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腭部疾病数据的临床预判关键点

胡芸, 聂敏海, 刘耀强, 何儒雅, 刘旭倩

PDF(2142 KB)
PDF(2142 KB)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7 ›› Issue (02) : 152-156.

多样性腭部疾病数据的临床预判关键点

  • 胡芸, 聂敏海, 刘耀强, 何儒雅, 刘旭倩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研究多样性腭部疾病数据的临床预判关键点。方法 共纳入335例腭部疾病患者,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n=245)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90)。根据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和组织学来源等抽取数据,依次分组,探讨腭部疾病关联各参数后的类型及特征分布,找到腭部疾病多样性临床预判的指导性关键点。结果 腭部恶性肿瘤好发于男性,以口腔黏膜上皮源性肿瘤为主,鳞癌最多;良性肿瘤好发于女性,以唾液腺上皮源性肿瘤为主,多形性腺瘤最多。腭部疾病好发年龄区间为41~60岁,其中腭部良性肿瘤好发年龄区间为61~80岁,腭部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区间为21~60岁。腭部囊肿好发于硬腭,而其他腭部疾病均在软硬腭交界区高发。腭部良性肿瘤组织病理学以唾液腺上皮源性肿瘤来源为主,而腭部恶性肿瘤则以口腔黏膜上皮源性肿瘤来源为主。结论 通过腭部疾病关联性别比例、年龄区间、好发区域、病理类型,寻找到多样性腭部疾病的临床预判关键点,进而预判腭部疾病方向,降低误诊率,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的生存预后。

关键词

腭部疾病 / 性别比例 / 年龄区间 / 病变部位 / 病理类型 / 腭部肿瘤 / 组织学来源

中图分类号

R78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胡芸, 聂敏海, 刘耀强, 何儒雅, 刘旭倩. 多样性腭部疾病数据的临床预判关键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7(02): 152-156

基金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22NSFSC0716); 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RCX171); 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基础重点项目(2021ZKZD010); 导师组能力提升资助项目(2023DS12)

评论

PDF(214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