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H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

田珅, 李婉君, 曹钰莹, 许立慧, 任建鸾, 汤芳, 戴建君, 薛峰

畜牧与兽医 ›› 2025, Vol. 57 ›› Issue (01) : 57-65.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H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

  • 田珅, 李婉君, 曹钰莹, 许立慧, 任建鸾, 汤芳, 戴建君, 薛峰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 T3SS)作为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在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scH位于T3SS1基因座中,功能未知。为探究vsc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副溶血弧菌POR-1菌株的基础上构建vscH缺失株ΔvscH及回补株CΔvscH,比较各菌株在生物被膜形成、细胞毒性等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3SS1效应蛋白的分泌量及其在HeLa细胞中易位量;通过GST-Pull Down试验鉴定与VscH相互作用的T3SS1相关蛋白。结果:与POR-1菌株相比,缺失株ΔvscH在生长性能上无明显差异,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同时对HeLa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下降;vscH基因的缺失使效应蛋白VopR、VopS和胞外针结构蛋白VscI的分泌显著减少,同时使VopR和VopS在HeLa细胞内易位量显著下降;GST-Pull Down试验发现VscH与一种位于T3SS1的ATP酶VscN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表明,vscH基因影响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参与T3SS1介导的毒性作用,同时对T3SS1效应蛋白的分泌和易位发挥重要功能。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 Ⅲ型分泌系统 / vscH / 分泌 / 易位

中图分类号

TS20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田珅, 李婉君, 曹钰莹, 许立慧, 任建鸾, 汤芳, 戴建君, 薛峰.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H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25, 57(01): 57-65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893)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