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CT/ALB、IL-23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分析

陈芳, 王威, 段红茹

PDF(1219 KB)
PDF(1219 KB)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6) : 716-722.

血清PCT/ALB、IL-23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分析

  • 陈芳, 王威, 段红茹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与白蛋白(albumin, ALB)比值、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3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0例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血清PCT/ALB、IL-23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与血清PCT/ALB、IL-23的关系,通过交互作用分析血清PCT/ALB、IL-23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交互作用,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构建决策曲线分析血清PCT/ALB、IL-23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情况中,死亡49例,病死率为32.67%。死亡组入院时血清PCT/ALB、IL-23水平均高于存活组[(60.82±23.28)%vs.(45.35±8.68)%、(425.19±53.48)ng/L vs.(376.12±46.17)ng/L](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预后与入院时血清PCT/ALB、IL-23升高有关,入院时血清PCT/ALB、IL-23异常过表达可能是脓毒症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CT/ALB、IL-23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死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二者均高表达时病死的风险是二者低表达时的18.2倍,协同效应为二者单独存在产生效应之和的2.435倍(SI=2.435);绘制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结果显示血清PCT/ALB、IL-23单独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风险的AUC为0.726、0.763,有一定预测价值,而联合预测的AUC为0.872,预测价值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阈值为0.10~0.68时,联合血清PCT/ALB、IL-23的预测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病死发生的净收益率优于单独血清PCT/ALB或单纯IL-23,二者联合的最大净受益率为0.314。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PCT/ALB、IL-23升高为病死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关键词

脓毒症 / 降钙素原 / 白蛋白 / 白细胞介素-23

中图分类号

R459.7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芳, 王威, 段红茹. 血清PCT/ALB、IL-23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6): 716-722

基金

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2441ZF033)

评论

PDF(121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