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5年, 第5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 全选
    |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40-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家西医医院,一直秉持“仁术济世”的院训精神,坚持“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的服务宗旨,医院目前由东西南北4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共有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仁济医院跻身最高等级(A++++),目前医院全体员工正在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创新型、研究型、智慧型、国际化医学中心,成为亚洲一流医学中心的标杆医院”而努力奋斗。
  • 综述
  • 罗雯, 张华阳, 涂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45-151.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肝脏微创手术对于特定的病例具有明确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案。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改善围术期结局,同时也能提供同等的肿瘤学结果。尽管如此,由于肿瘤位置较深、肝脏暴露困难、出血难以控制等原因,部分手术仍通过开放手术进行。机器人手术的三维图像、手腕式的仪器等优势,为微创手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总体而言,目前的证据表明,机器人手术在肝脏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短期和长期肿瘤学结局均显示出可观的结果。由于机器人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因此很少有大型高质量研究可用。该领域的大多数已发表研究包括回顾性综述、病例对照研究等,需要大型前瞻性随机研究来进一步支持其使用。

  • 李亚兰, 马圆艳, 汪德强, 蔡雪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52-157.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安全停药的重要指标。对于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提高乙肝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对结果的科学解读都十分重要。本文简要对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运用场景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为将来在临床中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提供参考。

  • 陈静, 田仰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58-164.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临床上以癫痫发作、运动障碍、行为改变、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AE可依据不同的致病自身抗体分为不同的类型,大部分AE患者对免疫治疗均有反应。早期的规范免疫治疗是良好预后和防止复发的关键。近年来针对不同靶点的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成为AE患者治疗新的选择。本文拟对AE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何彦虎, 金华, 白琳, 马超, 刘敏科, 刘志军, 陈东升, 胡芝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65-170.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害不在于血压升高本身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而在于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或血压长期的高状态造成的对身体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近年在以高血压主要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为研究重点之外,其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故本文就影响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作以综述,以期为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提供个体化方案。

  • 泌尿系统疾病
  • 刘培华, 张炳楠, 范本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71-174.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治疗依赖准确的检测和长期随访。这两者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与监测的主要手段是膀胱镜检查,但它的侵入性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利用体液中的DNA、RNA、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来获取相关疾病状态。近年来,液体活检在肿瘤无创检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液体活检有希望成为诊断和检测膀胱癌的新方法。

  • 刘冬野, 刘川, 付云锐, 杨仕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75-182.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能谱CT成像各功能参数在肾积脓和肾积水鉴别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能谱CT扫描的中重度肾积液患者共46例,包括18例肾积脓患者和28例肾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增强CT肾内积液显影时间段内行宝石能谱CT双能量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模式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及GSI浏览器获取患者肾积水液区的能谱CT 40~140 keV各层面下单光子能量图像、能谱衰减曲线、尿无机物定量及有效原子序数等特征参数图像;由公式k=(HU40/HU100)/60计算其能谱曲线斜率,对比以上参数差异。同时纳入肾积脓白细胞定量、肾积脓钙定量同能谱40 keV单能量图像上CT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将所得数据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ROC曲线对比各参数对肾积脓和肾积水鉴别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拟通过以上相关参数以确定能谱CT在二者间的诊断效能。 结果 能谱CT显示肾积脓液区在40~60 keV的3个低能量层面能谱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能量越低(40 keV)差异性越大;肾积脓组的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值、噪声比数值高于肾积水组,钙离子定量低于肾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积脓混合能量CT值略大于肾积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能谱CT单能量图像和术后肾盂尿钙离子定量对患者肾积脓程度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肾盂脓尿白细胞个数(b=0.886,β=0.725,P<0.001)和肾盂脓尿钙定量(b=-75.037,β=-0.193,P=0.043)能够分别正向、负向预测能谱40 keV单能量图像上脓尿液区的CT值,并共同证实了对肾积脓诊断64.8%的预测率。ROC曲线分析表示脓尿中白细胞定量、40 keV单能量图像液性暗区的CT值、噪声比及脓尿钙离子相对定量均具有对肾积脓诊断效能,且预测效果较好。 结论 能谱CT成像结合多种能谱分析技术在肾积脓和肾积水的鉴别上有着良好的预测及诊断效能。

