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5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 全选
    |
  • 龙文华, 石玉, 廖耀祖, 张卫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8.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粉末状多孔材料制备成电极时因添加剂的加入而削弱其面积比电容的问题,利用聚离子液体(poly(ionic liquid)s, PILs)的分子可设计性,制备了含有N和P元素的PILs膜。在PILs膜中,以生长Co-MOF的方式引入Co元素,然后进行碳化处理可得到一体化、含有CoP和Co_3O_4的多孔碳膜。该碳膜的一体化结构避免了导电剂和黏合剂的加入,显著提升了单位面积的活性物质负载量。此外,CoP和Co_3O_4的加入提高了原有碳膜的面积比电容,使得该碳膜电极在电流密度为5 mA/cm~2的条件下,其面积比电容达29.3 F/cm~2,体现出电化学的优异性能。由此可知,PILs衍生的碳膜电极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赵龙, 贺晓婷, 马小花, 张雲, 魏鹏, 易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9-14.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环境样本特别是生活用水中残留消毒剂成分次氯酸(HOCl)检测方法烦琐这一问题,从经典染料亚甲基蓝入手,开发了可对HOCl进行响应的探针DHUOCl-C。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的结果表明,已成功制备出DHUOCl-C探针,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探针不仅响应灵敏(检测限低至1.78 nmol/L),并具备较好的选择性。DHUOCl-C仅专一性地与HOCl响应,不与其他环境水样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阳离子和氨基酸等物质响应;与HOCl响应后不仅会有明显的荧光变化,5μmol/L的HOCl即可使探针发生肉眼可见的显著颜色变化。在真实环境样本的测试中发现,可通过借助荧光或肉眼直接观察体系的颜色变化,从而对不同来源水样中的HOCl进行识别和检测,结果表明探针可满足生活用水中HOCl便捷化检测的需求。
  • 马梦楠, 杜鹃, 张家民, 齐超, 周兴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5-23.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丙醇钛为钛源、三乙醇胺为稳定剂,采用凝胶-溶胶法通过改变体系的pH值合成了从颗粒状到棒状形态径向比逐渐增大的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粒子。通过不同形态的TiO_2在紫外灯下光催化降解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B)、孔雀石绿(MG)、罗丹明B (RB)与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MO)、刚果红(CR),探究TiO_2的形态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棒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径向比的增加,其对碱性阳离子染料的光催化活性随之升高,而对酸性阴离子染料的光催化活性则随之降低。在阳离子染料中对MG的降解率最为显著,紫外光照2 h内降解率可达100.0%;而在阴离子染料中对CR的效果最好,紫外光下照射2 h后的降解率可达68.0%。通过对比二氧化钛的形态,可见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各个晶面中c面所占比例大小决定了TiO_2纳米粒子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影响其光催化性能,而其中同种类型染料的降解速率的不同与染料自身结构有关。
  • 王东东, 胡旭, 赵亚峰, 宋燕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24-30.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锆(Zr)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大多使用有毒的配体和溶剂合成,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以L-天冬氨酸(LA)为配体的Zr基MOFs材料MIP-202,以期开发一种绿色环保且具有优异吸附性能,并可循环利用的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去除对象,研究pH、吸附时间、温度和共存离子对MIP-202吸附性能的影响,拟合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考察了吸附剂的循环利用性能和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吸附容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并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大吸附容量为192.31 mg/g;吸附性能受共存离子的影响较小;5次循环使用后吸附容量仍有初始吸附容量的85.10%。模拟纺织废水试验表明该吸附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徐智新, 廖诗敏, 陈晟, 宋临春, 黄妍妍, 蔡万迁, 吴啸, 高旻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31-38.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改性香蒲绒纤维对大体量变压器废油的吸附能力研究。制备了不同的改性香蒲绒纤维样品,并研究了其对小体量和大体量变压器油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摩尔浓度为25.0 mmol/L的NaOH溶液浸泡12 h进行碱处理可得到具有最佳吸油性能的香蒲绒纤维,其吸油容量达(39.25±1.77) g/g;吸附大体量变压器油时,重力对香蒲绒的挤压作用会减弱其吸油容量和吸油率。研究结果对促进生物质纤维材料在油料存储、废油吸附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 丁九阳, 童敏杰, 刘贵, 马博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39-45.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乳酸(PLA)为原料,选用氮化硼(boron nitride, BN)与贝壳粉作为提高PLA导热性能的功能粉体,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导热性能的BN/PLA和贝壳粉/PLA复合材料,研究功能粉体质量分数为0.5%、1.0%、1.5%时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导热性能的变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在不同结晶条件下的半结晶时间(t_(1/2));通过万能拉伸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拉伸断面的形貌特征;使用导热系数测试仪测试添加不同质量分数无机粉体的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在加入BN与贝壳粉后,试样的结晶度分别提高至18.8%和15.3%;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BN与贝壳粉分别能使BN/PLA和贝壳粉/PLA的t_(1/2)降低到0.33和0.39 min;随着功能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上升,并且相对于单一功能粉体,BN与贝壳粉的复配粉体对PLA导热性能的提高效果更加显著,由0.177 W/(m·K)最高升至0.319 W/(m·K)。研究结果为后续制备凉感纤维提供参考。
