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膜微泡在T细胞激活与结直肠癌细胞杀伤中的作用研究

徐菡, 张亮, 冷小静, 晏殊瑾, 庞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0 ›› Issue (06) : 750-757. DOI: 10.13406/j.cnki.cyxb.003821

树突状细胞膜微泡在T细胞激活与结直肠癌细胞杀伤中的作用研究

  • 徐菡, 张亮, 冷小静, 晏殊瑾, 庞华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设计并评估一种基于树突状细胞膜微泡(dendritic cell membrane-derived microbubbles,DCM@MBs)的疫苗策略,探索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通过激活T细胞实现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方法:首先,通过肿瘤细胞膜蛋白提取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激活实验,确认肿瘤抗原可以有效刺激未成熟DCs的成熟。然后,利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膜和脂质混合制备DCM@MBs,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等方法对其形态、大小及蛋白质组成进行表征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共培养实验评估DCM@MBs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以及其在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中的能力。结果:在树突状细胞体外激活实验中,肿瘤细胞膜蛋白刺激后,25μg/mL组未成熟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的表达水平为(25.167±1.20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DCM@MBs呈现出由红色细胞膜包裹形成的微泡,且分散均匀,大小约为1~5μm。在体外共培养实验中,DCM@MBs组T细胞INF-γ的分泌量为(120.574±5.179) pg/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促进了CD8+T细胞的激活(P<0.001);且对CT26.WT肿瘤细胞的免疫特异性杀伤率为(30.737±0.216)%,是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杀伤率(9.893±0.341)%的3.11倍。结论:DCM@MBs策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展现了明显潜力,能够有效激活T细胞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 免疫疗法 / 微泡 / 细胞膜 / 树突状细胞疫苗

中图分类号

R735.34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徐菡, 张亮, 冷小静, 晏殊瑾, 庞华. 树突状细胞膜微泡在T细胞激活与结直肠癌细胞杀伤中的作用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0(06): 750-757 https://doi.org/10.13406/j.cnki.cyxb.003821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202175)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