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副肌球蛋白缓解慢性炎症性肠病的初步研究

吴安琪, 骆泽妮, 江垚, 汪志锴, 诸欣平, 孙希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5) : 891-899.

旋毛虫副肌球蛋白缓解慢性炎症性肠病的初步研究

  • 吴安琪, 骆泽妮, 江垚, 汪志锴, 诸欣平, 孙希萌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旋毛虫副肌球蛋白(Trichinella spiralis paramyosin,TsPmy)对于慢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首先制备TsPmy蛋白,并通过初始T细胞诱导的方法在Rag1 KO小鼠中构建慢性结肠炎模型。随后将Rag1 KO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接受CD4+Foxp3-CD45RBhi T细胞与TsPmy共处理的小鼠组、接受CD4+Foxp3-CD45RBhi T细胞与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共处理的对照组,以及未经处理的Rag1 KO小鼠组。对小鼠进行腹腔内TsPmy预处理,并对其临床症状以及结肠缩短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法观察结肠组织以评估炎症情况。此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结肠固有层免疫细胞中的辅助性T细胞1(T helper 1 cell, 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 Th17)细胞比例,以及肠道中特异性CD103+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的比例。结果 TsPmy能显著减轻小鼠的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组织的病理损害以及结肠固有层中炎性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同时能增加耐受性CD103+DC的丰度。结论 TsPmy可能通过增加CD103+DC的数量并减少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来缓解慢性结肠炎,显示其具有作为潜在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候选分子的可能性。

关键词

旋毛虫副肌球蛋白 / 免疫机制 / 慢性结肠炎 / CD103+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74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吴安琪, 骆泽妮, 江垚, 汪志锴, 诸欣平, 孙希萌. 旋毛虫副肌球蛋白缓解慢性炎症性肠病的初步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05): 891-899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2007)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