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筛选细粒棘球绦虫抗体识别分子

吴小霞, 丁静, 金雪敏, 张壮志, 张藜潇, 刘明远

PDF(5735 KB)
PDF(5735 KB)
中国兽医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3) : 519-526.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25.03.17

应用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筛选细粒棘球绦虫抗体识别分子

  • 吴小霞, 丁静, 金雪敏, 张壮志, 张藜潇, 刘明远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收集免疫反应较强的中间宿主羊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血清,以健康血清为阴性对照,纯化该血清与靶标蛋白经免疫沉淀捕获和富集相应的抗原,获得靶标蛋白-抗体-目的蛋白复合物。联合质谱策略筛选与鉴定细粒棘球绦虫相关特异性抗原,利用在线预测软件对肽段覆盖率最高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IP-MS鉴定得到133种细粒棘球绦虫相关蛋白,其中肽段覆盖率≥70%的有1种蛋白,为肌动蛋白;肽段覆盖率为30%~40%的有3种蛋白,分别为含Ton B结构域蛋白、NADH脱氢酶(泛醌)1 α亚复合物2、乳酸脱氢酶;肽段覆盖率为20%~30%的有6种蛋白,分别为剪接因子3b亚基5、肿瘤蛋白D52、表达的保守蛋白、NADH脱氢酶(泛醌)1α亚复合物7、肌苷-5′-单磷酸脱氢酶和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肌动蛋白无信号肽,可能为非分泌型蛋白,亚细胞定位在细胞骨架,存在6个最佳潜在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一致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结果表明,免疫沉淀-质普联用技术是筛选和鉴定细粒棘球绦虫抗原的一种高通量、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为筛选中间宿主羊血清诊断标识的特异分子及包虫病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包虫病 / 细粒棘球绦虫 / 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 / 抗体识别分子 /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55.9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吴小霞, 丁静, 金雪敏, 张壮志, 张藜潇, 刘明远. 应用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筛选细粒棘球绦虫抗体识别分子. 中国兽医学报. 2025, 45(03): 519-526 https://doi.org/10.16303/j.cnki.1005-4545.2025.03.17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E0114600)

评论

本文评价 (0)
我的评价
本文评论(0)
当前还没有评论信息, 赶快评论一下吧!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5735 KB)

10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