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3年, 第55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 全选
    |
  • 彭珍珍, 张晓婷, 郭玛丽, 袁朝海, 蔡亚非, 张威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构建我国部分马、驴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DNA条形码数据库,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以全国不同区域的8个马和3个驴品种共计149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以CYTB为候选基因,构建DNA条形码数据库,并与前期获得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和16S rRNA(16S)基因的DNA条形码进行对比,对我国部分马、驴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共生成了CYTB DNA条形码1 271条,经分析,CYTB、COⅠ和16S的GC含量范围分别为44.4%~47.0%、38.3%~47.0%和40.9%~42.6%。对比后发现CYTB基因拥有最多的单倍型序列,在3个基因中表现出更多的多态性位点数,且单倍型多样性更高。编码蛋白的CYTB和COⅠ基因的第3位密码子突变率更高,保守性最小,而非编码蛋白16S基因中3位密码子突变率没有显著差异。CYTB和COⅠ蛋白序列的氨基酸含量不同,CYTB中含量最多的3个氨基酸为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COⅠ为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在CYTB和16S条形码中,无论是在物种水平上还是在亚种水平上,种内和种间距离都出现重合现象,而马和驴的COⅠDNA条形码在种内/种间遗传距离上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隙,更适合进行物种进化分析。综上,构建的CYTB DNA条形码含有较多的遗传信息,结合COⅠ和16S基因进行马、驴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马猛, 王克华, 曲亮, 窦套存, 郭军, 王星果, 胡玉萍, 卢建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8-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AA)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7周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长度和重量,探究不同生长速度的白羽肉鸡肠道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3种不同长速肉鸡的肠道性状在1~7周龄均有随周龄增加而增加趋势,wod188肉鸡2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长度、回肠长度、空肠重量、3周龄时的盲肠长度、5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重量,wod178肉鸡5周龄时空肠长度、2周龄时的回肠重量和AA肉鸡2周龄时盲肠重量的生长强度最大,对应的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88.60%、33.68%、58.64%、34.76%、53.81%、28.48%、75.00%和81.01%。4个品种大部分肠道性状测定值在7周龄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1~5周龄(P<0.05)。1~7周龄时,wod188肉鸡和AA肉鸡大部分肠道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wod168肉鸡和wod178肉鸡(P<0.05)。综上,肉鸡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长度和重量、空肠和盲肠的重量均在2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蛋鸡血缘占比越高,生长速度越慢,肠道性状的长度和重量越小。
  • 苏展勤, 周隽, 邵宝全, 魏趁, 邱定杰, 张哲, 张豪, 李加琪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基因组选择中(GS),相比单性状模型,多性状模型有诸多优势:可以利用到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信息,提高预测可靠性;当直接选择主要性状效果不佳时,可通过选择与其遗传相关较高的次要性状来提高主要性状的预测可靠性;当个体缺失某个表型的记录时,可以参与到遗传评估中。本研究旨在评估最佳无偏线性预测(BLUP)与一步法基因组选择(ssGBLUP)两性状模型相比单性状模型的选择实施效果,为应对现实中个体可能缺失部分性状观察值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于2012—2019年的2 132头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利用DMU(v 6.0)软件中的单性状与多性状模型(BLUP,ssGBLUP)基因组选择方法探讨了验证群中不同比例的表型个体对生长性状(达100 kg体重时的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预测可靠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的验证群表型个体比例,单性状ssGBLUP对性状的预测可靠性均要优于单性状BLUP,两性状ssGBLUP模型的预测可靠性均要优于单性状模型;随着验证群中有表型的个体比例变化,两性状ssGBLUP与两性状BLUP模型对性状的预测可靠性均呈现提高的趋势。随着验证群中有表型的个体比例变化,两性状ssGBLUP模型对性状的预测可靠性明显高于两性状BLUP模型。研究表明两性状ssGBLUP的预测可靠性要优于两性状BLUP和单性状模型。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两性状ssGBLUP模型将个体纳入遗传评估中,为基因组选择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卢春霞, 刘长彬, 倪建宏, 傅祥伟, 周平, 卢守亮, 万鹏程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2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异源表达羊妊娠相关糖蛋白5(ovPAG5),并对其蛋白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分析,为ovPAG5抗体制备和羊早孕诊断技术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ovPAG5基因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根据宿主细胞HEK293的密码子偏好性对ovPAG5基因进行优化,全基因合成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ovPAG5,转染至HEK293细胞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纯化,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ovPAG5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ovPAG5基因有效密码子数(NEC)和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分别为51.91和0.78,表明该基因密码子选择偏性较弱。