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叶红, 陈黎敏, 顾海燕, 徐冠华, 葛建林, 俞兴, 保国锋

PDF(1622 KB)
PDF(1622 KB)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2020, Vol. 29 ›› Issue (06) : 321-327. DOI: 10.19984/j.cnki.1674-8972.2020.06.001

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 叶红, 陈黎敏, 顾海燕, 徐冠华, 葛建林, 俞兴, 保国锋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SPR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30例,14例患儿采用单纯刺激肌电图法并且观察双腿摆动的幅度,小束之间进行比较,选择肌电图波幅大的进行后根小束切断;16例患儿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球海绵体括约肌反射、自由肌电图和触发肌电图多模式监测。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多模式电生理组下肢感觉异常1例,术后随访1个月恢复正常;术后肌力较术前下降1例,术后4个月恢复正常。下肢痉挛缓解率为87%。单纯刺激肌电组下肢感觉异常2例,术后随访2个月恢复正常;术后肌力较术前下降2例,术后5个月恢复正常;有1例患儿出现腹胀及肠绞痛,术后4d逐渐好转;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尿潴留。下肢痉挛缓解率为69%。结论:SPR中,应用多模式电生理监测综合评估相对单纯刺激肌电监测,能够更加精确地判断需切断的神经束,预警不必要的神经损伤,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 / 电生理监测 / 脑性瘫痪 / 痉挛

中图分类号

R651.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叶红, 陈黎敏, 顾海燕, 徐冠华, 葛建林, 俞兴, 保国锋. 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0, 29(06): 321-327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0.06.001

基金

南通市社会民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NO:MSZ 18249); 江苏省“六个一工程”项目资助(NO:LGY2017038); 江苏省卫计委“科技强卫工程”青年医学人才(NO:QNRC2016410)

评论

PDF(162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