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漂白技术是微创治疗牙齿着色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技术实施简单,但是临床应用中颇具挑战性。术前进行充分的医患沟通和评估,根据病因和难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计划地防控,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和笔者的临床体会,对活髓牙漂白技术的临床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着色牙的漂白治疗提供参考。
达成精确的转矩表达和稳定的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的关键因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口腔健康与矫治感受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球面自锁托槽(球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球面自锁托槽的球面结构可以降低因佩戴矫治器而引起口腔溃疡的概率,并能减少生物膜附着,降低牙龈和牙周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方形托槽相比,球面自锁托槽的脱落率降低了95%。止动定位系统是球面自锁托槽的核心创新点,主要由螺纹系统、螺丝系统和弓丝系统组成。得益于止动定位系统,球面自锁托槽可以去除余隙角,精准表达转矩,使用止锁螺丝时可增强支抗稳定性。止动定位系统搭配了3种特制的细方丝(0.152 4 mm×0.635 0 mm、0.203 2 mm×0.584 2 mm、0.254 0 mm×0.558 8 mm),用轻力排齐的同时可以表达转矩,控制牙根。球托矫治器以黏膜刺激小、脱落率低、转矩表达精准、支抗保有率高、细方丝轻力矫治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无牙颌患者在种植修复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建𬌗后的修复空间能否足够容纳种植义齿上部结构和修复体,根据修复空间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目前存在的困难在于临床上对修复空间的评估尚无统一的标准。当口内的修复空间与修复体设计不匹配时,会出现种植义齿的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本文综述并明确了无牙颌患者垂直高度和水平关系的评估方法,介绍了相应的无牙颌种植修复方式的临床决策。本文推荐:在无牙颌患者种植治疗之前,记录天然牙或旧义齿保留的正确的颌位关系;使用数字化技术,获得患者口腔颌面部完整的数字化信息,从而构建出三维虚拟牙科患者模型;根据测量得出的垂直修复空间和水平关系,设计以功能和美学为导向的种植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