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有财, 舒华伟, 董桥峰, 唐思宇, 胡明川, 尹俊, 蹇龙, 李莹, 李静婷
云南普朗铜矿床位于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部,产于晚三叠世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岩体内。由于对普朗斑岩型铜矿床首采区北矿段含矿流体的研究十分薄弱,制约了成矿系统的认识。本文对矿区首采区北矿段(20-44线)含矿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和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普朗铜矿床首采区北矿段含矿石英脉广泛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子晶种类主要有石盐、钾盐、方解石、黄铜矿等。流体包裹体具有高盐度和中-低盐度两种类型,其中高盐度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是243~418℃,平均338℃,均一压力范围1008~1552 MPa,平均1178 MPa,盐度是30.1%~49.7%,平均36.6%,密度0.89~1.16 g/cm3,平均1.02 g/cm3;中-低盐度均一温度范围是317~438℃,平均392℃,均一压力范围是370~559 MPa,平均464 MPa,盐度是5.7%~13.0%,平均9.3%,密度0.55~0.77 g/cm3,平均0.66 g/cm3。分析认为,普朗铜矿首采区北矿段的成矿流体未发生明显的沸腾现象,指示该区域并非成矿中心。激光拉曼光谱显示,包裹体气相成分含有CH4、H2O和SO2,指示早期的成矿流体可能处于还原性环境。高盐度中密度流体的温度和压力降低以及岩浆流体混合作用共同导致了普朗铜矿首采区北矿段脉状和浸染状矿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