  • 马艳颍, 王佳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46-51.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激光辐照AgCl纳米立方体,通过析出Ag纳米颗粒制备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基底。利用水热法合成AgCl纳米立方体,随后利用波长为633 nm的激光进行辐照,AgCl纳米立方体表面会析出Ag纳米颗粒。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辐照后的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同时采用对氨基硫酚(PATP)探索Ag@AgCl样品的SERS灵敏度。结果发现,随着辐照功率增大或者辐照时间增加,析出的Ag颗粒数量增多并且尺寸增大,因此获得的SERS基底的灵敏度得到增强。研究结果为制备SERS基底提供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 张忠文, 王佳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52-58.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ZnO纳米棒阵列的影响因素,通过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纳米球刻蚀法及随后水热生长,在GaN衬底上制备周期有序的ZnO纳米棒阵列。通过选取不同尺寸的PS纳米球、反应离子刻蚀(RIE)的时长、生长温度和前驱体溶液浓度等条件,制备出具有不同周期性、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棒阵列,并通过XRD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ZnO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且沿着[0001]晶向优先生长。该研究调控了周期有序ZnO纳米棒阵列生长的影响因素,为制备半导体材料有序纳米阵列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方法。
  • 邓凯夫, 郑轶璐, 王通, 郑之裕, 修梦婷, 任蓉, VAN CUONG Nguyen, 朱利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59-69.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通过盐酸多巴胺(DA HCl)在其表面进行聚合,并通过叶酸(FA)修饰形成CuO@PDA-FA N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纳米粒径电势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uO@PDA-FA NPs粒径约为190 nm。材料降解亚甲基蓝试验和氧化葡萄糖试验证实CuO@PDA-FA NPs具备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类葡萄糖氧化酶(GOD)活性。近红外光热转换试验证实CuO@PDA-FA NPs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光热稳定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摄取试验和活性氧生成试验结果表明,CuO@PDA-FA NPs能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光热治疗(PTT)/化学动力学治疗(CDT)/饥饿治疗(ST)协同效果杀伤肿瘤细胞。
  • 邹锐, 陈晓亮, 张丽莎, 余诺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70-75.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纳米温敏凝胶在光控药物释放和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使用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M)与壳聚糖(chitosan, CS)合成了体积相转变温度为38.5℃,并具有明显的温敏性的PNIPAM/CS复合温敏凝胶;利用原位吸附法在PNIPAM/CS凝胶颗粒表面生长聚吡咯(polypyrrole, PPy)光响应层,获得结构为球形,尺寸分布为100~200 nm的PNIPAM/CS@PPy纳米凝胶。当温度从20℃增加到42℃时,凝胶颗粒的水合粒径从250 nm下降到140 nm,表现出温度变化驱动的体积收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凝胶颗粒具有较强的吸收近红外光功能;在808 nm激光照射下,纳米凝胶具有强光热转换性能,其光热升温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NIPAM/CS@PPy在温控药物释放和光热治疗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戚鹏飞, 王萍, 李戎, 邢彦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76-82.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烯酸(AA)、苹果酸(MA)、氯化胆碱(ChCl)为原料,采用原位光催化聚合法制备一种低共熔凝胶P(AADES/MADES-n)。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断裂应变和电阻变化率对P(AADES/MADES-n)的结构、透明性、力学性能和应变传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ADES/MADES-50)具有高透明性能(可见光透过率为91%)、高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为1 300%)、强黏附性(对铝的黏附力为270 kPa)、高离子电导率(3.2×10~(-3) S/m)以及良好的力学回复性等特点。基于P(AADES/MADES-50)的电阻式传感器具有灵敏且稳定的电阻响应,能快速、重复、稳定地检测人体手掌不同部位的弯曲和伸展运动,展现出良好的人体运动实时监测性能,在运动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唐佳杰, 汤岚, 陆熙, 李杨, 朱陆祥, 孙铸宇, 赵晓祥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83-94.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2,4-DCP)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急需开发一种清洁高效的处理方式。研究采用模板蚀刻法制备了锚定在氮掺杂碳上的Mn单原子催化剂(Mn-N-C),Mn原子以Mn—N_x的形式均匀地稳定在载体上,该结构增强了Mn-N-C材料的极化和电子传递。