优化后ovPAG5基因密码子适用指数(CAI)由0.78提高到0.96,GC总含量由48%提高到57%,并成功合成优化的ovPAG5基因,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优化后基因完全一致,氨基酸未发生突变。表达的重组蛋白ovPAG5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约52 kDa。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显示,ovPAG5蛋白具有2个糖基化修饰位点、12个B细胞抗原表位以及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其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40.81%)、延伸链(31.74%)、α-螺旋(22.17%)和β转角(5.29%)组成。本研究为今后ovPAG5抗体的制备和羊早孕检测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胡兰心, 袁朝海, 蔡亚非, 张威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3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揭示青海藏羊群体中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为藏羊高繁性状的选育提供参考。以157只青海藏系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藏羊群体中Fec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FecB基因与产羔数的关系展开相关性分析。结果:藏羊中存在BB、B+和++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3、0.299和0.688。期望杂合度(Ho)与观测杂合度(He)分别为0.299和0.27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35,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卡方检验结果说明藏羊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藏羊不同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较结果为:BB>B+>++,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BB基因型产羔数显著高于B+与++基因型,B+与++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FecB基因对藏系绵羊产羔数存在一定影响,提示FecB可作为青海藏羊多胎性状的分子标记,且存在巨大的选择潜能。
  • 徐文镐, 李紫馨, 刘澄澄, 宋星星, 张鑫, 韩凯欧, 陈磊, 韩东洋, 麻润雯, 徐畅临, 胡文, 罗荣荣, 李珣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对南丹瑶鸡雏鸡生长性能和脂代谢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45日龄广西南丹瑶鸡36只(均为母鸡),均分为2组进行急性和慢性试验。急性试验:将18只南丹瑶鸡随机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0.9 nmol/μL GnIH和2.7 nmol/μL GnIH,每次0.1 mL,在注射后0、15、30、60和90 min时测定血糖值,并在15 min时测定脂蛋白相关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慢性试验:将另外18只南丹瑶鸡也随机均分为3组,分组情况同急性试验,每天注射2次,每次0.1 mL,连续注射14 d,记录试验鸡相关生长性能,采血进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分析,分离肝脏,称重并进行HE染色和肝脏脂代谢相关因子表达量的检测。急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高剂量GnIH可以引起南丹瑶鸡15 min时血糖极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腹腔注射低剂量GnIH的瑶鸡血糖及血脂无明显变化。慢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高剂量GnIH的南丹瑶鸡的终末重量显著增加(P<0.05),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增加(P<0.01),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葡萄糖极显著增加(P<0.01),肝脏重量和脏器指数极显著增加(P<0.01),脂代谢相关基因FASN、ACC、SCD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腹腔注射低剂量GnIH的南丹瑶鸡日增重和总增重显著增加(P<0.05),血糖显著增加(P<0.05),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极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腹腔注射高剂量GnIH的南丹瑶鸡肝脏中脂肪堆积形成的空泡数量明显增加。试验表明,腹腔注射GnIH能提升南丹瑶鸡生产性能,并影响机体脂代谢。
  • 经宏鑫, 李晓斌, 李璇玥, 孟军, 肖海霞, 帕热哈提江·吾甫尔, 解鹏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和预混料组成日粮对配种前期母驴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及雌激素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平均体重(229.18±19.11) kg、配种前3个月的经产疆岳驴母驴60头,随机均分为日粮Ⅰ组和日粮Ⅱ组。日粮Ⅰ组饲喂低粗蛋白不含预混料的日粮,日粮Ⅱ组饲喂高蛋白+预混料的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在体重方面,日粮Ⅱ组母驴第60天重、第90天重以及总增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日粮Ⅰ组(P<0.05),分别提高了4.30%、6.05%、128.53%和131.58%;在氮、糖、脂代谢方面,日粮Ⅱ组母驴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高于日粮Ⅰ组(P<0.05),分别提高了35.01%、39.80%、2.36%、13.79%、25.00%和39.13%;在繁殖激素方面,日粮Ⅱ组母驴血浆中促卵泡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显著高于日粮Ⅰ组(P<0.05),分别提高了65.50%和37.13%。