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5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4-10-15
  

  • 全选
    |
  • 王志远, 淡叶, 金天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1-7+1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财税政策以及技术进步对新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产业化角度鼓励汽车电气化,基于宏观经济视角,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建立了引入环境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E-DSGE),分析相应的碳税政策、补贴退坡政策、技术进步及消费偏好等外生冲击方案下汽车产业的变化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碳税提升与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是顺周期的,有利于汽车产业电气化转型;补贴退坡和消费偏好只会在短期内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胡宝雨, 卢萌萌, 高成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8-1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公交车辆和司机任务分配的不均衡问题,提高车辆和司机的利用率,充分考虑车辆充电需求和司机工作时间约束等因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动公交车辆调度与司机排班联合优化的方法,以公交公司总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在考虑分时电价机制的前提下,策略性地采用“日间快充,夜间慢充”的充电模式,将车辆的充电时间与司机的休息时间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减少不必要的空闲时间,在保护电池的前提下提高公交运营效率。综合考虑车辆和司机行程分配策略及车辆充电策略,利用PSO-GA算法求解该模型,进一步生成车次链和车辆充电计划,并以哈尔滨31路公交线路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合理的调度计划在将公交公司运营成本降低7.46%的同时,将公交车和司机的平均利用率提高了8.02%,提高了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李文勇, 卢睿, 廉冠, 吴樱梓, 陈杰, 王文宇, 梁钰瑶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16-2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研究我国道路运输事故的致因因素,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联系,提出一种改进的关联规则算法,并将其运用于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分析。首先,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多维层体系框架;其次,对影响事故属性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生成新的候选项集;最后,运用考虑定向约束的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规则。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2年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事故中夜间时段发生事故的原因大多为疲劳驾驶,由于驾驶员行车速度不当造成追尾事故的发生。与运用传统的Apriori算法相比,该方法生成的无效规则减少了69.15%,准确率提高了49.14%,在保证准确性提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 李纲, 张鑫杰, 郭姝娟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24-32.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大学生利用网约车出行行为的内在机理,在网约车领域提出结合基于充分性逻辑的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必要性逻辑的必要条件分析(NCA)两种方法,引入外部环境、运营服务、感知安全、负面体验和安保措施,构建了大学生利用网约车的乘客满意度模型。应用PLS-SEM对1 102份有效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识别模型中的充分性因素;利用PLS-SEM得出的潜变量得分作为应用NCA的起点,得出乘客满意度的必要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充分性角度,运营服务、感知安全、负面体验和安保措施的总效应分别为0.422、0.184、-0.160、0.066,对乘客满意度有不同的显著性影响。从必要性角度,运营服务和感知安全也是必要性因素。要想获得中等水平(50%)的乘客满意度,需要运营服务至少达到27.2%,而要想获得最高水平(90%~100%)的乘客满意度,则不仅需要运营服务达到57.3%,还需要感知安全达到39.7%。研究结果突破了以往单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网约车出行行为机理,可以确定优先提升网约车服务质量的方向,丰富和拓展对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使用网约车出行行为的理解,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网约车平台制定合理的网约车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徐慧智, 陈爽, 刘嘉玲, 蒋时森, 陈祎楠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33-41.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出租车与黄色小型车辆外观相似、不易区分的问题,以哈尔滨市出租车为研究对象,以YOLOv5+DeepSort为基本框架,新增交通量与速度检测模块。基于视频采集数据,建立出租车目标检测数据集与出租车图像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车型识别模型。建立了考虑出租车比例因素的速度影响模型,分析了畅行状态下出租车运行特征。结果表明:结合深度学习的出租车车型识别精确率高达0.88;畅行状态下出租车平均速度比其他车型高5~15 km/h;出租车比例对全局平均速度及速度-流量曲线增长趋势存在一定影响;考虑出租车比例的速度影响模型在继承传统BPR模型优点的同时,精度提升了20%左右。
