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5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5-04-28
  

  • 全选
    |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本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封面故事,我们聚焦于神经泌尿外科领域,并荣幸地邀请到该领域的青年专家——庞磊教授担任本期专题的客座编辑。庞磊教授不仅在神经泌尿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业余画家,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此次,他亲自为本期杂志创作了封面画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诠释了神经泌尿学的深刻内涵。
  • 下尿路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及盆底功能修复专题
  • 宋昊伟, 庞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21-425.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盆腹腔神经丛作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调节并协调盆腹腔内各器官的功能活动,还参与盆腔疼痛感知与传导,以及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等过程。因此,深入研究盆腹腔神经丛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对于揭示盆腹腔神经丛的奥秘、防治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胚胎发育学的深入研究,盆腹腔神经丛的发育过程及其相关机制逐渐被揭示,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将从胚胎发育学的角度出发,对盆腹腔神经丛的发育过程、解剖结构、功能特性以及相关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庞磊, 双卫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26-431.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症小体介导的、程序性的促炎症性细胞死亡方式,可以导致细胞内非活性细胞因子的激活以及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的裂解。炎症性膀胱疾病的主要病理结局是膀胱的顺应性丧失,而细胞焦亡在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受到DNA甲基化、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等机制的调控,从而干预间质性膀胱炎中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从而诱发膀胱顺应性损伤。因此,通过概述间质性膀胱炎中细胞焦亡的调节机制以及焦亡在炎症性膀胱疾病中的潜在作用,以探索间质性膀胱炎的潜在诊断标志物,有助于间质性膀胱炎的预防和治疗。

  • 康寅博, 双卫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32-43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8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创伤性脊髓损伤和膀胱损伤都是常见外科损伤,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特定部分中所有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这些代谢产物在外界影响或疾病状态下变化规律的科学。该技术主要是对体液、细胞和组织中的代谢物进行分析,目前已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很复杂,血液代谢组学可以对血液中物质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血液代谢组学进行探索发病过程及机制具有巨大研究价值。

  • 李家豪, 张斌, 蒋星明, 卜子涵, 王勉, 李佛荣, 常德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37-443.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剂量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对模拟高原环境下急性暴露期内雄性Wistar大鼠生殖系统损害的干预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12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原模型组和LC干预组[腹腔注射左卡尼汀50 mg/(kg·d)],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常规条件(海拔约1 500 m)饲养,高原模型组饲养和LC干预组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6 000 m)饲养。3 d后处死,取睾丸计算睾丸指数,取大鼠附睾中精液,采用伟力数码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测定精子质量,取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生化试剂盒测定血清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取睾丸组织采用生化试剂盒测定睾丸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指标,取睾丸组织制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电镜切片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原模型组T、LH、FSH水平明显升高(P<0.01),光镜观察可见睾丸组织损伤,电镜观察生精细胞内线粒体形态改变,膜水肿、嵴出现缺失,基质肿胀、局部溶解,ROS、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高原模型组相比,LC干预组T水平明显升高(P<0.01),FSH、LH水平明显下降(P<0.01),睾丸组织损伤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线粒体未发生明显损伤、ROS、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各组睾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模型组精子数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LC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精子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精子活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左卡尼汀可以改善模拟高原环境急性暴露对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黄国华, 苏帅, 张金栋, 蓝建华, 王德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44-448.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无输尿管通路鞘+无输尿管支架(简称“无鞘无管”)一期输尿管软镜在治疗长径≤10 mm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收治的直径≤10 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结石共计7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无鞘无管”组(试验组)35例和“有管有鞘”组(对照组)35例,其中试验组不使用输尿管通路鞘和输尿管支架,对照组均使用输尿管通路鞘和输尿管支架。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既往结石手术史、结石患侧、结石最大经、术前C反应蛋白、集合系统分离、术前结石CT值和结石部位等术前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手术时长为(44.94±52.60) min低于对照组的(52.60±14.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0,P=0.030)。2组患者在术中输尿管损伤、白细胞变化及失血量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住院费用为(8 041.89±1 287.57)元,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13 011.63±1 780.2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50,P=0.000)。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CT复查结石复发率、术后3个月CT复查结石复发率、结石清除率、术后尿路刺激症状、术后输尿管损伤、术后血尿及术后肾积水等术后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无鞘无管”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治疗长径≤10 mm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安全可行,有效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手术时间。