因此,饲喂本研究设计的高蛋白+预混料日粮能够显著提高配种前期母驴的体重,同时增加其血浆中蛋白浓度,促进促卵泡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 刘静宇, 李沛轩, 刘转霞, 张睿, 陆佳, 张旺东, 王雯慧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47-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Toll样受体7(TLR7)可介导机体抗病毒等免疫应答,是重要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为获取双峰驼TLR7多克隆抗体,从双峰驼TLR7序列(GenBank Accession:XM_010966214.1)选取编码区,经过跨膜结构与信号肽分析,取膜外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ET-28a-TLR7,并转化进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对IPTG诱导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及SDS-PAGE鉴定,将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双峰驼重组TLR7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诱导表达的重组双峰驼TLR7约为47 kDa,与预期大小一致,IPTG最佳诱导浓度为0.3 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6 h,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间接ELISA检测显示,制备的兔抗重组双峰驼TLR7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 000,经Western blot鉴定可知抗体特异性良好;在成年双峰驼的空肠淋巴结中检测验证TLR7,根据SABC免疫组化试验得到该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800,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TLR7在淋巴结的副皮质区的树突状细胞中表达,证明本试验已制备出高效价和特异性较好的兔抗重组双峰驼TLR7的多克隆抗体。重组双峰驼TLR7的成功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双峰驼体液免疫及抗感染治疗奠定了基础。
  • 张艳, 谢金文, 刘博, 曹宗喜, 谷英华, 魏凤, 王文秀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54-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建立猪视网膜上皮细胞(PRECs)的分离纯化及传代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消化法分离猪视网膜细胞(PRCs),经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筛选确定最优培养条件并鉴定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消化法分离的细胞约1周长成单层,组织块贴壁法约2周长满单层,但活力更高;PRCs主要形态为长梭形和大理石样,呈现为2种形态细胞混合生长;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后,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角蛋白(CK18和CK19),确定该细胞为上皮细胞;细胞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产生明显病变。综上,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PRECs,含胎牛血清浓度为12%的α-MEM为最优培养基,该细胞支持PCV2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为进一步建立稳定传代的猪视网膜上皮细胞系及研究PCV2感染及致病机理提供基础。
  • 欧芳玲, 朱慧欣, 李紫彤, 刘星, 王先炜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60-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弄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后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EDV相关病毒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PEDV非结构蛋白Nsp3和Nsp5以及结构蛋白M的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显著诱导细胞凋亡,且诱导的细胞凋亡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提示Nsp3、Nsp5和M蛋白可能是PEDV的关键促凋亡因子。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EDV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潘星羽, 王欣雨, 李巧巧, 蒋建军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69-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究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S/O(LLS/LLO)对单增李斯特菌(LM)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影响及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S/O基因缺失株的免疫原性。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并保存的LM90SB2Δlls菌株基础上构建LM90SB2Δlls-Δllo,并绘制LM90SB2和LM90SB2Δlls-Δllo的生长曲线,测定半数致死量(LD_(50))、组织载菌量(同时采用灌服和腹腔注射方式)等,进行小鼠免疫保护性研究,分析溶血素基因llsB/hly缺失对LM的生长特性以及毒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LM90SB2Δlls-Δllo缺失株,且能在体外稳定遗传。测定生长曲线,LM90SB2的生长活性略高于LM90SB2Δlls-Δllo; LM90SB2的LD_(50)为3.65×10~(7.23) CFU,LM90SB2Δlls-Δllo的LD_(50)大于2.7×10~9 CFU;通过灌服及腹腔注射,与LM90SB2相比,LM90SB2Δlls-Δllo在小鼠脑、肝、脾中的载菌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极显著(P<0.01)。抗体含量除第21天亲本株略高于缺失株,其余天数缺失株均略高于亲本株;通过小鼠免疫保护率结果分析,2株菌免疫后小鼠存活率均为75%,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30%。