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贺兰山地区赤狐冬夏季食性分析

刘占军, 陈俊达, 梁咏亮, 阿丽玛, 娜荷芽, 张雅丽, 梁军, 于美辰, 胡天华, 郭松涛, 滕丽微,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1) : 32-40.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贺兰山地区赤狐冬夏季食性分析

  • 刘占军, 陈俊达, 梁咏亮, 阿丽玛, 娜荷芽, 张雅丽, 梁军, 于美辰, 胡天华, 郭松涛, 滕丽微, 刘振生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赤狐(Vulpes vulpes)作为贺兰山地区主要的中级捕食者,对其食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其与同域物种的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功能,还对评估其生存状况、制定保护管理对策以及监测生物安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020—2021年,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贺兰山地区赤狐冬夏季的食物组成和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赤狐主要取食柏科(Cupressaceae)、鼠李科(Rhamnaceae)、葡萄科(Vit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植物(66.72%),以及牛科(Bovidae)和鸠鸽科(Columbidae)动物(89.53%)。赤狐取食食物组成在夏季和冬季存在较大差异,夏季主要取食刺柏属(Juniperus)、葡萄属(Vitis)、枣属(Ziziphus)和蔷薇属(Rosa)植物,以及鸽属(Columba)、黄鼠属(Spermophilus)和岩羊属(Pseudois)动物,而冬季除枣属和刺柏属外,榆属(Ulmus)、岩羊属和鹿属(Cervus)动植物也是其主要食物来源。植物性食物多样性冬季显著高于夏季(Richness,P <0.05),而动物性食物多样性在两个季节不存在差异(P> 0.05)。夏季和冬季取食食物相似性较高,食物重叠指数(Schoener)均大于0.60。研究结果可为精准掌握赤狐全年食物组成提供基础数据,建议保护赤狐主要取食植物及猎物种群,为赤狐在贺兰山地区的种群恢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

赤狐 / 野生动物食性 / 高通量测序 / 贺兰山

中图分类号

Q958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占军, 陈俊达, 梁咏亮, 阿丽玛, 娜荷芽, 张雅丽, 梁军, 于美辰, 胡天华, 郭松涛, 滕丽微, 刘振生.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贺兰山地区赤狐冬夏季食性分析. 野生动物学报. 2025, 46(01): 32-4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649);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项目;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项目(D6400000141009053_2,D6400000141009056_2)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