当Mn-N-C和PMS的投加量分别为50 mg/L和0.8 mmol/L时,在温度为25℃,pH=7.0的条件下,2,4-DCP在60 min内降解率为99.6%,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_(obs)=0.078 6 min~(-1)。通过分析计算,Mn-N-C中Mn—N_x和N—(C)_3结构活化PMS产生~1O_2和~·O~-_2,而后2,4-DCP主要由~1O_2通过羟基化、脱氯和开环反应降解,降解产物的毒性大幅降低。试验结果表明:Mn-N-C在活化PMS降解2,4-DCP显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Mn-N-C/PMS体系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为实际废水中2,4-DCP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姚庆春, 原一高, 张建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95-101.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WC-Ni硬质合金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间的矛盾,以CoCrFeNi高熵合金作为黏结相制备了WC-10%CoCrFeNi硬质合金。利用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仪、电化学工作站、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C-10%CoCrFeNi与WC-10%Ni硬质合金的磨损与腐蚀性能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与WC-10%Ni硬质合金相比,WC-10%CoCrFeNi的硬度和断裂韧性值较高,干摩擦滑动磨损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在以3.5%NaCl溶液为介质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 边哲, 夏明, 陈益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02-106.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探索织物热阻的精确测量方法,以热惯量最小的思路,设计了竖向对称式热板仪,并在理论上解决了这种设计的非均匀温度场分布解析和平均温度的测量问题。在恒温恒湿室中,通过LabVIEW虚拟仪器控制一块悬挂于空中的铜制试验板,织物被包覆在热板表面,由此热量可直接由板的对称两个方向全部穿透织物并向外传递。使用该热板仪和传统的YG606E热板仪在相同条件下对12块织物的热阻进行对比测量试验,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相对标准偏差显示,新热板仪的数据重复精度更高,证明了竖向对称式设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郭宣莹, 顾莉莉, 王娟, 石建军, 郭颖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07-112.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射流等离子体中,羟基活性粒子的生成和调控对于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羟基活性粒子的形成和调控又与放电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了接地电极宽度对大气压脉冲放电射流等离子体的影响:通过改变接地电极宽度,探究其对射流长度、放电强度的影响;通过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对放电时空演化进行分析;通过发射光谱分析放电产生的特征谱线。结果表明:当接地电极的宽度为1.5 cm时,射流长度最长;在射流3 mm处,有较强的羟基活性粒子浓度。利用大气压脉冲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表面,验证了气相等离子体中羟基含氧基团与涤纶表面亲水处理效果的正相关性,为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的控制和开发工业用等离子体源提供了参考。
  • 吴琪, 孟婥, 李硕, 许高平, 段健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13-120.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机织机器人自动化作业时的避障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三维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利用改进人工势场法中斥力势场函数,引入修正系数,在机织机器人陷入局部极小值点时增加虚拟障碍物,破坏其在虚拟力下的平衡状态,解决了人工势场法无法到达目标位置和局部极小值点的问题。通过体素化网格方法和快速凸包算法处理障碍物点云数据,重建实际障碍物模型,提高了碰撞检测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以点云数据重建障碍物模型并采用改进人工势场算法规划出的避障路径使机织机器人成功到达目标位置,末端位置精度平均提高37%,并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点。
  • 吕伽奇, 丁帅, 庞静珠, 许小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21-128.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核电站堆芯核燃料组件水下组装作业中,需要通过视觉技术进行组件编码的识别以便准确定位组件的安装位置。针对水下环境中弱光照等问题导致了图像质量的降低,本文通过乘方增强算法、OSTU算法、CLAHE算法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来实现堆芯燃料组件编码字符水下图像的增强。为了提高编码识别效果,提出了一种整合LeNet-5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模型,在网络中添加BN(Batch Normalization)层与Dropout层来加速网络的运行速度,并改进Sigmoid函数,增加函数的平滑性,以此来减少梯度消失。实验表明,在自定义数据集上的验证准确率为99.82%,识别率为100%,相比于其他模型有显著的提升。