本研究表明,llsB/hly基因缺失对LM90SB2的毒力有明显影响,但并不会影响LM的免疫原性,缺失株LM90SB2Δlls-Δllo对亲本株LM90SB2的侵袭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76-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中国科协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2022版)研制》的研究成果,该课题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R&D投入、科研论文产出、科研人员数量、期刊规模和水平四个维度确定各国家和地区入编来源期刊的比例,确定了应从全球正在出版的约6万种科技学术期刊中遴选最具地区代表性、学科代表性、行业代表性的优秀期刊1.5万种左右为来源期刊的目标。项目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多个索引数据库期刊分类体系基础上,确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及代码》
  • 汤学超, 李运川, 张雪寒, 范宝超, 朱雪蛟, 周金柱, 赵永祥, 郭容利, 李彬, 李鹏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77-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FILIP1L(filamin A-interacting protein 1-like)蛋白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影响,以Vero细胞中提取的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FILIP1L基因,克隆到p3×FLAG-CMV-10真核表达载体上。过表达或沉默FILIP1L基因,通过免疫印迹和定量PCR检测FILIP1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结果:成功构建3×FLAG-CMV-10-FILIP1L重组质粒,转染后能够正常表达。PEDV感染Vero细胞后,FILIP1L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过表达FILIP1L基因显著抑制PEDV的复制;下调FILIP1L的表达可显著促进PEDV的复制。综上,FILIP1L蛋白能够抑制PEDV在Vero细胞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寻找新的抗PEDV药物靶点和研发新型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 许梦微, 朱来旭, 陈赛赛, 张传健, 王志胜, 郑亚婷, 刘娅梅, 童玲, 曹瑞兵, 王继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RV)TK/PK/gE三基因缺失弱毒株在猪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针对PRV gB基因保守区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了一种可快速、定量检测PRV的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且敏感度高,最低检测浓度为10~1拷贝/μL。PRV TK/PK/gE三基因缺失弱毒株免疫仔猪后可少量存在于大脑、小脑、肝脏、脾脏、肺脏、扁桃体和颌下淋巴结中,部分仔猪鼻甲骨病毒含量较高。应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79.2%,而常规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仅为45.8%。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了解弱毒株在猪体的分布提供了快速、敏感的检测手段。PRV TK/PK/gE三基因缺失弱毒株在猪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揭示其组织嗜性、安全性和免疫机制提供了数据。
  • 王渝瑞, 王乐铭, 朱彬, 王冬英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88-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大片形吸虫外泌体(FgExo)在宿主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物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从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中分离得到FgExo;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gESP或FgExo作用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φ)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根据qPCR结果选择50μg/mL FgExo(+5μg/mL脂多糖)、200μg/mL FgESP(+5μg/mL脂多糖)作为试验组,以PBS为阴性对照组、脂多糖为阳性对照组,分别作用于Mφ后采用qPCR检测Mφ分型相关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86、精氨酸酶2(Arg-2)、CD206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结果显示:FgExo和FgESP可显著上调MφIL-10 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抑制IFN-γ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M2型Mφ标记物CD206及相关因子Arg-2、TGF-β1的表达,显著抑制M1型Mφ标记物CD86及相关因子iNOS、IL-1β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FgExo和FgESP均能够使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利于大片形吸虫在水牛体内生存。
  • 赵辉, 梁晓珊, 张世虎, 李金荣, 牛耀祖, 许立华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95-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宁夏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现状及其N~(pro)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从宁夏某牛场疑似感染BVDV的9份牛血清中分离到1株可导致细胞发生病变的BVDV毒株,命名为BVDV NX-01,通过测定病毒滴度、电镜观察、病毒N~(pro)基因扩增及测序、绘制进化树、序列一致性比对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该分离株接种MDBK细胞培养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培养48 h病毒滴度达10~(7.0) TCID_(50)/0.1 mL,病毒粒子呈有囊膜的球形,直径40~60 nm;进化分析结果表明,BVDV NX-01与GS2018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于BVDV-2a基因亚型;序列一致性比对发现,BVDV NX-01与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的GS2018株N~(pro)基因一致性高达98.9%,进一步说明分离株BVDV NX-01属于BVDV-2a亚型。