  • 刘博阳, 刘文胜, 魏伟, 朱绩超, 张渊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42-48.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障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采用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仿真方法,建立了神12“1+1”C64编组和神12“2+0”C80编组万t重载列车仿真模型,并以列车在神朔铁路真实线路条件下的运行工况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牵引力提升速率对车钩力和列车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牵引力水平下,神12“1+1”C64编组列车由于是动力分散布置,其产生的最大拉钩力相较神12“2+0”C80编组大幅降低;牵引力提升速率越快,列车产生的车钩力越大,且车钩力振荡持续时间越长;采用先快后慢的牵引力提升方式,可有效降低列车产生的最大车钩力并减小速度损失。
  • 杜洪军, 于春洋, 程亚军, 刘春艳, 姜春龙, 廉帅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49-52.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装有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地铁车体进行了横向受力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载荷加载方法。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对地铁车体的横向惯性载荷进行加载,并对加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加载时地铁车体的横向运动趋势更符合车辆的实际运动状态。地铁车体横向运动产生的侧滚力矩主要由抗侧滚扭杆装置抑制。抗侧滚扭杆载荷对地铁车体上、下门角焊缝应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最大增幅为14.7%;抗侧滚扭杆载荷有助于缓解端墙型材拼接焊缝应力,端墙型材拼接焊缝应力降幅可以达到6.7%。
  • 胡胜, 丁健斌, 贺岚晴, 王逸风, 刘聪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53-6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阈值法和最佳黏着点搜索法的列车黏着控制策略,易受到线路复杂运行条件的影响,难以避免宏观空转的发生。为了对空转实现有效预警,首先对列车行驶数据利用滑动窗口进行样本划分并分类标注,提取时频域特征并进行信息冗余分析,然后通过改进学习因子的PSO算法搜索最优样本划分参数和LSTM隐藏神经元数量,最后利用改进的PSO-LSTM神经网络搭建列车轮轨黏着状态的分类模型,对运行中轮轨实时黏着状态进行分类。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对临界黏着状态进行识别的精确率为95.29%,敏感度为92.57%,相比传统组合阈值法能实现在空转前约0.5 s进行预警,可有效辅助列车及时进行黏着控制。
  • 陈艳伶, 刘旭鸣, 郑福印, 李雷, 陆航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61-68+9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内燃机车用柴油机机油稀释状态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和贝叶斯正则算法的改进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柴油机机油黏度变化趋势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理化检验手段分析机油黏度数据,将其用于模型验证。其次,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和贝叶斯正则算法集成优化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并对不同工况下机油黏度变化规律进行拟合,以协方差函数为优化目标提升模型的评估精度。最后,通过HXN3B型内燃机车柴油机机油黏度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现场测试验证与检修复核表明,所提模型不仅能够预测一定时间内机油黏度变化的趋势,有效评估机油稀释状态,还能在故障早期提出预测性维护建议并动态优化检修排程,提升了内燃机车的安全运用保障能力,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
  • 杨亮, 王琦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69-74.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工业废料尺寸测量时人工测量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目视觉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精密机械结构、双目视觉技术及先进图像分析算法,实现了废料三维尺寸的快速自动检测。在双目视觉测量技术应用上,系统基于平行式双目视觉理论,通过SGBM算法实现立体匹配。与BM算法相比,SGBM算法获得了更优的匹配精度与边缘清晰度,有效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可输出高分辨率的视差图像与点云数据,为废料尺寸的关键参数提取提供了坚实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较低,不超过2.5 mm,符合要求。