  • 吴韬, 王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83-190.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0例2~3 cm肾下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术后疗效将患者分为清除组(n=253)和残余组(n=47),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法分析肾下盏解剖结构参数变化与术后结石残余的关系;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基于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 结果 2组患者在肾功能不全史(P=0.017)、肾下盏长度(infundibular length,IL)(P<0.001)、结石数量(P=0.025)、结石CT值(P=0.001)、肾下盏宽度(infundibular width,IW)(P<0.001)、手术时间(P=0.002)、肾盂漏斗部夹角(infundibulopelvic angle,IPA)(P<0.001)、肾盂肾下盏高度(pelvic caliceal height,PCH)(P<0.001)、血尿酸(uric acid,UA)(P<0.001)、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P=0.01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后IL、PCH、IW、IPA仍是术后结石残余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数量、结石CT值、IL、PCH是影响患者经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IW、IPA是保护因素(均P<0.05);利用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得到回归方程为Logit(P)=-2.567+0.110 9×X1+1.170×X2-0.226×X3+0.023×X4-0.442×X5+0.714×X6,其一致性指数0.893(95%CI=0.878~0.90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AUC为0.888(95%CI=0.869~0.897),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795,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准确度较高。 结论 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肾下盏结石患者可通过充分考虑解剖结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提高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

  • 张爱平, 罗生军, 周江涛, 李东阳, 刘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91-197.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率,分析影响PCNL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接受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肌酐上升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PCNL术后出现AKI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628例患者,PCNL术后出现AKI有43例,发病率约为6.8%(43/6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AKI组患者相比,AKI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术前血肌酐、血尿酸、尿白细胞计数更高,肾积水程度更严重,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更低,AKI组中术前尿培养阳性、肾萎缩、双侧上尿路结石、鹿角形结石、结石伴脓苔、术后尿脓毒血症、术后输血患者比例更高(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增加(OR=1.043)、术前肾功能不全(OR=1.021),双侧上尿路结石(OR=3.582)、鹿角形结石(OR=3.590)、术后尿脓毒血症(OR=5.543)是PCNL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中心患者PCNL术后AKI的发病率为6.8%,年龄增加、术前肾功能不全、双侧上尿路结石、鹿角形结石、术后尿脓毒血症是PCNL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198-203.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结果 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 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 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李俊洋, 余晓东, 吕宗应, 陈贵源, 胡安能, 朱潇乐, 林宇航, 郑永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04-209.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寻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首次入院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体质指数、Gleason评分、术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比值(F/T比值)、血浆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count ratio,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前列腺体积、TPSA,碱性磷酸酶、吸烟史、饮酒史。根据诊断分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组99例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组81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变量进行分析,探寻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质指数(U=-2.456,P<0.014)、Gleason评分(U=6.801,P=0.000)、血浆纤维蛋白原(U=3.360,P=0.001)、淋巴细胞(U=-2.963,P=0.003)、NLR(U=2.096,P=0.036)、PLR(U=2.503,P=0.012)、MLR(U=2.434,P=0.015),TPSA(χ2=30.462,P=0.000),碱性磷酸酶(χ2=36.719,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降低、Gleason评分升高、TPSA>20 ug/L,碱性磷酸酶≥90 ng/mL是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初次入院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发现其体质指数低,Gleason评分高,TPSA>20 ug/L,碱性磷酸酶≥90 ng/mL的患者应该进一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明确是否发生转移。

