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IBP-H荧光探针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

崔玮, 庞淇丹, 相韩悦, 肖猱, 姜德春, 李深, 沈光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6 ›› Issue (01) : 76-82.

利用BIBP-H荧光探针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

  • 崔玮, 庞淇丹, 相韩悦, 肖猱, 姜德春, 李深, 沈光莉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明确BIBP-H荧光探针是否可以用于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水平的检测。方法 首先,在体外利用BIBP-H探针荧光成像检测谷氨酸诱导的大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B104)氧化应激反应,并观察抗氧化剂依达拉奉右莰醇或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对B104细胞氧化应激后荧光强度的影响。随后,将28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短暂大脑中动脉栓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tMCAO)、依达拉奉右莰醇+tMCAO、还原型谷胱甘肽+tMCAO和假手术4组(每组7只),缺血1.5 h,再灌注12 h后,经尾静脉注射BIBP-H探针,利用活体成像及后续离体和组织荧光成像进行BIBP-H探针的体内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结果 (1)仅给予BIBP-H探针的B104细胞未见自发性红色荧光;BIBP-H探针可在谷氨酸刺激的B104细胞中显示红色荧光,依达拉奉右莰醇或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后则荧光强度显著下降;(2)静脉注射BIBP-H探针的假手术小鼠和未注射探针的tMCAO小鼠均呈活体荧光成像阴性;(3)静脉注射BIBP-H探针的tMCAO小鼠病灶区呈活体荧光成像阳性,且再灌注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输注后病灶区的荧光强度下降;(4)BIBP-H探针显示的红色荧光范围与脑梗死范围一致。结论 BIBP-H探针能有效监测体内外氧化应激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中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荧光探针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氧化应激 / 生物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43.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崔玮, 庞淇丹, 相韩悦, 肖猱, 姜德春, 李深, 沈光莉. 利用BIBP-H荧光探针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01): 76-82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71298,82311530048);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4-2-208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领军人才培养项目(2024LJRCLS)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