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2年, 第3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2-06-20
  

  • 全选
    |
  •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88年,科室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郎恩千教授。学科于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9年联合苏州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拟于202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沉淀,神经内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亚专科设置合理、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及集医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为一体的省级临床重点学科。神经内科获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遵义分中心、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基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 叶霖, 黄虹蜜, 吴莹, 杨升煜, 李偲俊, 罗小丹, 马美刚, 吴原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29-13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NMDA受体脑炎相关癫痫小鼠海马组织的小胶质细胞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改变。方法 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相关癫痫小鼠模型,麻醉处死后取脑组织,应用尼氏染色观察小鼠大脑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ELISA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IBA1、iNOS及Arg-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中有3只死亡,死亡率为27%。尼氏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部分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形态不完整,细胞肿胀或皱缩,轮廓模糊,界限不清。ELISA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均增高(P<0.05)。蛋白印迹法提示IBA1、iNOS显著增高(P<0.05),Arg-1和p-p38均减少(P<0.05)。结论 抗NMDA受体脑炎相关癫痫可导致神经元损伤,激活M1型小胶质细胞,上调IL-1β、TNF-α表达水平。
  • 刘开宇, 刘晓英, 黄栋, 杨振中, 姜军, 刘洪栋, 娄磊, 杨再兰, 陈云, 邰赵婧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35-14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童神经科收治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21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1例,女l0例,发病年龄11个月至13岁。4例有前驱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以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及癫痫发作最常见。随病情进展临床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100%)、运动障碍(95%)、睡眠障碍(67%)、癫痫发作(5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2%)及中枢性低通气(14%)。患儿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21例(100%),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18例(89%)。21例患儿均存在脑电图异常;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9例(43%);均无肿瘤性病变。所有患儿均给予一线治疗,包括丙种球蛋白(100%)和(或)激素(95%)、血浆置换(33%);10例(48%)接受了二线免疫治疗,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9例随访6个月至4年,12例痊愈,1例遗留癫痫发作,3例有肢体运动障碍,3例有轻度智能障碍。结论 全面认识并掌握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治,合理用药,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蔡莹, 上官峰, 李妍妍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43-146.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疗的90例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8条目(SSCI-8)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患者病耻感及社会支持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90例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中有病耻感64例(71%),无病耻感26例(29%);有病耻感组SSRS评分低于无病耻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SRS评分与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病耻感相关(OR=3.319,P<0.05)。结论 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可对患者病耻感产生影响,社会支持情况越差的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越容易产生病耻感。
  • 张涵瑜, 张星雨, 郭欣, 韩宇娟, 林卫红, 李光健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47-15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1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GAD65抗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 11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9岁,平均(18~76岁),男女比例为1∶2,分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8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发的脑炎2例,自身免疫相关癫痫1例。9例患者有前驱症状。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类型为主。脑脊液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和(或)蛋白水平升高;颅脑核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颞叶和海马T2加权和FLAIR高信号;脑电图监测到发作间期以颞区、额区为主的尖波、尖慢波或慢波放电。2例患者筛查到潜在肿瘤,3例患者筛查到胸腺异常。6例患者免疫治疗后再无癫痫发作,5例患者因肿瘤的存在意识水平下降或癫痫持续状态而死亡,1例合并肿瘤的幸存患者6个月后出现了复发。结论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GAD65抗体病以中年女性最为常见,常伴有前驱症状、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主要引起脑脊液、颞叶及海马的炎性改变,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免疫治疗效果无关,早期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肿瘤的存在对预后影响较大。