  • 丁子俊, 王晓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49-45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8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尿微量蛋白及尿肌酐之间的相关性及因果关联。 方法 通过采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本课题组从数据集中提取出具有明显影响力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并将其依次通过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法、加权中位数法、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Mendelian randomization-Egger regression,MR-Egger)及孟德尔随机化-异常值检测和校正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结果来表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尿微量蛋白质、尿肌酐的因果关系。并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新生儿期及成年期的相关临床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尿微量蛋白及尿肌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MR-IVW检验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尿微量蛋白(P=0.037)及尿肌酐(P=0.015)的关联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回顾性研究,发现2组新生儿在除出生体质量以外的其他变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本课题组发现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与尿微量蛋白呈负相关(r=-0.78,P=0.015),但与尿肌酐呈正相关(r=0.78,P=0.018)。 结论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尿微量蛋白呈负相关;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尿肌酐呈正相关。

  • 李静, 王林峰, 张高杰, 黄勇, 高英英, 孙蕊, 曹扬, 李秋辰, 何浩, 魏子凌, 刘佳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57-462.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RAPN)后肾功能减退的效能,为临床风险分层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733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行RAPN患者的临床数据,整合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围手术期参数,构建7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Shapley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解析关键预测因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rea under the curve,ROC-AUC)评估模型性能。 结果 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效能最优(AUC=0.84)。SHAP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肿瘤直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细胞计数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对术后肾功能减退有明显影响。 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预测工具,可帮助识别高风险患者并优化术后管理策略。

  • 黄勇, 周福林, 李静,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63-469.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1种预测模型用于选择适合行最大雄激素阻断(maximum androgen blocking,MAB)治疗的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high-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HRLPC)患者。 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96例HRLPC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3个月的MAB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表现、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等。首先探究MAB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分层与病理和生化获益的关系,以确定最佳PSAD组别;随后采用机器学习筛选重要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适用性评估其表现。 结果 低PSAD组[PSAD<0.17 ng/(mL∙cm3)]在围手术期结果、病理降级、术后检测不到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率、尿失禁恢复率及PSA随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用于模型构建的变量包括前列腺体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SAD、吸烟史、总胆固醇、PSA、体质量指数,该预测模型的效能较好(AUC=0.769),具备一定的临床适用性。 结论 低PSAD组患者具有更好的病理和生化获益。本研究提供了1个可靠的预测模型,以辅助HRLP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车渝龙, 吴展鹏, 袁方超, 李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70-475.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8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问卷(the ureteral stent-related symptom questionnaire,USSQ)的患者报告结局和临床干预对改善上尿路结石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性。 方法 招募了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6例,通过USSQ问卷进行远程的患者自我报告和临床干预,以评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性。 结果 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血尿,而尿频、尿急、发热和性生活相关的症状少见。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的症状评分在术后第3天最高,此后,除外附加问题患者其他维度的评分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接受干预的患者USSQ总分(57.5±10.1 vs. 51.6±8.9,t=2.981,P=0.004)和泌尿系统症状评分(30.8±5.3 vs. 26.7±5.6,t=3.478,P<0.001)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于USSQ的患者报告结局和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综述
  • 周娟, 曾德阳, 刘小畅, 曾燕, 黄招兰, 杨学, 汪星, 谭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76-481.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病理和临床表型异质性很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病因,AD异质性给诊断、治疗及新药疗效评估带来了挑战。该综述基于临床表现、遗传学特征和病理学特征概述了AD主要临床亚型的最新进展,早发和迟发型AD临床亚型可能具有相同的症状,但其病因、发病年龄、表现方式、疾病进展以及相关疾病方面有所不同。典型AD和非典型AD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断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影像和组学数据的AD亚型研究也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该综述也简要概括了AD分子病理异质性,深入理解这些异质性对于诊断、制定药物治疗策略和临床管理至关重要。

  • 曾燕, 莫霖, 陈泽方, 刘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82-487.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癌症相关认知障碍是白血病患儿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儿远期生存质量,并对其学业、生活及社交产生不良影响。通过文献综述,本文总结出癌症相关认知障碍前哨因子包括失眠、焦虑、抑郁、大剂量甲氨蝶呤暴露、脑脊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水平降低,鞘磷脂浓度升高、MTHFR1298基因型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升高。目前有关前哨因子的评估工具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建议后续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验证以上指标对白血病患儿癌症相关认知障碍的精准预测性,实现早期干预,以提高患儿远期生存质量。

