异常案例。然而,设备成本和环境影响仍是主要限制因素。红外测温技术在ASF防控中展现出显著潜力,为猪群体温监测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未来,结合更多智能化手段有望实现全面的疾病防控管理。

  • 吴恒, 王松, 刘开崇, 王明进, 江兴美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17-121.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推进贵州省毕节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介绍了毕节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毕节市肉牛产业发展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饲草优势、种源优势、政策优势,指出了毕节市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繁育体系不够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饲草料供给存在短板、产业品牌竞争力不强,提出了毕节市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构建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构建优质肉牛饲草饲料体系、构建优质肉牛疫病防控体系、构建优质肉牛屠宰加工体系、构建优质肉牛市场营销体系、构建优质肉牛政策支撑体系。

  • 路洪岩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22-125.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改善畜禽养殖污染环境治理情况,本文以贵州黔南州为例,分析了当地畜禽养殖粪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重点总结了发酵床垫料技术改良的路线、主要参数,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建设的标准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最后从提高污染防治意识、完善地方性法规政策、加快粪污处理技术研究以及加强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优化路径,为促进黔南州畜禽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

  • 张占春, 余欣, 余俊, 林玉婷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26-129.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全面了解福建省三明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现状,发现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建议,笔者通过调查、现场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基础对三明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三明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水平虽然处在福建省前列,但局部也存在消纳地不足、监管难等问题。针对三明市畜禽粪污治理制约因素,提出科学养殖、种养结合、环保技术更新等措施,以期为三明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 董诗硕, 杨德明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30-132.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畜牧业是德宏州稳固边疆经济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为全面了解德宏州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德宏州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和良好的生猪产业发展基础等优势,但生猪产业发展仍存在投入不足、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规模化程度低、动物防控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尽快研究出台生猪发展意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持续开展养殖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粪物资源化利用;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能繁母猪;搭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 唐芳玲, 黄鑫, 袁永莉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33-136.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推动江苏省淮安市畜牧兽医基层防疫体系高质量发展,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咨询以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等方式,对淮安市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现状和发展瓶颈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淮安市畜牧兽医防疫人员有效保障了疫苗的免疫接种和疫情稳定控制,有力提升了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和产业安全发展水平,有力支撑了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但是存在法律宣传推进不深入、基层畜牧兽医条件不完善、防疫队伍建设不力和政策保障不到位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加强畜牧兽医基层队伍建设和管理,做好法律宣传和技术指导支撑工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县区及乡镇的基础设施设备水平,提高专业素质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水平,加强疫病综合防治、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 教学研究
  • 严易, 高俊波, 杨帆, 朱锋钊, 段俊红, 张华琦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37-142.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OBE教学理念的《牛生产与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路径,培养贵州山地养牛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方法 分析国内外OBE理念实践研究现状,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省级优质课程《牛生产与综合实训》为例,从课程思政、课程结构、技能需求、分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体系、诊断改进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回答“让学生获得什么”“为什么要取得”“如何帮助学生取得”“如何评判学生获得”等问题。 结果 OBE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学生月平均成绩提升12.3%,课堂参与度提升28.2%,技能考核1次过关率达92.7%。 结论 应用OBE教学理念的《牛生产与综合实训》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增值性评价、分层教学奠定了基础,但如何进一步有效应用OBE理念设计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有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运用OBE教育理念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永远在路上。

  • 孙留霞, 袁文菊, 李嘉, 孙灵灵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43-146.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路径,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培养“一懂两爱”的新型农牧人才。 方法 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优化实践育人模式。 结果 通过创新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专业建设硕果丰富,“三教”改革效果明显。 结论 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三农”意识的畜牧兽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行业发布
  • 养殖与饲料. 2025, 24(01): 147-150. https://doi.org/10.13300/j.cnki.cn42-1648/s.2025.0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