  • 范雪, 胡金蓉, 张斯亮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53-157.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抗生素与癫痫的相关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华西第四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痫性发作住院患者共617例,其中筛选出与抗生素相关的痫性发作患者共33例并纳入研究。从纳入患者的基础疾病、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期间使用的抗生素、痫性发作情况、处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治疗期间服用较多的抗癫痫药物是丙戊酸(VPA),其次为左乙拉西坦(LEV)。住院期间使用的可能诱发痫性发作的抗生素中,青霉素、头孢类药物使用最多,其次为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使用以静脉滴注者最多,口服者较少(仅5例)。纳入患者中茶碱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使用率也较高,均达到了18%,33例中癫痫大发作8例,局灶性发作14例,非痉挛性发作11例。患者自首次使用抗生素到第一次痫性发作间隔时间从10 min到7 d不等,其中1~24 h内发病的患者占所有病例的76%。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癫痫多发生于抗生素使用后24 h内,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痫性发作可能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了抗生素使用期间的痫性发作。
  • 张文渊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神经传导检测(nerveconductionstudy),是神经电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神经电生理学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神经传导检测往往是先行的。在实践中,神经传导检测的应用,对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了解病情的轻重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然而笔者所触及的一些稿件以至见于已刊出的相关的文章(虽然是少数),在表述上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以点代面。文题或文内小标题说的是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 陈月秋, 刘艳艳, 尹俊雄, 赵晓丽, 石静萍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58-16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神经电生理评分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为GBS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脑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GBS的住院患者49例的资料,分析其神经电生理评分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49例GBS患者中感觉纤维受累46例,运动纤维受累40例,F波受累30例,自主神经系统受累42例,轴索受累46例,髓鞘受累44例,多神经(4条或4条以上)未引出肯定波形17例。神经电生理评分低分者22例,高分者27例。39例患者行血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阳性者25例,其中单种抗体阳性者13例,多种抗体阳性者12例;神经电生理评分低分组与高分组2组患者在峰值hughes评分、随访hughes评分及缓解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5及P=0.026);单种抗体阳性及多抗体阳性两组患者在神经电生理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而在性别、年龄、运动症状、感觉症状、颅神经症状、脑脊液蛋白定量、神经电生理评分、治疗方案选择、峰值及随访hughes评分以及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评分可用于GBS疾病临床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测预后;单种抗体阳性较多种抗体阳性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神经损害。
  • 罗玲, 陈荣华, 肖迎春, 余尔涵, 潘晓东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63-167.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特发性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在多项睡眠监测下(PSG)睡眠结构和快速眼动期肌肉失弛缓(RSWA)严重程度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iRBD患者共156例(iRBD组)以及同期来体检的健康人群101例(对照组),所有人行PSG监测。分析iRBD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睡眠结构特点和RSWA参数结果,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RBD组睡眠结构紊乱,片段化,慢波睡眠减少,周期性肢体运动(PLM)相关指数增高。iRBD患者RSWA现象明显,但男女亚组分析发现两组的下颌时相性肌张力增高指数、下颌紧张性肌张力增高指数无明显差异。下颌时相性肌张力增高指数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结论 iRBD患者睡眠结构明显异常,男女患者RSWA严重程度相当,睡眠效率是iRBD患者RSWA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提高iRBD患者的睡眠效率有助于降低iRBD患者的RSWA严重程度。