  • 内膜癌变与辅助生殖技术
  • 丁珊珊, 蒋鹏, 袁瑞, 胡琢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10-21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简易评分系统为临床提供参考工具。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1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患者复发及死亡相关的影响因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简易评分系统,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评分系统和单一预测因子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准确度。利用X-title软件确定评分系统的截值点并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预后分布情况。 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复发:Wald χ2 =4.482,P=0.034;死亡:Wald χ2 =8.401,P=0.004)、病理分型(复发:Wald χ2 =6.692,P=0.010;死亡:Wald χ2 =4.222,P=0.040)、肌层浸润情况(复发:Wald χ2 =6.372,P=0.034;死亡:Waldχ2 =7.183,P=0.007)、淋巴脉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复发:Wald χ2 =13.396,P<0.001;死亡:Wald χ2 =8.449,P=0.00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复发:Wald χ2 =7.679,P=0.006;死亡:Wald χ2 =8.532,P=0.003)及P53表达(复发:Wald χ2 =7.886,P=0.005;死亡:Wald χ2 =7.174,P=0.007)均是患者复发及死亡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6个因素成功构建评估患者预后的简易评分系统,ROC曲线显示评分系统的AUC值大于单一预测因子。X-title软件确定了评分系统的截值点并自动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0~1分)、中风险组(2~3分)及高风险组(4~6分),3组患者之间总体预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简易评分系统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 朱一麟, 高雪梅, 孟红娟, 刘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17-223.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肽GalNAc转移酶4(GalNAc transferases,GALNT4)通过介导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YRO3)糖基化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 方法 研究人群包括从106例ECa患者中收集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ECa组织样本制作组织微阵列。分析GALNT4表达与患者诊断时的年龄、疾病阶段、淋巴血管侵犯、生存结局的关系。人ECa细胞系Ishikawa和RL95-2转染GALNT4-特异性siRNA或GALNT4质粒以敲低或上调GALNT4表达。采用si-TYRO3处理GALNT4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通过Transwell实验测量了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将GALNT4过表达或敲低的Ishikawa细胞注射到NOD/SCID小鼠脾脏中以诱导肝转移,分析肝转移病灶数量。 结果 ECa组织中GALNT4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增加(P<0.05)。GALNT4低表达组和GALNT4高表达组在年龄、组织学类型、国际妇产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存在差异(P<0.05)。GALNT4表达水平与OS呈负相关,HR为2.610(95%CI=1.094~6.226)(P<0.05)。GALNT4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低于GALNT4低表达组(P<0.05)。与Vector组相比,GALNT4组Ishikawa和RL95-2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加(P<0.05)。与si-NC组相比,si-GALNT4#1、si-GALNT4#2组Ishikawa和RL95-2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与Vector组相比,GALNT4组Ishikawa细胞肝转移病灶数量增加(P<0.05)。相反,与si-NC组相比,si-GALNT4#1、si-GALNT4#2组Ishikawa细胞肝转移病灶数量减少(P<0.05)。与GALNT4+si-NC组相比,GALNT4+si-TYRO3组Ishikawa细胞的迁移、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 结论 GALNT4在ECa组织中过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机制研究显示,GALNT4促进ECa细胞迁移、侵袭的行为部分是通过修饰TYRO3的O-糖基化和蛋白稳定性实现。

