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3年, 第3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3-08-20
  

  • 全选
    |
  •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是集形态学、功能性诊查和介入微创手术治疗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医学影像学科,成立于1953年,被誉为中国介入的发源地之一,首任主任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刘子江教授。1956年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会成立,籍此影像科不断发展壮大。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是贵州省唯一获得“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资质的医疗单位;是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物实验基地(GCP)(诊断,治疗);也是贵州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贵州省医学影像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精准影像及诊疗创新群体及贵州省医学影像专科联盟挂靠单位。
  • 汪烨, 何帆, 庄丽, 徐亮, 胡妙芝, 张玉新, 周媛媛, 聂瑶瑶, 王珏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193-197.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行肌电图检测的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收治入院高度疑似PFD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球海绵体肌反射(BCR)、阴部神经神经皮肤交感反射(P-SSR)、正中神经皮肤交感反射(M-SSR)、阴部神经运动诱发电位(P-MEP)、胫神经运动诱发电位(T-MEP)、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SEP)及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检测,比较两组中各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的BCR、P-SSR、M-SSR、P-MEP、T-MEP及P-SEP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的异常率(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可提高PFD的阳性检出率。
  • 宋长栋, 刘恒方, 冯淑艳, 李六一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198-20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及联带运动在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和梅杰综合征(M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pHFS的患者29例、MS患者1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LSR及联带运动检测,其中LSR包括3个分支:眼轮匝肌记录-下颌缘支刺激、额肌记录-下颌缘支刺激、下颏肌记录-颞支刺激。对两组患者的LSR及联带运动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pHFS和MS患者3个分支LSR的潜伏期、波幅及时限指标。结果 pHFS患者的LSR和联带运动的阳性率分别为96%和53%,而MS患者未见LSR和联带运动。pHFS患者分别在眼轮匝肌、额肌及下颏肌记录的LSR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眼轮匝肌记录的LSR时限较额肌和下颏肌短(P<0.05)。下颏肌记录的LSR阳性率为96%,较额肌的75%和眼轮匝肌的87%阳性率高(P<0.05)。结论 LSR和联带运动检测对pH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pHFS和MS的鉴别诊断。
  • 胡皓月, 彭爽, 吴旭玲, 刘瑛, 郑乾, 马鹏飞, 张敏, 叶兰, 冯占辉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03-20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cBioPortal数据库中227例LGG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如性别、年龄、人种、有无癫痫史、有无头部电离辐射史、有无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无伴有其它肿瘤史、基因突变率、首发症状、首发症状持续时间、肿瘤位置、肿瘤部位的偏侧、肿瘤组织学类型、术后有无肿瘤复发、总生存时间、总生存状态(生存或者死亡)及无复发持续时间等。用R语言(version 3.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对生存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对227例LGG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术后有无肿瘤复发、首发症状持续时间、基因突变率及有无伴随其它肿瘤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有无伴随其它肿瘤、术前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基因突变率3个因素均对患者生存预后有影响。其中有2项指标为危险因素(OR>1),分别为基因突变率(R=52.110 7)及有无伴随其它肿瘤(R=2.059 0);另外1项指标即术前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R=0.322 9)为保护因素(OR<1)。结论 术前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首发症状持续时间长短、基因突变率高低及有无伴随肿瘤均为LGG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
  • 张东林, 李爱华, 刘祥荣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09-212+22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耐药性颞叶癫痫(TLE)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5月山东省阳信县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52例耐药性TLE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104例非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然后再根据MoCA评分是否≥26分,将156例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进一步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病程较对照组偏长,受教育年限偏短,发作频率更高,联合用药比例高。观察组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及定向力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OR(95%CI)为2.799(1.421~5.639),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发作频率亦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OR(95%CI)为8.333(2.738~11.256),发作频率越高,认知功能损害越重。用药种类多亦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OR(95%CI)为4.325(3.401~8.563)。结论 病程长、用药种类多及发作频率高可能是耐药性TLE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 薛亚妮, 陈彭, 朱江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13-219.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的共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妇产科门诊的80例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应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量表(NDDI-E)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首先对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共患病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例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中有32例(40%)合并抑郁,31例(39%)合并焦虑,42例(52%)合并睡眠障碍。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及睡眠障碍是导致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作频率、抗癫痫发作药物(ASM)种类及睡眠障碍是导致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抑郁及焦虑是导致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合并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需对这一类特殊人群的共患病做到早识别及早干预,适时调整ASM类型。
