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高龄AIS患者262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5h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HT)分为HT组和非出血转化(NHT)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压、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 262例患者中发生HT 46例(HT组),未发生HT216例(NHT组),HT组合并房颤率、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后24h收缩压、发病至溶栓时间(ONT)、入院时血糖、溶栓前及溶栓后24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合并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A)率均高于NHT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后24h收缩压、ONT延长、溶栓前NIHSS高分值、溶栓后24hNIHSS高分值、合并中重度LA是高龄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后24h收缩压升高、ONT延长、溶栓前及溶栓后24h的NIHSS高分值、合并中重度LA是高龄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神经内科医师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以降低高龄AIS患者溶栓后HT的发生概率,提高溶栓的效果。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IS) /
高龄 /
静脉溶栓 /
出血转化(HT)
中图分类号
R743.3
黄奕平, 俞敏, 邹海通.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探讨.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 30(05): 279-28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1.05.005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基金
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NO:20162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