  • 张宗翠, 马薇, 王玲, 阎一鑫, 石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24-229.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8年2月到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ICSI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204例。移植前未行特殊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A组,52例),行子宫内膜搔刮治疗者为搔刮组(B组,60例),行G-CSF宫腔灌注者为灌注组(C组,48例),行内膜搔刮联合宫腔灌注者为联合组(D组,44例)。比较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移植胚胎情况、移植时子宫内膜情况以及移植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以及活产率。 结果 对照组与各治疗组间患者的年龄(F=1.392,P=0.246)、体质指数(F=1.969,P=0.120)、不孕年限(F=0.416,P=0.742)、不孕类型(χ2 =4.693,P=0.196)、不孕因素(χ2 =7.206,P=0.616)、内膜准备方法(χ2 =11.289,P=0.256)、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F=1.736,P=0.161)、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F=1.894,P=0.132)、雌二醇(estradiol,E2)(F=1.614,P=0.181)、既往移植次数(χ2 =4.041,P=0.257)、妊娠次数(F=0.024,P=0.995)、流产次数(F=0.118,P=0.949)、移植胚胎个数(F=0.345,P=0.793)、移植胚胎发育天数(χ2 =1.638,P=0.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A组(7.93±1.34、8.06±0.85、7.79±1.20 vs. 6.81±0.91,F=13.88,P<0.001),B组、C组、D组移植日Ⅲ型内膜血流较A组均增高(56.7%、54.2%、56.8% vs. 28.8%,χ2 =13.70,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A组(51.1%、39.2%、48.6% vs. 22.0%,χ2 =18.095,P<0.001)、(65.0%、58.3%、54.5 vs. 28.9%,χ2 =16.1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生化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68.3%、66.7% vs. 40.4%,χ2 =10.936,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多胎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45.8% vs. 20.5%、10.7%,χ2 =9.476,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的活产率均明显高于A组(55.0%、47.9%、47.7% vs. 19.2%,χ2 =16.4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D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之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G-CSF单一治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均能增加TE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且均能改善TE患者行IVF-ET/ICSI后的妊娠结局,但3种治疗措施间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且联合治疗较单独治疗能增加TE患者行IVF-ET/ICSI的多胎妊娠率,增加病理妊娠发生的风险。

  • 王梦迪, 李莹星, 吕兴钰, Adu-Gyamfi Enoch Appiah, 唐晓君, 钟朝晖, 丁裕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30-23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扳机日直径≥17 mm卵泡占比(直径≥17 mm卵泡数/直径≥14 mm卵泡数)对辅助生殖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于成都锦欣西囡妇科医院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3 848个周期。每位患者接受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治疗。通过直径≥17 mm卵泡占比分为A、B、C 3组(卵泡期长效长方案:A组:≤60%,B组:61%~73%,C组:>73%;拮抗剂方案:A组:≤62%,B组:63%~75%,C组:>7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直径≥17 mm卵泡占比是否影响患者的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助孕结局。 结果 ①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以A组为参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组的流产风险是A组的1.700倍(95%CI=1.123~2.576;P=0.012)。此外,未发现直径≥17 mm卵泡占比对患者的活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的影响。②拮抗剂方案:未发现直径≥17 mm卵泡占比与患者助孕结局之间存在关联。 结论 对于接受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而言,扳机日直径≥17 mm卵泡占比越高,患者的流产风险越大。对于接受拮抗剂方案治疗的患者而言,未发现直径≥17 mm卵泡占比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

