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体感诱发电位-N20评价不同脑区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预后研究

杨帅, 贾晋瑄, 徐珮珮, 张伟明, 孙晓培, 许倞云, 纵亚

PDF(703 KB)
PDF(703 KB)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6) : 321-326+335. DOI: 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6.01

应用体感诱发电位-N20评价不同脑区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预后研究

  • 杨帅, 贾晋瑄, 徐珮珮, 张伟明, 孙晓培, 许倞云, 纵亚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指标在不同脑区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评价其在预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康复科及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住院的64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基底节区脑卒中(基底节组)和丘脑区脑卒中(丘脑组)各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双上肢SEP检测,记录双侧N2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数据,比较两组患者N20指标的差异。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分别在入院时与常规治疗3个月后评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评级(MAS)、改良Barthel评分(MBI),分析N20波的异常情况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变化的差异。结果 脑卒中患者出现SEP异常,主要包括N20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无法引出,两组患者患侧N20波潜伏期及波幅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丘脑组患者患侧N20波波幅较基底节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患者患侧N20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组32例患者中,N20波正常15例,异常17例,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N20波正常患者的FMA-UE改善度显著高于N20波异常患者[(28.9±3.7) VS (4.9±1.3),P<0.01],而FMA-UE初末评分、MAS及MBI评分未见差异(P>0.05);丘脑组32例患者中,N20波正常12例,异常20例,N20波正常患者的FMA-UE初评评分[(47.9±5.7) VS (23.4±5.1)]及末次评分[(56.8±4.2) VS (39.8±5.3)]均显著高于N20波异常组(P<0.01);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FMA-UE评分改善度、MAS及MBI评分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 丘脑脑卒中患者SEP-N20指标异常情况与功能量表变化比较无差异,表明其在评估上肢功能预后方面的作用有限。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SEP-N20波与患者的FMA-UE评分结果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评估患者上肢功能预后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脑卒中 / 体感诱发电位 / 运动功能恢复 / 丘脑 / 基底节

中图分类号

R743.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杨帅, 贾晋瑄, 徐珮珮, 张伟明, 孙晓培, 许倞云, 纵亚. 应用体感诱发电位-N20评价不同脑区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预后研究.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 33(06): 321-326+33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6.01

基金

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健康委科研青年项目(HLQ202008)

评论

PDF(703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