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7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4-09-20
  

  • 全选
    |
  • 文富强, 陈俊, 申永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369-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成为中国三大常见慢性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手段也较为有限。肺上皮细胞在慢阻肺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吸烟导致的肺上皮细胞生物钟紊乱与慢阻肺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昼夜节律调控紊乱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潜在的药物治疗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作一评述,以期为慢阻肺发病机制研究及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 曹钰, 马雯, 周亚雄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373-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脓毒症休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人口老龄化而显著上升。在临床实践中,液体复苏治疗对老年脓毒症休克的管理至关重要,但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液体复苏充满挑战。尽管已有多种复苏策略被提出,但液体反应性评估、补液方式、补液速度等关键点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最佳实践方法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老年脓毒症休克液体应遵循的三个层次四个阶段的复苏综合管理策略作一评述,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章晓红, 郑薇, 朱光亚, 王建, 李炀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377-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向全身组织输送足够量的血液,从而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由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ly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引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急性失代偿心衰相关性心源性休克(heart failure related CS,HF-CS)取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AMI-CS),成为老年心脏急重症人“最后战场”。尽管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如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心脏移植和持久左心室辅助设备在老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仍是禁区。为此,2024年2月26日,美国心脏协会(AHA)于Circulation发表针对老年CS的科学声明:(1)年龄是老年心源性休克的高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不应用于指导单个患者在心源性休克的管理决策;(2)老年心源性休克治疗强调跨学科团队的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因此,本文就老年心源性休克相关急诊急救最新实践以及CS“休克中心”建设做一解读,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多学科整合精准管理。
  • 何佳璘, 吴源益, 刘天, 肖玉梅, 何苗, 王开勇, 杨懿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384-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磁性层状双氢氧化物(magnet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LDH)对修饰在单链和双链DNA上的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FAM)的高效淬灭,以及核酸外切酶Ⅰ(exonucleaseⅠ,ExoⅠ)对单链DNA的选择性降解作用,建立测定大肠杆菌的荧光传感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特征DNA与FAM标记的互补DNA探针杂交,形成FAM-双链DNA,加入Exo I选择性降解剩余探针,再加入MLDH吸附并淬灭FAM-双链DNA。通过磁铁分离上清液与MLDH,测量上清液的荧光强度。结果 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本法检测大肠杆菌特征DNA的线性范围为0.05~30 nmol/L,相关系数(R2)为0.997,检测限(3σ)为0.025 nmol/L,对江水、自来水和茶饮料中大肠杆菌DNA的回收率为85.4%~11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论 利用MLDH的荧光淬灭能力和Exo I对单链DNA的选择性水解能力成功构建了测定大肠杆菌的新型荧光传感器,与传统大肠杆菌检测法相比,所建新型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能实现对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 王可, 吴羽, 王浩, 陈俊, 文富强, 汪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38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肺成纤维细胞旁分泌光蛋白聚糖(lumican)对小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影响与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原代肺成纤维细胞(human primary lung fibroblasts;HLF)与人原代小气道上皮细胞(human primary small airway epithelial cells;HSAE),通过转录组测序与RT-qPCR检测lumican在两种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利用lumican siRNA靶向沉默HLF lumican表达后,将HLF与HSAE进行共培养,检测TNF-α刺激下HSAE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ERK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HSAE后,检测lumican刺激下ERK/slug通路的活性变化。结果 RNA测序与RT-qPCR结果显示lumican在HSAE中几乎不表达,而在HLF中表达量较高。TNF-α可以显著增加HLF中lumican的合成和分泌。TNF-α作用于HLF与HSAE共培养体系后可诱导HSAE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agen typeⅢ,alpha 1 chain;COL3A1)的表达,下调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Lumican siRNA预处理HLF后可以抑制上述改变。利用重组蛋白lumican处理HSAE后,发现HSAE中ERK磷酸化和Slug蛋白水平增加,α-SMA表达上调的同时E-cadherin表达下调,而ERK磷酸化抑制剂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该变化。结论 炎症介质TNF-α可能通过促进肺成纤维细胞旁分泌lumican,作用于小气道上皮细胞,激活ERK/Slug信号通路,引起小气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进而促进炎性损伤后的纤维化进程。
  • 车思函, 薛浩楠, 刘兴宇, 勾霜, 刘琳, 张瑶, 徐乾, 李子一, 杜富宽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395-4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AP4K1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突变、预后影响和免疫浸润,并考察其作为免疫疗法新靶点的潜力。方法 利用UCSC数据库中的泛癌数据集与GEPIA 2数据库,探究MAP4K1的表达差异和生存率关系。小提琴图展示MAP4K1在泛癌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Kaplan-Meier曲线评估生存关联。此外,还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AP4K1 mRNA水平,cBioPortal网站分析基因突变和编码顺序变化,TIMER1.0网站探索免疫浸润联系。结果 MAP4K1基因在大多数泛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MAP4K1 m RNA在胰腺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明显高表达;而在卵巢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胶质瘤细胞中低表达,与肿瘤纯度负相关、免疫浸润正相关。基因改变频率为2.9%,以扩增和深度缺失为主,子宫内膜癌等癌症中突变频率高。此外,MAP4K1在泛癌中一共有156处突变,其中错义突变为主要类型。MAP4K1的表达与生存期关系复杂,既可能与较长生存期相关,也可能预示较短生存期。结论 本研究探究了MAP4K1在多种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其在癌症治疗中作为潜在靶标的可能性。