  • 基础研究
  • 周明, 汪家文, 路艳林, 彭进, 丁九阳, 乐翠云, 李芳琴, 王杰, 刘玉波, 夏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37-243.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高脂饲料组(high-fat diet,HFD)、空载病毒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9-eGFP)、病毒敲减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CXCR4-small interfering RNA,AAV9-CXCR4-siRNA)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CON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 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PDTC组从第五周开始腹腔注射60 mg/kg PDTC,2次/周。12周时,AAV9-CXCR4-siRNA组和AAV9-eGFP组分别接受尾静脉注射rAAV9-CXCR4-RNAi和阴性对照病毒,HF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测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XC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p65,NF-κB p-p6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结果 HE染色显示,与CON组相比,各组均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AV9-CXCR4-siRNA组的斑块小于AAV9-eGFP组。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斑块更小。此外,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血清中SDF-1、IL-1β和TNF-α水平较低;与AAV9-eGFP组相比,PDTC组的SDF-1、IL-1β和TNF-α血清水平更低。IHC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XCR4和SDF-1在HFD组和AAV9-eGFP组中高表达。然而,AAV9-CXCR4-siRNA组与AAV9-eGFP组相比,斑块区域的CXCR4(F=9.621,P=0.000)和SDF-1(F=20.102,P=0.000)表达减少。此外,WB实验表明,与HFD组相比,PDTC 组的 SDF-1(F=54.093,P=0.000)和CXCR4(F=28.485,P=0.000)表达降低。与AAV9-eGFP组相比,AAV9-CXCR4-siRNA组的SDF-1和CXCR4表达量较低(F=9.621,P=0.000;F=20.102,P=0.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XCR4与NF-κb p65(r=0.762,P=0.000)、NF-κb p-p65(r=0.795,P=0.000)、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r=0.786,P=0.000)、TNF-α(r=0.844,P=0.000)和SDF-1(r=0.815,P=0.000)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抑制SDF-1/CXCR4轴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韦丁玲, 王湄, 王文秀, 曹丽平, 何前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44-249.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N)对糖氧剥夺再灌注(glucose and oxygen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聚(ADP-核糖)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 glycohydrolase,PARG]信号通路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方法 建立OGD/R BV2细胞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组、10 μm FN组、OGD/R+10 μm FN处理组、OGD/R+抑制剂PJ34(10 μm)处理组、OGD/R+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7.5 μm)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IF)检测BV2细胞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蛋白核转移及p53、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WB)PARP1/PARG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 结果 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进行糖氧剥夺6 h后再进行复糖复氧培养1 h,细胞中PARP1、PARG表达明显升高(P=0.000);与OGD/R组相比,在OGD/R后加入FN处理,BV2细胞中PARP1(P=0.000)和PARG(P=0.000)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Iduna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00);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处理后,PARP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但PARG和Iduna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61);在OGD/R后加入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处理后,BV2细胞中PARG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但PARP1和Iduna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72)。IF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OGD/R后加入FN,细胞中p53、AIF、TLR4、NF-κB p65表达均明显下降,且NF-κB p65核转移明显减少;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或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p53、AIF、TLR4表达同样下降,NF-κB p65核转移也明显减少。ELISA结果显示,与OGD/R组BV2细胞相比,在OGD/R后加入FN处理,细胞中IL-1β(P=0.004)和TNF-α(P=0.040)表达明显降低,但INF-γ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6);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处理后,BV2细胞中促炎因子INF-γ(P=0.000)、IL-1β(P=0.021)和TNF-α(P=0.00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或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处理后,BV2细胞中促炎因子INF-γ、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P=0.000)。 结论 FN可抑制糖氧剥夺BV2小胶质细胞中神经炎症,其机制涉及PARP1/PARG信号通路调控。

  • 陶绍霖, 陈大理, 康珀铭, 齐东东, 张祖旺, 刘训, 罗艺, 刘成军, 谭群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50-253.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辅助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方法 选取40 kg实验用雄性大白猪为手术对象,采用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并分析围术期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 结果 成功使用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115 min,对接时间5 min,机器人腔内操作时间100 min,肺叶切除时间85 min、淋巴结清扫时间15 min、出血量约20 mL、术中无血管、肺、心包、神经等脏器结构损伤,未中转开胸。无器械腔内相互干扰、交叉打架、器械偏离视野范围情况,无器械盲目操作造成血管、肺及胸壁损伤情况,无术中器械故障发生。术中术后猪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猪肺叶切除安全可行。

