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源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孙岩, 刘玉静
牛源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牛源无乳链球菌感染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综述了牛源无乳链球菌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规律,深入分析了当前防控措施的应用现状。针对环境管理、挤奶卫生管理、生产管理、营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综合防控策略,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使用无机垫料、每日清理牛舍、挤奶前后乳头清洁和药浴、定期监控和维护挤奶设备、合理补充营养以及分群隔离和挤奶员培训等。此外,本文还概述了无乳链球菌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现有疫苗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前景,旨在为提高牛源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提供依据和实践指导。
无乳链球菌 / 奶牛 / 乳房炎 / 流行病学 / 防控措施
S858.23
1 |
冯军科, 赵德明. 奶牛场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综合防控方案[J]. 中国奶牛, 2016(12):22-24.
|
2 |
杨淋, 赵德军. 某地区1082例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筛查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18(2):90-91.
|
3 |
蒋次升, 张礼华. 奶牛乳房炎研究的进展[J]. 浙江畜牧兽医, 1981(2):1-8.
|
4 |
|
5 |
尹金花, 李玫毅, 吴兴, 等. 牛源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 动物医学进展, 2022,43(9):40-43.
|
6 |
骆巧, 吕倩, 罗正中, 等. 奶牛场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新发现[J]. 中国奶牛, 2020(4):22-24.
|
7 |
张亚茹, 杨峰, 李新圃, 等. 甘肃某奶牛场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18,48(1):39-47.
|
8 |
李新圃, 李宏胜, 罗金印, 等. 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15,36(11):36-39.
|
9 |
|
10 |
易明梅, 黄奕倩, 朱建国, 等.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09,29(3):360-363.
|
11 |
庞茂达, 孙利厂, 何涛, 等. 江苏部分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流行病学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38(4):25-29.
|
12 |
|
13 |
李胜利. 我国奶源基地建设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 中国乳业, 2014(9):16-17.
|
14 |
杜琳, 周雪, 赵红梅, 等. 华北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43(3):567-574.
|
15 |
刘龙海.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
16 |
王丹, 杨峰, 李新圃, 等. 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血清型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8,40(8):680-686.
|
17 |
唐义国, 贾红颖. 奶牛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乳业, 2020(6):62-63.
|
18 |
吴金花, 布日额, 王金良, 等. 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sip、pgk及FbsA基因主要抗原区域的融合表达及抗原性鉴定[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37(7):1292-1299.
|
19 |
吴金花, 陈金龙, 锡林高娃, 等. 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Hly基因抗原表位的截短序列表达及抗原性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13(1):5-10.
|
20 |
王雪吟, 布日额, 陈金龙, 等.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AP1-AP2-BP基因亚单位抗体的制备[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35(3):206-211.
|
21 |
蒋业慧, 谭世新, 翟卫爽, 等. 自家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疫苗使用效果评价[J]. 中国奶牛, 2017(12):34-3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