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3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 全选
    |
  • 张元元, 林峥, 王东旭, 树海峰, 陈欣, 余思逊, 郑晓风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5, 34(02): 65-71.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5.02.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癫痫合并抑郁患者的脑电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6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癫痫患者是否共患抑郁将其分为无抑郁组和共患抑郁组,通过分频段的功率谱、脑网络特征分析,对比两组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电信号的特征差异。结果 共患抑郁组的癫痫患者其β频段的大脑活动强度、同其他脑区的交互强度均显著弱于无抑郁组,这种差异在额叶、顶叶脑区更为显著。基于该脑电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癫痫患者是否共患抑郁疾病(准确率=84.61%、灵敏度=81.82%、特异性=86.67%)。结论 本研究揭示癫痫患者共患抑郁与额叶、顶叶的β脑电活动强度异常存在密切关联,对进一步探究癫痫共患抑郁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 何明澈, 冯占辉, 叶兰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5, 34(02): 106-109+12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5.02.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癫痫的治疗除了传统的药物和手术方式外,还包括饮食治疗,例如低血糖指数饮食(LGIT)、生酮饮食(KD)、改良阿特金斯氏饮食(MAD)及中链甘油三酯饮食(MCTD)等。这些饮食方案通过调整癫痫患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比例,影响血糖水平和大脑能量代谢,从而减少患者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此外,癫痫患者的饮食管理还包括营养均衡、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避免过敏食物和控制盐分摄入。总之,合理的饮食调整对癫痫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癫痫饮食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案。
  • 李余, 上官亚菲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5, 34(02): 110-11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5.02.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国癫痫患者已逾1 200万,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抗癫痫药物对部分患者疗效有限,亟需探索新型治疗策略。免疫系统异常与癫痫发病密切相关,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癫痫及神经炎症机制,为癫痫的免疫疗法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癫痫免疫机制、免疫疗法在癫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并通过分析其临床试验与动物模型,探讨免疫疗法在局灶性与全身性癫痫中的疗效差异,评估其安全性,同时探究其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关系,总结免疫疗法临床应用的挑战及未来方向,旨在为癫痫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 蔡刚, 方旭明, 李军, 陈红群, 鞠世龙, 成元华, 贺电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5, 34(02): 115-11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5.0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栓塞性卒中是心房粘液瘤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诊治具有挑战性。本文报告了2例以栓塞性卒中为首发症状的心房粘液瘤患者。第1例患者为46岁男性,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栓塞,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经3周抗凝治疗后成功行心房粘液瘤切除术,随访1年卒中无复发,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第2例患者为72岁女性,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及左锁骨下动脉栓塞;接受静脉溶栓后行机械取栓术,在锁骨下动脉取栓过程中,继发左肱动脉及右股动脉栓塞,右股动脉行切开取栓术;该患者未行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予抗凝治疗,随访3个月无卒中复发,mRS评分5分。2例患者入院24 h内均经心脏超声检出心脏占位,诊断为心房粘液瘤。本文强调:早期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粘液瘤相关性卒中的病因学筛查;机械取栓术获取栓子的病理学检查可辅助判断栓塞来源;针对大负荷粘液瘤导致的动脉栓塞,取栓术中可能需选用更大管径的抽吸导管,若术中并发股动脉栓塞可通过外科股动脉切开取栓处理;心房粘液瘤相关栓塞性卒中患者接受粘液瘤切除术的时机仍需进一步研究。
  • 陶冶, 冯占辉, 殷成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5, 34(02): 119-12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5.02.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脊髓电刺激(SCS)作为一种能缓解慢性疼痛的神经调节技术,现已逐步用于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顽固性疼痛。本文通过报告1例86岁高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案例,展示了在局麻下成功植入永久性SCS器以缓解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患者在接受SCS治疗后,疼痛得到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也避免了全麻手术的相关风险。本报告进一步探讨了SCS治疗糖尿病足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缺血性疼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等方面的应用,强调其在改善患者疼痛管理、促进血流动力学及加速组织愈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