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爪鲵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李振鑫, 贺晨, 刘恩志, 周瑜, 杨宝田, 董丙君

PDF(12790 KB)
PDF(12790 KB)
野生动物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1) : 110-117.

辽宁爪鲵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 李振鑫, 贺晨, 刘恩志, 周瑜, 杨宝田, 董丙君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利用13个微卫星位点对4个地理种群的辽宁爪鲵(Onychodactylus zhaoermii)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30个样本中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各种群的差异等位基因数(Na)为1.538~4.462,遗传多样性较低。除本溪县新开村种群(PopⅣ)外,岫岩县华山村(PopⅠ)种群、辽阳县鸡爪村(PopⅡ)种群、辽阳县韩家村(PopⅢ)种群间无显著遗传分化,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在以水系划分种群时,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在采样位点直线距离小于500 m时,辽宁爪鲵个体间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4个种群之间存在3个屏障,结合地理因素,PopⅣ与其他3个种群之间形成了显著的地理阻隔,建议将各地理种群确立为一个管理单元,加强栖息地保护,减少生境片段化对辽宁爪鲵野生资源的影响。

关键词

辽宁爪鲵 / 微卫星 / 遗传多样性 / 空间遗传结构

中图分类号

Q95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振鑫, 贺晨, 刘恩志, 周瑜, 杨宝田, 董丙君. 辽宁爪鲵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野生动物学报. 2024, 45(01): 110-117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241)

评论

PDF(12790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