  • 王泸宁, 万进东, 陈佳瑶, 林晓倩, 杨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54-259.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4辛基-衣康酸(4-octyl itaconate,4-OI)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减轻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早期肾脏损伤的效应及机制。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FD组、4-OI组3组;HFD组和4-OI组接受HFD喂养12周,4-OI组自HFD喂养第9周起接受4-OI干预。检测糖耐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高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观察肾皮质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脂和肾皮质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及肾皮质Nrf2/ARE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 4-OI干预可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肾近曲小管刷状缘断裂和上皮细胞脱落,降低肾皮质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protein,NGAL)表达和尿液上清液中的UACR含量(P=0.001、P=0.002、P=0.000),减轻肾皮质氧化应激,如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回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回降(P=0.040、P=0.000、P=0.001),增加Nrf2以及Nrf2/ARE通路相关分子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NAD(P)H脱氢酶(醌)1(NAD(P)H dehydrogenase[quinone]1,NQ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蛋白表达水平(P=0.003、P=0.000、P=0.001、P=0.000)和mRNA表达水平(P=0.000、P=0.009、P=0.000、P=0.000)。 结论 4-OI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降低肾脏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HFD导致的早期肾损伤。

  • 郭珊, 唐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60-266.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自噬失调导致的神经元坏死是睡眠障碍引发认知功能降低的关键机制,体育锻炼是改善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但相关机制尚有待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睡眠障碍相关自噬异常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用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睡眠剥夺模拟睡眠障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CON)组、运动对照(exercise,EX)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组及运动干预(EX+SD)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小鼠认知功能,HE染色及透射电镜评估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显著延长小鼠寻找隐藏平台的时间(P=0.000)、减少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P=0.000);形态学分析发现,睡眠剥夺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发生变性、出现细胞核固缩(P=0.000),而神经元超微结构中自噬体增加(P=0.000);蛋白免疫印迹发现,睡眠剥夺小鼠海马中Beclin-1(P=0.000)、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Ⅱ,LC3 Ⅱ)(P=0.000)和p62(P=0.000)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体育锻炼可抑制睡眠剥夺诱导的Beclin-1(P=0.01)、LC3Ⅱ(P=0.018)和p62(P=0.036)上调,减少神经元中的自噬体数目(P=0.001),减轻神经元形态学损伤(P=0.002),改善实验小鼠认知行为学异常。 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可诱发自噬启动,但自噬通量受阻,这可能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认知障碍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运动锻炼可促进自噬流通畅、减轻神经元损伤和认知障碍。

  • 薛华, 何雨昕, 郭子旭, 林凯歌, 白振忠, 曹学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67-274.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探讨BAT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代谢分子机制。 方法 分别捕捉青海省果洛地区(4 360 m)(MD组)和海北州门源地区(2 900 m)(MY组)高原鼠兔各8只,利用UHPLC-QTOF-MS检测2组高原鼠兔BAT样本代谢产物,采用Simca软件对BAT代谢轮廓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t检验、火山图分析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构建气泡图。 结果 PCA和OPLS-DA模式结果显示,2组BAT代谢组均表现出明显聚类型分布,这些代谢物参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其中,葡萄糖-6-磷酸、胆酸、ADP-核糖、腺苷、脱氧胞苷、L-苯丙氨酸等代谢物水平在MD组高原鼠兔BAT中明显上调(P<0.05);去甲肾上腺素、硬脂酸、尿素、鸟氨酸、丙硫氧嘧啶等代谢物水平明显下调(P<0.05)。富集通路分析发现BAT代谢与苯丙氨酸、磷酸戊糖途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通路相关。 结论 高原极端环境影响机体的能量相关代谢通路有效激活BAT非颤抖产热,促进机体脂肪组织分化与白色脂肪褐变,增加BAT比重,以此适应高原极端环境。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75-2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CN:31-1927/R;ISSN:1672-7061)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主管单位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单位是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创刊于2004年,创刊主编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钱可久教授,历任主编为李焰生、管阳太教授,现任主编为王刚教授,副主编为朱以诚、单春雷、王继军、洪桢教授,编委68人,通讯编委21人,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2): 276-2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月刊,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CN50-1046/R,ISSN 0253-3626,邮发代号78-132。栏目设置专家论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研究等,并且不定期设立临床病理研讨、科技成果转化快讯、学术争鸣、研究热点等栏目,同时为高水平医学学术会议开设相关领域会议论文专辑及论文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