  • 张彦玲, 张辰康, 肖韧轩, 许雅倩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75-84.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中承式人行索桥的动力特性与弯扭耦合特征,以某下承式人行索桥为蓝本,在相同设计条件下变化桥面高度,构造了中承式人行索桥模型,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自振特性分析并定义弯扭耦合系数,从动力特性的角度对中、下承式人行索桥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中承式索桥桥面位置和抗风缆参数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设计条件下,两种桥型均存在横向弯扭振型耦合,中承式耦合程度更大。撑杆高度增大会使扭转主振型延后,频率增大,但各阶竖弯频率和一阶横弯主振型频率减小。随抗风缆矢跨比的增大,结构竖弯和扭转频率略有减小,对称横弯频率增大,反对称横弯频率减小。随抗风缆倾角的增大,结构竖弯、扭转和高阶横弯频率增大,但会降低结构横弯基频。抗风缆矢跨比和倾角的增大均使中承式索桥振型的弯扭耦合程度增强。
  • 吴锋, 梁雪环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85-9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天然生土(NS)、水性聚氨酯改性生土(WPS)、天然水硬性石灰改性生土(NHLS)、人造水硬性石灰改性生土(AHLS)制作了10组30个生土面层与基体黏结的试件。通过0、100、200 kPa垂直荷载作用下界面直剪试验,得到不同基体-面层的剪应力-位移关系曲线和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界面主要发生黏结破坏。垂直荷载施加到100 kPa,抗剪强度提高20%~30%;施加至200 kPa,抗剪强度最高,部分界面出现啃断与黏结组合破坏。总体而言,WPS面层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均最大,但易产生基层剥离。AHLS和NHLS面层的抗剪性能较接近,均优于NS面层。
  • 刘鹏飞, 宋常军, 周正茂, 吴俊儒, 杨灿, 彭博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91-97.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进行了粉细砂的室内物理指标试验、击实试验及粉细砂路基的压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南滨海粉细砂以细砂为主,其次为中砂,取样中无粗砂;细砂的最大干密度为1.66~1.69 g/cm3,且与不均匀系数呈线性正相关,满足公路下路堤填料的要求。在工程应用方面,粉细砂路基可用双钢轮压实,碾压方式宜采取静压和振压相结合的方式,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 cm,碾压遍数宜为6~8遍,可随挖随填。
  • 冯庆胜, 孙泽锦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98-104+11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有效抑制列车长时间运行下SINS系统定位误差的快速积累,并解决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在卫星信号故障时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因子抗差估计的SINS/DR组合导航定位算法,在SINS系统基础上,引入车载里程仪,作为一种提供列车航位推算数据的设备,通过卡尔曼滤波器的反馈校正获得列车导航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在传统卡尔曼滤波器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自适应调节因子,强化了卡尔曼滤波器的反馈校正效果,保证了在系统建模不准确时仍可获得列车导航参数的最优估计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组合导航定位算法不仅可以保证高速列车长时间运行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而且在高速列车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仍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满足列车定位的基本要求。
  • 王晓煜, 张博焱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105-11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声波谐振的磁电天线(Magnetic Electric Antenna, MEA),利用复合材料间的高耦合效应,在共振频率下,产生高效的磁场辐射能力,实现低频电磁波发射。提出声波介导对称式纵向谐振式甚低频磁电天线,建立ME天线等效电路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安培定律引入参数压电体积分数,建立包含工作损耗的动力学模型和辐射场模型,并设计低频通信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压电体积分数n=0.66时,ME天线辐射磁感应强度增大1.7倍,通信距离提升120%。在同等尺寸下,比电小天线辐射效率提升3个数量级,通过5 bps的FSK调制,实现低频下的可靠通信,验证了ME天线在低频电磁通信的优越性。
  • 陈鑫影, 董文超, 刘月凡, 杨家琪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5): 114-12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文本摘要模型参数多、运算耗时长等问题,基于改进BERTSUM模型,探索了BERT模型的蒸馏变体DistilBERT、MobileBERT在CNN/DM数据集上所表现出的摘要性能,并由此提出一种轻量化抽取式摘要模型(DistilSum)。试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保留了原模型99%的性能,同时训练参数缩减了约36%,训练时间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