这些发现能为癌症免疫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可能对未来癌症治疗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 王利, 谢骅, 高红红, 任丽君, 侯会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05-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修复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 40例(单纯应用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移植)、对照组B 40例(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浆)与试验组40例(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移植联合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每3d更换敷料一次,2周后拆线观察创面情况。比较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细菌增殖情况、皮片排异情况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等指标;随访1年记录三组患者复发情况。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χ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B(P <0.05),创面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A、B(P <0.05);治疗后,试验组创面TNF-α、IL-6、FGF2水平、创口复发比例均低于对照组A、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创口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A、B,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可明显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减轻患者创面炎症及细菌感染,且复发率低,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雷宇, 王茜, 刘涛涛, 高敏, 宋世雄, 李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1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和腹直肌鞘阻滞对开腹肝叶切除术后疼痛、应激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拟在开腹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R组),每组40例。C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进行开腹肝叶切除术;R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低位前锯肌平面和腹直肌鞘阻滞+全身麻醉下开腹肝叶切除术。于麻醉前(T0)、切皮后(T1)、手术开始后1h(T2)、术毕(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评估患者静止及动态疼痛及镇痛满意度;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糖水平(Glu)、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及生命体征;评价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患者术后T4及T5时间点静止及动态疼痛降低(P <0.05),镇痛补救更少(P <0.05),镇痛满意度增加(P <0.05)。与C组比较,R组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T1~T4时Glu、Cor水平及生命体征更加平稳(P <0.05)。与C组比较,R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更高(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和腹直肌鞘阻滞能减少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麻醉辅助方案。
  • 贾锋, 吴玉卓, 孙晓林, 朱晓娟, 聂磊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15-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9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并发PVT形成的32例患者作为PVT组,将未并发PVT的107例患者作为非PVT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采用R(R3.5.3)软件建立预测肝硬化患者并发PVT形成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 PVT发生率为23.02%;两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脾切除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门静脉主干内径等资料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结果显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脾切除史,FIB表达降低、WBC表达升高、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加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基于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920,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一致,AUC值为0.897。结论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脾切除史,FIB水平降低、WBC水平升高、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加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临床预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
  • 李泽甜, 且亚玲, 张雪, 孔源, 汪敏, 贾红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20-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老年肌力减少症与肌肉衰减症患者的身体成分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20年1月至8月招募泸州市401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肌肉衰减症的筛查,应用Inbody77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身体成分,然后根据2019年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2019)的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n=118,29.93%),肌力减少症组(n=150,36.91%),肌肉衰减症前期组(n=27,6.98%)和肌肉衰减症组(n=106,26.18%),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4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男性中,肌力减少症组的下肢体脂肪高于肌肉衰减症组(P <0.05),肌力减少症组的下肢细胞外水分与细胞内水分比值(extracellular water to intracellular water ratio,ECW/ICW)高于正常组(P <0.05);但正常组、肌力减少症、肌肉衰减症前期、肌肉衰减症组上肢ECW/ICW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体脂肪与去脂体重比值(body fat mass to fat free mass ratio,BFM/FFM)与步速(r=-0.141,P=0.048)呈负相关。在女性中,同样肌力减少症组的下肢体脂肪高于肌肉衰减症组;肌肉衰减症组的上肢ECW/ICW高于肌肉衰减症前期组;肌肉衰减症组和肌力减少症组的下肢ECW/ICW高于正常组(P均<0.05);上肢ECW/ICW与握力(r=-0.234,P=0.001)呈负相关;下肢ECW/ICW与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r=-0.247,P <0.001)、握力(r=-0.334,P <0.001)和步速(r=-0.380,P <0.001)呈负相关。结论 无论男女,肌力减少症患者的下肢体脂肪均高于肌肉衰减症患者。在老年女性中,肌力减少症和肌肉衰减症患者的下肢ECW/ICW均高于健康老人。此外,男性下肢BFM/FFM增加和女性下肢ECW/ICW升高均与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及躯体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因此,应将身体成分的评估和监测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范畴,作为预防和治疗肌肉衰减症的重要策略。
  • 邵莉, 张宇琦, 高文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28-4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贝叶斯Logistic回归模型在心脏病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数据资料来自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的525例调查对象。利用OpenBUGS软件分别拟合了贝叶斯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两种模型中估计各影响因素与因变量关系的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贝叶斯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均显示,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脏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两个模型的收敛效果均较好,参数估计结果也相差较小,但随机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略差于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DIC=156.6,pD=11.96;固定效应模型:DIC=155.8,pD=7.79)。结论 在贝叶斯Logistic回归模型中引入随机效应参数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否则反而可能会降低模型的拟合效果。