  • 陈长军, 马清伟, 张磊, 王秋入, 彭大勇, 陈猛, 杨允, 张凯宁, 曾伟南, 颜廷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88-495.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可引起脊柱疼痛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其治疗方式多样,但迄今为止尚无最佳治疗标准。因此,该文重点介绍了当前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治疗策略,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并为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支具制动、镇痛等保守治疗是OVCFs基础治疗措施;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微创手术[如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仍然是主流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如前路脊柱融合术、前后路联合脊柱融合术、后路脊柱融合术、后路脊柱融合联三柱截骨术以及后路脊柱融合联椎体成形术)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进行手术时,手术医师应高度重视积累相关手术技术和技巧,以应对手术治疗所带来的挑战和并发症的发生。最终,为患者选择科学而恰当的治疗方法,以改善长期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李小梅, 王晓蕾, 黄馨月, 龚春蓓, 王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496-500.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渐进性眼部疾病,其特征是免疫介导的眼外肌和眼眶结缔组织炎症。TAO症状体征复杂多样,具有多样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关系密切。该文就TAO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疾病治疗方面对TAO作简要概述。

  • 临床研究
  • 彭朋, 陈忻睿, 周艺林, 田小芹, 唐于钦, 邓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01-510.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老年人吞咽障碍影响因素,构建吞咽障碍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3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同科室就诊的非吞咽障碍病人为对照组,利用相关性分析、套索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吞咽障碍影响因素,十折交叉验证训练极度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用于预测吞咽障碍并运用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 结果 病例组1 009例,对照组2 125例。相关性及LASSO回归共筛选12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结果显示患有肌肉减少症、年龄增加、照料者为子女或看护、老年人身体衰弱、口腔健康状况差、自我生活能力差、抑郁、认知障碍是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P<0.05),女性、参加社区活动为吞咽障碍的保护因素(OR<1,P<0.05)。XGBoost模型预测效能较好,模型精确率为0.795、查准率为0.711、灵敏度为0.613、特异度为0.881,F1值为0.66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UC=0.855。SHAP图显示,前5位重要特征分别为照料者、口腔评分、衰弱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 结论 老年人吞咽障碍影响因素众多,临床上应更加关注口腔健康差、身体衰弱、日常生活需要依赖他人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XGBoost模型在老年人吞咽障碍预测上有较好的表现,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盛维琼, 黄静, 张天枫, 张益, 黄华, 王红, 贾国庆, 康成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11-515.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和基因突变类型分析,了解重庆地区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的携带情况,为重庆地区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重庆市人类精子库488例捐精志愿者(进入检疫期所有合格捐精志愿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全血细胞分析法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 larhemoglobin,MC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采用PCR和DNA反向点杂交法检测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和17种常见β-地贫基因突变,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488例捐精志愿者,年龄(25.64±4.95)岁,共检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15例(3.07%)且均为汉族,低于重庆地区地中海贫血人群携带率9.24%。地中海贫血携带者15例中,包括α基因缺失型13例,分别为-α3.7基因型11例(73.33%)、-α4.2基因型1例(6.67%)以及-SEA基因型1例(6.67%);α基因非缺失型2例,均为WSM杂合突变。地中海贫血携带者中MCV、MCH 2项指标均异常仅有1例(筛查阳性率6.67%)。 结论 重庆市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具有区域性(籍贯以川渝地区为主)和人群分布差异性(健康育龄男性),地中海贫血携带率较低,因地中海贫血对供精出生子代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人类精子库在捐精志愿者中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

  • 黄锦华, 张文烨, 尤晓凤, 肖静, 郑柳榕, 刘继来, 王玫, 向姝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16-522.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动力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探讨耳穴压豆的疗效机制。 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试验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耳穴压豆(脾、胃、交感)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假耳穴压豆(脾、胃、交感,不含王不留行籽)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临床疗效和胃肠激素水平变化。 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0.31(17.52,22.38) h vs. 21.51(18.53,28.15) h]、排便时间[35.32(31.47,39.17) h vs. 38.12(33.44,42.78)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的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L和GAS在术后呈上升趋势,SS和SP呈下降趋势。试验组术后24 h的MTL[(451.52±54.33) pg/mL vs. (476.24±56.35) pg/mL]、GAS[150.50(133.93,164.52) pg/mL vs. 173.44(154.45,184.63) 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的SS[38.34(33.24,40.23) pg/mL vs. 33.36(29.13,38.76) 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SP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算方程结果显示,MTL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和SS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穴压豆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明显,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胃动力相关激素水平,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 尹慧梅, 承欧梅, 张旭, 全凤英, 周建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23-529.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探讨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症状的关系。 方法 纳入PD患者104例,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评估,根据肺功能结果,将患者分为伴有通气功能障碍组(37例)和不伴有通气功能障碍组(67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肺功能参数与运动症状的关系。 结果 2 组患者的运动迟缓评分和姿势步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通气功能障碍与姿势步态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β=0.171,95%CI=1.015~1.386,P=0.032)。不同分期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forced vital capacity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VC%)(t=2.143,P=0.03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t=2.118,P=0.037)、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peak expiratory flow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PEF%)(t=2.002,P=0.048)、最大呼气压占预计值(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MEP%)(t=2.412,P=0.018)、最大吸气压占预计值(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MIP%)(t=2.119,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患者的肺功能较预期值偏低,伴有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5.58%,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症状存在关联。

