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信息汇聚平台

2024年, 第47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4-07-20
  

  • 全选
    |
  •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272-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始建于1939年,是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麻醉与神经调控重点实验室、绵阳市呼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作为涪江实验室副理事长、副主任单位,负责牵头建设六大研究中心之一——核医疗设备及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医院开放床位2 300张,年门(急)诊233.6万余人次,出院10.4万余人次;在岗职工3 300余人,博士和硕士650余人、高级职称560余人、博导4人、硕导74人。
  •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277-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整合是时代发展的特征,是解决时代难题的法宝。针对降维与分化医学发展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给研究人类生命和防治疾病带来认识论和方法学上的疑途和偏差,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整合医学”理念并付诸实践,被誉为“整合医学”全球第一人。他首次提出了“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理念。升维与整合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是医学知识论,旨在研究医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形成方法,旨在指导医学相关人员正确研究和防治疾病,旨在利用现有医学知识创造更高层次的医学知识体系。整合医学的提出及践行,是对医学发展及其理论的自觉和反省,也是对医学发展中高层次的回归和纠偏,更是传统观念的转变和既存思想方法的调整。整合医学是“最真的科学,最善的艺术,最美的人文”,即“真、善、美”的有机整合。“整合医学理念”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202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形成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医学的理念提升和实践赋能与之相一致。由两院百余名院士和百余位医科大学校长/院长联合签署的《整合医学宣言》,于2024年6月22日,第3届“人民医学传播大会”成都会议现场,在樊代明、黄荷凤、王琦、陈士林等院士和百余名医科大学校长/院长及3 000余名专家学者见证下,由樊代明院士亲自宣读并发布。《整合医学宣言》高屋建瓴,就目前医学现况及医学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整合医学“十大主张”,这无疑将开启我国乃至全球医学发展的新篇章、新纪元。遵照樊代明院士指示,《西南医科大学学报》全文刊发《整合医学宣言》,欢迎转载、引用,标注来源。
  • 张新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279-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夜间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关系密切。单纯夜间高血压是隐蔽性高血压的主要类型,漏诊率极高。未控制的夜间高血压是高血压管理中的短板,是患者血压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夜间高血压管理状况有助于实现高质量降压策略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夜间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做一解析和述评,以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 刘泓渊, 曾辉, 李宗平, 周良学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283-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困难,预后极差。GBM患者目前一般采用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期仅14.6个月,GBM复发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超过8个月。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电场治疗、溶瘤病毒、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GBM患者生存期。但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异质性高、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对现有放化疗响应差等原因,治疗效果尚未达到预期。本文对GBM传统治疗和新兴治疗手段进行分析及评述,解析其优点与不足,以期为GBM的治疗方案选择、设计,以及新药、新策略、新仪器设备研发等提供参考和思路。
  • 张梦洁, 秦新月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28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侵犯视神经和脊髓,具有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NMOSD的病程管理中,序贯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生物靶向制剂治疗NMOSD较传统免疫抑制剂显示出更好的疗效。本文就目前全球已获批用于治疗NMOSD的3类生物靶向制剂做一评述,包括补体抑制剂、IL-6受体阻断剂和B淋巴细胞耗竭剂,以期为NMOSD的生物靶向制剂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 乔曦, 徐曼如, 陈金鑫, 谢珊, 伍文彬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295-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谵妄,是一种以意识混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脑综合征。老年谵妄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谵妄状态,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术后、ICU、姑息病房老年患者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老年谵妄是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起因,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加重患者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学术界推崇的生理病理机制主要是炎症反应、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和大脑结构异常。从中医病机角度进行探析,老年人肾虚精少、脑神失养、脏腑功能异常和痰瘀互结内蕴机体是本病的病理基础。邪气蓄积机体,日久化火酿毒,毒邪损伤脑络,致使脑神失养,神机逆乱是老年谵妄的主要病机。本文从“肾虚-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角度出发,探讨老年谵妄的中医病机,为老年谵妄的临床治疗及理论探讨提供依据。
  • 林恒, 蒋晓倩, 胥元博, 潘宗岳, 任洋, 杨朝鲜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00-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分选连接蛋白9(sorting nexin 9,SNX9)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针对C57BL/6小鼠SNX9基因第3~5外显子,设计gRNA靶位点并在体外转录获得sgRNA,与编码Cas9的mRNA混合后通过受精卵显微注射方法获得F0代阳性敲除小鼠。通过繁育及基因型鉴定获得SNX9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SNX9-/-小鼠);取小鼠尾部组织提取DNA,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鉴定;提取SNX9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SNX9蛋白和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记录SNX9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率和体重,并与野生型小鼠比较;步态系统分析SNX9基因敲除小鼠的步态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的形态结构。结果 F1代杂合子(SNX9+/-)小鼠繁育后可获得3种基因型:野生型(SNX9+/+)、杂合子(SNX9+/-)、纯合子(SNX9-/-);鼠尾提取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能鉴定出小鼠的基因型,SNX9敲除小鼠脑组织的SNX9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SNX9基因敲除小鼠可正常生长繁殖,但繁殖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01),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SNX9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形态学特征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SNX9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的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表达水平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获得SNX9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SNX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 蒋洁, 王立群, 刘雪茹, 杨艳, 谭晓秋, 陈唐葶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06-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Ang-Ⅱ+HSYA(5μM)组、Ang-Ⅱ+HSYA(25μM)组、Ang-Ⅱ+HSYA(50μM)组和Ang-Ⅱ+HSYA(100μM)组。