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3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 全选
    |
  • 周庆, 葛子莘, 王海涛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157-163.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1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浅埋地下一层侧式车站ANARKALI站内采用自动排烟天窗进行自然通风,对比分析自然通风和空调通风两种系统气流组织、温度、PMV、PPD、空气龄、投资效益等指标,进而探讨两种方案乘车环境舒适度和经济性.研究发现:空调通风系统比自然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温度、PMV、PPD、空气龄等范围值略合理、均匀性略好,空调通风系统运营费用远远高于自然通风系统. 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其余9个月采用空调通风系统,此种混合通风系统是更优的选择.在地面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建设更多数量、位置更均匀的自动排烟天窗,更有利于站台层乘客的舒适性.
  • 赵秋红, 徐琪玮, 陈志华, 郑浩戈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164-172.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联肢低屈服点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研究了采用LYP100低屈服点钢墙板的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性能,提出了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理想破坏模式,推导了多层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耦联比计算公式及抗侧承载力公式,并提出了连梁的设计方法.建立了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推覆分析及参数分析,对比了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与单肢波纹钢板剪力墙、联肢平钢板剪力墙和联肢框架的抗侧性能,并研究了连梁抗弯承载力对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承载力、耦联比、剪力分配、内力分布以及板框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侧向力作用下,联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左右墙肢承担的倾覆力矩基本呈对称分布,外框架柱与单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框架柱的受力情况基本相同,而内框架柱轴力减小,弯矩增大.随着连梁抗弯承载力的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提高,耦联比上升,墙板承担的剪力比例下降;墙肢中附加轴力增大,单个墙肢承担的弯矩减小.
  • 郭伟, 仝培玲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173-180.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八大综合经济区依据区域差异进行划分,以期形成合理的区域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研究八大经济区工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加快推进区域节能减排和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05—2021年八大经济区工业碳排放数据,构建GTWR模型,分析八大经济区工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八大经济区之间的时空异质性明显,工业碳排放量最多的区域始终处于黄河中游经济区和北部沿海经济区,工业碳排放强度最强的区域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强度最弱的区域为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2)各驱动因素对八大经济区的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驱动因素对不同经济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应根据各经济区工业碳排放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 焦爱英, 陈磊, 贾童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181-189.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1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实际发展状况,从区域条件、区域资源、业态发展、市场环境、乡村文化与旅游规划,6个方面识别出天津市蓟州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22个影响因素.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得到各影响因素间6层递阶关系,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分析探究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程度.综合研究结果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横向划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深层因素,纵向划分为根本发展路径、核心发展路径及配套发展路径,最后依据结论提出蓟州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任志涛, 关怀, 郭美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190-196.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环境治理PPP项目政府管控要素共生发展模型,结合2020—2022年中国28个省市相关数据,运用共生测度模型对政府管控要素共生度进行测量.研究发现:(1)政府管控要素共生水平大体上呈先增后减态势;(2)各地区政府管控要素共生水平发展不均衡,共生水平波动较大;(3)当前大部分地区政府管控共生水平处于初级共生阶段,仅有少数省份进入优良共生阶段,反映出我国环境治理PPP项目政府管控尚未实现共生发展目标.
  • 梅林, 许泓莉, 谷嘉璇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197-205.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1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天津市“城十区”POI数据和LandScan人口栅格数据,分析公共充电站空间分布特征与可及性水平,结果表明:公共充电站由市中心向外呈现“一核多元”的空间布局模式.公共充电站与地铁站、商场、加油站均存在全局空间集聚,其中与地铁站集聚程度最高,局部空间自相关均以“高-高”集聚为主,且成片集中于市内六区.基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视域,公共充电站空间服务可及性由市中心向外呈现“U”型空间分异特征,市内六区公共充电站“供不应求”.本文从挖掘需求薄弱点、提高业态空间耦合度、增强服务可及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为全国各城市合理建设布局公共充电站提供参考.
  • 王晓荣, 苑宏英, 何少林, 刘伯约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206-210.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2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油页岩原位催化裂解油区的地下水风险状况,采用Co Cl2·6H2O、介孔、Mn Cl2、Ni Cl2·6H2O 4种催化剂,以油页岩原岩、380℃催化热解样品、460℃催化热解样品中铬(Cr)、锰(Mn)、铁(Fe)、镍(Ni)、钴(Co)、铜(Cu)、锌(Zn)、砷(As)、钼(Mo)9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油页岩热解效率的影响及重金属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Co Cl2·6H2O、介孔、Mn Cl2、Ni Cl2·6H2O 4种催化剂都使油页岩样品初始热解温度相比原岩分别降低30℃、25℃、10℃、6℃,热解速率最快时对应的温度相比原岩分别降低13℃、10℃、14℃、12℃,Co Cl2·6H2O和介孔催化剂的催化热解效率最高;通过浸出实验研究催化剂对地下水污染的实验中发现,在使用Co Cl2·6H2O、Mn Cl2、Ni Cl2·6H2O催化剂时,重金属元素Mn、Ni、Co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超过Ⅲ类水质标准3 130,3 678,1 621倍,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可见金属盐类催化剂会大大增加重金属对地下水的污染,而介孔催化剂的使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 王白石, 吴丽萍, 王若桥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211-215+236.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2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粉碎炉排渣(Tz)、流化床炉渣(Lz)、供热炉渣(Gz)、增钙渣(Zz)4种典型炉渣为分析对象,通过XRD测定,分析炉渣矿物组成,依据废弃物采样规范,按不同级配方式分析炉渣粒径分布,评价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对炉渣渗透性能的影响,得出炉渣良好的级配,让其均满足人工湿地基质最佳渗透率要求,供以后实践应用.结果表明:4种炉渣成分复杂,Tz、Lz、Gz均含有Si O2,且占主要地位,Zz含有较多玻璃体,XRD无法分析出其矿物组成;炉渣的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对渗透系数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不符合人工湿地基质最佳渗透率的要求,需进行级配优化;Zz成分复杂,不满足优化条件.而其余3种炉渣粒径按不同级配优化后,经验证Tz、Lz、Gz炉渣的渗透系数K分别为0.280,0.203,0.168,水力性能得到了改善,满足了湿地基质要求.
  • 赵子轩, 张新波, 杨飞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216-224+236.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AOX)因其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受到广泛关注,其来源广泛,在多种类型的废水中都可以检测到AOX的存在.目前针对AOX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端治理,但与AOX的末端治理相比,从AOX的产生环节进行减量更加经济环保,同时还可以解放一些因生成AOX而在应用层面受到限制的生产和处理工艺.目前各行业的AOX减量手段还未被系统性地总结,不同行业之间是否可以借鉴彼此的减量方法也尚未可知.本文综述了AOX的不同来源,着重总结了不同行业的AOX减量手段,从工艺优化、预处理和添加化学助剂3种AOX减量思路出发,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与整理,旨在为探讨AOX减量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 马颖异, 汪东川, 张利辉, 张万恒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225-230.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与关键.本文以提升工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探究了提升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并提出了以“科普+社会服务”为载体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提出的双导师分工协作机制以及科普、实践过程考核方案等,进一步规范并提供合理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保障,以有效增强工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发展中对于高知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在创新实践上的竞争力.
  • 李红星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5, 31(03): 231-236. https://doi.org/10.19479/j.2095-719x.25032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以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能力为中心,确定思政知识在专业课中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易程度.构建学生思政知识吸收能力框架,依据学生能力积累与增长的3个阶段,将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分为3个环节,针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学生主动探寻获取知识、积极转化知识、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