  • 陈红梅, 孙敏越, 罗艳, 杨相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30-535.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气道打开仪器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于2021年1月4日至3月15日选取360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助理按照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先后调整仪器的体位夹角为90°(仪器90°组)、95°(仪器95°组)或100°(仪器100°组)打开受试者气道,支气管镜进入受试者气道并观察到受试者最清晰的声门视野时,系统采集并保存此时的声门视野电子图像;研究结束后于立即、0.5、1、3、6、12、24 h随访观察患者有无与仪器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评价指标为声门视野暴露分级(cormack-lehane,CL)分级,次要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结果 >80.0%受试者的CL分级为I级,3组角度之间的C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2,P>0.05),但仪器角度为100°时,部分受试者的CL分级得到了优化;仪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及VAS评分均为0分。 结论 该装置在体位夹角90°~100°下均能安全且有效地打开支气管镜诊治患者的气道,其在改善声门视野暴露方面虽没有体现出与角度大小相关的明显优势,但建议使用优先考虑选择100°。

  • 朱涛, 张琳, 曾玺, 张伟, 张新千, 李凤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36-540.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Pulsar-18支架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的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应用Pulsar-18支架治疗的SIDSMA患者的数据。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影像学特征等基本信息,记录随访期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支架通畅率和血管重塑情况。 结果 该研究纳入了45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为45~72岁,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为48.89%(22/45)。手术成功率100%。45名病人共置入63枚支架,支架直径5~7 mm。围手术期无支架急性血栓等并发症。穿刺点血肿发生概率0%。支架置入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通畅率均为100%;血管完全重塑率分别为64.4%、82.2%、82.2%和86.7%。1例患者术后第5个月因十二指肠溃疡出现血便,病因,经内镜止血后痊愈。其他患者在2年内无腹痛复发、无新发动脉瘤、无假腔增大。 结论 Pulsar-18支架置入术是治疗SIDSMA的1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提供高血管完全重塑率,并在中期随访内有良好的通畅率。

  • 祁海峰,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41-54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 方法 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将其分为≤48 h的短期组(n=60),>48 h的长期组(n=86)。记录并分析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特征、ICU治疗手段、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孕产妇入住ICU超过48 h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短期组比较,长期组进行机械通气(P=0.001)、放射影像学检查(P=0.022)、降压(P=0.001)、利尿(P=0.001)、抗生素(P=0.006)等药物治疗,以及接受超过5 U输血(P=0.032)等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长期组孕产妇的孕检次数(P=0.003)明显少于短期组,入住ICU时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P=0.012)明显高于短期组。长期组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更多(P=0.016)。此外,长期组孕产妇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短期组(P=0.001),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24 h尿蛋白与血清肌酐水平与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25]、舒张压(AUC=0.782),还是平均动脉压(AUC=0.811)对预测孕产妇ICU住院时间>48 h的评估价值均较高。孕检次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ICU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P<0.05)。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延长孕产妇ICU住院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孕产妇的重症监护与管理提供一定思路。

  • 熊雁, 唐艺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47-55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ircTRRA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中的特定作用。 方法 心肌梗死模型由缺氧24 h诱导。使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来测试circTRRAP、SMAD2和miR-323-3p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转染si-circTRRAP,敲低与过表达microRNA-323-3p、过表达SMAD2后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keukin-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细胞凋亡因子[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Cleaved Caspase-3]表达来研究其在心肌梗死细胞中作用。 结果 在心肌梗死损伤模型中,circTRRAP与SMAD2水平明显升高超过50%,而miR-323-3p表达明显降低。circTRRAP的下调通过促进miR-323-3p表达导致SMAD2的表达减少。SMAD2与miR-323-3p呈负相关,但与circTRRAP表达呈正相关。circTRRAP与SMAD2的下调或miR-323-3p的上调可提高细胞活力与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 结论 circTRRAP 的下调导致炎症的抑制,并通过miR-323-3p/SMAD2 轴减轻AMI。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4): 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月刊,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CN50-1046/R,ISSN 0253-3626,邮发代号78-132。栏目设置专家论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研究等,并且不定期设立临床病理研讨、科技成果转化快讯、学术争鸣、研究热点等栏目,同时为高水平医学学术会议开设相关领域会议论文专辑及论文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