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宁夏地区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也为从分子水平研究BVDV的致病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张建, 李若铭, 刘俊彤, 单晓枫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01-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长春市某观赏鱼水产养殖基地患病红鲫的病原及特性,采用菌落特性、理化特征、16S rDNA以及gyrB测序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病鱼肝脏组织中分离得到的1株优势菌株CI0701进行分析鉴定;同时,进行回归动物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检测。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聚类,且同源性高达99%以上;后续试验结果发现CI0701具有较强致病性,对红鲫和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4.3×10~3、5.56×10 CFU/尾;该菌对红霉素、四环素、新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12种药物耐药,属于多重耐药菌;携带溶血素(hly)、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脂肪酶(Lip)、丝氨酸蛋白酶(Ser)和鞭毛蛋白(fla)7种毒力基因;携带氨基糖苷类[ant(3″)-Ia]、四环素类(tetA)、大环内酯类(ermB)、喹诺酮类(qnrS)和β-内酰胺类(bla_(TEM))5种耐药基因。本研究可以为红鲫携带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恽佳蕾, 何苗锋, 刘润春, 张梦洁, 毛立, 杨蕾蕾, 孙敏, 张纹纹, 刘茂军, 邹彬, 王少辉, 李文良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07-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O8、O9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3种血清型大肠杆菌O抗原合成基因簇序列,设计3对检测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三重PCR方法。结果:经条件优化后的三重PCR方法可有效鉴别O8、O9和O89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其他肉羊养殖场常见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和致病菌无特异扩增条带;敏感性检测显示,三重PCR方法对O8和O89血清型的最小检出量为10 pg/μL,对O9血清型的最小检出量为100 pg/μL;采用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血清凝集方法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可快速、准确、特异地对O8、O9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检测,为养殖及肉品加工环节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检测手段。
  • 焦凤超, 张鑫, 李迎晓, 雷震, 曲哲会, 董建国, 赵瑜, 何书海, 李洵, 黄立, 赵聘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12-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信阳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遗传变异特性,对疑似NGPV感染麻鸭病例进行病原检测,采集肝脏和脾脏无菌处理后接种SPF鸭胚,成功分离到1株NGPV,命名为HNXY21株,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VP1基因重组鉴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株HNXY21和其他9株NGPV同处于鹅细小病毒(GPV)组内的一个独立分支上,与山东分离株SD0316(GenBank登录号:MN415969)核苷酸同源性最高;V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与经典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相比,有8个氨基酸位点突变;通过Simplot软件对VP1基因进行重组分析表明,分离株HNXY21 VP1基因存在重组信号,其潜在的主要亲本为山东分离株SD0316和弱毒疫苗株SYG61v。本研究结果丰富了NGPV的分子生物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NGP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徐书雯, 张悦, 朱天宇, 刘振广, 杨阳, 王德云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20-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免疫增强功能优化,将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和辛伐他汀进行复配,并进一步制备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2种复配油乳佐剂。与灭活H9N2禽流感疫苗联用,颈部皮下接种10日龄海兰褐蛋公鸡,并于二免后定期检测多项免疫指标。结果:通过均质乳化法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制备出稳定的复配油乳佐剂,且水包油型流动性更佳;接种水包油型灭活H9N2油乳佐剂疫苗后,与对照组相比,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得到极显著提升,血清IgG抗体含量极显著增加(P<0.001),免疫脏器指数显著升高(P<0.05)。综上,黄芪多糖复配辛伐他汀的免疫佐剂能从多方面提升蛋鸡免疫功能,且水包油型的油乳佐剂效果优于油包水型的油乳佐剂。