使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增加ROS产生;而HSYA抑制了Ang-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以及ROS产生;Western blot发现HSYA抑制了Ang-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及TGF-β1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SYA通过减少ROS的产生和下调TGF-β1信号通路抑制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 陈秋宏, 杨红, 郑琴, 郭婧仪, 王昱媛, 吴奇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1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osA)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CT,n=10)、迷迭香酸治疗组(MCT+RosA,n=10),MCT组和MCT+RosA组使用MCT(60 mg/kg)单次腹腔注射给药构建PAH模型,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60 mg/kg)。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出现唇部和爪部发绀、呼吸急促、进食减少,肺动脉压力升高,RV/(LV+S)升高,肺血管重构等现象,提示PAH造模成功,第2日起对照组和MCT组每天腹腔注射给予0.9%氯化钠(20 mg·kg-1·d-1×21 d),MCT+RosA组每天腹腔注射溶解于0.9%氯化钠的RosA(20 mg·kg-1·d-1×21 d)。用药21天后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HE染色测量肺小动脉重构情况;Elisa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增殖细胞核抗体(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水平。结果 与MCT组相比,MCT+RosA组m PAP、RVHI降低,肺动脉重构及肺血管纤维化减少,肺小动脉α-SMA、PCNA表达量降低,肺组织SOD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DA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sA可以降低MCT诱导PAH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改善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重构,并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氧化应激和肺血管α-SMA、PCNA表达水平有关。
  • 戴曦, 唐大春, 袁竞, 余文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16-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药厚朴的有效单体成分和厚朴酚对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PTX耐药细胞株A549T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厚朴酚组、紫杉醇组、和厚朴酚+紫杉醇组,和厚朴酚组、紫杉醇组分别使用一定浓度的药物干预细胞,和厚朴酚+紫杉醇组使用两种药物联合干预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干预。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和厚朴酚对A549T细胞株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结果 和厚朴酚联合紫杉醇干预体外培养的A549T细胞时,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和厚朴酚干预体外培养的A549T后,与对照组相比,G2/M期细胞数量增加,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和厚朴酚能逆转体外培养的A549T细胞的紫杉醇耐药性,其机制与抑制P-gp蛋白的表达,减少药物外排有关。
  • 梁爽, 赵威, 陈丽, 丁瑞敏, 王晖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21-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治疗乳腺癌基因(breast cancer gene,BRCA)突变型卵巢癌的疗效及对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奥拉帕利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恶心、肝肾功能异常、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小腹胀痛、纳差、面色晦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小腹胀痛、纳差、面色晦暗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西医治疗有效率(83.67%)高于对照组(55.10%)(P <0.05);对照组中医治疗有效率(53.06%)低于观察组(83.67%)(P <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加减联合奥拉帕利治疗BRCA突变型乳腺癌能够起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 罗静, 王琰, 张瑞, 刘敏, 李晓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25-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水平变化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CRF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使用X线正位片及腹部平片观察血管钙化情况,采用Adragao钙化评分法,分为0分(无钙化)、1~3分(轻度钙化)、4~6分(中度钙化)、7~8分(重度钙化),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IL-13、FGF23、SOST对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存在血管钙化者的血管钙化评分与血清IL-13、FGF23、SOST的相关性。结果 行MHD治疗的CRF患者中,合并血管钙化者且有糖尿病患病史的比例高于无血管钙化者(P <0.05),血清IL-13、FGF23、SOST水平均高于无血管钙化者(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3、FGF23、SOST对MHD治疗的CRF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均具有价值(AUCIL-13=0.827,P <0.05;AUCFGF2=0.781,P <0.05;AUCSOST=0.746,P <0.05),且3项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06,P <0.05)。重度血管钙化者血清IL-13、FGF23、SOST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钙化与轻度钙化者(P <0.05),中度钙化者高于轻度钙化者(P <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合并血管钙化患者的血管钙化评分与血清IL-13、FGF23、SOST均呈正相关(rIL-13=0.532,P <0.05;rFGF23=0.504,P <0.05;rSOST=0.511,P <0.05)。结论 IL-13、FGF23、SOST可能参与了MHD治疗的CRF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发展过程,监测三者血清水平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
  • 郭利娟, 张晓黎, 王晓娜, 徐迎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30-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火龙罐联合通络止痛酊溻渍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的KO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45例/组。对照组行通络止痛酊溻渍干预,研究组则行火龙罐联合通络止痛酊溻渍干预,每一疗程7 d,均干预两个疗程。