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4-05-20
  

  • 全选
    |
  • 李力, 黄畅晓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185-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全世界患病率水平差距较大。研究表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对于孕妇和胎儿、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在临床上,缺铁性贫血以及铁缺乏是依据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的测定进行评估,建议在妊娠期间适度地关注和检查,合理评估补铁治疗的适应证。有指征的采用口服补铁的方式、是否采取静脉补铁方式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就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评析,旨在为临床医师的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 林卫, 朱博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188-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产生卵母细胞、受精并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近年来,女性生育力呈现下降趋势,原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可引起生育力受损的良性或恶性疾病。保护女性生育力、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亟需形成科学、有效的女性生育力保护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女性生育力保护的“三级预防”策略,旨在从病因预防、早期筛查与诊断、早期治疗与生育力保存三个层面系统地阐释适应我国国情的女性生育力保护策略。
  • 本刊编辑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192-1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基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2-12-30发布的《学术论文编写规则》中所述基本规则,题名是论文的总纲,是反映论文中重要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题名不用具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语句。题名不可太大、太笼统,应简明,一般不宜超过25个汉字;题名通常不用前缀与后缀;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开头;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 董文斌, 何婷, 章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193-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尤其是极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BPD会对整个儿童期甚至青春期以后的呼吸健康产生负面影响。BPD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所致的发育性疾病,多种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连同基因易感性使肺损伤、重塑及修复受阻,从而导致BPD的发生。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极早产儿的救治存活率显著提升,但BPD的发病率并未下降。目前尚无有效策略可用于预防或治疗BPD。因此,早期识别BPD预测因素和开发新的可靠的BPD预测模型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旨在将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评述,为选择潜在预防性治疗的临床试验对象、建立潜在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 李月, 熊康, 卢韵, 傅少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00-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传统化疗药物不能在肿瘤内部维持高浓度,导致肺癌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严重。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由厌氧菌介导的新型纳米药物提升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合成一种可降解聚合物并制备婴儿双歧杆菌抗体修饰的阿霉素纳米粒子(Ab-DOX-s-s-NPS),体外表征其形貌、药物释放行为和细胞摄取能力;建立A549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评价该纳米粒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并考察其毒副反应。结果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图像及凝胶电泳蛋白图谱等证实Ab-DOX-s-s-NPS纳米粒子的成功制备,粒径约为85.6±1.4 nm,它能与细菌良好结合;在高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环境中能快速释放药物并被肿瘤细胞摄取;通过预植入的双歧杆菌为靶标,该纳米粒子在荷瘤小鼠体内能主动富集到肿瘤缺氧区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且与游离阿霉素造成的心肌纤维化相比,纳米药物组没有造成显著的心脏毒性和肝肾功能损伤。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Ab-DOX-s-s-NPS纳米粒子具有还原响应性,能通过双歧杆菌的招募主动靶向富集到肿瘤组织,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效果,有望成为治疗其他恶性实体瘤的候选药物。
  • 张烨潇, 王一枭, 吴丹, 周秀丽, 乌兰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06-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分析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方法 从Finngen数据库获取PE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数据集,提取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应用逆方差加权法等5种MR方法探究PE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Cochran's Q、MR-Egger回归、MR-PRESSO、留一法等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结果表明,PE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OR=1.024,95%CI:0.965~1.087,P=0.435),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和PE风险之间存在潜在的正向因果关系(OR=1.097,95%CI:1.006~1.196,P=0.036)。其余四种MR分析方法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PE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稳定。Cochrane's Q统计结果表明纳入的各IV之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MR-Egger截距法和MRPRESSO法均未发现纳入的IV存在显著的水平多效性。但是,留一法结果表明多个IV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和PE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结论 本研究从遗传学角度切入,应用MR方法揭示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PE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的个性化管理和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袁双双, 余琴, 邓鑫, 游婧璨, 李永杰, 陈妮, 王立群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1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内皮细胞培养于Transwell培养皿,给予Ang-2(200 ng/mL)刺激0、12、24和48 h后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内皮细胞接种到6孔板,Ang-2刺激0、15、30和60 min后检测膜突蛋白(Moesin)的磷酸化;使用moesin siRNA特异性敲低moesin后,给予Ang-2刺激,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并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细胞F-actin以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的变化。结果 Ang-2(200 ng/mL)刺激内皮细胞0、12、24和48 h后,细胞通透性以时间依赖的方式逐渐增高;Ang-2显著增加内皮细胞moesin磷酸化,而使用Ang-2受体Tie-2的中和抗体Anti-Tie-2处理细胞后,显著抑制了Ang-2介导的moesin磷酸化;Moesin的特异性敲除显著抑制了Ang-2介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F-actin应力纤维的形成以及VE-cadherin的破坏。结论 Ang-2通过moesin介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 本刊编辑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14-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医学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全文精确、扼要的表达,应尽可能突出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明性。医学论文摘要的编写有多种类型,对医学论文“论著摘要”的编写,基于国标要求应采用“结构式摘要”,并应有完整的中、英文摘要。结构式摘要一般包括四项:(1)目的(Objective) 简要说明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2)方法(Methods)简要介绍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资料(材料)与方法,如何分组对照?
