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修饰状态或相互作用模式的变化有可能反映病理状态或疾病进展,因此蛋白质常被用作疾病标志物.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发现了大量的潜在疾病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其质谱检测方法能否进一步推广至临床检测,定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关键.本文合成了32条标准肽段,对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多反应监测(MRM)及平行反应监测(PRM) 3种有潜力在临床质谱方面大规模应用的定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将肽段稀释成4个不同的浓度来模拟不同丰度的实际样本,用以上3种质谱方法采集数据后,比较了肽段发现率、标准曲线线性、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及保留时间(RT)漂移等情况,总结了3种定量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潜在应用方向.结果表明, MRM定量方法最适合临床应用,在于其优异的日间日内稳定性、灵敏度和定量精度;PRM适合科研方向靶向定量,因其拥有最高灵敏度和较高稳定性定量精度;而DIA由于高通量而依赖于软件和算法解析,定量数目多的同时,对于特定肽段定量准确性比PRM/MRM差.
关键词
临床质谱 /
蛋白质组学 /
平行反应监测 /
多反应监测 /
数据非依赖性采集
中图分类号
O657.63
/
Q503
张磊, 申华莉.
标志物研究中常用蛋白组学质谱方法的定量准确性评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11): 203-211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2272174);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批准号:22S3190190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