干预前、干预1周及2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且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干预1周、2周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2周中医证候总积分、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rthritis Impact Measurement Scales 2-Short Form,AIMS2-S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火龙罐联合通络止痛酊溻渍能明显缓解KOA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 李茂, 陈小雪, 刘宇, 华涵, 叶雨婷, 郎杰那么, 吕馨月, 王若兰, 陈润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34-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泸州市青年与老年HIV/AIDS患者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和抑郁情况,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泸州市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HIV/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期间进行定额抽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污名化歧视、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青年组和老年组HIV/AIDS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以双侧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纳入青年和老年HIV/AIDS患者各160名。与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更多居住于农村(χ2=48.43,P <0.001),文化程度相对较低(χ2=132.39,P <0.001);整体污名化歧视得分较高(63.50分),组间污名化歧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患者社会支持显著低于老年患者(Z=-5.79,P <0.001),抑郁检出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χ2=31.25,P <0.001);污名化歧视与抑郁呈正相关(青年rs=0.166,P=0.035、老年rs=0.218,P=0.006),老年患者社会支持与污名化歧视呈负相关(rs=-0.166,P=0.036);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居住地农村是老年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OR=4.421,95%CI:1.154~16.943),污名化歧视是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青年OR=1.028,95%CI:1.002~1.056,老年OR=1.046,95%CI:1.004~1.088)。结论 社会各方需要持续给予HIV/AIDS患者支持,尤其是积极关注青年患者心理健康;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持续以消除污名化歧视为目标,筑牢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防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 詹翔, 王艺任, 彭艳, 张容, 向红俐, 巩佳利, 庞皓文, 周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39-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GoogLeNet算法在颅内动脉瘤自动分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头部CT扫描的2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ytorch框架构建基于GoogLeNet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He初始化方法和Adam优化器进行模型参数初始化和优化,采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并使用批标准化和dropout技术进行模型训练和防止过拟合。结果 基于GoogLeNet算法构建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模型在测试集上获得了较高的准确度和较低的损失函数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测试集为0.851,证明了该模型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GoogLeNet算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低的损失函数值,可以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杨丙信, 郭二涛, 谭莉霞, 王航宇, 徐菱遥, 武利萍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45-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划痕闭合、Transwell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胃癌细胞AGS的存活率、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然后,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ICA作用下AGS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和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后,在暴露于ICA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的AGS细胞中再次进行上述功能检测,以确认ICA对ER应激的影响。结果 ICA显著降低AGS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诱导AGS细胞凋亡。此外,ICA处理提高了AGS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标记物。然而,4-PBA逆转了ICA对AGS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伴有ER应激标记物的表达降低。结论 ICA通过激活ER应激诱导GC细胞凋亡,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张越, 蒋运兰, 潘竟, 沈音丽, 刘雅鑫, 黄孝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50-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整合我国专科护士参加专科培训的真实体验,为培训模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搜索关于专科护士参与专科培训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提炼40个结果,归成8个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分别是专科护士培训收获与压力共存;专科护士培训感受到的压力来源;影响培训体验的因素。结论 培训基地应关注学员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培训方案,以促进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 李梓溪, 古佳茹, 国真, 李影, 夏雪, 刘斌, 孙欢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55-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作为沉积在心脏周围的内脏脂肪库,已被证实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病理情况下,它会通过旁分泌促炎及促纤维化脂肪因子、直接浸润、氧化应激等病理机制作用于临近心肌,诱导心肌重构,包括心房结构、电生理及功能重构。本文聚焦于EAT与心房重构的关系,通过探讨EAT的解剖特点、促进心房重构的病理生理机制、现有的影像学测量技术方法、临床评估的作用和意义及有效干预措施,还归纳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对EAT和心房心肌病及心房重构的关联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机制研究和临床探索提供参考。
  • 熊彬, 王雪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64-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是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能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PPARγ以其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葡萄糖代谢中的关键作用而闻名。近年来,关于PPARγ在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PPARγ的结构、亚型、功能以及其在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新的研究证据表明,PPARγ对各种免疫系统相关细胞类型的分化和功能很重要,如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此外,PPARγ通过影响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控造血。而PPARγ信号的失调可能与造血免疫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相关。通过对PPARγ在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中作用的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可能有助于为相关疾病治疗靶点的寻找提供理论参考。
  •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4): 369-3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医院简介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处美丽的四川内江甜城湖东岸,依山傍水,建于1949年12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军医院,2011年1月批准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1962年起先后作为华西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历经70多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