  • 张爽爽, 陈兴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25-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了解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部分细菌、真菌性皮肤病犬猫病例分离鉴定的主要病原菌,并评价一种宠物用功能性香波对上述分离病原菌的抑菌效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学检查、16S rDNA和18S rDNA序列结果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琼脂打孔试验检测了上述分离菌对宠物用功能性香波的敏感性,通过试管稀释试验测定了宠物用功能性香波对上述分离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就诊的部分犬猫细菌、真菌性皮肤病病例中,细菌性病原主要为猫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真菌性病原主要为链格孢霉菌及犬小孢子菌。琼脂打孔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菌对宠物用功能性香波均属于中度敏感;试管稀释法测定MIC结果表明,宠物用功能性香波对4种菌的MIC均不超过稀释浓度1∶32,说明该香波对猫葡萄球菌、芽孢杆菌、链格孢霉菌和犬小孢子菌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本研究可为南京地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犬猫细菌、真菌性皮肤病方面提供治疗依据。
  • 陈欢, 李秦玲, 何楚桥, 舒棕涛, 赵艳兵, 杨德吉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33-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了解犬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采集动物医院就诊犬鼻拭子样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并进行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和耐药表型检测,同时分析影响携带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共采集229份样品,其中犬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率为35.4%(81/229);该菌mecA基因检出率为23.5%(19/81)。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率的因素有性别和年龄,未发现影响该菌携带mecA基因的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最严重(耐药率77.78%),对复方新诺明耐药较严重(耐药率为60.49%),对其余药物呈不同水平耐药性(耐药率6.17%~23.46%)。以上结果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犬中较为流行,犬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其携带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菌株已呈较高耐药性,且存在mecA耐药基因,应加强对该菌流行情况及对兽医临床中抗生素使用的监测。
  • 张总平, 杜新平, 牛培培, 王文强, 金通, 黄瑞华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39-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是生猪养殖第一大国,江苏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质遗传资源。然而,在当今重大疫情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地方猪种群体数量迅速减少,猪种质资源保护受到了严重冲击。为此,江苏省农业主管部门迅速启动濒危猪种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采取多种保种措施,建立了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猪种质资源现状,重点介绍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深部输精技术、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等种猪遗传资源的静态保种措施以及遗传资源的动态保种措施,探讨了多种措施下江苏省种质资源保护的进展和成果,并就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王赫川, 李天峰, 张涵, 张群, 王骞, 郭铭晖, 魏国生, 李雁冰, 李井春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45-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颗粒细胞对动物卵泡正常发育至关重要,颗粒细胞凋亡将导致卵泡闭锁进而降低动物繁殖性能。一般情况下细胞以平衡方式产生并消耗活性氧(ROS),但多种因素导致的ROS过量堆积被认为是诱发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活性强、毒性低及无残留等多种优点,对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能够有效降低ROS对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OS)。已有研究证实,原花青素、梓醇、茶黄素、金雀异黄素、槲皮素、萝卜硫素、花青素、虾青素和金丝桃苷等天然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凋亡潜力,本文就其作用通路、研究进展及当前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卵巢功能不全及卵泡闭锁预防技术提供参考。
  • 本刊编辑部
    畜牧与兽医. 2023, 55(01): 151-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畜牧与兽医》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学者罗清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于1935年创刊,建国后王栋教授等于1950年复刊,是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类综合性科技期刊。现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每月10日出版。本刊是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荣获首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双效期刊,2004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期刊二等奖,2019年获“致敬创刊70年”荣誉,2020年度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荣获历届全国畜牧兽医类优秀期刊一等奖。主要读者对象是各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动物生产、经营者和管理干部以及基层从业人员。主要刊登畜牧、兽医两学科各领域的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倡导健康养殖新理念,解读疫病防控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