  • 王思源, 罗勇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15-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小样本外显子测序与公用数据库比对进行生物信息挖掘,探寻汉族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变异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男性患者4例和高原健康男性5例,采集静脉血并提取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将测序数据进行功能学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构建突变基因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选择显著性最高的基因,筛选潜在关键HAPC相关变异位点,初步探究相关变异与HAPC发病可能的机制。结果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HAPC相关的突变基因216个,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mal growth farctor,EGF)基因在功能学富集分析(GO&KEGG),蛋白质互作网络(PPI)中具有高度显著性,初步筛选出5个潜在关键HAPC相关变异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分析,最终筛选出EGF基因上3个可能的变异c.2124G>A(p.Met708Ile)、c.2351A>T(p.Asp784Val)以及c.2759A>T(p.Glu920Val),可能是HAPC的突变位点,与HAPC发病相关。结论 本研究表明汉族EGF基因的变异与HAPC发病存在相关性。EGF基因的变异可能通过干扰RNA剪接,改变RNA二级结构,影响蛋白质结构,进而影响EGF的生成及HAPC的发生发展。
  • 李凯俊, 张燊, 何帆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21-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激素测定平台,并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测定的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孕酮(P4)和雌二醇(E2)水平进行对比,明确该LC-MS/MS平台诊断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PCOS患者35例(PCOS组),正常对照组33例,LC-MS/MS测定血清T、雄烯二酮(A4)、DHEA-S、双氢睾酮(DHT)、脱氢表雄酮(DHEA)、P4、E2、雌酮(E1)、雌三醇(E3)、17-羟孕酮(17-OHP)、皮质醇和可的松水平,并与CLIA测定的血清T、DHEA-S、P4和E2水平进行比较,ROC曲线分析LC-MS/MS测定的血清T、A4和E1水平诊断PCOS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LC-MS/MS测定的血清T、DHEA-S、P4和E2水平均低于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C-MS/MS联合检测T、A4、DHEA-S、DHT和DHEA可以提高高雄激素血症的检出率(P <0.05)。PCOS患者的血清T、A4和E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亦提示LC-MS/MS测定血清T、A4和E1水平诊断PCOS有临床价值(P <0.05)。结论 LC-MS/MS激素测定平台检测多项雄激素能提高高雄激素血症的检出率,较CLIA能更好的识别PCOS患者。
  • 胡楠, 屈福祥, 程旺, 颜丽君, 杨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26-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患病率正在上升,本文旨在研究儿童SMPP风险因素阈值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22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重症组(114例)和非重症组(11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D-二聚体水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将有意义的指标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SMPP的独立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找到各预测指标诊断阈值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重症组比较,重症组CRP、LDH、D-二聚体水平更高,PLT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重症组比较,重症组WBC、AST、A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别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反应蛋白(OR=0.032,P=0.006),LDH(OR=0.006,P=0.044)、D-二聚体(OR=0.006,P <0.0013)是儿童SMPP的独立预测指标,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32、0.696、0.807,诊断阈值分别为10.35 mg/L、296.15 U/L、231.5 ng/ml。结论 CRP≥10.35 mg/L、LDH≥296.15 U/L、D-二聚体≥231.5 ng/ml是SMPP的早期独立风险因素阈值,其中D-二聚体对SMPP预测价值最高。
  • 本刊编辑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30-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结论”是医学论文论著正文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近发布的国家标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2-2022)中指出:“结论是对研究结果和论点的提炼与概括,不是摘要或主体部分中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宜做到客观、准确、精练、完整。”新国标中同时指出,如果推导不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写作“结束语”,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等。基于新的国标规则,本刊要求作者来稿医学论文论著中应在“讨论”之后将“结论”独立编号编章编写,不可与“讨论”混为一体;如果研究中推导不出结论,则应在讨论中予以特别解析和说明。
  • 郭侃, 付杰文, 宋炳辉, 钱捷, 罗章, 成竞梁, 何涛, 傅俊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31-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亲子鉴定中二联体罕见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策略。方法 对罕见案例样本进行DNA提取,使用AGCU EX-22试剂盒进行二联体和三联体检测;使用阅微基因36A试剂盒进行二联体检测。通过遗传测序仪进行电泳分析,GeneMapper ID-X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图谱和相应的基因座数据,并计算其累积亲权指数。结果 采用AGCU EX-22试剂盒进行被检父和孩子二联体鉴定,获得累积亲权指数为7.0516×102,这个值既大于0.0001又小于10 000。根据《亲权鉴定技术规范》(GB/T37223-2018),其结果是既不支持、又不能排除被检父为孩子的生物学父亲,不能出具明确的鉴定意见;增加孩子母亲样本,改为三联体鉴定后,使用相同的试剂盒进行鉴定,获得的累积亲权指数为2.6327×108,大于10 000,支持被检父为孩子的生物学父亲。与此同时,增加STR基因座位点,使用阅微基因36A试剂盒进行被检父和孩子的二联体鉴定,获得累积亲权指数为1.0378×109,同样大于10 000,亦能出具明确的鉴定意见。结论 在二联体亲子鉴定中,通过增加孩子生母做三联体亲子鉴定或者是增加STR位点进行检测,都能提高累积亲权指数,帮助罕见疑难亲子鉴定案例出具明确的鉴定意见。