  • 陈军炜, 韩强, 郑激, 陈家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29-136.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三相异步电机启动转矩无载测试现有方法存在的测试精度较低、电网冲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线单相方波脉冲的电机启动转矩测试方法。以Y160M-4型三相异步电机为研究对象,给出用于测试启动转矩的单相方波逆变电源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并利用二维瞬态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以研究不同激励模式下的启动转矩为目的,获取电机启动过程的电枢电流。结合电机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理论,研究并给出单相正弦波激励下的电机等效电路模型和启动转矩理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单相方波激励下的启动转矩数据处理方法。经验证,依据所提出的单相方波激励下的电机启动转矩计算方法并结合二维瞬态电磁场数值仿真,启动转矩测试相对误差约为0.25%。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三相异步电机的启动转矩,测试精度获得明显提高,从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童鑫扬, 李晓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37-143.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构能控性指数K是网络系统达到能控状态的控制时间步长的衡量指标。为更好地均衡复杂网络系统的控制时间步长与控制成本,采用均匀拓扑分割的算法,选取合适驱动节点集,得到更低的结构能控性指数的同时,均衡网络的控制时间步长与控制成本。算法的可行性通过证明系统分割后的子系统的结构能控性指数是原网络结构能控性指数的上界关系进行验证。通过仿真与最大匹配算法对ER随机网络和真实网络进行其有效性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达到均衡网络控制时间步长与控制成本的效果。
  • 沈颖, 孙继欣, 陈炜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44-152.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以及数字孪生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深入应用,数字孪生电网数据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但是数字孪生数据质量仍缺乏系统的评价理论和指导方法,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有源配电网数字孪生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有源配电网数字孪生数据类型,构建了面向有源配电网的业务驱动的数字孪生数据质量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质量特性的权重。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电池储能数字孪生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有效评估有源配电网数字孪生数据质量,为系统评价数字孪生电网数据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刘程鸿, 林新, 丁楠, 丁根凡, 段莫疑, 杨清泉, 钟方川, 王福琼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53-159.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EAST托卡马克早期(2010—2014年)高约束运行模式(H模)中边界局域模(ELM)与哪些参数具有强相关性,在验证有效性的基础上,采用主打击点处D_α辐射的相对涨落来定量表征边界局域模幅度,建立EAST托卡马克早期H模下ELM特征数据库。统计分析表明,ELM频率随边界安全因子的增大而减小,2010年type-ⅢELM的频率随总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这与其他装置或2015年以后EAST装置上得到的结果不一致,部分原因是碳杂质水平的变化。碳杂质水平是影响EAST托卡马克早期H模实验中ELM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 王洁, 吕吴俊, 卓赛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60-169.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3.0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契合实际金融市场,同时为模糊厌恶的养老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投资策略,将价格扩散不确定性、波动扩散不确定性及跳跃过程的不确定性整合到具有罕见事件的传统股票市场中,推导出半封闭形式的稳健动态衍生品投资策略。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波动率跳跃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倾向于在负价格跳跃时增加对价格和波动率的风险敞口,并减少对市场跳跃的敞口。股票和波动率风险的最优敞口主要受到投资者对股票价格和波动率风险因素的模糊厌恶的影响,而市场跳跃风险的最优敞口则受到投资者对波动率和罕见事件风险因素的模糊厌恶的显著影响。
  • 张冰清, 寇春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70-180.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一类带有分段变元的线性时滞微分方程,在系数缓慢变化的情形下,利用Bolzano-Weierstrass定理,建立判定其振动性的充分条件,将已有的下极限型条件改进为上极限型条件,进而可以判定部分原先所不能判定的方程的振动性,并采用2个例子证明其有效性。
  • 邬贤文, 陈勇航, 魏煜, 郑运霞, 孙琳琳, 马骁骏, 辛渝, 赵兵科, 刘海晨, 李金乐, 李纤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81-189. https://doi.org/10.19886/j.cnki.dhdz.2022.0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嵌套高分辨率网格对台风模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COAWST(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wave sediment transport)模式,针对登陆广东、海南的11个台风,设计了2组模拟方案。一组是在9 km分辨率下嵌套3 km分辨率网格,另一组是采用单层9 km分辨率网格。将模拟结果与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发布的最佳路径数据进行对比,以探讨嵌套高分辨率网格是否可以提高台风模拟的准确性。从台风路径的模拟结果来看,在9 km分辨率下嵌套3 km分辨率网格对台风路径模拟的误差较小,而单层9 km分辨率网格模拟的台风路径误差较大。通过对比两组方案模拟的台风路径、强度和结构,在模拟区域中使用嵌套高分辨率网格方案的模拟准确性有所提高。两种方案模拟的风场以及副热带高压十分接近。相比于单层网格,嵌套了高分辨率网格方案模拟的台风路径、强度误差更小,台风眼更小,位涡更强。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0(02): 190-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研究亮点基于人体耦合机制的能量交互智能纤维:在不使用芯片和电池的情况下,以无线电磁波为能源,实现了纤维的触控发光、织物显示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等功能。课题组介绍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https: //pilab.dhu.edu.cn/afmg/)组建于2005年,主要从事智能变色/变形、能源转换与储存、传感与催化等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数字化智能化纺织品领域,开发了一系列柔性可穿戴的功能与智能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