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张隽, 李杰, 王晶, 华琳, 张黎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515-523.

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 张隽, 李杰, 王晶, 华琳, 张黎明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EGP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随访预后。结果 共纳入101例EGPA患者,其中老年组42例(41.6%),非老年组59例(58.4%)。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病(40.5%vs 16.9%,P=0.008)、血嗜酸性粒细胞>10%(90.5%vs 72.9%,P=0.029)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降低[eGFR<80 mL·min-1·(1.73 m2-1](61.9%vs 16.9%,P<0.001)的患者比例更高,老年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20(10,56.25)mm/h vs 12(5,32.25)mm/h,P=0.028)]及肺功能指标残气量/肺总量(residual volume/total lung capacity, RV/TLC)[(48.84±11.43)%vs(41.92±9.06)%,P=0.009]更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心脏受累(73.8%vs 32.2%,P<0.001)、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3.8%vs 5.1%,P=0.006)、周围神经系统病变(83.3%vs 64.4%,P=0.036)、肾脏受累(69.0%vs 47.5%,P=0.031)及五因子评分(five-factor score, FFS)≥2分(61.9%vs 15.3%,P<0.001)的发生率均更高。随访中位时间41(19,59)个月,6例患者死亡,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非老年组(13.9%vs 1.92%,P=0.032)。结论 老年EGPA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血嗜酸性粒细胞>10%、eGFR降低、脏器受累及FFS≥2分的患者比例更高,ESR、RV/TLC及病死率更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老年EGPA患者疾病特征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老年患者 /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93.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张隽, 李杰, 王晶, 华琳, 张黎明. 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3): 515-523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