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及超声灰度值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消融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宇, 张晨雪, 闫骥, 武雪亮, 张建锋, 王立坤

PDF(1476 KB)
PDF(1476 KB)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1) : 99-107.

基因检测及超声灰度值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消融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 孙宇, 张晨雪, 闫骥, 武雪亮, 张建锋, 王立坤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从基因检测、临床特征及超声检查指征等多维度探讨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根治性消融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overall survival, OS)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确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消融治疗的主要预后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多中心回顾性筛选符合条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98例,随机分为模型训练集208例,验证集90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肿瘤临床特征、影像学和实验室常规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方法确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Cox模型的风险结果比对独立因素赋值构建1年PFS和3年OS的风险预测列线图并进行曲线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超声灰度值≥100、靶向药物治疗是患者较差P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为男性、年龄≥60岁、超声灰度值≥100、患者接受靶向治疗是患者较差PFS的影响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BRAF基因检测突变、超声灰度值≥100是患者较差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BRAF基因突变型和肝脏超声灰度值≥100是患者较差OS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对训练集数据进行模型分析的结果,将相关性较高的几个变量纳入患者根治性消融的预后模型,绘制1年PFS和3年OS预后评价模型列线图,1年PFS总体概率=27.5×(女性)+31×(年龄<60)+100×(超声灰度值<100)+22.5×(未接受靶向治疗),3年OS总体概率=25×(BRAF野生型)+100×(超声灰度值<100)。1年PFS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AUC值为0.88,95%CI:0.76~1.00;在验证集中,AUC值为0.81,95%CI:0.71~0.90。3年OS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AUC值为0.80,95%CI:0.66~0.94;在验证集中,AUC值为0.54,95%CI:0.36~0.72。结论 超声灰度值、基因突变情况和治疗方式等是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PFS和OS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预后风险因素的综合模型可以对患者中长期预后进行有效预测。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 肿瘤转移 / 基因检测 / 超声灰度值

中图分类号

R735.34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孙宇, 张晨雪, 闫骥, 武雪亮, 张建锋, 王立坤. 基因检测及超声灰度值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消融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1): 99-107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2377786D);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20028); 河北省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

评论

PDF(1476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