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水肉的类型及检测方法研究
果欣雨, 侯蔷, 吴江爱, 谷守国, 周璇, 郑百芹, 周鑫
注水肉的类型及检测方法研究
“注水肉”事件曝光多年,但仍时有发生。为促进商业公平和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本文详细梳理介绍了“注水肉”的类型和鉴别方法。“注水肉”的形式多样、危害严重,检测检验人员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感官检查法、镜检法、物理检测法、核磁共振检测法、液质联用检测法、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注水肉检测仪等方式对市场上流通的肉品进行检验和鉴别。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注水肉定性定量分析和依标判定等方向上的研究,对打击违法行为和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升科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空间,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能够切实营造市场公平有序发展的环境,提振国民的消费信心。
TS251.7
1 |
倪泽成.注水肉的起因及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6,37(4):89-92.
|
2 |
王佩佩.注水肉检测系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
|
3 |
刘丽华,张松山,张禧庆,等.注水肉快速筛查敏感指标探究[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12):98-104.
|
4 |
|
5 |
|
6 |
|
7 |
|
8 |
黄玉萍,陈桂云,夏建春,等.注水肉无损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207-215.
|
9 |
张海超,魏欣欣,王敬,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2):3811-3817.
|
10 |
廖子林,高剑容.注水肉的危害、检验方法及监测分析[J].兽医导刊,2018(14):66-67.
|
11 |
|
12 |
李鸿学.加强注水肉的鉴别及防控措施[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7):78-79.
|
13 |
|
14 |
|
15 |
段梦娇.基于系统相关辨识的注水肉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
16 |
程灵豪,焦永亮.白肌肉、注水肉、注胶肉的鉴别检验方法[J].中国动物检疫,2015(4):28-31.
|
17 |
王联欢.基于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的注水肉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6.
|
18 |
张洪伟.基于生物电阻抗谱的注水肉检测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
19 |
潘蓉,孙健.基于生物阻抗谱技术注水肉检测系统参数配置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4(5):152-154.
|
20 |
|
21 |
张中会.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注水猪肉[D].锦州:渤海大学,2019.
|
22 |
|
23 |
许建梅,杨芳,林卿,等.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谱的注水肉检测模型建立[J].食品工业科技,2021, 42(11):226-232.
|
24 |
|
25 |
郝冬梅,周亚男,王玉,等.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稀疏表示的注水肉识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1):93-98.
|
26 |
鄂托克旗查布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一种便捷式注水肉检测仪:CN202321315797.5[P].2023-11-24.
|
27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畜禽肉水分限量:GB 18394―2020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
28 |
胡永秀.《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解读[J].农村科学实验,2022(8):207-20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