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冉景丞, 蒙秉顺,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野生动物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1) : 107-117.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 冉景丞, 蒙秉顺,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扩张对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及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草海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呈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芦苇总面积为429.10 hm2,总体呈由北向南的扩张趋势,高密度的芦苇群落会影响黑颈鹤的栖息地生境质量;(2)受芦苇扩张的影响,黑颈鹤原有夜栖地逐渐偏移,最远迁移距离为42 m,且夜栖地偏移方向与芦苇扩张方向相反,其夜栖地空间分布明显避开芦苇存在的区域;(3)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的觅食距离增加,且觅食地类型也会改变,觅食地与夜栖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可达4 148.14 m,觅食地逐渐由沼泽地转变为农耕地,但其并不是影响黑颈鹤觅食地改变的唯一因素;(4)黑颈鹤明显喜好浅水滩涂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群落,明显不喜好芦苇群落,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喜好的生境减少,从而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5)芦苇扩张不仅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还会限制黑颈鹤的求偶、觅食、站立、游走和栖息等行为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栖息地变化和行为活动均受芦苇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芦苇扩张降低了黑颈鹤栖息地中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导致黑颈鹤的夜栖地和觅食地发生改变。

关键词

芦苇扩张 / 黑颈鹤 / 栖息地选择 / 行为响应 /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Q958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冉景丞, 蒙秉顺,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野生动物学报. 2025, 46(01): 107-117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服企[2023]009); 贵州省林业科研课题(黔林科合[2020]12号)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