  • 杨静, 陈璐, 刘燕子, 祝金冉, 王胜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36-240+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关联,并探讨其生理病理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1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n=28)和非感染组(n=87),检测IL-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511C/T(rs16944)、-31C/T(rs1143627)和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IL-6-572C/G(rs1800796)、IL-6-174G/C(rs1800795)的多态性,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IL-1β、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放疗时间、肿瘤长度、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1β基因的rs16944、rs1143627位点,IL-6基因的rs1800796、rs180079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 0.05);两组IL-1β基因rs16944位点基因型频率,CC、CT、TT基因型频率,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1143627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6基因rs1800796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C、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s1800795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C、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显示,IL-1β rs1143627(C/T)位点、IL-6 rs1800796(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疗时间、肿瘤长度、肿瘤位置、IL-1β rs1143627位点、IL-6 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P <0.05)。结论 IL-1β基因rs1143627(C/T)位点多态性及IL-6基因rs1800796(C/G)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有关,其中rs1143627位点T等位基因、rs1800796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 陈鹏, 甘雪辉, 赵月霞, 聂潇雨, 杨欣雨, 汤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41-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地区临床医生科研能力水平现状,分析可能影响临床医生科研水平的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星”平台向四川省某地区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临床医生的基本信息和科研情况相关资料。结果 超过半数的临床医生近5年内未参与过任何课题(50.2%)和未发表过任何论文(56.7%),其中科研知晓率40.3%,科研实践率33.8%。不同学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科室和不同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医生对科研的知晓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硕士及以上学历与大专及以下学历对比(OR=14.658,95%CI:3.351~64.117)和三级医院与一级医院对比(OR=3.662,95%CI:1.315~10.197)均与临床医生知晓科研有关。不同学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科研知晓情况的临床医生在科研实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知晓科研(OR=2.529,95%CI:1.163~5.500)与临床医生科研实践有关。结论 受调查的四川省某地区临床医生科研水平欠佳,与学历、医院条件等因素有一定影响。
  • 赵琳琳, 李小潘, 韩晓凤, 徐文杰, 宋园园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46-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接受DCE-MRI扫描,分析宫颈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宫颈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据放化疗情况,将68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分为有效组(n=39)与无效组(n=29),对比两组治疗前DCE-MRI定量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疗效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EC-MRI定量参数对患者疗效预测价值。结果 鳞癌患者Ktrans值较腺癌高(P <0.05);低分化患者Ktrans、Kep值较中高分化患者高(P <0.05);临床分期≥Ⅲa期患者Ktrans、Kep、Ve值均较<Ⅲa期高(P <0.05);不同肿瘤直径、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脉管浸润患者之间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有效组治疗前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均高于无效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a期、Ktrans、Kep、Ve值均是影响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疗效的危险因素(P <0.05)。Ktrans、Kep、Ve值及三者联合预测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0.950、0.860、0.997。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指标。
  • 付加伟, 唐祖鑫, 陆俊, 邹鑫, 李丽, 赵龙, 李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51-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雨蛙素(caerulein)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AR42J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AR42J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筛选最佳药物干预浓度;用雨蛙素刺激细胞6 h构建胰腺炎体外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柴黄清胰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5、1、2 mg/mL);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细胞JAK2、STAT3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JAK2、STAT3、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法检测发现,当药物浓度为0.5、1及2 mg/mL时,平均细胞存活率均大于100%;ELISA检测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升高,提示AR42J细胞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成功建立;与模型组相比,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0.5、1、2 mg/mL)IL-6、IL-1β、TNF-α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0.5、1、2 mg/mL)STAT3 mRNA、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2 mg/mL)JAK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westen blot测定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0.5、1、2 mg/mL)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 <0.05)。结论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从而减轻AR42J细胞炎症反应。
