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二道坎银铅锌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S、Pb同位素研究

郑博, 李成禄, 于雷, 杨文鹏, 徐国战, 史冬岩, 杨元江, 符安宗, 赵瑞君

现代地质 ›› 2025, Vol. 39 ›› Issue (03) : 648-666.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3

黑龙江二道坎银铅锌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S、Pb同位素研究

  • 郑博, 李成禄, 于雷, 杨文鹏, 徐国战, 史冬岩, 杨元江, 符安宗, 赵瑞君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为提取二道坎银铅锌矿床成因及找矿信息,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黄铁矿进行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及S、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S/Fe、Au/Ag、Co/Ni、Fe/(S+As)和Co-Ni-As等成分标型特征显示该矿床属于中浅成火山热液型矿床,且所勘查的位置处于矿体中浅部;黄铁矿中轻稀土富集,具弱负Eu异常,无Ce异常,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Th、U、P、Hf和Yb,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Sr, Y/Ho值,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特征。Zr/Hf、Nb/Ta值显示成矿流体处于较稳定的环境中,但成矿过程中可能混入外来热液物质。硫同位素数值集中在+2.3‰~+8.6‰,表明成矿物质来源较深;206Pb/204Pb值为18.007~18.034,207Pb/204Pb值为15.501~15.522,208Pb/204Pb值为37.704~37.755,显示成矿物质为以地幔为主的壳幔混合来源。结合本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典型矿床特征,认为二道坎银铅锌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已剥蚀到中浅部,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黄铁矿 / 标型特征 / 稳定同位素 / 矿床成因 / 二道坎银铅锌矿床 /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

P618.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郑博, 李成禄, 于雷, 杨文鹏, 徐国战, 史冬岩, 杨元江, 符安宗, 赵瑞君. 黑龙江二道坎银铅锌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S、Pb同位素研究. 现代地质. 2025, 39(03): 648-666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3

基金

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A21A204); 东北区域创新联合发展基金项目(QCJJ2022-10);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科研项目(HKY202301,HKY20230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0256)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