  • 王亚萌, 潘凉泽, 陈浪, 吕振, 姚巧, 黄华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20-22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抑郁症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慢性肾病史、脑卒中病史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等资料,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痫性发作情况,分为CO中毒后有癫痫发作组与CO中毒后无癫痫发作组,并按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了分层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中毒后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O中毒患者共845例,其中有癫痫发作组28例,无癫痫发作组81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癫痫发作组与无癫痫发作组在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冠心病史及抑郁症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9岁[OR=1.27,95%CI(1.141~1.982)]、60~100岁[OR=1.79,95%CI(1.773~2.761)]、脑卒中史[OR=1.72,95%CI(1.549~1.926)]、抑郁症史[OR=4.05,95%CI(3.143~5.587)]及文化程度低是CO中毒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年龄、文化程度及脑卒中与CO中毒患者的癫痫发作存在相关性。
  • 刘黔飞, 刘瑛, 叶兰, 冯占辉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25-22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神经炎症是诱发癫痫的一个重要因素,癫痫的发生伴随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炎症信号通路如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及Notch信号通路等的激活,这进一步加重了癫痫发作。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为控制癫痫发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调节细胞,其在脑部炎症的调节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小胶质细胞参与癫痫发生及发展的常见信号通路。
  • 王世彬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29-23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评估组织硬度。根据所用设备的不同,弹性成像分为超声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已在神经外科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但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文献,对弹性成像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弹性成像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依据。
  • 郭佳, 吕邵敏, 刘瑞寒, 孔庆霞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33-23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一组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HHcy不仅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及脱髓鞘疾病有关,还与癫痫相关。由于目前关于HHcy引起癫痫的研究较少,所以综述HHcy与癫痫的因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途径分析导致HHcy的原因。HHcy主要通过其DNA甲基化、Hcy-硫代内酯的神经毒性、NMDA受体及Ca2+通道发挥致病作用。同时就HHcy对癫痫的致病机制以及第一、二及三代抗癫痫药物对HHcy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癫痫治疗的全面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耿贵富, 孟尧, 张洪伟, 胡万冬, 张欢, 任瀛, 史建国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39-24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弥散张量成像(DTI)可显示癫痫灶周围和远端脑白质结构之间的细微变化,这些脑白质纤维束之间的改变具有良好的定侧价值,同时也可以描绘关键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位置从而进行手术规划。颞叶癫痫(TLE)是青少年和成人癫痫中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类型,本文对目前使用DTI技术在TLE患者的术前致痫区定位、手术前后的功能评估、TLE的脑网络结构、评估手术预后及与神经病理学和功能影像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索癫痫的发病机制、制定更好的评估手术方案及改善癫痫整体预后提供重要的帮助。
  • 黄凤琴, 罗兴梅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44-24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隐匿起病、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微生物-肠-脑轴与AD之间的联系,以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AD的进展展开,主要从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方面参与AD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赵仲艳, 黄仕雄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49-25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GFAP-A)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脑膜、脑、脊髓及视神经等部位,临床表现复杂。GFAP-A可与多种抗体共存,被称为重叠综合征,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本文对1例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的GFAP-A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周围神经损害等,血清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结果示GFAP-IgG和NMDAR-IgG阳性,头颅MRI提示颅内及髓内有多发病灶,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希望通过本案例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诊治的认识。
  • 古媚, 刘海生, 曹雪艳, 郭毅, 邹良玉, 操德智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04): 253-256.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分析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缺失突变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1个家系的临床特点。先证者为女性,10岁,因“突发左足下垂12 d”入院。肌电图检测示四肢周围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功能均受损,易卡压部位明显。其父的肌电图有类似改变。该先证者存在PMP22基因缺失突变和SH3TC2基因错义突变(c.302G>A),均来自父亲。根据基因功能与临床表型分析,考虑PMP22基因缺失突变为致病性,而SH3TC2基因错义突变可能为非致病性变异。该患儿经治疗后左足无力缓解,随访3年未再发肢体麻木及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