  • 万照宇, 郑发仁, 龚晨, 徐爱华, 万功华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68-171.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3个不同年龄组脑钙化患者的颅脑CT影像学特征,分析年龄与脑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6年在第九二五医院接受颅脑CT扫描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老龄组910例,中龄组1 374例,低龄组997例,所有对象均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颅脑水平面扫描并逐一阅片评定。结果 老龄组脑钙化检出率为75.0%,中龄组为72.3%,低龄组为35.1%,老龄组脑钙化检出率高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中松果体钙化率无明显差异,老龄组侧脑室脉络丛与基底神经节钙化率高于中龄组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龄组钙化灶3个及以上患者比例高于中龄组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大面积脑钙化者14例,血液学检验结果异常10例,正常4例,血检结果异常者(表现为血钙、血磷、肌酸激酶及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多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群脑钙化率高于中、低年龄人群;老年人群的脑钙化部位数与钙化灶个数高于中、低年龄人群;多发性大面积脑钙化者血钙、血磷、肌酸激酶及甲状旁腺激素多有异常。
  • 张文渊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有读者来信问:“许多医学杂志和书籍(包括有关睡眠的专著),polysomnography一词都译为“多导睡眠图”,贵刊所刊文章却为“多项睡眠图”,究竟怎么译更好呢?”有关polysomnography一词的意义本刊编辑部早已注意到了。可能由于专业面较窄的关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以及许多词典均未收录。不过,白永权总主编,中华医学会医学英语专业委员会审定的《世界最新英汉医学词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黄高雅, 吉晓春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72-17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8例,均作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分析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的阳性诊断率、痫样放电检出率及异常程度诊断率等。结果 动态脑电图的病毒性脑炎阳性诊断率为94%(73/78),高于常规脑电图的72%(56/78)(P<0.05);动态脑电图的痫样放电诊断率为85%(66/78),高于常规脑电图的44%(34/78,P<0.05);动态脑电图轻度异常诊断率为4%(3/78)、中度异常诊断率为77%(60/78)、重度异常诊断率为18%(14/78),常规脑电图轻度异常诊断率为15%(12/78)、中度异常诊断率为61%(48/78)、重度异常诊断率为5%(4/78)(P<0.05)。结论 与常规脑电图比较,动态脑电图可提高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在常规脑电图提示正常情况下,如果临床仍怀疑病毒性脑炎,建议进一步完善动态脑电图检查。
  • 张文渊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有作者来信本刊质疑:我们在文中明明写的是“Rolandic区放电”,Rolandic是英语形容词,为何要给改为:Rolando区放电呢?本刊主编张文渊答:感谢作者们对本刊的关心。我想在此谈一下个人浅见,请各位专家指正。首先,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法规的规定,在中文文章中,用英语形容词来形容汉语名词是不允许的。因此,用 Rolandic 来形容(命名)一个特定脑区是不恰当的。众所周知,
  • 乔珊, 王志浩, 张善超, 张冉冉, 吴玉娇, 姜荆, 靳阳, 吴怀宽, 刘学伍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76-179.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类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疾病。当前研究提示自身免疫性抗体的致病性可能是抗NMDAR脑炎的关键机制,但更深层次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揭示抗NMDAR脑炎的潜在致病机制并探究有效的治疗靶点。近年来,不断有关于抗NMDAR脑炎的动物模型报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已报道的抗NMDAR脑炎动物模型的基本特点及研究应用,旨在为进一步探究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王锴锁, 姚晨, 王圆庆, 黎思娴, 梁春华, 肖小华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80-18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侵入性脑电图检测技术,不仅是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致痫灶切除术的替代疗法,由于其创口小且定位精确的特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的癫痫外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难治性癫痫展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简述立体定向脑电图在癫痫术前评估、治疗中的应用,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在癫痫以外的应用等。
  • 商素真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84-18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是一种继发性运动神经元病,通常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急性感染后数十年隐匿发病,典型症状有进行性肌无力、疲劳、肌肉萎缩、疼痛、耐力差等,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由于PPS发病隐匿,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因此其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神经电生理检查在PPS患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临床上影响和未受影响的肌肉均可见电生理异常,主要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是临床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辅助检查之一。本文就神经电生理在PPS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PPS的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郎长会, 吴曦, 雷文婷, 陈静, 李娟, 田茂强, 束晓梅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 31(03): 189-19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近年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NMDAR)脑炎已成为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与成人相比,儿童抗NMDAR脑炎的特征主要有精神行为异常、易怒、痫性发作、运动障碍及局部神经症状等,病情恢复通常缓慢且不稳定,可能需要6个月~3年不等[1]。有研究表明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约9%~25%的患者会复发[2-6]。抗NMDAR脑炎的一线治疗包括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