  • 马松雅, 魏松辉, 陶月龄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3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手术难度评分系统(difficulty degree index,DDI)联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168例。随访至2023年12月31日,根据患者术后妊娠结局情况将其分为术后正常妊娠组(133例)及术后不良妊娠组(35例)。评估并比较两组DDI评分及血清IL-2、IL-4、IL-10水平。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DI评分联合血清IL-2、IL-4、IL-10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与术后正常妊娠组相比,术后不良妊娠组患者DDI评分和血清IL-2水平更高(P <0.05),血清IL-4和IL-10水平更低(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不良妊娠组患者年龄、多发肌瘤、肌瘤复发、肌瘤最大直径、术前有盆腔粘连病史占比高于术后正常妊娠组(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DI评分、血清IL-2、IL-4、IL-10均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I评分联合血清IL-2、IL-4、IL-10预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敏感度、准确度及AUC分别为90.82%、84.18%、0.823均高于DDI评分、血清IL-2、IL-4、IL-10单独预测,DDI评分联合血清IL-2、IL-4、IL-10预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特异度为75.26%,低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 DDI评分、血清IL-2、IL-4、IL-10均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良妊娠结局。
  • 王萍, 黄欢, 陈光祥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38-441+4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预测脑胶质瘤Ki-67表达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常规和IVIM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分析Ki-67表达水平与IVIM参数的相关性,比较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组瘤体及瘤周水肿rD*、rD、rf值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 r D*瘤体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2,P <0.001),r D瘤体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37,P=0.019)。rD*瘤体、rD瘤体、r D*瘤周在Ki-67高、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独诊断时,r D*瘤体、rD瘤体、rD*瘤周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0、0.679、0.679,敏感度分别为0.862、0.789、0.690,特异度分别为0.632、0.586、0.632,三者联合的AUC为0.81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8、0.789。结论 IVIM-DWI对预测胶质瘤Ki-67表达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多个参数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 扶浪, 皮超, 罗焘, 伍光辉, 徐祖健, 陈孝均, 马文哲, 罗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42-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究骨痿愈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12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 Free,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对照组(AS)、骨痿愈方组(GWY)。构建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骨痿愈方组予以骨痿愈方浓缩液灌胃;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各组血清中钙、磷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OPG、RANKL含量;Micro-CT检测各组L3椎体以评估骨密度变化。结果(1)血清检测:4组中Ca、P、BALP、OPG、RANKL及OPG/RANK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ham组比较,OVX组、AS组和GWY组Ca、P、BALP降低(P <0.05),OVX组OPG降低(P <0.05),RANKL升高(P <0.05),OPG/RANKL降低(P <0.05);与OVX组比较,AS组和GWY组Ca、P、BALP增加(P <0.05),AS组和GWY组OPG升高(P <0.05),RANKL降低(P <0.05),OPG/RANKL升高(P <0.05);(2)骨密度:各组BMD、BV/TV、Tb.Th、Tb.N、Tb.S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ham组相比,AS组、GWY组腰椎BMD、BV/TV、Tb.Th、Tb.N显著降低(P <0.05),Tb.Sp提高(P <0.05)。与OVX组相比较,GWY组、AS组腰椎BMD、BV/TV、Tb.Th、Tb.N增加(P <0.05),Tb.Sp下降(P <0.05)。结论 骨痿愈方可通过调控OPG/RANKL信号通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 付银帆, 赵慧朵, 付银娜, 孙梦莹, 马丽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47-4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时效性激励式护理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3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时效性激励式护理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护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心理弹性变化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外展、后伸、内旋、外旋关节活动度干预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各维度评分干预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乳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各维度评分干预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D-RISC量表总分与FACT-B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551,P <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式护理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吴双, 于海宁, 沈生荣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52-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血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发挥着维持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皮稳定、抗氧化、抗炎、转运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免疫调节等重要的生理作用,白蛋白浓度的测定是临床检测的重要指标。随着对人血白蛋白的深入探索,研究者发现循环白蛋白浓度无法完整反映白蛋白生理学功能,由此引入了有效白蛋白概念。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发生翻译后修饰导致结构损伤,从而使有效白蛋白浓度下降,并且通过临床试验发现,功能和结构保留完整的有效白蛋白浓度相较于总白蛋白浓度能更准确表征疾病进程。因此有效白蛋白浓度的测定可以更好地指导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基于人们对有效白蛋白认识不足的现状,本文对其结构特征、合成代谢、与疾病的关系及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 李娜, 王娅鑫, 雷青, 佘桂芳, 孙鸿燕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5): 457-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理健康的精神疾病。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作为一种重要的早期社会剥夺现象,可以造成大鼠成年后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异常行为,是被广泛使用的抑郁症模型之一。以此模型为基础,大量研究者用不同治疗手段对改善MS子代抑郁进行了研究。本文就MS子代抑郁大鼠的治疗策略与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MS诱导子代抑郁的临床干预提供更多科学参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