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疗在静脉溶栓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字晓慧, 夏雪, 李静, 张晓丽, 周全, 王安心, 王伊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2) : 234-242.

抗血小板治疗在静脉溶栓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字晓慧, 夏雪, 李静, 张晓丽, 周全, 王安心, 王伊龙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致死率及致残率高,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作为AIS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手段,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受限于较短黄金时间窗、溶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及血小板活化导致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血管再闭塞等不良转归,临床实践中IVT的疗效并不总是满意。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 APT)因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微血栓形成及稳定血管内皮的多重机制,有望作为IVT的一种潜在的辅助治疗策略,发挥协同作用。本文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从APT的作用机制、IVT联合APT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APT在IVT前后不同时间窗内的安全性与疗效等多方面展开综述,重点探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剂量及启动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现行指南推荐和临床实践现状综合评价。现有指南建议在IVT后24 h,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出血风险后启动APT,但对于更早启动APT的疗效和安全性,当前研究尚无一致结论。个体化治疗策略,如早期低剂量短效APT干预或特定患者亚组的联合治疗,可有效平衡治疗效益与风险。APT在IVT中的联合应用具有提升疗效和改善预后的潜力,但其安全性和疗效需精准分层评估。未来研究可重点聚焦于患者个体化特征、药物选择及动态影像监测等方面优化APT与IVT联合治疗策略,实现AIS患者的精准化管理。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 缺血性卒中 / 急性期 / 静脉溶栓 / 早期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字晓慧, 夏雪, 李静, 张晓丽, 周全, 王安心, 王伊龙. 抗血小板治疗在静脉溶栓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2): 234-242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CFH2024-2-2045)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