  • 李蓓, 黄菊芳, 韩俊彩, 李雪姣, 吴娜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56-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M”字连续贯穿缝合技术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鼻腔填塞)52例和观察组(鼻内镜下“M”字连续贯穿缝合)5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出血量、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主观不适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und-Kennedy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疗效率为84.61%,观察组的总疗效率为86.79%,两组总疗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48 h、7 d、10 d患者的N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术后48 h、7 d、10 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48 h观察组鼻塞、头痛、耳闷耳鸣、睡眠障碍、吞咽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48 h观察组水肿、瘢痕、分泌物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使用鼻内镜下“M”字连续贯穿缝合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疼痛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症状评分,提高预后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敬婉逸, 刘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60-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具有恶性潜能,学者们根据其危险程度提出了GIST的危险度分级。影像检查在评估GIST危险程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胃充盈超声、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X线钡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技术均可用于GIST危险程度分级。然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如何利用影像学手段在术前精准评估GIST的危险程度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 本刊编辑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65-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新近发布的国家标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2-2022)将“参考文献”纳入正文部分必备的构成元素,说明“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的国标要求规则,本刊要求医学论文来稿中应引用与研究主题及中心内容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符号、著录格式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都应符合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要求,采用顺序编码制置于文末,并应编章编号。本刊要求作者来稿的医学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宜新(以近5年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为主),宜全(著录项目规范完整无缺项),宜多(论著不少于25条,综述不少于50条)。
  • 李金玲, 李玲玉, 廖小雨, 罗雯, 孙鸿燕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66-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是一种暴露于早期生命的应激情况,长期、反复的应激会导致神经、行为上的变化,影响宿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母婴分离不仅仅会造成大鼠成年后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一系列异常行为,还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内脏高敏感等情况,危害身体健康。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益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同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菌种,其疗效也是不同的,且其在防治疾病方面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对母婴分离诱导相关疾病症状的缓解作用以及机制,以期为益生菌防治母婴分离诱导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胡绍润, 杨沁之, 李田, 杨思祖, 罗茂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3): 270-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不编码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主要在转录中、转录后以及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是指覆盖在血管腔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内表面,以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部分lncRNA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和血管形成,以维持特定的内皮细胞表型和功能,在血管生成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LncRNA调节和血管生成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多种血管疾病,其中剪接转录内皮富集lncRNA(spliced transcript endothelial enriched lncRNA,STEEL)的表达升高在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作用,因此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部分内皮富集的lncRNA对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尤其是lncRNA STEEL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对血管内皮细胞介导血管生成作用,为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