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琳, 夏淑雯, 沈阳阳, 丁强, 徐亮亮, 仲跻峰, 田雨, 王慧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5, 48(01): 197-205.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蒙荷杂交牛泌乳性能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蒙荷杂交牛的精细化管理和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贝利亚为父本、自繁荷斯坦牛为母本的杂交一代泌乳牛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数据,分别按胎次(1胎次、2胎次)、泌乳阶段(0~99 d、100~199 d、200~299 d和≥300 d)、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 SCC)(低SCC,0~1×10~5 mL-1;中SCC,>1×10~5~2×10~5 mL-1;高SCC,>2×10~5 mL-1)进行分类和分组,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胎次蒙荷杂交牛产奶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第1胎次的产奶量显著低于第2胎次;产奶量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蛋比与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泌乳阶段蒙荷杂交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尿素氮、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泌乳阶段在0~99 d时产奶量最高、体细胞数最低。不同SCC水平蒙荷杂交牛泌乳天数、产奶量、乳脂率和脂蛋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产奶量在低SCC时最高。在不同的SCC水平,总乳脂量和总乳蛋白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低、中SCC水平,乳脂率与脂蛋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高SCC水平,乳脂率与乳蛋白率、脂蛋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SCC水平的蒙荷杂交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第2胎次、泌乳早期和低SCC水平时的产奶量最高,并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脂蛋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因此,针对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以充分发挥蒙荷杂交牛的生产潜力及杂种优势,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