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患儿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0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睾丸扭转患儿8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下行手法复位,根据复位结果分为手法复位成功组36例和失败组51例,比较2组年龄、发病时间、血液学参数及超声影像结果等指标。将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预测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在年龄[(7.53±3.09)岁vs.(5.61±2.47)岁]、发病时间(9.0 h vs. 17.0 h)、阴囊壁厚度(3.8 mm vs. 4.8 mm)、精索扭转度数(360°vs. 540°)、睾丸存活率(80.6%vs. 52.9%)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侧、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OR=0.178,P=0.043)、发病时间长(OR=3.957,P=0.019)、精索扭转度数多(OR=1.020,P=0.023)均是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发病时长及精索扭转度数均为影响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结局的危险因素。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建议睾丸扭转患者尝试手法复位,以最大可能提高睾丸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